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仿生固壁钻井液体系的研究与现场应用 被引量:23
1
作者 蒋官澄 宣扬 +3 位作者 王金树 张弘 张振华 彭春耀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95,共5页
通过实验剖析,得知贻贝足丝线能够于水下牢固地黏附在岩石表面的最主要原因是其含有一种特殊的官能团,通过将这种官能团接枝到一种聚合醇骨架上,合成出了仿生固壁剂GBFS-1。该处理剂能够在井壁泥页岩表面固化形成具有较强黏附性和内聚... 通过实验剖析,得知贻贝足丝线能够于水下牢固地黏附在岩石表面的最主要原因是其含有一种特殊的官能团,通过将这种官能团接枝到一种聚合醇骨架上,合成出了仿生固壁剂GBFS-1。该处理剂能够在井壁泥页岩表面固化形成具有较强黏附性和内聚力的凝胶"仿生壳",从而起到提高井壁泥页岩强度的作用,而且实验发现其无法在运移中的钻屑表面形成"仿生壳",因而不会影响仿生钻井液的携屑效果。以GBFS-1为核心处理剂配制出了仿生固壁钻井液体系。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体系的流变性、滤失造壁性以及润滑性等满足钻井要求,防塌抑制性强,泥页岩岩屑在该钻井液中的热滚回收率达90.6%,岩心在该钻井液中热滚后抗压强度提高10.8%。该体系在苏里格气田苏53-86-15H1、苏53-86-15H和苏53-70-22H井的现场试验情况表明,3口井在钻进过程中均没有发生泥岩段卡钻等复杂情况,并且机械钻速明显高于邻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塌钻井液 仿生固壁剂 井眼稳定 胶结 泥页岩 苏里格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丹地区硅酸盐钻井液发泡原因及消泡对策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刘绪全 陈博 陈勉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50,95,共4页
硅酸盐钻井液具有良好的防塌性能,在苏丹地区的长期现场使用情况表明,硅酸盐钻井液具有抑制性强、性能稳定、易于维护等特点,但经常遇到钻井液起泡且难于去除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钻井液性能的稳定。通过实验对苏丹项目常用的钻井液... 硅酸盐钻井液具有良好的防塌性能,在苏丹地区的长期现场使用情况表明,硅酸盐钻井液具有抑制性强、性能稳定、易于维护等特点,但经常遇到钻井液起泡且难于去除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钻井液性能的稳定。通过实验对苏丹项目常用的钻井液处理剂在硅酸盐钻井液体系中的发泡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对硅酸盐钻井液体系泡沫产生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控制硅酸盐钻井液体系发泡的对策。实验证明,硅酸钠和CO2反应是引起硅酸盐钻井液体系容易发泡的主要原因,消泡剂和润滑剂配合使用可以起到较好的消泡效果;温度、pH值和大分子聚合物处理剂对泡沫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钻井液 起泡 消泡剂 钻井液添加剂 苏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ill-in钻井液在苏丹37区水平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绪全 杨金荣 +3 位作者 张鑫 陈勉 王超 徐克敏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3-85,96,共3页
Palouge油田位于苏丹37区上尼罗州的Melut盆地,属典型的高渗油层,储层压力已降低,易被污染和损害,同时储层上部的Adar和Yabus泥岩水敏性强,易发生缩径坍塌。开发出了Drill-in钻井液,利用KCl和聚合醇保证钻井液的强抑制性和防塌性,利用... Palouge油田位于苏丹37区上尼罗州的Melut盆地,属典型的高渗油层,储层压力已降低,易被污染和损害,同时储层上部的Adar和Yabus泥岩水敏性强,易发生缩径坍塌。开发出了Drill-in钻井液,利用KCl和聚合醇保证钻井液的强抑制性和防塌性,利用聚合醇和QS-2的屏蔽暂堵作用减少油气层伤害;采用碳酸钙和可降解的有机处理剂作主要成分,使泥饼得到有效的化学和生物降解,以提高储层的渗透率恢复率。Drill-in钻井液在该油田水平井的使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基本满足了钻井施工的需要,使该油田水平井产能平均增加了1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完井液 防塌钻井液 防止地层损害 Drill-in钻井液 临时性封堵 苏丹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型全白油基钻井液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5
