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环糊精的抗肿瘤药物主客体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小英 陈方敏 +1 位作者 张惠娟 于海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64-975,共12页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开发安全高效的抗肿瘤药物及其递送系统是改善抗肿瘤药物疗效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基于环糊精的抗肿瘤药物主客体递送系统受到了广泛关注。环糊精是通过淀粉酶解获得的环状低聚糖,具有外部亲水内部疏...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开发安全高效的抗肿瘤药物及其递送系统是改善抗肿瘤药物疗效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基于环糊精的抗肿瘤药物主客体递送系统受到了广泛关注。环糊精是通过淀粉酶解获得的环状低聚糖,具有外部亲水内部疏水的特殊结构,在基因治疗、免疫细胞治疗、免疫靶向治疗和化疗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综述主要总结了环糊精作为抗癌药物递送载体近10年的相关进展,同时对主客体递送系统在癌症治疗方面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展望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主客体递药系统 环糊精包合物 环糊精偶联物 环糊精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马铃薯淀粉的形态及组成研究
2
作者 郭晓晴 谢和兵 +2 位作者 杨林 尼玛次仁 白玛旦增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154-157,164,共5页
采用粒径分布仪、扫描电镜、紫外双波长法分别测定西藏不同产地马铃薯淀粉的粒径分布、微观颗粒形态以及淀粉中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并与市售马铃薯淀粉原料和内地不同产地马铃薯的淀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西藏马铃薯淀粉的粒径及... 采用粒径分布仪、扫描电镜、紫外双波长法分别测定西藏不同产地马铃薯淀粉的粒径分布、微观颗粒形态以及淀粉中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并与市售马铃薯淀粉原料和内地不同产地马铃薯的淀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西藏马铃薯淀粉的粒径及微观形态与市售淀粉、内地马铃薯淀粉无明显差异;西藏马铃薯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平均为36.73%,支链淀粉含量平均为45.87%,市售马铃薯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平均为30.76%,支链淀粉含量平均为49.94%,内地马铃薯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平均为31.73%,支链淀粉含量平均为46.80%,与市售和内地的马铃薯淀粉相比,西藏马铃薯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极显著增高(P<0.001),支链淀粉含量显著降低(P<0.05)。西藏马铃薯淀粉与市售及内地的马铃薯淀粉的组成存在显著差异,为西藏马铃薯淀粉的高值开发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淀粉 形态 组成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羌活果冻产品加工工艺及配方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朱晋誉 徐丽芝 +3 位作者 叶田田 杨瑞 王国凯 王淑君 《保鲜与加工》 CAS 2023年第4期20-27,共8页
以羌活饮片为主要原料,明胶、琼脂、甜菊糖苷、山梨酸钾为辅料制备羌活果冻。结合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羌活果冻加工工艺及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羌活浓缩液制备工艺为:100.00g羌活饮片加800mL纯净水浸泡30min,大火煎煮约40min,5... 以羌活饮片为主要原料,明胶、琼脂、甜菊糖苷、山梨酸钾为辅料制备羌活果冻。结合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羌活果冻加工工艺及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羌活浓缩液制备工艺为:100.00g羌活饮片加800mL纯净水浸泡30min,大火煎煮约40min,50℃浓缩至羌活浓缩液相对密度为1.0~1.1;羌活果冻产品的最佳配方为:固定羌活浓缩液和饮用水总体积21mL,羌活浓缩液添加量19.5mL,甜菊糖苷添加量0.045g/mL,山梨酸钾添加量0.4mg/mL,混合凝胶(明胶与琼脂质量比为0.5∶4.5)添加量0.1g/mL。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果冻产品具有致密的多孔状结构,该结构赋予了果冻产品一定的硬度、内聚性、弹性、咀嚼性、回复性及优良的稳定性、持水性、抗氧化性,产品具有宜人的羌活清香味,口感较好,异欧前胡素含量为(0.1058±0.0016)mg/g,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活 果冻 工艺 配方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鹏 孟永 +6 位作者 宋硕 熊亚妮 谢金华 刘楚乔 付莉莉 陶巧玉 常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21-630,共10页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由遗传、环境、饮食习惯和年龄增长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所引起的视网膜黄斑区变性,可分为干性(萎缩性)和湿性(渗漏性)2类。干性AMD患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表明其可能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脂代谢紊乱高...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由遗传、环境、饮食习惯和年龄增长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所引起的视网膜黄斑区变性,可分为干性(萎缩性)和湿性(渗漏性)2类。