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资料构建预后风险列线图模型
1
作者 洪华林 孟鸿鑫 +1 位作者 王飞 邵伟芳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12-216,共5页
目的:基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资料构建其预后风险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595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肺炎支原... 目的:基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资料构建其预后风险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595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影响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预后不良危险因素。构建影响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预后不良的风险列线图模型,并对构建的预测模型进行验证及预测效能评估。结果:595例患儿中101例发生预后不良,预后不良发生率为16.97%(101/595)。预后不良组年龄<5岁、病程≥7d、病情严重程度(重度)、外周血CD4^(+)/CD8^(+)<1.4、胸腔积液、发热时间、外周血CD4^(+)/CD8^(+)、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DW、CRP、IL-2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PLT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情严重程度(重度)、外周血CD4^(+)/CD8^(+)<1.4、胸腔积液、PDW≥14.51%、CRP≥32.34 mg/L、IL-2≥2.96 pg/ml、PLT<185.18×10^(9)/L是影响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预后不良风险的一致性良好(χ^(2)=3.749,P=0.681),Calibration曲线显示,校正曲线贴近于理想曲线。Bootstrap法结果显示,列线图预测模型C指数为0.841(95%CI:0.778~0.948),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ROC曲线结果显示,列线图风险模型预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1(P<0.001)。结论:病情严重程度(重度)、外周血CD4^(+)/CD8^(+)<1.4、胸腔积液、PDW≥14.51%、CRP≥32.34 mg/L、IL-2≥2.96 pg/ml、PLT<185.18×10^(9)/L是影响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预后风险列线图模型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预后不良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 儿童 列线图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联合血清指标评价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6
2
作者 王斌 翁卿吉 +1 位作者 纪仁浩 崔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0-584,共5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联合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用于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86例脑梗死患者作为A组,依据超声检查将患者分为不稳定斑块组(A-1组,107例...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联合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用于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86例脑梗死患者作为A组,依据超声检查将患者分为不稳定斑块组(A-1组,107例)、稳定斑块组(A-2组,43例)和无斑块组(A-3组,36例);同期收治190例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B组,依据超声检查分为不稳定斑块组(B-1组,33例)、稳定斑块组(B-2组,55例)和无斑块组(B-3组,102例),同期体检的9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接受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取血测定血清MMP-9、TIMP-1水平。比较各组颈动脉狭窄情况、斑块检出情况,并分析MMP-9、TIMP-1诊断脑梗死患者不稳定斑块的效果。结果 MSCTA颈动脉狭窄检出A组轻度狭窄率显著低于B组(23.1%vs 48.9%,P=0.000),重度狭窄率显著高于B组(48.4%vs 16.8%,P=0.000);MSCTA检出A组、B组的斑块稳定性情况与超声检查一致率分别为81.7%和83.2%;MSCTA检出A组稳定斑块与不稳定斑块[(147±71)HUvs(11±20)HU]、B组稳定斑块与不稳定斑块[(155±81)HUvs(9±21)HU]的CT测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与对照组比较,A-1组、A-2组、B-1组血清MMP-9、TIMP-1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MP-9、TIMP-1诊断脑梗死患者不稳定斑块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1、0.814。结论 MSCTA能够准确检测老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但容易误判斑块性质,血清MMP-9、TIMP-1可有效诊断老年脑梗死患者不稳定斑块,可作为MSCTA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金属蛋白酶1组织抑制剂 脑梗死 颈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