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MPA对吸入麻醉药催眠、镇痛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杭黎华 邵东华 +3 位作者 杨映红 施蕾蕾 戴体俊 曾因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571-1575,共5页
目的探讨AMPA(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ic acid,AMPA)对吸入麻醉药恩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催眠、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腹腔注射吸入麻醉药催眠、镇痛模型,在催眠和热板法实验中分别观察侧脑室(intracer... 目的探讨AMPA(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ic acid,AMPA)对吸入麻醉药恩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催眠、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腹腔注射吸入麻醉药催眠、镇痛模型,在催眠和热板法实验中分别观察侧脑室(intracerebroventricular,icv)或鞘内(intrathecal,it)注射不同剂量的AMPA对小鼠睡眠时间(sleep time,ST)和热板法痛阈值(pain threshold in hot-plate test,HPPT)的影响。结果催眠实验中,AMPA50、75、100ng组的ST与aCSF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实验中,aCSF及AMPA0.25、0.5、1.0ng it对正常对照组小鼠的HPPT均无影响(P>0.05)。AMPA0.25、0.5、1.0ng it剂量依赖性地降低吸入麻醉药镇痛小鼠的HPPT(P<0.05或P<0.01)。结论脑内的AMPA受体与吸入麻醉药恩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催眠作用的关系不大,脊髓的AMPA受体参与了吸入麻醉药恩氟烷、异氟烷、七氟烷的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A受体 吸入麻醉药 催眠 镇痛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手术不同麻醉方法及有无术后镇痛对TNF和IL-2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尹宁 杨映红 +1 位作者 袁登玉 李冰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77-178,共2页
关键词 胆囊手术 麻醉方法 术后镇痛 TNF IL-2 肿瘤坏死因子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性麻醉药浓度效应物理模型的构建与解读 被引量:1
3
作者 梁寒冰 邵东华 +1 位作者 杭黎华 戴体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24-1626,共3页
目的新的物理模型下探讨浓度效应的规律。方法利用热力学的宏观理论和高等数学的思维方法,在新的物理模型的基础上,探讨影响浓度效应的关键因素。结果随着麻醉药吸入浓度的增加:①血液对麻醉药的摄取率大于其它混合气体的平均摄取率时,... 目的新的物理模型下探讨浓度效应的规律。方法利用热力学的宏观理论和高等数学的思维方法,在新的物理模型的基础上,探讨影响浓度效应的关键因素。结果随着麻醉药吸入浓度的增加:①血液对麻醉药的摄取率大于其它混合气体的平均摄取率时,浓度效应越来越明显;②前者小于后者时,浓度效应越来越不明显;③两者相等时,浓度效应趋于稳定。结论浓度效应能用新的物理模型予以解读;浓度效应是否趋于明显,其关键因素在于血液对麻醉药的摄取率与血液对其它混合气体的平均摄取率的相对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 浓度效应 物理模型 摄取率 热力学理论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减轻雷米芬太尼致术后痛觉过敏的半数有效量 被引量:12
4
作者 杭黎华 邵东华 +3 位作者 王洪 周蓓 黄霞萍 顾月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3-114,共2页
目的测定氯胺酮减轻雷米芬太尼致术后痛觉过敏的半数有效量(ED50)。方法选择48例ASAⅠ或Ⅱ级择期全麻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成年患者,用点斜法测定氯胺酮减轻雷米芬太尼致术后痛觉过敏的ED50。结果氯胺酮减轻雷米芬太尼致术后痛觉过敏... 目的测定氯胺酮减轻雷米芬太尼致术后痛觉过敏的半数有效量(ED50)。方法选择48例ASAⅠ或Ⅱ级择期全麻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成年患者,用点斜法测定氯胺酮减轻雷米芬太尼致术后痛觉过敏的ED50。结果氯胺酮减轻雷米芬太尼致术后痛觉过敏的ED50为0.23mg/kg(95%可信区间:0.08~0.39mg/kg),ED95为0.68mg/kg(95%可信区间:0.41~1.92mg/kg)。结论氯胺酮减轻雷米芬太尼致术后痛觉过敏的ED50为0.23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雷米芬太尼 痛觉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嗪对异氟烷小鼠镇痛、催眠、遗忘作用和治疗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宋苏沛 胡柳青 +7 位作者 刘传飞 王振恒 刘亚君 蔡慧明 谢安 徐小林 邵东华 戴体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观察异丙嗪对异氟烷镇痛、催眠、遗忘作用和治疗指数的影响。