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播种量与播期对鹅观草润草2号产量要素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祖祥 方敏彦 +1 位作者 章明 魏爽杨子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28-230,共3页
为了优化鹅观草(Roegneria hybrid Keng)润草2号的栽植技术,研究了不同播种期与播种量对润草2号的穗数、每穗粒数、种子千粒质量、产量、穗长和株高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期与播种量对润草2号产量构成要素都存在显著影响,其中... 为了优化鹅观草(Roegneria hybrid Keng)润草2号的栽植技术,研究了不同播种期与播种量对润草2号的穗数、每穗粒数、种子千粒质量、产量、穗长和株高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期与播种量对润草2号产量构成要素都存在显著影响,其中播种期对产量的影响存在极显著差异,9月16日播种的产量最高,为256.01 g/m^2,比11月16日播种的产量153.73 g/m^2增加102.28 g/m^2,增幅66.53%。可见,适当早播,有利于润草2号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观草 品种 播种期 播种量 产量 成穗数 单穗粒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与生长素对紫薇新品种仑山1号嫩枝扦插育苗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邱国金 韩广发 +4 位作者 孙其松 阚伟 徐炅 戴静 李祖祥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9期66-68,共3页
为加快紫薇新品种仑山1号(Lagerstroemia indica Lunshan 1)的繁殖速度,寻找嫩枝扦插最佳方案,采用基质种类(细沙、1/2细沙+1/2苗床土和1/3蛭石+1/3珍珠岩+1/3泥炭)、生长素种类(萘乙酸、吲哚丁酸和1/2萘乙酸+1/2吲哚丁酸)和生长素浓度(... 为加快紫薇新品种仑山1号(Lagerstroemia indica Lunshan 1)的繁殖速度,寻找嫩枝扦插最佳方案,采用基质种类(细沙、1/2细沙+1/2苗床土和1/3蛭石+1/3珍珠岩+1/3泥炭)、生长素种类(萘乙酸、吲哚丁酸和1/2萘乙酸+1/2吲哚丁酸)和生长素浓度(500 mg/L、1 000 mg/L和1 500 mg/L)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不同处理对插穗成活率、最长根长、侧根数量及地上部分鲜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仑山1号嫩枝扦插以浓度为1 500 mg/L的生长素(1/2萘乙酸+1/2吲哚丁酸)溶液快速浸泡后扦插在基质(1/3蛭石+1/3珍珠岩+1/3泥炭)的成活率最高,为92%;最长根系达39.6 cm;侧根数最多,为8.5根;地上部分鲜重达1.994 1 g。仑山1号嫩枝扦插最佳方案为:生长素浓度,1 500 mg/L;生长素组合,1/2萘乙酸+1/2吲哚丁酸;基质,1/3蛭石+1/3珍珠岩+1/3泥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仑山1号 紫薇新品种 嫩枝扦插 基质 生长素 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基质培育无土草坪的栽培技术 被引量:8
3
作者 李祖祥 胡永进 蒋为民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0-142,共3页
介绍了在草坪修剪过程中,将多余草坪草的茎、叶直接利用作为生产无土草坪或沙培草坪的种(茎)源与草坪生长基质层的技术。技术特点是利用草坪生产过程中修剪下来的材料生产无土草坪的种子(茎),并研究无基质式培育无土草坪的生产方式。优... 介绍了在草坪修剪过程中,将多余草坪草的茎、叶直接利用作为生产无土草坪或沙培草坪的种(茎)源与草坪生长基质层的技术。技术特点是利用草坪生产过程中修剪下来的材料生产无土草坪的种子(茎),并研究无基质式培育无土草坪的生产方式。优点之一是节约了种源与生产成本,优点之二是增加了草坪生产过程中草屑的利用途径,使其由原来的废弃物变为草坪的生产原料,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基质式 无土草坪 沙培草坪 草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叶紫薇新品种红火球与仑山1号的叶色及生理变化特性 被引量:6
4
作者 崔舜 邱国金 +3 位作者 吴茜 戴静 徐炅 夏爱华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9期16-21,共6页
为紫薇优良彩叶品种选育及其园林栽培配置提供理论依据,以紫薇新品种红火球(Lagerstroemia indica Dynamite)和仑山1号(Lagerstroemia indica Lunshan 1)为材料,观测2个品种叶片颜色变化,并测定叶片内水分、叶绿素、花色素苷、总酚、类... 为紫薇优良彩叶品种选育及其园林栽培配置提供理论依据,以紫薇新品种红火球(Lagerstroemia indica Dynamite)和仑山1号(Lagerstroemia indica Lunshan 1)为材料,观测2个品种叶片颜色变化,并测定叶片内水分、叶绿素、花色素苷、总酚、类黄酮素、可溶性糖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含量,分析彩叶树种叶色和生理变化特性。结果表明:4-10月,红火球紫薇叶色变化过程为中等橄榄绿色-灰橄榄绿色-深黄绿色,仑山1号为灰橄榄绿色-暗红色-灰橄榄绿色-中等橄榄绿色-灰橄榄绿色-中等橄榄绿色,2个紫薇品种叶色差异主要由其自身生理差异所致;叶片含水量2个品种均为4月最高,接近75%;叶绿素含量2个品种均为8月最高,在18mg/g左右;类胡萝卜素红火球5月最高(1.85mg/g),仑山1号6月最高(1.52mg/g);红火球与仑山1号花色素苷、类黄酮及总酚的最高含量分别为2.2mg/g、1.18mg/g、1.34mg/g和3.2mg/g、1.09mg/g、1.31 mg/g,可溶性糖、含量及苯丙氨酸解氨酸活性最高值分别为10.4 mg/g、180.4mg/g和12.2mg/g、179.2mg/g。紫薇叶色深浅与叶片含水量呈正相关,与叶绿素含量呈负相关,与花色素苷与叶绿素的比值呈正相关;花色素苷含量越高,叶片越红;可溶性糖和苯丙氨酸解氨酶与花色素苷合成相关,其含量(活性)高低与叶片颜色深浅变化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叶树种 紫薇新品种 红火球紫薇 仑山1号紫薇 叶色变化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草种交播对春季冷暖季型草坪草消长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赵凤丽 李祖祥 +1 位作者 刘书仁 贾学燕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8-120,共3页
采用新草种润草2号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暖季型基础草坪上进行了秋季交播试验,设定润草2号交播播种量为5、6、7、8、9、10 g/m^2等6个不同水平,用多年生黑麦草播种量为25 g/m^2作对照,在4月初至7月初,分别测定了冷季型交播草坪草与暖季型基... 采用新草种润草2号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暖季型基础草坪上进行了秋季交播试验,设定润草2号交播播种量为5、6、7、8、9、10 g/m^2等6个不同水平,用多年生黑麦草播种量为25 g/m^2作对照,在4月初至7月初,分别测定了冷季型交播草坪草与暖季型基础草坪草的单位面积株数、鲜质量等指标,分析交播草坪上不同处理的返青演替过程。试验结果表明,润草2号比常用的多年生黑麦草的消退时间发生早45 d左右,消退基本结束时间早50~55 d,并且消退彻底,同时,暖季型草坪草恢复早而快,均一性好,利于夏季草坪整齐一致,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观草 多年生黑麦草 播种量 株数 鲜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