4
作者 刘绪全 陈敦辉 +3 位作者 陈勉 杨金荣 张振华 宋元森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1年第2期10-12,95,共3页
随着油基钻井液在国内外的使用规模越来越大,室内优选出了2套密度达到2.0 g/cm3、抗温能力达到150℃的全白油基钻井液的基础配方,并于2009年率先在中国辽河油田沈307井3 709~4 146 m井段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全油基钻井液具有... 随着油基钻井液在国内外的使用规模越来越大,室内优选出了2套密度达到2.0 g/cm3、抗温能力达到150℃的全白油基钻井液的基础配方,并于2009年率先在中国辽河油田沈307井3 709~4 146 m井段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全油基钻井液具有较好的流变性、沉降稳定性、剪切稀释性以及优良的悬浮和携带固相的能力,滤失量低,满足了现场施工的要求;具有较强的抗水侵(20%水)和抗土污染能力(15%劣质土);该钻井液在沈307井三开井段的使用性能良好,机械钻速高。全白油基钻井液在沈307井的成功应用,为长城钻井液公司进一步拓展海外油基钻井液市场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型 全油(白油)基钻井液 处理剂 流变性 沈307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油田马古区块深井长裸眼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10
5
作者 何涛 刘绪全 +3 位作者 杨金荣 赵雄虎 李彬 卢永芹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1年第2期47-50,98-99,共4页
介绍了辽河油田马古区块的地层特点与深井长裸眼简况,针对此区块长裸眼井井下复杂事故,提出了深井长裸眼钻井液技术难点,并总结了对应的钻井液技术措施,进行了现场应用。马古区块长裸眼井使用加有组合抗高温降失水剂和沥青的聚合物有机... 介绍了辽河油田马古区块的地层特点与深井长裸眼简况,针对此区块长裸眼井井下复杂事故,提出了深井长裸眼钻井液技术难点,并总结了对应的钻井液技术措施,进行了现场应用。马古区块长裸眼井使用加有组合抗高温降失水剂和沥青的聚合物有机硅钻井液钻井,通过使用固液混合润滑防卡技术、井壁稳定及井眼净化技术,并保持钻井液有良好的稳定性能,较好地解决了该区块深井长裸眼井井壁失稳、卡钻、起下钻困难、电测遇阻等井下复杂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裸眼 井壁稳定 润滑 井眼净化 有机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什山前高陡构造安全钻进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4
6
作者 卢永芹 李长际 宋颐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1年第5期23-26,97,共4页
喀什北区块阿克莫木气田属山前高陡构造,钻井过程中事故频发。已完钻的4口邻井,在施工中遇到了因井漏和盐膏层蠕变引起的卡钻与套管变形等多起事故。针对该区块地层特点,研发了一套适合喀什山前高陡构造盐膏层安全钻井的欠饱和盐水钻井... 喀什北区块阿克莫木气田属山前高陡构造,钻井过程中事故频发。已完钻的4口邻井,在施工中遇到了因井漏和盐膏层蠕变引起的卡钻与套管变形等多起事故。针对该区块地层特点,研发了一套适合喀什山前高陡构造盐膏层安全钻井的欠饱和盐水钻井液体系。并针对喀什北区块浅层西域组和阿图什组的砾岩层和白垩系下统克孜勒苏群气层顶部的井漏问题,进行了薄弱地层防漏堵漏工艺研究,有效解决了钻井液严重漏失及盐膏层安全施工难题,所应用的阿克101井和阿克5井,各项钻井指标均居该区块之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漏 盐膏层 蠕变 高密度 承压堵漏 安全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丹FN-128井复杂事故处理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博 徐心彤 朱伟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3-85,96,共3页