干性AMD患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表明其可能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脂代谢紊乱高度相关。迄今尚无理想的干性AMD模型。本综述根据建模机制将目前研究或现有的干性AMD动物模型进行分类,介绍动物模型的建模方式、指标改变、造模周期、特异性改变、造模机制和适用性,评述各种动物模型利弊,帮助合理选择动物模型,以期对未来AMD的深入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动物模型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5a受体C5AR1在肿瘤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井红艳(综述) 聂琰晖 杨毅(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1-166,共6页
C5AR1是补体激活片段C5a的受体,主要在粒细胞、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和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以及肿瘤细胞上表达。C5a可以刺激中性粒细胞产生炎性介质,也可以募集MDSC等免疫抑制细胞形成免疫抑制微环境,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从而在肿... C5AR1是补体激活片段C5a的受体,主要在粒细胞、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和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以及肿瘤细胞上表达。C5a可以刺激中性粒细胞产生炎性介质,也可以募集MDSC等免疫抑制细胞形成免疫抑制微环境,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从而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C5AR1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C5AR1靶向药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能够起到协同抑制肿瘤的作用。就C5AR1的基本信息,促进肿瘤发生、生长和转移的机制,以及以C5AR1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的开发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的机制研究、药物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A C5AR1 肿瘤免疫 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曲唑对幼年动物的发育毒性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付莉莉 魏丽萍 +3 位作者 刘楚乔 陶巧玉 张鹏 邱云良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59-965,共7页
第三代非甾体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已被批准用于治疗乳腺癌。近年来,其被应用于儿童生长发育领域,如儿童矮小症、体质性青春期生长发育延迟及性早熟等疾病,但其对肝、肾功能,脂质代谢,生殖功能及骨代谢的长期影响尚不清楚。研究表明,来... 第三代非甾体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已被批准用于治疗乳腺癌。近年来,其被应用于儿童生长发育领域,如儿童矮小症、体质性青春期生长发育延迟及性早熟等疾病,但其对肝、肾功能,脂质代谢,生殖功能及骨代谢的长期影响尚不清楚。研究表明,来曲唑可引起睾丸形态异常、生精小管及间质组织改变;还可降低骨密度,对骨代谢的平衡造成影响。此外,还会造成认知功能损伤和神经细胞凋亡。来曲唑的生殖系统毒性机制可能与其影响睾丸细胞的发育成熟、体内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表达以及睾丸组织中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和分布有关;骨代谢毒性机制与其增加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诱导破骨细胞增殖和分化,及增加成骨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和NF-κB活性有关;认知功能毒性机制与其调节海马经典及非经典效应、降低星形胶质细胞对谷氨酸的吸收、减少L型钙通道阻滞胱天蛋白酶3活化有关。本文以期为临床儿科安全有效地使用来曲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曲唑 芳香化酶抑制剂 幼年动物 发育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对藏药唐古特铁线莲主要活性成分及灭菌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回霞 谢和兵 +1 位作者 尼玛次仁 白玛旦增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9-297,共9页
为考察电子束辐照对唐古特铁线莲药材中主要活性成分及灭菌效果的影响,本试验采用0、2、4、6、8、10 kGy吸收剂量对唐古特铁线莲药材粉末进行辐照处理,比较辐照对唐古特铁线莲粉末性状、显微特征、齐墩果酸薄层色谱图、总黄酮和槲皮素... 为考察电子束辐照对唐古特铁线莲药材中主要活性成分及灭菌效果的影响,本试验采用0、2、4、6、8、10 kGy吸收剂量对唐古特铁线莲药材粉末进行辐照处理,比较辐照对唐古特铁线莲粉末性状、显微特征、齐墩果酸薄层色谱图、总黄酮和槲皮素含量、指纹图谱以及微生物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吸收剂量电子束辐照后,唐古特铁线莲粉末性状、显微特征、齐墩果酸薄层色谱图、总黄酮和槲皮素含量均未见明显变化,指纹图谱相似度达0.997及以上,细菌菌落数、霉菌酵母菌菌落总数显著降低(P<0.05),当吸收剂量达到6 kGy时,微生物水平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规定。综上,不同吸收剂量的电子束辐照对唐古特铁线莲药材主要活性成分无显著影响,且在6 kGy时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可用于唐古特铁线莲药材的灭菌。本研究为藏药唐古特铁线莲药材、含唐古特铁线莲药材的成药辐照灭菌技术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特铁线莲 电子束 辐照灭菌 槲皮素 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用pH敏感型尼达尼布脂质体的制备与优化