方法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异丙嗪对异氟烷镇痛作用的影响,翻正反射法观察异丙嗪对异氟烷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Morris水迷宫法观察异丙嗪对异氟烷小鼠遗忘作用的影响,并用... 目的观察异丙嗪对异氟烷镇痛、催眠、遗忘作用和治疗指数的影响。方法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异丙嗪对异氟烷镇痛作用的影响,翻正反射法观察异丙嗪对异氟烷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Morris水迷宫法观察异丙嗪对异氟烷小鼠遗忘作用的影响,并用序贯法观察异丙嗪对异氟烷小鼠催眠ED50、LD50的影响。结果在热板法和扭体法实验中,异丙嗪增强了异氟烷的镇痛作用(P<0.05或P<0.01);在翻正反射实验中,异丙嗪可延长异氟烷小鼠的睡眠时间(P<0.01);在水迷宫实验中,异丙嗪组和异氟烷组的平均逃避潜伏期均少于两药合用组(P<0.05或P<0.01),第3象限停留时间均多于两药合用组(P<0.01或P<0.05),异氟烷组原平台穿越次数多于合用组(P<0.05);异丙嗪可降低异氟烷小鼠的催眠ED50(P<0.01),而对其LD50无影响(P>0.05)。结论异丙嗪可以增强异氟烷的镇痛、催眠和遗忘作用,并可以提高异氟烷的治疗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嗪 异氟烷 镇痛 催眠 遗忘作用 治疗指数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瑞芬太尼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β_2和θ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韦慧 赵健 +4 位作者 李贺 李玲玲 戴体俊 邵东华 杭黎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β2和θ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及该影响与阿片受体的关系。方法健康成年兔按照体质量随机分组,每组6只,分别iv给予生理盐水1 ml·kg^(-1),瑞芬太尼5,10和15μg·kg^(-1),纳洛酮200μg...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β2和θ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及该影响与阿片受体的关系。方法健康成年兔按照体质量随机分组,每组6只,分别iv给予生理盐水1 ml·kg^(-1),瑞芬太尼5,10和15μg·kg^(-1),纳洛酮200μg·kg^(-1)以及纳洛酮200μg·kg^(-1)+瑞芬太尼15μg·kg^(-1)(间隔5 min)。应用数字脑电地形图仪分别记录给药前30 s及给药后30 s,1,2,3,5,10,15,20和25 min兔左、右脑额、顶、枕和颞8个脑区QPEEG,并定量β2和θ频段功率百分比。结果与给药前相比,生理盐水1 ml·kg^(-1)组、瑞芬太尼5μg·kg^(-1)组和纳洛酮200μg·kg^(-1)组各脑区β2频段功率百分比均无明显变化;瑞芬太尼10和15μg·kg^(-1)组各脑区在给药后30 s~5 min期间β2频段功率百分比增加(P<0.05);生理盐水1 ml·kg^(-1),瑞芬太尼5和10μg·kg^(-1)及纳洛酮200μg·kg^(-1)对各脑区θ频段功率百分比均无明显影响,瑞芬太尼15μg·kg^(-1)组各脑区在给药后30 s~5 min期间θ频段功率百分比减小(P<0.05);β2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变化与瑞芬太尼剂量呈正相关(P<0.01);θ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变化与瑞芬太尼剂量呈负相关(P<0.01)。与瑞芬太尼15μg·kg^(-1)组相比,纳洛酮200μg·kg^(-1)+瑞芬太尼15μg·kg^(-1)组各脑区β2频段功率百分比降低(P<0.05),θ频段功率百分比增高(P<0.05),与给瑞芬太尼前无明显差异。结论瑞芬太尼以剂量依赖方式增加兔QPEEGβ2频段功率百分比,同时也以剂量依赖方式减少θ频段功率百分比,纳洛酮可拮抗瑞芬太尼的这种脑电图效应,表明这一作用由阿片受体介导,提示β2和θ频段功率百分比可能成为瑞芬太尼镇痛程度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纳洛酮 β2频段 θ频段 定量药物脑电图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太尼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β_2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李贺 赵健 +5 位作者 韦慧 李洪哲 韩平平 戴体俊 邵东华 杭黎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28-1132,共5页
目的探讨芬太尼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β2频段功率的影响及其与阿片受体的关系。方法 36只家兔,分6组(n=6):NS组(生理盐水1 ml.kg-1)、NA组(纳洛酮200μg·kg-1)、LD组(芬太尼10μg·kg-1)、MD组(芬太尼20μg·kg-1)、H... 目的探讨芬太尼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β2频段功率的影响及其与阿片受体的关系。方法 36只家兔,分6组(n=6):NS组(生理盐水1 ml.kg-1)、NA组(纳洛酮200μg·kg-1)、LD组(芬太尼10μg·kg-1)、MD组(芬太尼20μg·kg-1)、HD组(芬太尼40μg·kg-1)和NAF组(纳洛酮200μg·kg-1+芬太尼40μg·kg-1),应用QPEEG,采用功率谱分析法,观察兔给药前后β2频段百分比的变化。结果与给药前相比,NS组、LD组和NA组β2频段功率百分比无明显变化(P>0.05);MD组和HD组中β2频段功率百分比在大部分脑区增加(P<0.05,P<0.01),此改变与芬太尼剂量呈正相关。除少数时点、个别脑区外,NAF组β2频段功率百分比均与给药前相似(P>0.05)。结论芬太尼以剂量依赖方式增加兔QPEEGβ2频段功率百分比,纳洛酮可拮抗此作用,表明阿片受体介导了这一过程,提示β2功率百分比可能作为反映镇痛程度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纳洛酮 阿片受体 镇痛程度 定量药物脑电图 β2频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和右美托咪定全麻诱导对瑞芬太尼抑制喉罩插入反应效应室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23
