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变形对TiNiCr形状记忆合金超弹性及显微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司乃潮 赵培根 +2 位作者 司松海 李镭 余松林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95-700,共6页
通过对TiNiCr形状记忆合金丝施加不同的预变形,利用拉伸实验和光学显微镜研究不同预变形对TiNiCr形状记忆合金超弹性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变形对TiNiCr形状记忆合金弹性有着显著的影响,TiNiCr合金弹性随着变形量的增加而增加,... 通过对TiNiCr形状记忆合金丝施加不同的预变形,利用拉伸实验和光学显微镜研究不同预变形对TiNiCr形状记忆合金超弹性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变形对TiNiCr形状记忆合金弹性有着显著的影响,TiNiCr合金弹性随着变形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变形量达到51.4%时,弹性的增加不明显,单纯的预变形不能使TiNiCr达到完全的非线性超弹性,但会使TiNiCr产生一种细小板条状且高度形变的马氏体变体;当变形量达到48.6%时,马氏体变体的体积明显增大,极大地提高了母相的强度,从而显著提高TiNiCr丝的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ICR 预变形 形状记忆合金 非线性超弹性 马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热处理条件下TiNiCr形状记忆合金的超弹性 被引量:4
2
作者 司乃潮 武英 +1 位作者 司松海 张志敏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4-28,共5页
利用WDW-10微机控制电子式万能拉伸试验机和D/max2500PC全自动X射线衍射仪研究TiNi-Cr形状记忆合金的超弹性。结果表明,试样的超弹性受热处理影响显著,不同温度下热处理的样品呈现出不同的弹性曲线。随着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样品... 利用WDW-10微机控制电子式万能拉伸试验机和D/max2500PC全自动X射线衍射仪研究TiNi-Cr形状记忆合金的超弹性。结果表明,试样的超弹性受热处理影响显著,不同温度下热处理的样品呈现出不同的弹性曲线。随着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样品弹性先增强后减弱。TiNiCr合金在430℃的退火温度下,保温10~20min可以呈现出良好的完全非线性超弹性。经过热处理的试样会析出强化相Cr3Ni2,析出在430℃保温20min时达到极值,之后随着温度的增加和保温时间的增长都会降低。在该热处理工艺下产生的样品超弹性达到极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记忆合金 TINICR 超弹性 热处理 强化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变形和中温处理对TiNiCr形状记忆合金相变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司乃潮 郑利波 +2 位作者 司松海 李镭 翟玉敬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0-25,共6页
以TiNiCr形状记忆合金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了不同的预变形、中温处理对该形状记忆合金相变的影响,通过示差扫描量热实验和金相组织照片的观察,研究了不同的预变形、中温处理对TiNiCr形状记忆合金的DSC曲线以及相变点的影响。实验表明:... 以TiNiCr形状记忆合金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了不同的预变形、中温处理对该形状记忆合金相变的影响,通过示差扫描量热实验和金相组织照片的观察,研究了不同的预变形、中温处理对TiNiCr形状记忆合金的DSC曲线以及相变点的影响。实验表明:马氏体相转变温度Ms随着冷变形量的增加先升高,当预变形超过15%后,相变点Ms随预变形量的增加而降低;As,Af在预变形量为15%时达到最大,热处理能显著提高马氏体相变温度,使得相变更容易进行,460℃中温处理使TiNiCr合金Ms增幅较大,而随着热处理温度的继续增加,Ms差距变小;在400℃中温处理下,保温时间越长,Ms,Mf温度降低越明显。而热滞As-Ms几乎不受中温处理时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ICR 形状记忆合金(SMA) 相变 冷变形 中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因素对CuZnAl(RE)形状记忆合金干滑动磨损性能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司乃潮 刘光磊 +2 位作者 司松海 徐桂芳 李玉祥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51,55,共6页
采用不同热处理工艺、不同载荷、不同磨损时间对两种成分(不同相变点)的CuZnAl(RE)形状记忆合金进行了干滑动磨损试验。用TEM和XRD对磨损表面和合金相组成进行了观察与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时效处理的合金耐磨性能优于分级淬火处理的合金... 采用不同热处理工艺、不同载荷、不同磨损时间对两种成分(不同相变点)的CuZnAl(RE)形状记忆合金进行了干滑动磨损试验。用TEM和XRD对磨损表面和合金相组成进行了观察与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时效处理的合金耐磨性能优于分级淬火处理的合金,合金相变温度对磨损性能的影响受摩擦副温度与载荷的制约,随载荷增加合金塑性变形增大,使合金表面层破坏而失重,外应力越大,合金塑性变形越大,磨损失重也越大。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以及合金的晶粒细化能够明显提高CuZnAl(RE)形状记忆合金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ZnAl(RE) 形状记忆合金 耐磨性 晶粒细化 马氏体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循环对不同相变温度CuZnAl形状记忆合金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司乃潮 刘海霞 司松海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97-504,共8页
研究了预应变量、热处理工艺和循环介质对不同相变温度CuZnAl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预应变量、热处理工艺及训练介质均不同,但回复率均随循环次数的增加先上升而后下降,相变温度(361K以上)高的合金回复率偏低;... 研究了预应变量、热处理工艺和循环介质对不同相变温度CuZnAl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预应变量、热处理工艺及训练介质均不同,但回复率均随循环次数的增加先上升而后下降,相变温度(361K以上)高的合金回复率偏低;随着冷热循环训练次数的增加,合金的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s)和奥氏体转变结束温度(Af)均有所提高,其Mf和As均有所降低;经过热循环之后,相变温度(361K以上)高的合金的相变温度的幅度提高较大,且具有较大的热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ZNAL形状记忆合金 预应变量 相变温度 记忆效应 冷热循环 热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对ZA27合金组织及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怀庆 司乃潮 +1 位作者 司松海 刘光磊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7-64,共8页