8
作者 田葳 王欣茹 +4 位作者 包凌云 刘彤 王淑君 杨瑞 叶田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74-1781,共8页
目的设计pH敏感的尼达尼布脂质体(Nb-Lips),使其靶向肺纤维化的酸性微环境。通过处方工艺优化Nb-Lips包封率(EE%)。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Nb-Lips,以EE%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响应面法对脂质体处方进行优化。通过动态光散射技术和微... 目的设计pH敏感的尼达尼布脂质体(Nb-Lips),使其靶向肺纤维化的酸性微环境。通过处方工艺优化Nb-Lips包封率(EE%)。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Nb-Lips,以EE%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响应面法对脂质体处方进行优化。通过动态光散射技术和微柱离心法考察其粒径、分散系数(PDI)、Zeta电位、EE%;采用透析法分别考察Nb-Lips在pH值为7.4、5.3的人工肺液中的体外释放行为;使用压缩空气式雾化器雾化Nb-Lips,并考察其雾化稳定性及空气动力学粒径。结果Nb-Lips粒径为(100.651±7.315)nm,PDI为(0.328±0.026),Zeta电位为(21.633±2.004)mV,优化后的EE%>80%。与在pH值为7.4的人工肺液中比较,Nb-Lips在pH值为5.3的人工肺液中总释放量高60.78%,且释放时间达48 h,远高于尼达尼布溶液。Nb-Lips雾化前后粒径、电位、PDI无显著差异,EE%下降4.25%,雾化后液滴微细粒子分数为37.49%。结论响应面法优化处方工艺有效地提高Nb-Lips EE%,成功制备酸性环境敏感的、可吸入、可缓慢释放的Nb-Li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达尼布 特发性肺纤维化 pH敏感型脂质体 肺吸入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味乳香散通过调控线粒体自噬对痛风性肾炎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彦蓉 谢和兵 +2 位作者 龚春香 赵解南 袁志兵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23-2930,共8页
目的基于线粒体自噬探讨十味乳香散对痛风性肾炎大鼠的肾保护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十味乳香散低、中、高剂量组(200、400、800 mg/kg),别嘌醇组(10 mg/kg),灌胃给予氧嗪酸钾(750 mg/kg)和尿酸(300 mg/kg)混悬液建立痛... 目的基于线粒体自噬探讨十味乳香散对痛风性肾炎大鼠的肾保护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十味乳香散低、中、高剂量组(200、400、800 mg/kg),别嘌醇组(10 mg/kg),灌胃给予氧嗪酸钾(750 mg/kg)和尿酸(300 mg/kg)混悬液建立痛风性肾病大鼠模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ELISA法和化学荧光法检测UA、SCr、BUN、SOD、XOD、MDA、ROS水平,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TUNEL染色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情况,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IL-1β、TNF-α、Bax、Bcl-2、caspase-3、caspase-9、PINK1、Parkin、LC3-Ⅱ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十味乳香散各剂量组大鼠血清UA、BUN、SCr水平降低(P<0.05),肾组织尿酸盐结晶沉积和肾组织细胞凋亡减少,肾组织ROS水平和炎性因子IL-1β、TNF-α水平降低(P<0.05),肾组织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INK1、Parkin、LC3-Ⅱ表达升高(P<0.01)。结论十味乳香散可能通过降尿酸效应,抑制肾组织氧化应激、炎症反应,激活线粒体自噬通路等作用缓解大鼠痛风性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味乳香散 痛风性肾病 氧化应激 炎症 线粒体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PC-9耐药突变细胞株的建立及其对EGFR抑制剂的敏感性验证
10
作者 胡涛 楼洋 苏明波 《中国肺癌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15-825,共11页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激酶结构域的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关键发病因素,小分子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是治疗EGFR突...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激酶结构域的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关键发病因素,小分子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是治疗EGFR突变NSCLC的一线药物,而EGFR的耐药突变限制了EGFR-TKIs的临床应用。本研究旨在利用簇状规则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CRISPR相关核酸酶9(CRISPR-associated nuclease 9,Cas9)基因敲入技术,构建贴近临床的具有EGFRD19/T790M/C797S突变类型的PC-9 EGFRD19/T790M/C797S细胞模型,用于研究小分子EGFR-TKIs的抑制作用及为新一代靶向EGFR突变耐药的创新药物研发提供细胞载体。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在EGFRD19突变类型的人NSCLC细胞PC-9上敲入EGFRT790M/C797S突变片段,构建具有EGFRD19/T790M/C797S突变类型的PC-9 EGFRD19/T790M/C797S细胞模型,以MTS法验证EGFR-TKIs对其增殖抑制作用,以Western blot证明EGFR蛋白表达以及下游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磷酸化调控。