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液色谱法研究双-(O,0′-二正辛基二硫代磷酸酯)合镍(Ⅱ)与酮类加合反应的热力学性质 被引量:2
1
作者 朱多林 俞运鹏 +2 位作者 戈国元 徐正 游效曾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56-59,共4页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酯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具有强杀菌性能及抑制酶水解作用,可以用作石油添加剂和高聚物防老剂,又是一类优良的萃取剂,用于钴镍、钴锰等的萃取分离。二硫代磷酸酯的金属盐与含氮、含氧的有机碱形成的加合物在液-液萃取中起...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酯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具有强杀菌性能及抑制酶水解作用,可以用作石油添加剂和高聚物防老剂,又是一类优良的萃取剂,用于钴镍、钴锰等的萃取分离。二硫代磷酸酯的金属盐与含氮、含氧的有机碱形成的加合物在液-液萃取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这类配物合的加合作用受到了广泛的注意。文献[4~6]利用气液色谱法测量了Ni[THDD]_2,Ni[(C_8H_(17)O)_2PS_2]_2与含氮有机碱加合反应的平衡常数,标准焓变和标准熵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代磷酸酯 气液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O,O′-二异丙基二硫代磷酸酯)合钴(Ⅲ)和双(O,O′-二乙基二硫代磷酸酯)合镍(Ⅱ)及其吡啶加合物的热行为和热分解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恕华 陆振荣 +2 位作者 朱多林 俞运鹏 孙建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09-714,共6页
用TG-DTG-DSC热分析技术研究了三(O,O′-二异丙基二硫代磷酸酯)合钴(Ⅲ)、双(O,O′-二乙基二硫代磷酸酯)合镍(Ⅱ)及其后者与吡啶或4-甲基吡啶加合物在氮气气氛中的热行为;用传统的微商法(A-B-S)和... 用TG-DTG-DSC热分析技术研究了三(O,O′-二异丙基二硫代磷酸酯)合钴(Ⅲ)、双(O,O′-二乙基二硫代磷酸酯)合镍(Ⅱ)及其后者与吡啶或4-甲基吡啶加合物在氮气气氛中的热行为;用传统的微商法(A-B-S)和积分法(C-R法)以及分别由Malek、Dollim ore 提出的两种新型的热分析动力学方法协同处理TG 数据,获得了四种配合物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E和A,确定了反应机理。对它们的热行为和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并试就本文所用的几种数据处理方法作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烷基 二硫代磷酸酯 吡啶加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溴酚蓝催化氧化动力学法测定人发中痕量铜 被引量:3
3
作者 曹永林 李小华 陈恕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80-181,共2页
近几年来报道的痕量铜的催化动力学测定法,有的方法选择性不太好;有的方法采用的试剂?得到。本文研究了在氨性介质中Cu(II)-溴酚蓝-H2O2催化反应的动力学条件,提出用这一新指示反应测定痕量铜的方法。本法方法简便、灵敏度较高,选择... 近几年来报道的痕量铜的催化动力学测定法,有的方法选择性不太好;有的方法采用的试剂?得到。本文研究了在氨性介质中Cu(II)-溴酚蓝-H2O2催化反应的动力学条件,提出用这一新指示反应测定痕量铜的方法。本法方法简便、灵敏度较高,选择性好、试剂易得,结果重现性好。试验部分一试剂 H2O2溶液:5% 溴酚蓝溶液:0.001mol·L-1 NH3·H2O溶液;1.0mol·L-1 六次甲基四胺溶液:20% Cu(II)标准溶液:储备液含Cu(II)100μg·ml-1;标准溶液含Cu(II)1μg·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发 测定 催化动力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色谱法研究双-(O,O′-二正辛基二硫代磷酸酯)合镍(Ⅱ)与腈类加合反应的热力学性质 被引量:2
4
作者 俞运鹏 朱多林 +1 位作者 沈美荣 彭运开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2-45,共4页
气液色谱法是研究酸碱相互作用热力学性质的有效方法之一,适合于气液表面化学反应的研究,可以得到一些用其它方法难以获得的热力学参数,丰富了表面化学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文献利用气液色谱法测量了Ni[THDD]_2,Ni... 气液色谱法是研究酸碱相互作用热力学性质的有效方法之一,适合于气液表面化学反应的研究,可以得到一些用其它方法难以获得的热力学参数,丰富了表面化学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文献利用气液色谱法测量了Ni[THDD]_2,Ni[(C_8H_(17)O)_2PS_2]_2与含氮、含氧的有机碱加合反应的平衡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色谱法 加合反应 角鲨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Fe(Ⅲ) 被引量:3
5
作者 曹永林 邱凤仙 戴玉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331-334,共4页
