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理实验室化学品安全管理与防护 被引量:8
1
作者 施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0-342,共3页
病理实验室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与防护是一件不容忽视的事情,其关系到工作场所的环境保护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实际上有很多单位忽视该问题的重要性。为提高病理实验室对于化学品使用过程中的标准化、规范化,该文从化学品的存放、使用、... 病理实验室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与防护是一件不容忽视的事情,其关系到工作场所的环境保护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实际上有很多单位忽视该问题的重要性。为提高病理实验室对于化学品使用过程中的标准化、规范化,该文从化学品的存放、使用、防护以及泄漏废弃处理等方面问题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实验室 化学品 安全管理 防护措施 废弃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R15与FOXP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预后价值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晶璐 童利 +2 位作者 王娜娜 吴阳阳 吴琼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0-487,共8页
目的探讨GPR15与FOXP3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预后价值。方法收集CRC患者根治性手术标本132例,对照组选择距癌灶5 cm以上边缘的正常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Envision二步法)分别检测GPR15与FOXP3在CRC组织及癌... 目的探讨GPR15与FOXP3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预后价值。方法收集CRC患者根治性手术标本132例,对照组选择距癌灶5 cm以上边缘的正常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Envision二步法)分别检测GPR15与FOXP3在CR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与CRC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CRC组织中GPR15与FOXP3的表达与患者生存预后的关联性。采用Cox回归分析CR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RC组织中GPR15与FOXP3两者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P<0.05)。GPR15在CRC组织中的表达与部位、神经侵犯、TNM分期相关,FOXP3表达与性别相关(P<0.05)。两者的表达均与患者年龄、肿块大小、分化程度、组织分型、浸润深度、肿瘤出芽、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无显著相关性。相关性分析表明,GPR15与FOXP3两者的表达情况无显著相关性(Kappa系数=-0.019)。GPR15阳性组生存预后显著劣于阴性组(log-rank检验:χ^(2)=4.3,P=0.039);FOXP3阳性组生存预后显著优于阴性组(log-rank检验:χ^(2)=7.3,P=0.007)。年龄≤55岁、GPR15阳性、FOXP3阴性是促使CR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GPR15与FOXP3均在CR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GPR15与FOXP3有望成为CRC早期筛查、精准治疗、预后评估的新型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GPR15 FOXP3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原发性巨细胞血管母细胞瘤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邵睿 刘绮颖 王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骨原发性巨细胞血管母细胞瘤(giant cell angioblastoma,GCAB)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骨原发性GCAB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为... 目的探讨骨原发性巨细胞血管母细胞瘤(giant cell angioblastoma,GCAB)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骨原发性GCAB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表现、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为成年女性,1例为男童。病变分别位于第2腰椎、左股骨远端和左手第3~5掌骨。患者均以局部骨疼痛就诊,其中2例伴活动受限,2例伴周围软组织肿胀。影像学显示为骨质破坏,2例累及邻近软组织。低倍镜下见组织由丛状增生的不规则形血管瘤样结节组成,结节之间为纤维结缔组织。高倍镜下,血管瘤样结节由增生的小血管和周围的胖梭形周皮细胞组成,后者可呈同心圆状围绕小血管,结节内可见散在的破骨样巨细胞。免疫表型:结节内小血管内皮细胞表达CD31和CD34,其周围的周皮细胞表达α-SMA和vimentin,破骨样巨细胞表达KP-1。结论 GCAB属于局部侵袭性的中间型血管内皮瘤。除周围软组织外,少数病例可原发于骨内,并可发生于成人。GCAB需与慢性肉芽肿性炎症、丛状纤维组织细胞瘤、簇状血管瘤和卡波西型血管内皮瘤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血管母细胞瘤 破骨样巨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FE3重排的上皮样血管内皮瘤7例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邵睿 王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75-679,共5页
目的探讨TFE3重排的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EH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特点。方法收集7例原发性TFE3重排的EHE,采用EnVision两步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FISH检测WWTR1-CAMTA1融合基因及TFE3基因断... 目的探讨TFE3重排的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EH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特点。方法收集7例原发性TFE3重排的EHE,采用EnVision两步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FISH检测WWTR1-CAMTA1融合基因及TFE3基因断裂重排情况,二代测序检测其融合转录本。结果7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4例,年龄33~61岁(中位年龄45岁,平均46.3岁)。肿瘤发生于软组织5例、肺1例、淋巴结1例。组织学上,肿瘤细胞轻至中度异型性,呈上皮样,胞质丰富嗜酸性,见胞质内空泡和胞质内红细胞,细胞核卵圆形,染色质分布均匀,有小核仁,可见双核或多核细胞,未见核分裂及坏死;肿瘤细胞呈条索状、实性片状和巢状排列,可见假腺泡/假肺泡结构。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CD31(7/7)、CD34(4/7)、ERG(7/7)、TFE3(7/7),Ki-67增殖指数<5%,不表达CK(AE1/AE3)、EMA。7例FISH检测均可见TFE3基因断裂,其中1例行二代测序,检测到YAP1(exon1)-TFE3(exon4)融合,7例均未见WWTR1-CAMTA1融合信号。7例患者随访时间12~83个月(平均48.9个月),1例死亡,6例无瘤生存,存活者术后均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与经典的EHE相比,TFE3重排的EHE是一种少见的分子亚型,具有特殊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标记和分子病理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TFE3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重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中Livin基因及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增殖的关系 被引量:8