结果成功构建EGFRD19/T790M/C797S突变的PC-9 EGFRD19/T790M/C797S细胞株,在增殖抑制上,已上市的第一、第二及第三代对EGFRD19/T790M/C797S突变无效的EGFR-TKIs对该细胞株的增殖抑制活性均较弱,增殖抑制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值均大于1000 nmol/L,而对EGFRD19/T790M/C797S突变具有较好疗效的在研的第四代EGFR-TKIs对该细胞模型具有较强的增殖抑制作用;在机制验证上,第一代、第二和第三代EGFR-TKIs对该细胞株EGFR及下游AKT/MAPK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抑制活性均弱,而在研第四代EGFR-TKIs可显著抑制该细胞株EGFR及下游AKT/MAPK信号通路的磷酸化。结论利用CRISPR/Cas9技术在PC-9细胞上敲入EGFRT790M/C797S突变片段成功构建含EGFRD19/T790M/C797S突变的细胞株,并验证其对EGFRD19/T790M/C797S突变是否有效的EGFR-TKIs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且对EGFR及下游通路磷酸化表现出不同的抑制作用,证明该细胞株依赖EGFRD19/T790M/C797S突变及EGFR/AKT/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行增殖。本研究为新一代靶向EGFR突变耐药的创新药物研发提供了贴近临床的细胞水平的活性评价和机制验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CRISPR/Cas9技术 EGFR突变 EGFR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加速器辐照对红花粉末及水提液微生物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余杨健 谢和兵 +1 位作者 尼玛次仁 白玛旦增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70-1377,共8页
为考察电子加速器辐照对红花粉末及水提液中微生物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的影响,分别选用0、4、6、8、10 kGy辐照剂量对红花粉末和红花水提液进行辐照灭菌处理,比较辐照前后红花粉末和红花水提液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图、主要有效... 为考察电子加速器辐照对红花粉末及水提液中微生物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的影响,分别选用0、4、6、8、10 kGy辐照剂量对红花粉末和红花水提液进行辐照灭菌处理,比较辐照前后红花粉末和红花水提液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图、主要有效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以及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及大肠菌群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前后红花粉末和红花水提液性状未见明显变化。与辐照前相比,辐照后红花粉末的显微特征、薄层色谱图以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未见显著改变(P>0.05),辐照后红花水提液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整体存在显著差异(P<0.05),辐照后红花粉末和水提液的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均显著下降(P<0.05)。当辐照剂量达到10 kGy时,红花粉末和红花水提液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及大肠菌群符合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标准。综上所述,电子加速器辐照适用于红花粉末的灭菌,但不适用于红花水提液的灭菌。本研究为红花药材、含红花药材及红花提取物的成药辐照灭菌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电子加速器 辐照灭菌 羟基红花黄色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靶点人源化小鼠的PD-1/CTLA-4双特异性抗体及其IgG1亚型的抗癌活性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红梅 于秋红 +2 位作者 杨毅 沈月雷 刘柏宏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80-386,共7页
目的:构建基于靶点人源化小鼠的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双特异性抗体(BsAb)并对BsAb及其IgG1亚型进行抗癌活性评价和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和扩增并纯化不同结构及抗体亚型的PD-1/CTLA-4抗体... 目的:构建基于靶点人源化小鼠的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双特异性抗体(BsAb)并对BsAb及其IgG1亚型进行抗癌活性评价和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和扩增并纯化不同结构及抗体亚型的PD-1/CTLA-4抗体BsAb1、BsAb2和BsAb3,对纯化BsAb进行靶点亲和力检测,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FCM检测抗体的生物学活性。基于B-hPD-1-hPD-L1-h CTLA-4人源化小鼠的MC38-hPD-L1结肠癌细胞移植瘤模型对BsAb进行体内药效评估,并通过移植瘤组织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分析PD-1/CTLA-4抗体的作用机制。结果:成功制备的BsAb1、BsAb2及BsAb3对靶点PD-1和CTLA-4均有较强的特异性亲和力、对靶点通路均有不同程度的阻滞活性,均明显抑制移植瘤的生长(P<0.05或P<0.01)。IgG1亚型BsAb体内药效更优(P<0.01),TIL分析发现BsAb2-IgG1明显增加了CTL百分率(P<0.05),显著降低了肿瘤浸润Treg细胞百分率(P<0.01),使肿瘤免疫微环境更有利于杀伤肿瘤细胞;增强ADCC活性的Fc突变体亚型BsAb2-SI则不能进一步提高抗肿瘤活性。结论:具有Fc效应功能的IgG1亚型的PD-1/CTLA-4抗体体内抗癌药效更优,因其可以更好地清除TIL中的Treg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 双特异性抗体 抗体亚型优化 肿瘤 MC38-hPD-L1结肠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