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FD分析技术的汽车除霜风道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
作者 常利伟 郝维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2014年第5期40-42,共3页
为验证某新开发车型除霜系统的性能,利用CFD分析软件star-ccm+对其流场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发现前风窗除霜气流分布不合理。经对除霜风道作改进设计,前窗气流分布得到了改善。进行了改进模型的瞬态除霜过程仿真,结果表明达到了设计目标。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动力学 除霜风道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喷涂新技术在发动机减摩性能方面的应用和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刚 焦孟旺 +3 位作者 李贺 贡泽飞 魏元生 杨红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3-108,130,共7页
目的研究热喷涂和喷丸新型复合技术涂层的组织结构和摩擦学性能。方法在发动机主要摩擦副零件表面制备涂层,对其表面和横截面组织进行金相和SEM观察分析,对处理前后零件进行尺寸、硬度、摩擦系数及发动机台架试验测试分析。结果零件表... 目的研究热喷涂和喷丸新型复合技术涂层的组织结构和摩擦学性能。方法在发动机主要摩擦副零件表面制备涂层,对其表面和横截面组织进行金相和SEM观察分析,对处理前后零件进行尺寸、硬度、摩擦系数及发动机台架试验测试分析。结果零件表面形貌得到明显改善,但涂层膜状组织不明显,新技术对零件尺寸和硬度影响不大,涂层使零件表面动摩擦系数略有增加,由0.142增加至0.152,但其波动性变小,沉积涂层导致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变差。结论通过对复合工艺参数的调整,将制得兼具热喷涂与喷丸两种工艺优势的涂层,则热喷涂新技术将不失为一种优良的表面处理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喷涂和喷丸 复合工艺 表面形貌 动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P钢在汽车上应用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卫红 赵磊 +3 位作者 李卫钊 闫喜鹏 刘浩 高鹏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68-70,73,共4页
基于Q&P980材料特性,分别从力学性能、成形性能及焊接性能进行分析,归纳了Q&P钢在车身工程应用的特点。结果表明,Q&P钢适合外形相对复杂、强度要求相对高的零件,并且对焊接工程化影响不大,可达到汽车轻量化的效果。
关键词 Q&P TRIP 效应 成形性能 焊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用铝合金材料涂装性能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史金重 刘立建 冯双生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8-72,共5页
分析了铝合金板材应用锌系磷化、钝化、硅烷、锆化等涂装前处理方式的特性机理,结合验证数据分析发现:与冷轧板相比,铝合金板材磷化电泳后磷化成膜不规则,产渣量较多,但电泳后各项性能相当。
关键词 铝合金 前处理 电泳涂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弹起式机盖技术及其测试法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洋 孙小光 +3 位作者 杨占军 陈现玲 师玉涛 杨劲松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8-51,56,共5页
介绍了车辆弹起式机盖技术及其工作原理,分析了Euro NCAP对弹起式机盖测试法规的要求。通过采用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手段,论述了弹起式机盖设计需要注意的要点。指出,车辆弹起式机盖技术的应用可有效减小车辆对行人的伤害程度,并指... 介绍了车辆弹起式机盖技术及其工作原理,分析了Euro NCAP对弹起式机盖测试法规的要求。通过采用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手段,论述了弹起式机盖设计需要注意的要点。指出,车辆弹起式机盖技术的应用可有效减小车辆对行人的伤害程度,并指出弹起式机盖设计的关键因素在于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起式机盖 测试法规 行人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双组分清漆与单组分清漆应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冉浩 赵旭星 史金重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8-71,76,共5页
