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条件约束地质建模技术在青西油田裂缝性油藏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郑应钊 刘国利 +1 位作者 马彩琴 李绪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7-80,93,共5页
青西油田储层岩性复杂,岩相多变,裂缝发育,不同岩性、不同储集空间具有不同的储层属性特征,采用常规建模技术所建立的地质模型与油藏实际特征差别较大。采用多条件相互约束建模方法,将确定性模拟和随机模拟相结合,可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青西油田储层岩性复杂,岩相多变,裂缝发育,不同岩性、不同储集空间具有不同的储层属性特征,采用常规建模技术所建立的地质模型与油藏实际特征差别较大。采用多条件相互约束建模方法,将确定性模拟和随机模拟相结合,可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多条件约束地质建模的约束条件包括:地震资料、岩心分析资料、测井资料、动态数据以及油田勘探开发综合研究成果;裂缝性油藏多条件约束地质建模技术包括断层封挡技术、多边界技术、复杂岩性岩相建模技术、DFN离散裂缝网格建模技术、在裂缝和岩相约束下的双重介质储层属性建模技术;构造建模主要利用GOCAD建模软件,裂缝建模利用FRACA建模软件,岩相和储层属性利用PETREL建模软件完成。根据建模结果,将青西油田划分出一类裂缝发育区、二类裂缝发育区和裂缝欠发育区,查明了剩余油富集区域和油气富集规律,明确了下一步的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藏 多条件约束 地质建模 离散裂缝网格 青西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非海岸盆地带大油气田形成条件与分布规律探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郑应钊 何等发 +1 位作者 马彩琴 万德辉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8-1024,共7页
目的探究西非海岸盆地带大油气田形成条件和分布的规律,为发现更多的大油气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西非海岸盆地带沉积盆地分布和已发现的大油气田分布情况入手,分析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总结出西非最主要的两大含油气盆地——尼日尔三角... 目的探究西非海岸盆地带大油气田形成条件和分布的规律,为发现更多的大油气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西非海岸盆地带沉积盆地分布和已发现的大油气田分布情况入手,分析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总结出西非最主要的两大含油气盆地——尼日尔三角洲盆地和下刚果盆地的含油气系统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归纳出西非大油气田形成及分布的规律。结果在西非海岸盆地带,盐岩层的发育对各盆地油气的成藏和分布有重大影响。盐岩发育的大西洋带中段,盆地油气富集程度明显高于盐岩不发育的南段、北段盆地。西非海岸盆地带的含油气系统可分为盐下、盐上两套大的含油气系统,盐下含油气系统的烃源岩是湖相页岩,储层为河流相、三角洲相、滨海相砂岩,阿普第期蒸发岩层为盖层;盐上含油气系统的烃源岩是海相页岩,储层主要为浊积岩,盖层为泥页岩。结论在西非海岸盆地带,大油气田多分布于近海或沿岸,受构造位置和沉积相带控制,形成多个油气富集带,具有垂直三角洲的沉积走向,呈带状富集的规律。由油气产出的岩性来看,其主要产出于碎屑岩储层,碳酸岩储层次之。产油层系以第三系为主,其次为白垩系。在南段盆地,形成了大气田;在中段的下刚果盆地和加蓬海岸盆地,只形成了大油田;在尼日尔三角洲盆地,形成了大油田、大气田共存的局面;西非北段盆地尚未发现大油气田。未来在西非海岸带中段盆地的深水浊积岩区有望发现更多的大油气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非 海岸盆地 大油气田 含油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