FN-128井是位于苏丹六区Fula North地区的一口生产井,完井电测后因苏丹国内社会环境恶化被迫停工长达48 d,井下情况复杂几近报废。复工后根据苏丹六区地层特点,通过分析井下情况,制定出了合理的钻井液技术方案。使用KCl-Polymer钻井液,... FN-128井是位于苏丹六区Fula North地区的一口生产井,完井电测后因苏丹国内社会环境恶化被迫停工长达48 d,井下情况复杂几近报废。复工后根据苏丹六区地层特点,通过分析井下情况,制定出了合理的钻井液技术方案。使用KCl-Polymer钻井液,在划眼过程中解决了垮塌、缩径、井壁失稳、防漏等多个技术难题,没有发生其他复杂情况,顺利完井,从FN-128井复工到完井仅用了10 d,进一步积累了钻井液技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复杂事故 KCl-Polymer 苏丹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52-H1Z分支水平井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15
8
作者 董伟 姚烈 +3 位作者 姜文波 杨永胜 宋永龙 宋殿朝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09年第3期1-4,共4页
静52-H1Z井是位于大民屯凹陷静安堡潜山静52块的一口20分支水平井。该井二开井眼尺寸大且长(2813m),需要解决大斜度、大井眼的携岩、井壁稳定、润滑和油气层保护问题,通过应用固相含量低、具有良好的触变性、流动性、悬屑和携岩性能的... 静52-H1Z井是位于大民屯凹陷静安堡潜山静52块的一口20分支水平井。该井二开井眼尺寸大且长(2813m),需要解决大斜度、大井眼的携岩、井壁稳定、润滑和油气层保护问题,通过应用固相含量低、具有良好的触变性、流动性、悬屑和携岩性能的复合膜钻井液,并配合使用替代柴油的的新型润滑剂LH-Ⅸ、屏蔽暂堵技术、超低渗透降滤失剂及相关的工艺技术解决了上述问题。该井三开水平段有20个分支,水平位移超过2000m,需要解决水平段、分支井段的钻井液携岩、润滑问题以及套管磨损问题和油气层保护问题,通过应用GOB携岩技术、具有很高动塑比的PWG新型无固相钻井液及相关的工艺技术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潜山储层鱼骨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液工艺技术。应用结果表明,复合膜钻井液、PGW新型无固相钻井液在深水平井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分支水平井 井眼净化 井眼稳定 防止地层损害 复合膜钻井液 无固相钻井液 GOB携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巴GBO-103大位移井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金荣 贾建文 +1 位作者 穆西伟 杨小芳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1年第6期35-38,94,共4页
古巴地层复杂,井型为定向水平井,斜深在4 000~6 000 m之间,水平位移为3 500~5 500 m,其中Guanabo地区是到目前为止该国钻井施工最困难的地区,该地区的井在钻井过程中起钻遇阻严重,下钻划眼困难,垮、塌、缩、漏、卡频繁,由此而造成的... 古巴地层复杂,井型为定向水平井,斜深在4 000~6 000 m之间,水平位移为3 500~5 500 m,其中Guanabo地区是到目前为止该国钻井施工最困难的地区,该地区的井在钻井过程中起钻遇阻严重,下钻划眼困难,垮、塌、缩、漏、卡频繁,由此而造成的划出新眼、侧钻、卡钻等井下情况频繁发生。因此,GBO-103大位移井选用了具有强抑制性的POLYMER-KCL-POLYCOL钻井液体系,并在施工中保持FA-367的浓度在0.6%以上,KCl在10%左右,Polycol为1%~3%,以强化钻井液抑制性,同时使用了其他配套维护处理措施。应用结果表明,与本地区其他井相比,该井虽最深,但钻井周期最短、事故最少,成本最低;全井没有划出一个新眼;钻井液润滑性良好,从没有因托压问题而影响钻井施工;全井各开次完钻及完井电测均一次顺利到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性钻井液 聚合醇-KCl-聚合物钻井液 大位移水平井 井眼稳定 井眼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钻井液回收再利用技术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祥 赵凤臣 +2 位作者 曹晓晖 韦用红 徐徉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9-102,110,共4页
苏里格气田地质施工条件满足钻井液工艺共通性,符合钻井液回收再利用工艺,分析了可再利用的GWSSL钻井液体系特点。采用现场3口井水平段不同时期钻井液取样以及实验室新配浆,结合现场施工周期特点,评价了钻井液在储备15 d过程中的性能变... 苏里格气田地质施工条件满足钻井液工艺共通性,符合钻井液回收再利用工艺,分析了可再利用的GWSSL钻井液体系特点。采用现场3口井水平段不同时期钻井液取样以及实验室新配浆,结合现场施工周期特点,评价了钻井液在储备15 d过程中的性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完钻钻井液若处理剂使用量充足,维护处理到位,在15d的储存、倒运、再利用预设周期内,钻井液常规性能与完钻时基本保持一致,可利用成分所占比例高,且即使流变性出现变化,滤失量及膨润土含量在合理范围内,可用于稀释配浆改型。