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高性能涂料越来越受到业内关注,其中双组分清漆以其卓越的装饰性、耐候性、耐酸雨性、耐擦伤性等性能斩获涂料供应商及客户的观注。本研究介绍双组分清漆的应用趋势,并以此为基础,将其涂膜外观数据、目视效... 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高性能涂料越来越受到业内关注,其中双组分清漆以其卓越的装饰性、耐候性、耐酸雨性、耐擦伤性等性能斩获涂料供应商及客户的观注。本研究介绍双组分清漆的应用趋势,并以此为基础,将其涂膜外观数据、目视效果、耐擦伤性及耐老化性与单组分清漆进行了对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双组分清漆 涂膜 耐擦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主减速器总成模态方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庆党 《南方农机》 2017年第8期6-7,共2页
汽车主减速器的齿轮形式复杂,齿轮在啮合过程中,由于轮齿时变啮合刚度、啮合冲击及制造误差造成的内部激励和外载荷波动造成的外部激励,使主减速器的振动表现出强烈的非线性。文章应用有限元法建立主减速器的模型,并提出特定工况下的主... 汽车主减速器的齿轮形式复杂,齿轮在啮合过程中,由于轮齿时变啮合刚度、啮合冲击及制造误差造成的内部激励和外载荷波动造成的外部激励,使主减速器的振动表现出强烈的非线性。文章应用有限元法建立主减速器的模型,并提出特定工况下的主减模态分析方法,以便为深入研究主减振动特性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主减速器 模态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圆柱型球销紧固设计方法研究
8
作者 王庆党 《南方农机》 2017年第6期23-23,共1页
汽车悬架中的球销作为相连件之间的三自由度转动载体,其功能相当于球副约束。为实现受力严苛环境下的紧固设计,使用有限元法获得球销接触区域内法向接触力,并计算其抗扭力矩,通过扭转试验证明了圆柱型球销紧固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圆柱型球销 紧固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铝复合零件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刚 贡泽飞 +1 位作者 李贺 魏元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4-27,共4页
在泡沫铝材料性能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泡沫铝在汽车上的应用形式和主要应用进展,通过分析车身被动安全性对零件结构的设计要求,确立了缓冲杠作为泡沫铝材料填充试制零件,初步制得缓冲杠的复合零件。通过分析泡沫铝对复合结构吸能性和变... 在泡沫铝材料性能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泡沫铝在汽车上的应用形式和主要应用进展,通过分析车身被动安全性对零件结构的设计要求,确立了缓冲杠作为泡沫铝材料填充试制零件,初步制得缓冲杠的复合零件。通过分析泡沫铝对复合结构吸能性和变形模式的影响,提出了泡沫铝填充的缓冲杠复合结构的轻量化应用方向,明确了泡沫铝对实现车体的轻量化的显著性能优势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铝 汽车轻量化 多功能性 缓冲杠填充 复合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底盘轻量化材料和工艺 被引量:22
10
作者 史东杰 王连波 +1 位作者 刘对宾 刘翰志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18,共3页
汽车轻量化是汽车行业较为关注的话题。底盘的轻量化不仅有利于降低油耗,对整车舒适性也有很大的提高。当前大量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底盘轻量,其中包括轻质合金材料铝合金和镁合金、先进高强钢材料、塑料材料、热压成... 汽车轻量化是汽车行业较为关注的话题。底盘的轻量化不仅有利于降低油耗,对整车舒适性也有很大的提高。当前大量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底盘轻量,其中包括轻质合金材料铝合金和镁合金、先进高强钢材料、塑料材料、热压成形工艺、液压成形工艺以及空心结构零件等。主要从轻量化材料的应用和先进制造工艺两个方面对汽车底盘主要零件轻量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进行了简要述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化 底盘 新材料 新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免中涂工艺探讨 被引量:6
11
作者 高伟峰 冉浩 +1 位作者 赵旭星 杨丛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7-80,共4页