痕量铁的催化光度法测定已有报道.试验发现,在稀硫酸介质中,痕量Fe(Ⅲ)对过氧化氢氧化苄橙的反应具有强烈的催化作用,非催化反应与催化反应的吸光度之差(△A=A_0-A_1)与Fe(Ⅲ)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本法的测定范围为0~1,0μg/25... 痕量铁的催化光度法测定已有报道.试验发现,在稀硫酸介质中,痕量Fe(Ⅲ)对过氧化氢氧化苄橙的反应具有强烈的催化作用,非催化反应与催化反应的吸光度之差(△A=A_0-A_1)与Fe(Ⅲ)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本法的测定范围为0~1,0μg/25ml,检出限为3.3×10^(-8)μg·ml^(-1),由此建立了痕量Fe(Ⅲ)的测定方法.本法具有重现性好,选择性很高的特点.用于人发、指甲中痕量Fe(Ⅲ)的测定,取得较好的结果.1 试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721型分光光度计;JY-501型超级恒温槽苄橙:0.001mol·L^(-1);硫酸:1.0mol·L^(-1)过氧化氢:7.5%;α-α’联吡啶:0.1mol·L^(-1)Fe(Ⅲ)标准溶液:1μg·ml^(-1)1.2 试验方法选用刻度一致的两支具玻塞的25ml比色管,加入苄橙0.4ml,稀硫酸0.8ml,过氧化氢0.4ml,α-α’联吡啶(活化剂)1.0ml,再在其中一支中加入一定量的Fe(Ⅲ),另一支不加,两者均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同时放入沸水中,8min后加入异丙醇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 催化褪色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4,4,4-三氟-1-(2-噻吩基)丁二酮-1,3]合铜-二喹啉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1
6
作者 俞运鹏 朱多林 +4 位作者 徐正 苟少华 游效曾 刘世雄 林墀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标题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空间群为P1,Cu(Ⅱ)与2个4,4,4-三氟-1-(2-噻吩基)丁二酮-1,3中的4个氧原子组成正方形,在正方形的轴向上。2个喹啉分子的氮原子与Cu(Ⅱ)配位,形成了六配位的八面体配合物.研究了配合物的热谱... 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标题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空间群为P1,Cu(Ⅱ)与2个4,4,4-三氟-1-(2-噻吩基)丁二酮-1,3中的4个氧原子组成正方形,在正方形的轴向上。2个喹啉分子的氮原子与Cu(Ⅱ)配位,形成了六配位的八面体配合物.研究了配合物的热谱、红外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TTA)2 喹啉 晶体结构 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铬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恕华 曹永林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2-44,共3页
本文叙述在HAc—NaAc介质中痕量Cr(Ⅵ)对H_2O_2氧化苯酚红的反应有强烈的催化作用,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比非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下降23.9%。据此建立的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铬的新方法,选择性高,重视性好,检测限为1.7×10^(-8)g/... 本文叙述在HAc—NaAc介质中痕量Cr(Ⅵ)对H_2O_2氧化苯酚红的反应有强烈的催化作用,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比非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下降23.9%。据此建立的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铬的新方法,选择性高,重视性好,检测限为1.7×10^(-8)g/ml,测定范围为1~8μg/25ml。用此法分析经阳离子树脂交换后的水样取得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 比色法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显色剂PAPC与Cu(Ⅱ)-CTMAB的分光光度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邱凤仙 姚成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54-55,59,共3页
研究了新显色剂 4 (2 吡啶偶氮 ) 邻苯二酚 (PAPC)在CTMAB存在下与Cu(Ⅱ )的显色反应 .在 pH =10 .5缓冲溶液中 ,该试剂与Cu(Ⅱ )反应生成稳定的红色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0 5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5.33× 10 4 L·mol... 研究了新显色剂 4 (2 吡啶偶氮 ) 邻苯二酚 (PAPC)在CTMAB存在下与Cu(Ⅱ )的显色反应 .在 pH =10 .5缓冲溶液中 ,该试剂与Cu(Ⅱ )反应生成稳定的红色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0 5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5.33× 10 4 L·mol- 1·cm- 1,铜含量在 0~ 1μg/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 ,该方法应用于茶叶中铜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MAB PAPC 分光光度法 显色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莰烯C酰基化反应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辉 李萍 +1 位作者 许荔艳 肖转泉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2期157-160,共4页
对莰烯的C酰基化反应 (ω 乙酰化、丙酰化、苯甲酰化 )进行了探讨 ,研究了不同催化剂、不同溶剂对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Lewis酸催化下莰烯可以进行C酰基化反应 .研究结果为莰烯一步合成ω 酰基莰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关键词 莰烯 酰基化 ω-酰基莰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退色光度法测定痕量铁——Fe(Ⅲ)-中性红-H2O2体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曹永林 陈恕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5-46,共2页
