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池塘河蟹养殖病害防治技术 被引量:3
1
作者 濮月龙 《科学养鱼》 2018年第6期59-60,共2页
河蟹在天然环境中很少发生病害,但随着池塘养殖河蟹规模的不断扩大,放养密度增加,产量提高,河蟹疾病的发生也不断增加。池塘河蟹养殖,一般1月下旬至3月上旬放养扣蟹,10月开始回捕,现将扣蟹养成商品蟹过程中的病害及主要防治技术作一介绍... 河蟹在天然环境中很少发生病害,但随着池塘养殖河蟹规模的不断扩大,放养密度增加,产量提高,河蟹疾病的发生也不断增加。池塘河蟹养殖,一般1月下旬至3月上旬放养扣蟹,10月开始回捕,现将扣蟹养成商品蟹过程中的病害及主要防治技术作一介绍,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害防治技术 河蟹养殖 池塘养殖 放养密度 天然环境 商品蟹 扣蟹 回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养殖黄颡鱼病害防治技术
2
作者 洑月龙 《科学养鱼》 2018年第10期62-62,共1页
随着市场对黄颡鱼的需求量增加,池塘养殖面积日益扩大,广大养殖户在池塘高密度主养黄颡鱼时,增加放养密度和投饵量,池塘水质变差,病害时有发生。现将养殖过程中的病害及主要防治技术作一介绍。一、清塘消毒清除池塘淤泥,并经阳光曝晒7~1... 随着市场对黄颡鱼的需求量增加,池塘养殖面积日益扩大,广大养殖户在池塘高密度主养黄颡鱼时,增加放养密度和投饵量,池塘水质变差,病害时有发生。现将养殖过程中的病害及主要防治技术作一介绍。一、清塘消毒清除池塘淤泥,并经阳光曝晒7~10天,在放养黄颡鱼鱼种前半月,亩用生石灰70~100千克,化成石灰乳全池泼洒,或用漂白粉10~13千克/亩加水稀释全池泼洒,以改善池塘底质和杀灭病原体。清塘后进水用60目规格的尼龙网袋过滤,防止野杂鱼类及其鱼卵进入池塘。注入新水后用艾络有机酸250毫升/亩(水产用复合有机酸制剂)快速解毒,调节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害防治技术 池塘养殖 黄颡鱼 有机酸制剂 池塘水质 放养密度 清塘消毒 养殖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地热水循环取暖培育稚鳖技术
3
作者 洑月龙 公翠萍 《科学养鱼》 2024年第2期49-49,共1页
发展大棚温水养殖,对提高养鳖效益有重要作用。笔者公司目前主要通过大棚煤球炉取暖加温培育稚鳖,利用当地地热资源,引进地热水循环取暖技术培育稚鳖,这一项目的实施填补了湖州地区利用地热资源培育稚鳖的空白,对提升公司及整个产业的... 发展大棚温水养殖,对提高养鳖效益有重要作用。笔者公司目前主要通过大棚煤球炉取暖加温培育稚鳖,利用当地地热资源,引进地热水循环取暖技术培育稚鳖,这一项目的实施填补了湖州地区利用地热资源培育稚鳖的空白,对提升公司及整个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意义重大。一、主要开发内容和指标,1.对地热资源数量的研究收集分析本地地热资源资料,确定项目区可用于开发的地热资源储量等基本情况;勘探钻井和试采,探明储藏层的性质,确定合适的钻井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热水循环 钻井深度 勘探钻井 技术培育 技术水平 稚鳖 湖州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颡鱼常见疾病的防治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计连泉 濮月龙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6-56,共1页
黄颡鱼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强,在自然水域中,一般不易发生疾病。但在池塘精养黄颡鱼,增加放养密度和人工大量投放饲料,如投喂饵料营养不全、饲料变质、水质变差及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黄颡鱼会产生疾病。因此,做好黄颡鱼池塘养殖病害防治工... 黄颡鱼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强,在自然水域中,一般不易发生疾病。但在池塘精养黄颡鱼,增加放养密度和人工大量投放饲料,如投喂饵料营养不全、饲料变质、水质变差及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黄颡鱼会产生疾病。因此,做好黄颡鱼池塘养殖病害防治工作是提高产量和效益的重要技术措施。下面就防治黄颡鱼池塘养殖疾病发生的主要技术作一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技术 常见疾病 黄颡鱼 生态环境恶化 饲料变质 池塘养殖 抵抗能力 自然水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鳖病的防治技术
5
作者 计连泉 濮月龙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4-55,共2页
池塘养殖中常见的鳖病有腐皮病、白点病、红脖子病、疖疮病、出血性肠道坏死症、白斑病、水霉病及累枝虫病。一、腐皮病1.病原:腐皮病又称皮肤溃烂病、烂皮病,病原为产气单胞菌属的气单胞菌、假单胞菌和无色杆菌等多种细菌,其中以气单... 池塘养殖中常见的鳖病有腐皮病、白点病、红脖子病、疖疮病、出血性肠道坏死症、白斑病、水霉病及累枝虫病。一、腐皮病1.病原:腐皮病又称皮肤溃烂病、烂皮病,病原为产气单胞菌属的气单胞菌、假单胞菌和无色杆菌等多种细菌,其中以气单胞菌为主要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技术 鳖病 出血性肠道坏死症 气单胞菌属 皮肤溃烂病 腐皮病 池塘养殖 红脖子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