介绍了汽车免中涂工艺的应用背景及工艺特点,将免中涂工艺与传统的三涂两烘(3C2B)工艺进行了对比,同时也比较了各厂家免中涂工艺的差异,结果表明:免中涂工艺在保证了与传统3C2B工艺一致的涂膜外观水平和材料性能的前提下,简化了涂装工艺... 介绍了汽车免中涂工艺的应用背景及工艺特点,将免中涂工艺与传统的三涂两烘(3C2B)工艺进行了对比,同时也比较了各厂家免中涂工艺的差异,结果表明:免中涂工艺在保证了与传统3C2B工艺一致的涂膜外观水平和材料性能的前提下,简化了涂装工艺,降低了能耗,减少了污染物排放,节省了成本,提高了整车的利润空间,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涂装技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中涂 汽车涂装 VOC 节能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进气系统噪声仿真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9
12
作者 石岩 张剑平 刘鹏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2年第3期129-132,共4页
发动机的进气系统是汽车主要的噪声源之一,加强对此系统噪声控制是解决车辆噪声的一种有效途径。针对某款发动机进气系统噪声问题,应用CAE手段对此系统进行声学传递损失仿真计算,发现其存在的消音缺陷,并采用穿孔式消声器对进气系统进... 发动机的进气系统是汽车主要的噪声源之一,加强对此系统噪声控制是解决车辆噪声的一种有效途径。针对某款发动机进气系统噪声问题,应用CAE手段对此系统进行声学传递损失仿真计算,发现其存在的消音缺陷,并采用穿孔式消声器对进气系统进行噪声优化,解决原系统在消声上存在的问题,达到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进气系统 传递损失 穿孔式消声器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发泡技术对聚丙烯注塑产品中VOC含量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崔文兵 李志通 +2 位作者 高梦鸾 尹晶晶 魏元生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3-35,共3页
通过微发泡技术制备了聚丙烯(PP)注塑产品,用气质联用(GC-MS)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产品中挥发性有机物(VOC)进行分析,考察了微发泡技术引起的工艺变化对PP注塑产品中VO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注射温度范围内,加工温度对PP注塑产... 通过微发泡技术制备了聚丙烯(PP)注塑产品,用气质联用(GC-MS)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产品中挥发性有机物(VOC)进行分析,考察了微发泡技术引起的工艺变化对PP注塑产品中VO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注射温度范围内,加工温度对PP注塑产品VOC含量影响无明显规律;但是背压升高使VOC含量全面升高;减重并未使VOC含量全面降低,微发泡技术一定程度上使VOC中苯类物质含量升高,醛类物质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微发泡技术 挥发性有机物 加工温度背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汽车自动化喷字工艺 被引量:3
14
作者 靳玉涛 冉浩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9-82,共4页
介绍了汽车自动喷墨字工艺的系统组成、功能描述、工作流程及涂膜性能并与以往传统喷字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使用自动喷墨设备实现喷墨自动化,代替了传统人工喷字工艺,提高了喷字效率,节约了人工成本。
关键词 喷墨字 自动化 成本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窗框电泳“缩孔”问题解决措施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伟峰 冉浩 +1 位作者 赵旭星 刘立建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1-74,共4页
描述了某次窗框缩孔问题的解决过程。从窗框结构、窗框辊压工艺、涂装前处理工艺、电泳工艺多个角度进行原因分析,确定了窗框内残留的油水混合物在电泳烘烤时爆沸污染了电泳漆是导致缩孔的根本原因。主要从改变防锈油涂抹方式、增加折... 描述了某次窗框缩孔问题的解决过程。从窗框结构、窗框辊压工艺、涂装前处理工艺、电泳工艺多个角度进行原因分析,确定了窗框内残留的油水混合物在电泳烘烤时爆沸污染了电泳漆是导致缩孔的根本原因。主要从改变防锈油涂抹方式、增加折边胶涂胶量、提高电泳槽液油污耐受性3个方面制定了措施并进行验证。最终通过规范涂油方式、增加折边胶涂胶量彻底解决了窗框电泳缩孔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泳 缩孔 对策 汽车窗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调质钢在汽车零部件上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魏元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78-82,共5页