8
作者 孙文晋 马正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59-862,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抑制喉罩插入反应所需瑞芬太尼剂量的影响。方法拟行乳房肿瘤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麻醉诱导前分别输注生理盐水(D1组)和右美托咪定0.25μg/kg(D2组)和0.5μg/kg(D3组)。泵注结束后用效应室靶控输注丙泊酚,...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抑制喉罩插入反应所需瑞芬太尼剂量的影响。方法拟行乳房肿瘤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麻醉诱导前分别输注生理盐水(D1组)和右美托咪定0.25μg/kg(D2组)和0.5μg/kg(D3组)。泵注结束后用效应室靶控输注丙泊酚,靶浓度设定为3.5μg/ml。采用改良Dixon’s序贯法进行研究,靶控丙泊酚3min后效应室靶控输注瑞芬太尼,D1、D2和D3组设定初始靶浓度分别为1.9、1.1和0.8ng/ml,3min后插入SLIPA喉罩。如插入喉罩出现体动等阳性反应,下1例患者上调1个浓度梯度,如未出现则下1例患者下调1个浓度梯度,相邻瑞芬太尼浓度差值为0.2ng/ml,直至出现6个阳性和阴性反应交替现象。阳性和阴性反应交替的中点对应的瑞芬太尼浓度的均值为瑞芬太尼抑制喉罩插入反应的半数有效效应室浓度(Ce50)。结果 D1、D2和D3组瑞芬太尼抑制插入喉罩反应的Ce50(95%CI)分别为1.90ng/ml(1.65~2.15ng/ml)、1.05ng/ml(0.91~1.20ng/ml)和0.55ng/ml(0.32~0.79ng/ml)。D2和D3组Ce50均明显低于D1组,且D3组Ce50明显低于D2组(P<0.05)。结论丙泊酚全麻时应用右美托咪定能剂量依赖性地减少插入喉罩所需的瑞芬太尼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瑞芬太尼 剂量-效应关系 喉罩 丙泊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气体摄取率对第二气体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梁寒冰 邵东华 +1 位作者 杭黎华 戴体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吸入气体摄取率对第二气体效应的影响,得出第二气体效应存在的条件。方法利用热力学的宏观理论和数学的定量分析方法,分两个层面讨论第二气体效应:第二气体效应存在的条件;不存在的条件。结果当第一气体的摄取率大于氧的摄取率... 目的探讨吸入气体摄取率对第二气体效应的影响,得出第二气体效应存在的条件。方法利用热力学的宏观理论和数学的定量分析方法,分两个层面讨论第二气体效应:第二气体效应存在的条件;不存在的条件。结果当第一气体的摄取率大于氧的摄取率时,存在第二气体效应;当第一气体、第二气体及氧的摄取率三者分别相等时,不存在第二气体效应;当第二气体的摄取率、第一气体和氧的平均摄取率二者相等时,不存在第二气体效应。结论第二气体效应的存在不是必然的,是有条件的,可从吸入气体摄取率的角度对现有相关研究成果予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麻醉 摄取率 第二气体效应 存在条件 体积分数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羟基丁酸受体与恩氟烷、异氟烷镇痛、催眠作用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美艳 张明阳 +4 位作者 刘亚君 孟晶 戴体俊 杭黎华 邵东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68-1571,共4页
目的探讨γ-羟基丁酸(gamma-hydroxybutyric acid,GHBA)受体与吸入麻醉药异氟烷和恩氟烷催眠、镇痛作用的关系。方法建立小鼠腹腔和皮下注射吸入麻醉药催眠、镇痛模型。在催醒、热板和扭体实验中分别观察侧脑室(intracerebroventricular... 目的探讨γ-羟基丁酸(gamma-hydroxybutyric acid,GHBA)受体与吸入麻醉药异氟烷和恩氟烷催眠、镇痛作用的关系。方法建立小鼠腹腔和皮下注射吸入麻醉药催眠、镇痛模型。在催醒、热板和扭体实验中分别观察侧脑室(intracerebroventricular,icv)或鞘内(intrathecal,it)注射不同剂量GHBA受体拮抗剂NCS-382对小鼠睡眠时间(sleepingtime,ST)、热板疼痛指数(pain index in hot-plate test,HPPI)和扭体次数(writhing times)的影响。结果催醒实验中,NCS-3821、5、25μg icv均可使异氟烷和恩氟烷催眠小鼠的ST缩短(P<0.01);热板实验中,NCS-3821、5、25μg it对清醒和镇痛小鼠的HPPI没有影响(P>0.05);扭体实验中,皮下注射异氟烷和恩氟烷后引起小鼠的扭体次数减少(P<0.01),但NCS-3821、5、25μg it对清醒小鼠及镇痛小鼠的扭体次数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γ-羟基丁酸受体是吸入麻醉药异氟烷和恩氟烷催眠作用的靶位之一,但与其抗热刺激伤害和抗化学内脏痛作用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羟基丁酸受体 异氟烷 恩氟烷 催眠 镇痛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脑室或鞘内注射NCS-382对七氟烷催眠及镇痛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美艳 刘亚君 +3 位作者 张明阳 杭黎华 邵东华 戴体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γ-羟基丁酸(GHB)受体与七氟烷(sevoflurane)催眠及镇痛作用的关系。