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改进2SFCA可达性建模的海绵型公园绿地空间社会效益评价--以镇江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为例
被引量:
18
1
作者
赵迪先
徐建刚
+1 位作者
高尚
徐晗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21-227,共7页
海绵型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其价值不仅体现了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而且显著提升了社会服务效益。以国家第一批试点城市——镇江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为例,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融合镇江1∶10000地理数据库和微...
海绵型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其价值不仅体现了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而且显著提升了社会服务效益。以国家第一批试点城市——镇江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为例,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融合镇江1∶10000地理数据库和微信宜出行热力数据,构建了基于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居民时空可达性模型,对海绵型公园绿地可达性及其空间集聚特征和配置合理性进行精细化评价。研究发现:试点区内的海绵型公园绿地可达性由西至东呈现高低起伏的格局,且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分布特征,在公园绿地最小服务半径情景下,海绵型公园的存在对周边居住区的绿地可达性有明显贡献,评价结果表明通过改善公园绿地空间配置,可以有效提高海绵城市建设的生态与社会双重效益。因此,在未来海绵城市规划中,应重点考虑在高人口密度低绿地可达性居民地布局居住区级以上的海绵型公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型公园绿地
可达性分析
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
海绵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09~2021年润州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诗卉
朱星丞
+1 位作者
狄霖
李云帆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5期210-215,226,共7页
为了优化润州区土地利用结构,也为制定相关土地利用决策提供依据,以镇江市润州区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近年来润州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采用2009~2021年地类图斑相关数据,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等方法,结合ArcGIS10.7分析了...
为了优化润州区土地利用结构,也为制定相关土地利用决策提供依据,以镇江市润州区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近年来润州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采用2009~2021年地类图斑相关数据,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等方法,结合ArcGIS10.7分析了润州区2009~2014年、2014~2018年、2018~2021年3个阶段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9~2021年润州区耕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下降,林地和草地面积增加,草地的年面积变化速率最快。整体看来,2018~2021年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速度快于2009~2014年及2014~2018年变化速度。根据土地利用转移矩阵,12年来耕地、林地、草地和水域与建设用地互相转化,说明润州区城市发展持续进行,规划工作持续推进,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ARCGIS
润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改进2SFCA可达性建模的海绵型公园绿地空间社会效益评价--以镇江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为例
被引量:
18
1
作者
赵迪先
徐建刚
高尚
徐晗
机构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
规划
学院
镇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润州分局
上海营邑城市
规划
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21-22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流域-城市雨洪生态调控模拟的海绵城市适应性规划方法研究”(51778278)。
文摘
海绵型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其价值不仅体现了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而且显著提升了社会服务效益。以国家第一批试点城市——镇江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为例,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融合镇江1∶10000地理数据库和微信宜出行热力数据,构建了基于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居民时空可达性模型,对海绵型公园绿地可达性及其空间集聚特征和配置合理性进行精细化评价。研究发现:试点区内的海绵型公园绿地可达性由西至东呈现高低起伏的格局,且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分布特征,在公园绿地最小服务半径情景下,海绵型公园的存在对周边居住区的绿地可达性有明显贡献,评价结果表明通过改善公园绿地空间配置,可以有效提高海绵城市建设的生态与社会双重效益。因此,在未来海绵城市规划中,应重点考虑在高人口密度低绿地可达性居民地布局居住区级以上的海绵型公园。
关键词
海绵型公园绿地
可达性分析
改进两步移动搜索法
海绵城市
Keywords
sponge park green space
accessibility analysis
improved two-step floating catchment area method
sponge city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F062.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09~2021年润州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诗卉
朱星丞
狄霖
李云帆
机构
镇江市
耕地质量保护站
镇江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润州分局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5期210-215,226,共7页
文摘
为了优化润州区土地利用结构,也为制定相关土地利用决策提供依据,以镇江市润州区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近年来润州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采用2009~2021年地类图斑相关数据,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等方法,结合ArcGIS10.7分析了润州区2009~2014年、2014~2018年、2018~2021年3个阶段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9~2021年润州区耕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下降,林地和草地面积增加,草地的年面积变化速率最快。整体看来,2018~2021年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速度快于2009~2014年及2014~2018年变化速度。根据土地利用转移矩阵,12年来耕地、林地、草地和水域与建设用地互相转化,说明润州区城市发展持续进行,规划工作持续推进,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ARCGIS
润州区
Keywords
land use change
land use transfer matrix
ArcGIS
Runzhou District
分类号
F293.2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改进2SFCA可达性建模的海绵型公园绿地空间社会效益评价--以镇江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为例
赵迪先
徐建刚
高尚
徐晗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009~2021年润州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陈诗卉
朱星丞
狄霖
李云帆
《绿色科技》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