近几年来,有一些痕量铁的催化光度法测定的报道。我们发现,在稀硫酸介质中,痕量铁(Ⅲ)对过氧化氢氧化中性红的反应有强烈的催化作用。采用固定时间法,催化反应与非催化反应的吸光度之差与铁(Ⅲ)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由此... 近几年来,有一些痕量铁的催化光度法测定的报道。我们发现,在稀硫酸介质中,痕量铁(Ⅲ)对过氧化氢氧化中性红的反应有强烈的催化作用。采用固定时间法,催化反应与非催化反应的吸光度之差与铁(Ⅲ)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由此我们建立了催化退色光度法测定痕量铁的新方法。本方法的灵敏度高,为1×10-9g·ml-1,测定范围为0~0.7μg/25ml,重现性较好。本法适于测定食品中的痕量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退色 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固平衡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倪良 许腊梅 陈恕华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3期51-54,共4页
用热力学原理导出在平衡温度时纯物质在固液两相中的逸度比公式,介绍了形成简单低共熔点的系统与形成固溶体系统的液固平衡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 化学平衡 液固比 液固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导和pH联合法测定酒石酸的二级电离常数 被引量:1
12
作者 倪良 朱复红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2-53,共2页
在 2 98 1 5K下 ,测定了不同浓度的酒石酸氢钾水溶液的摩电导率和 pH值 ,根据酸式盐在溶液中的离解—缔合平衡 ,计算了酒石酸的二级电离常数 ,并与文献数据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酒石酸氢钾 摩电导率 PH值 电离常数 酒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元及三元镍合金的电沉积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恕华 《电镀与精饰》 CAS 1989年第3期40-44,共5页
两元及三元镍合金均可在各种基体上电镀。镍与钴、镉、锌、铁、锑、铜及其它金属的电镀工艺过程已经实现。这些合金镀层常常是有色的。
关键词 镍合金 电沉积 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宜用热力学原理解释反应速率问题——兼谈锌与稀硫酸溶液的反应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恕华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热力学原理 反应速率 稀硫酸溶液 中学 化学反应 化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光度分析中两个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恕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9-61,共3页
催化光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度法测量受均相催化加速的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其速率的大小与催化剂的浓度(或间接地与活化剂浓度、阻抑剂浓度)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据此测定这些物质的含量。催化光度分析由于灵敏度高、设备简单、操... 催化光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度法测量受均相催化加速的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其速率的大小与催化剂的浓度(或间接地与活化剂浓度、阻抑剂浓度)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据此测定这些物质的含量。催化光度分析由于灵敏度高、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故为值得推崇的一种痕量分析方法。近几年来国内在催化光度分析方面的报道较多。我们觉得其中有些观点与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光度分析 动力学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啶N-氧化物-2-甲叉二硫代肼基甲酸酯为配体的Cu(Ⅱ)配合物的合成和磁性
16
作者 苟少华 游效曾 +2 位作者 徐正 朱多林 俞运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9期1141-1144,共4页
合成了一系列吡啶N-氧化物-2-甲叉二硫代阱基甲酸酯一价负离子的Cu(Ⅱ)配合物,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和室温磁性表征,其中对4个配合物进行了变温磁化率测定和理论拟合,配合物具有二聚体结构单元,其分子内存在铁磁性交... 合成了一系列吡啶N-氧化物-2-甲叉二硫代阱基甲酸酯一价负离子的Cu(Ⅱ)配合物,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和室温磁性表征,其中对4个配合物进行了变温磁化率测定和理论拟合,配合物具有二聚体结构单元,其分子内存在铁磁性交换作用,分子间存在反铁磁性交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配合物 SMPDH SBPDH 配体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羟基-芴-9-羧酸的结构和性质的研究
17
作者 俞运鹏 朱多林 +3 位作者 颜达予 赵柱流 王近凡 叶学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1590-1593,共4页
运用IR、UV及NMR手段研究了9-羟基-芴-9-羧酸的结构,并用MNDO法计算出结构参数,计算结果与其甲基酯的X光晶体结构数据相符.该化合物为由共面性较好的芴环与羟基、羧基构成的不对称分子.