方法①催醒实验小鼠ip七氟烷5.5 ml.kg-1催眠后i,cv给予NCS-382 0.050,.25和1.25 mg.kg-1,检测翻正反射消失时间。②镇痛实验小鼠分为ip七氟烷2.0 ml.kg-1镇... 目的探讨γ-羟基丁酸(GHB)受体与七氟烷(sevoflurane)催眠及镇痛作用的关系。方法①催醒实验小鼠ip七氟烷5.5 ml.kg-1催眠后i,cv给予NCS-382 0.050,.25和1.25 mg.kg-1,检测翻正反射消失时间。②镇痛实验小鼠分为ip七氟烷2.0 ml.kg-1镇痛和生理盐水2大组,每组再分为ith人工脑脊液(aCSF),NCS-382 0.050,.25和1.25 mg.kg-1亚组,热板检测热板疼痛指数(HPPT)。③扭体实验小鼠分为sc七氟烷5.5 ml.kg-1镇痛和生理盐水2大组,再分为ith给予aCSF,NCS-382 0.050,.25和1.25 mg.kg-1亚组,检测扭体次数。结果与七氟烷模型组相比,小鼠七氟烷催眠后i,cv给予NCS-382 0.05,0.25和1.25mg.kg-1,可明显缩短翻正反射消失时间,分别提前50,52和78 min(P<0.01)。热板法中i,th给予NCS-382对清醒小鼠HPPT无明显影响,但能使麻醉小鼠的HPPT分别降低4.4,5.7和4.4 s(P<0.01)。扭体实验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c给予七氟烷可使小鼠的扭体次数减少14次(P<0.01),但ith给予NCS-382对清醒及麻醉小鼠扭体次数无明显影响。结论 GHB可能是七氟烷催眠作用和抗热刺激伤害的靶位之一,但与其抗化学刺激和炎症刺激作用可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羟基丁酸受体 七氟烷 催眠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精氨酸对心内直视手术期间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冷玉芳 马玉清 陈远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94-196,共3页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对心肺转流期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拟行心内直视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L-Arg组(L组)和对照组(C组)。L组于主动脉开放后给予L-Arg200mg/kg。分别于主动脉插管时、主动脉开放...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对心肺转流期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拟行心内直视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L-Arg组(L组)和对照组(C组)。L组于主动脉开放后给予L-Arg200mg/kg。分别于主动脉插管时、主动脉开放后30min、2、6h检测心肌肌钙蛋白T(cTn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主动脉开放后两组cTnT比主动脉插管时显著升高(P<0·01),L组cTnT在主动脉开放后2、6h显著低于C组(P<0·05)。与C组比较,L组主动脉开放后2h血浆cTnT、LDH、CK-MB和MDA的上升幅度显著降低(P<0·05或P<0·01),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结论L-Arg对心内直视手术期间心肌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精氨酸 心内直视手术 肌钙蛋白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预处理对心肺转流手术患者心肌线粒体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冷玉芳 马玉清 陈远丰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8期665-666,共2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预处理在心肺转流(CPB)心脏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28例非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川芎嗪预处理组(川芎嗪组)和对照组。川芎嗪组麻醉诱导后经颈内静脉滴入川芎嗪3mg/kg,30min内滴完,CPB期追加1mg/kg于氧合... 目的探讨川芎嗪预处理在心肺转流(CPB)心脏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28例非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川芎嗪预处理组(川芎嗪组)和对照组。川芎嗪组麻醉诱导后经颈内静脉滴入川芎嗪3mg/kg,30min内滴完,CPB期追加1mg/kg于氧合器中;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CPB前和CPB后(主动脉开放后30min)取右心耳心肌组织,应用电镜技术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和心肌线粒体变化。结果川芎嗪组心肌超微结构受损较对照组为轻。川芎嗪组CPB后心肌线粒体记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嗪预处理有较好的内源性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心肺转流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氧液对失血性休克动物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登玉 郦剑云 +3 位作者 王洪 宗白鹭 顾红兵 王法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29-230,共2页