汽车产量的逐年提高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国际标准ISO14000提出了产品全寿命周期对环境造成的压力评估机制(LCA),汽车作为一个能耗产品不仅在使用周期对环境的影响引起关注,在制造过程中的能耗及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也将会作为考核指标,... 汽车产量的逐年提高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国际标准ISO14000提出了产品全寿命周期对环境造成的压力评估机制(LCA),汽车作为一个能耗产品不仅在使用周期对环境的影响引起关注,在制造过程中的能耗及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也将会作为考核指标,正引起汽车企业的极大关注。非调质钢由于其独特的工艺性能,产品锻造后不需后续的调质热处理工序就能达到调质钢的性能,从而可降低能耗。目前在日、美汽车底盘及发动机锻件上广泛使用。本文分析了非调质钢特性及在汽车锻造零部件应用中所展现的力学性能及疲劳性能与金相组织、锻造工艺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调质钢 锻造工艺 力学性能 金相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用钢铝混线前处理问题对策 被引量:1
17
作者 冉浩 高伟峰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8-81,共4页
对汽车铝板、冷轧钢板、镀锌板混线生产的前处理工艺、设备布局进行了介绍;重点对汽车钢铝混线前处理工艺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就磷化不成膜、铝板磷化渣处理及旧线体改造等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汽车 冷轧钢板 镀锌板 钢铝混线 铝板 前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水性银色漆“黑点”问题解决措施
18
作者 冉浩 高伟峰 +1 位作者 刘立建 赵旭星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0-72,79,共4页
针对在某次汽车水性银色漆的涂装中面漆出现"黑点"问题,分析涂装工艺、材料本身变质、外来污染源等因素,通过排查,并依据喷板试验及红外光谱分析,最终确定喉封液渗入水性银色漆导致了"黑点"问题的发生,通过维修输... 针对在某次汽车水性银色漆的涂装中面漆出现"黑点"问题,分析涂装工艺、材料本身变质、外来污染源等因素,通过排查,并依据喷板试验及红外光谱分析,最终确定喉封液渗入水性银色漆导致了"黑点"问题的发生,通过维修输漆管路系统动力泵的密封性及更换罐体内污染的水性银色漆,解决了水性漆色漆的"黑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水性 银色漆 黑点 喉封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示教过程的汽车颜色控制
19
作者 曹晓根 韩雪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4-27,共4页
以MOTOMAN-EPX2700机器人为例,阐述机器人示教过程,说明在汽车涂装过程中控制颜色的各种影响因素,通过合理的机器人示教过程,进行实验设计,得到适宜的示教参数,从而实现涂装漆膜厚度及色差的均匀性,保证汽车颜色的稳定性,为客户提供优... 以MOTOMAN-EPX2700机器人为例,阐述机器人示教过程,说明在汽车涂装过程中控制颜色的各种影响因素,通过合理的机器人示教过程,进行实验设计,得到适宜的示教参数,从而实现涂装漆膜厚度及色差的均匀性,保证汽车颜色的稳定性,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控制 机器人 仿行 汽车涂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汽车变速箱的振动噪声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马龙 李玉山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8-70,共3页
针对某型新能源车用两挡变速箱的振动噪声问题,通过NVH试验、理论计算、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引起振动噪声的根源。首先,基于整车NVH主观评价的结果,通过NVH试验采集变速箱振动信号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其次,通过计算变速箱各齿轮副... 针对某型新能源车用两挡变速箱的振动噪声问题,通过NVH试验、理论计算、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引起振动噪声的根源。首先,基于整车NVH主观评价的结果,通过NVH试验采集变速箱振动信号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其次,通过计算变速箱各齿轮副啮合频率及特征阶次,判断各阶噪声的产生位置;最后,使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变速箱壳体进行模态分析进而得出前20阶固有频率,结合试验数据及啮合频率判断产生各阶噪声的共振频率点。基于对变速箱振动噪声的分析,为下一步制定整改措施提供了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变速箱 NVH试验 齿轮副 啮合频率 模态分析 行星齿轮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