关键词 羟基 羧酸 MNDO法 植物生长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核铜配合物{Cu[μ-S_2P(C_2H_5O)_2](C_(10)H_8N_2)}_2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18
作者 张文莉 沈小平 +2 位作者 贺敏强 俞运鹏 徐正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85-288,共4页
Binuclear Copper (Ⅰ) Complex {Cu [ WS2P(C2H5O)2] (C10H8N2) } 2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and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The crystal belongs to tri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1 with ... Binuclear Copper (Ⅰ) Complex {Cu [ WS2P(C2H5O)2] (C10H8N2) } 2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and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The crystal belongs to tri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1 with Z = l, cell dimentions are a = 1. 0613 (5), b = 1. 0723 (3), c = 0. 9397 (2) um, a = 111. 11 (4), β = 115. 57(6), y = 85. 28(2)", V= 0. 8583(6) "nm3. The structure was refined to R = 0. 039 and Rw = 0. 042 for 2527 reflection with Ⅰ > 36(Ⅰ). The complex exists as a centrosymmetric dimer with a Cu-S-P-S-Cu-S-P-S chair eight-membered ring in which Cu atoms are bridged by di-AS-P-S grou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烃基二硫代磷酸酯 双核铜配合物 联吡啶 晶体结构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_4H_9O)_2PS_2]_2与氮碱加合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贺敏强 程晓农 +1 位作者 朱多林 俞运鹏 《江苏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3期50-53,共4页
用光谱法研究了Ni[(C4H9O) 2 PS2 ]2 与咪唑、邻菲咯啉在乙醇溶液中的加合反应 ,测定了反应的平衡常数lgβn 及加合分子数n ,在 32℃时 ,与咪唑反应lgK1 =2 .85± 0 .0 7,lgβ2 =5.69± 0 .0 9;与邻菲咯啉反应lgβ2 =7.68±... 用光谱法研究了Ni[(C4H9O) 2 PS2 ]2 与咪唑、邻菲咯啉在乙醇溶液中的加合反应 ,测定了反应的平衡常数lgβn 及加合分子数n ,在 32℃时 ,与咪唑反应lgK1 =2 .85± 0 .0 7,lgβ2 =5.69± 0 .0 9;与邻菲咯啉反应lgβ2 =7.68± 0 .1 1 比较了咪唑与吡啶类化合物的平衡常数值的大小 ,得到了平衡常数值不仅与氮碱的 pKa值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代磷酸酯镍 加合反应 平衡常数 UV-VIS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吡啶偶氮)-邻苯二酚与Co(Ⅱ)、Co(Ⅲ)显色反应的分光光度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邱凤仙 姚成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 1999年第5期74-77,共4页
合成了新显色剂4(2吡啶偶氮)邻苯二酚( P A P C),并研究该试剂与 Co(Ⅱ)、 Co(Ⅲ)的显色反应。在p H= 10.5 缓冲溶液中,该试剂分别与 Co(Ⅱ)、 Co(Ⅲ)反应都能生成稳定的红色配合物,其最大... 合成了新显色剂4(2吡啶偶氮)邻苯二酚( P A P C),并研究该试剂与 Co(Ⅱ)、 Co(Ⅲ)的显色反应。在p H= 10.5 缓冲溶液中,该试剂分别与 Co(Ⅱ)、 Co(Ⅲ)反应都能生成稳定的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518 nm 和 514 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 5.04×104 和5.29×104 L/(m ol·cm ),钴质量浓度在 0~1 μg/m 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该方法应用于药物中钴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偶氮 邻苯二酚 分光光度法 显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