目的 观察脉氧液对失血性休克动物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Wiggere改良法制作休克模型。将40只健康家兔随机分成复方乳酸钠治疗组(A组)和脉氧液复方乳酸钠治疗组(B组)。监测平均动脉压升幅、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液流变学等主要参数的... 目的 观察脉氧液对失血性休克动物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Wiggere改良法制作休克模型。将40只健康家兔随机分成复方乳酸钠治疗组(A组)和脉氧液复方乳酸钠治疗组(B组)。监测平均动脉压升幅、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液流变学等主要参数的变化。结果 两组比较,抗休克60min后,B组PaO_2增加值明显高于A组(P<0.01),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P<0.05),平均动脉压升幅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脉氧液对失血性休克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提高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全血粘度和血小板聚集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氧液 失血性休克 治疗 家兔 动脉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病人术后肌注镇痛与PCEA围术期皮质醇浓度、血糖/胰岛素的比较
15
作者 李冰冰 颜洁 +1 位作者 尹宁 杨映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9期511-511,共1页
关键词 全身麻醉 肌注镇痛 PCEA 皮质醇 血糖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改善更年期大鼠抑郁行为及加速清除脑内损伤相关模式分子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猛 彭飞飞 +2 位作者 程应湘 周脉涛 邵东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47-751,共5页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更年期大鼠抑郁行为及脑内损伤相关模式分子(DAMPs)中主要分子浓度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40只,2月龄,体重180~220 g。将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更年期大鼠抑郁模型组(M组),星状神...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更年期大鼠抑郁行为及脑内损伤相关模式分子(DAMPs)中主要分子浓度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40只,2月龄,体重180~220 g。将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更年期大鼠抑郁模型组(M组),星状神经节注射生理盐水组(MN组)和星状神经节注射罗哌卡因组(MR组),每组10只。C组大鼠正常喂养;M组、MN组和MR组行双侧卵巢摘除术建立更年期大鼠模型,术后第8~28天行慢性束缚应激实验(CRS)建立更年期大鼠抑郁模型。术后第29~49天每日同一时点MN组于右侧星状神经节注射生理盐水0.2 ml,MR组于相同位置注射0.25%罗哌卡因0.2 ml。于手术当天、术后第7、14、21、28、35、42、49天行体重测量和糖水偏好实验,术后第28、35、42、49天行强迫游泳实验。术后第49天各项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取大鼠海马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DAMPs主要分子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热休克蛋白70(HSP70)、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ATP和尿酸(UA)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M组、MN组和MR组术后第7、14、21、28、35、42、49天体重明显减少(P<0.05),糖水偏好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28、35、42、49天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延长(P<0.05);M组和MN组术后第49天海马组织HMGB1、HSP70、S100B、ATP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MN组比较,MR组术后第35、42、49天体重明显增加(P<0.05),术后第42、49天糖水偏好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术后第35、42、49天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第49天海马组织HMGB1、HSP70、S100B、ATP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可以改善更年期大鼠抑郁行为,其机制可能与加速清除脑内DAMPs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更年期 抑郁 损伤相关模式分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