研究了Ni对ZA27合金的微观组织及油润滑下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0.4%的Ni可以有效细化ZA27合金组织,并使合金共晶中出现富镍的颗粒;在重载(大于1 000 N)条件下,含镍ZA27合金的耐磨性明显高于ZA27合金,并且载荷越大,这种趋势越明... 研究了Ni对ZA27合金的微观组织及油润滑下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0.4%的Ni可以有效细化ZA27合金组织,并使合金共晶中出现富镍的颗粒;在重载(大于1 000 N)条件下,含镍ZA27合金的耐磨性明显高于ZA27合金,并且载荷越大,这种趋势越明显;在载荷为1 000 N时,随Ni含量的增加,ZA27合金的磨损量和磨面亚表层厚度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ZA27合金的主导磨损机制从较严重的塑性变形诱导磨损和黏着磨损逐渐向较轻的伴随塑性变形诱导机制的切削磨损转变,进而又转变为伴随黏着机制的微切削磨损,最后转变为较严重的切削磨损和黏着磨损;表面高硬度氧化层的产生可以有效提高合金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A27合金 显微组织 亚表层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锻造热处理工艺对Al-7Si-1.6Cu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王俊 司乃潮 +2 位作者 王正军 刘光磊 司松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0-74,共5页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以及OM、SEM和TEM的组织观察,研究了锻造热处理工艺对Al-7Si-1.6Cu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经过均匀化(500℃,8h)、锻造(锻造温度380~450℃,应变速率60~90s-1,道次压缩比10%~20%)、热处理(固溶480℃,2h...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以及OM、SEM和TEM的组织观察,研究了锻造热处理工艺对Al-7Si-1.6Cu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经过均匀化(500℃,8h)、锻造(锻造温度380~450℃,应变速率60~90s-1,道次压缩比10%~20%)、热处理(固溶480℃,2h,70℃,水冷;时效180℃,6h)之后,较铸态相比硬度提高18%、抗拉强度提高了52%、延伸率提高了54.5%。多向锻造过程中共晶Si相发生碎断与球化,时效过程中析出的纳米级第二相对合金起强化作用。开创性地从位错密度方向解释锻造过程强度提高的原因,通过Zener-Hollomon参数来说明锻造过程中流变应力与变形速率和变形温度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锻造热处理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ZENER-HOLLOMON参数 位错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铜定向凝固合金热疲劳应力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海霞 司松海 +1 位作者 司乃潮 袁婷婷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0-714,共5页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模拟分析了铝铜定向凝固合金(铜质量分数4.5%)热疲劳应力场的分布,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得出了热应力在冷热循环条件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一个热循环周期内,热应力开始以小三角形方式向试样内部扩展,之后...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模拟分析了铝铜定向凝固合金(铜质量分数4.5%)热疲劳应力场的分布,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得出了热应力在冷热循环条件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一个热循环周期内,热应力开始以小三角形方式向试样内部扩展,之后以2条主线的方式快速扩展,最后热应力变化趋于平缓.在一次循环结束后,试样内部有残余应力存在,预制缺口处出现应力集中.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残余应力逐渐累积.当累积的残余应力达到一定值后,在应力集中的作用下,预制缺口处出现裂纹.通过有限元分析与试样热疲劳试验的结果对比,验证了所采用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铜合金 定向凝固 热疲劳 热应力场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态酸为原料制备六钛酸钾晶须机理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韩世启 司乃潮 +2 位作者 殷恒波 祁艳 司松海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829-1832,共4页
采用以偏钛酸与碳酸钾按原料摩尔比为1∶3.5混合均匀,通过一步烧结法合成六钛酸钾晶须。采用改变不同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为条件,研究了六钛酸钾的生长机理,同时还研究了水浸处理对产物的影响,并利用XRD和SEM对样品的物相及形貌进行了分... 采用以偏钛酸与碳酸钾按原料摩尔比为1∶3.5混合均匀,通过一步烧结法合成六钛酸钾晶须。采用改变不同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为条件,研究了六钛酸钾的生长机理,同时还研究了水浸处理对产物的影响,并利用XRD和SEM对样品的物相及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反应温度达到600℃时生成K2Ti8O17中间体,随着温度升高八钛酸钾向六钛酸钾及四钛酸钾转化,当温度继续升高四钛酸钾向六钛酸钾发生了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钛酸 反应机理 四钛酸钾 六钛酸钾 八钛酸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热处理工艺下ZCuSn10P1的热疲劳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学 司乃潮 司松海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54,57,共5页
研究了热处理前后ZCuSn10P1在20~500℃的热疲劳性能。结果表明:经过热处理后,材料的塑性提高,δ相减少,锡扩散于铜基体中。630℃保温50min后水淬的试样抗冷热疲劳性能最优。在20~500℃范围内,裂纹长度L与循环次数N的a次方成正比(a>... 研究了热处理前后ZCuSn10P1在20~500℃的热疲劳性能。结果表明:经过热处理后,材料的塑性提高,δ相减少,锡扩散于铜基体中。630℃保温50min后水淬的试样抗冷热疲劳性能最优。在20~500℃范围内,裂纹长度L与循环次数N的a次方成正比(a>1),裂纹扩展速率v与循环次数N的(a-1)次方成正比(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热疲劳 塑性 裂纹扩展速率 铜合金 ZCuSn10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