预计回收再利用1 m3完钻钻井液,理论上可减少成本约300元。钻井液回收再利用技术需配合使用好固控设备,保证完钻钻井液的品质,并配合KPAM等抑制性絮凝剂的改型、维护,否则低密度固相的污染将影响钻井液性能的可控,甚至导致井下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回收 再利用 环境保护 苏里格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盐水钻井液重晶石优选新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洪霞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89,共4页
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深井高密度钻井液流变性调控难题,基于浓悬浮液流变性调控理论及实验研究,提出高密度钻井液的沉降稳定性与重晶石在连续介质中的聚结-分散特性有关,并利用近红外透射/反射光扫描技术建立了一种评价优选重晶石的新方法... 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深井高密度钻井液流变性调控难题,基于浓悬浮液流变性调控理论及实验研究,提出高密度钻井液的沉降稳定性与重晶石在连续介质中的聚结-分散特性有关,并利用近红外透射/反射光扫描技术建立了一种评价优选重晶石的新方法,即以重晶石浓悬浮液背散射谱图、稳定性参数及沉降速率表征颗粒的聚结稳定性,作为优选重晶石的依据。利用该方法对粒度分布差别不大的广西与塔北重晶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塔北重晶石悬浮液的沉淀层背散射光强度不稳定、无规律,析水层透射光强度参差不齐,而广西重晶石沉淀层背散射光及析水层透射光均匀变化;塔北和广西重晶石的盐水悬浮液的稳定性参数分别为8.42和1.96,沉降速率分别为3.60和2.69 mm/h。实验证明,由此筛选出的广西重晶石能有效改善高密度盐水钻井液的高温流变性及滤失造壁性。该研究凸显了基础材料在高密度钻井液中的作用,对深井高密度高温钻井液技术成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钻井液 重晶石 流变性 沉降稳定性 近红外透射 反射技术 聚结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53区块长水平段钻井液防塌技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祥 侯万武 +1 位作者 曹晓晖 刘榆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49,98,共4页
苏53区块储层应力变化大,在长水平段钻遇大段硬脆性泥岩,易发生剥蚀、掉块现象,在已钻井中出现多井次划眼、填井侧钻复杂情况。为解决防塌问题,用FA-367替换了PAC-HV并调整了聚合物用量,提高了体系抗剪切性及φ3值,采用憎了水颗粒+刚性... 苏53区块储层应力变化大,在长水平段钻遇大段硬脆性泥岩,易发生剥蚀、掉块现象,在已钻井中出现多井次划眼、填井侧钻复杂情况。为解决防塌问题,用FA-367替换了PAC-HV并调整了聚合物用量,提高了体系抗剪切性及φ3值,采用憎了水颗粒+刚性颗粒+塑性颗粒的封堵配方,即1%乳化沥青+2%超细碳酸钙+1%FTFD-1,优选出了流变性具有紊流喷射、层流上返、低流速梯度下高黏度、高切力等特点且封堵防塌性能好的钻井液,有利于快速钻进和井壁稳定。在该区块采用改进的钻井液技术后,划眼比例同比降低了50%,在钻遇泥岩夹层时,较少出现因钻井液原因造成的起下钻异常、大段划眼等井下复杂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53区块 水平段 泥岩 钻井液 防塌 流变性 封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油基钻井液在委内瑞拉BARINAS区块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振华 张海严 +2 位作者 何涛 鄢小琳 卢永芹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1年第5期20-22,96-97,共3页
委内瑞拉BARINAS地区中下部地层泥页岩发育,并夹有褐煤层,钻井过程中极易出现井壁失稳,常规水基钻井液难以满足该地层安全钻井的需要。针对该地层特点进行了全油基钻井液现场试验研究,研制了以SINOLAE为主乳化剂的全油基钻井液体系。评... 委内瑞拉BARINAS地区中下部地层泥页岩发育,并夹有褐煤层,钻井过程中极易出现井壁失稳,常规水基钻井液难以满足该地层安全钻井的需要。针对该地层特点进行了全油基钻井液现场试验研究,研制了以SINOLAE为主乳化剂的全油基钻井液体系。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抑制性强,岩屑回收率达96%,性能稳定,能抗10%岩屑及20%水的污染。该体系在BEJ-13井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井壁稳定,井眼规则,润滑性能好,较好地满足了该区块钻井工程的施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井液 井眼稳定 抑制性 委内瑞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结构剂在冀中地区定向井钻井液中的应用
14
作者 吕立新 吴宏宾 +6 位作者 詹红侠 刘洪涛 申法忠 吴永兴 段乃中 刘志广 宁军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0年第5期41-43,共3页
为提高大斜度定向井、水平井钻井液的悬屑能力,减缓岩屑床的形成,在钻井液中引入了正电结构剂。正电结构剂为一种含季铵盐和二甲基氯化铵的有机阳离子化合物,它的正电荷作用比正电胶和常见的阳离子聚合物持续时间长,又不会象高分子量聚... 为提高大斜度定向井、水平井钻井液的悬屑能力,减缓岩屑床的形成,在钻井液中引入了正电结构剂。正电结构剂为一种含季铵盐和二甲基氯化铵的有机阳离子化合物,它的正电荷作用比正电胶和常见的阳离子聚合物持续时间长,又不会象高分子量聚合物一样因分子链而形成结构性较强的网状结构,其可以实现在钻井液黏度、切力不明显上升的情况下,提高钻井液的悬浮携带能力。经过7口井的现场应用,研究出一套现场施工工艺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水平井、大斜度定向井的井眼清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结构剂 井眼净化 水基钻井液 定向井 冀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过程中保护低渗特低渗油气层的必要性、重要性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9
15
作者 蒋官澄 程荣超 +6 位作者 谭宾 董腾飞 贾东民 吕开河 彭春耀 白杨 李斌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05-411,共7页
钻井过程中钻井液对低渗特低渗油气层的损害程度通常较中、高渗油气层大得多,但多年来部分人认为,需压裂投产的低渗特低渗油气藏,因压裂可解除油气层损害而勿需在钻井过程中采取保护油气层措施,因而对油气井产量和经济效益带来不利影响... 钻井过程中钻井液对低渗特低渗油气层的损害程度通常较中、高渗油气层大得多,但多年来部分人认为,需压裂投产的低渗特低渗油气藏,因压裂可解除油气层损害而勿需在钻井过程中采取保护油气层措施,因而对油气井产量和经济效益带来不利影响。阐述了低渗特低渗油气层损害机理的特殊性以及损害程度的严重性;依据现场实际产量数据,充分说明了钻井过程中采用效果优良的保护油气层钻井液技术有助于大幅度提高压裂后单井日产量;结合国际趋势和中国油气工业发展战略需求,阐述了将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不仅对提高保护油气层效果、单井产量以及油田总体经济效益具有适用价值,而且对钻井液技术的发展和中国模式“页岩革命”的建立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止地层损害 水基钻井液 特低渗储藏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强化界面胶结强度技术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大钧 雷鑫宇 +3 位作者 李芹 焦利宾 齐志刚 陈爽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7-59,99-100,共3页
通过使用含有大量活性颗粒的LQ冲洗液配合CW自愈合水泥浆体系,利用活性颗粒的"楔合效应"与自愈合水泥的"微膨效应"起到双重强化界面胶结强度的效果,并利用环境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等现代分析手段,对其作用效果... 通过使用含有大量活性颗粒的LQ冲洗液配合CW自愈合水泥浆体系,利用活性颗粒的"楔合效应"与自愈合水泥的"微膨效应"起到双重强化界面胶结强度的效果,并利用环境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等现代分析手段,对其作用效果进行了微观分析。得到了LQ冲洗液配方为:水+0.5%HEC+1%KZ-1+2%GF-1+2%JM-1+7%硼酸+1.5%JFC-1。实验结果表明,冲洗液的流变性能良好,对三磺钻井液的冲洗效率达到了82%,并且在110℃老化后仍能保持较好的流变性能,并可提高界面胶结强度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强化 楔合效应 自愈合水泥 胶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脲醛树脂堵水剂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雷鑫宇 李卉 +3 位作者 陈爽 李文涛 齐志刚 陈大钧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2期207-208,211,共3页
聚乙烯醇-脲醛树脂作为堵水剂,存在热稳定性差、强度低和固化时间难以控制等问题。通过加入稳定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增韧剂超细碳酸钙、固化剂氯化铵对聚乙烯醇-脲醛树脂进行改性,得到一种稳定性好、强度高、固化时间可调的堵水剂,并对... 聚乙烯醇-脲醛树脂作为堵水剂,存在热稳定性差、强度低和固化时间难以控制等问题。通过加入稳定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增韧剂超细碳酸钙、固化剂氯化铵对聚乙烯醇-脲醛树脂进行改性,得到一种稳定性好、强度高、固化时间可调的堵水剂,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改性树脂堵水剂的堵水率达9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脲醛树脂 堵水剂 改性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乳水泥在大位移井中的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直建 雷鑫宇 +3 位作者 杜紫诚 曹成章 李文涛 陈大钧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6期666-669,共4页
大位移井固井水泥浆凝固时易在环空上侧形成游离液通道,同时,由于重力作用,环空上下侧容易形成密度差,使得环空上侧形成的水泥石强度低、渗透率高,极易破碎而引发窜流,严重影响固井质量以及后续增产作业。采用新型胶乳BCT-800L,设计了... 大位移井固井水泥浆凝固时易在环空上侧形成游离液通道,同时,由于重力作用,环空上下侧容易形成密度差,使得环空上侧形成的水泥石强度低、渗透率高,极易破碎而引发窜流,严重影响固井质量以及后续增产作业。采用新型胶乳BCT-800L,设计了一种零析水,低失水,24h抗压强度大于21 MPa,渗透率低于0.001×10-3μm2的胶乳水泥配方,并利用三轴岩石力学测试系统和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大位移井水泥石的力学形变行为以及微观形貌。实验结果和初步机理分析发现,胶乳通过胶结方式转变,运移阻滞和高分子网架成膜等机理有效提高大位移井固井液的稳定性,减小水泥环上下侧差异,降低水泥石渗透率,提高水泥石的韧性,有效防止油气、水窜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位移井 胶乳水泥 力学性能 微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实心低密度水泥研究
19
作者 雷鑫宇 陈爽 +3 位作者 陈大钧 齐志刚 李卉 杨武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4期771-773,共3页
利用经表面改性的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实心减轻剂DJ-2,并通过优化降失水剂,增强了失水控制。结果表明,实心低密度水泥浆密度稳定,失水量降低,实心低密度水泥石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较漂珠低密度水泥石高20%和11%(75℃,72 h)。
关键词 固井 实心 低密度水泥 减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酸酸压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20
作者 胡刚 刘平礼 +1 位作者 雷鑫宇 陈爽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S1期123-127,共5页
低渗透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技术要求酸液具有低滤失、低反应速度、长作用距离和强非均匀刻蚀,为此国内外研制了新型交联酸体系,提出了交联酸酸压裂改造技术,通过大量的室内实验研究和现场技术应用,逐渐认识了交联酸携砂压裂工艺的作用机理... 低渗透碳酸盐岩储层酸压技术要求酸液具有低滤失、低反应速度、长作用距离和强非均匀刻蚀,为此国内外研制了新型交联酸体系,提出了交联酸酸压裂改造技术,通过大量的室内实验研究和现场技术应用,逐渐认识了交联酸携砂压裂工艺的作用机理和增产效果。该技术为碳酸盐岩储层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介绍了国内外交联酸主剂和携砂酸压工艺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总结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现场应用情况,并阐述了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交联酸 酸压 研究现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