5
作者 陈建华 范钦和 蔡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9-552,共4页
目的探讨Livin在乳腺癌表达及其与caspase-3蛋白表达和细胞增殖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SP法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Livin在正常乳腺组织(14例)、乳腺增生性病变(14例)、乳腺非浸润性癌(20例)和乳腺浸润性癌组织(52例)中Livin mRNA和... 目的探讨Livin在乳腺癌表达及其与caspase-3蛋白表达和细胞增殖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SP法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Livin在正常乳腺组织(14例)、乳腺增生性病变(14例)、乳腺非浸润性癌(20例)和乳腺浸润性癌组织(52例)中Livin mRNA和其蛋白的表达以及caspase-3、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Livin蛋白和mRNA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增生性病变、乳腺非浸润性癌和乳腺浸润性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7.1%、7.1%)、(28.6%、28.6%)、(65.0%、70.0%)、(73.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ivin蛋白与mRNA表达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ivin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年龄有关(P<0.05),与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级无关。Livin蛋白与caspase-3的在乳腺癌表达呈负相关(P<0.01)。Livin蛋白表达阳性的乳腺癌Ki-67增殖指数(47.32%±22.34%)明显高于Livin蛋白表达阴性的乳腺癌Ki-67增殖指数(18.01%±23.34%)(P<0.01)。结论Livin基因及蛋白在乳腺癌中表达上调,提示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乳腺癌新的分子标记物,可能成为乳腺癌诱导凋亡治疗的新靶点。Livin蛋白通过与执行型caspase-3结合,抑制其活性,从而阻止细胞凋亡。Livin不仅参与细胞凋亡的调控,还促进了细胞增殖及肿瘤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LIVIN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细胞凋亡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和P-gp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胡萍萍 房栋 +2 位作者 陈淼 陈谦 范钦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5-149,共5页
目的分析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glucosylceramide synthase,GCS)和P-糖蛋白(P glycoprotein,P-g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及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2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GCS和P-gp蛋白的表达;应... 目的分析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glucosylceramide synthase,GCS)和P-糖蛋白(P glycoprotein,P-gp)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及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2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GCS和P-gp蛋白的表达;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胃癌组织中GCS和P-gp mRNA的表达。结果 (1)胃癌组织中GCS、P-gp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织(P<0.01)。(2)胃癌组织中GCS与P-gp表达呈正相关(P<0.001)。(3)胃癌组织中GCS和P-gp mRNA表达呈正相关(P<0.01)。(4)胃癌中GCS阳性率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有关(P<0.05);P-gp阳性率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以及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GCS不仅和P-gp与多药耐药有关,且可提示肿瘤的浸润、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 P-糖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快速组织处理仪在不同组织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施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50-952,共3页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规定,病理学诊断报告发放时间要求自接收标本后的5个工作日内完成,然而现在很多单位的临床科室因其诊疗的需要,对病理报告周期的要求越快越好,目前常规组织处理技术在一定范围内难以满足临床...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规定,病理学诊断报告发放时间要求自接收标本后的5个工作日内完成,然而现在很多单位的临床科室因其诊疗的需要,对病理报告周期的要求越快越好,目前常规组织处理技术在一定范围内难以满足临床要求,因而微波快速组织处理技术被很多病理科应用到常规工作中。微波快速组织处理技术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常规组织处理技术,但是微波快速组织处理对不同组织的处理效果不同。本文现就微波快速组织处理仪在不同组织处理中的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快速 组织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复方泛影葡胺作支气管造影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8
作者 裴福恩 金兆辰 +4 位作者 朱灿宏 孙顺喜 李兰贵 法夕元 陈龙泉 《南京医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60-62,共3页
对改良复方泛影葡胺(ICMD)作支气管造影的实用性、安全性及能否替代碘油作全肺支气管造影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家兔的实验提示无论何种造影剂,术后PaO_2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造影后12~24小时PaC_2恢复至术前水平,肺内阴影吸收(除碘油外)。... 对改良复方泛影葡胺(ICMD)作支气管造影的实用性、安全性及能否替代碘油作全肺支气管造影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家兔的实验提示无论何种造影剂,术后PaO_2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造影后12~24小时PaC_2恢复至术前水平,肺内阴影吸收(除碘油外)。肺部病理改变迟于PaC_2回升和肺部阴影消散。临床应用中亦见造影后PaC_2下降及FEV_(1.0)降低,但为一过性。研究表明ICMD 作选择性或单侧造影是实用而安全的,作双侧造影也是可行的,但原肺功能已明显低下者可能存在潜在危险性。作者提出避免这种危害的防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造影 泛影葡胺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ER原位杂交手工检测常见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9
作者 施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34-1136,共3页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属于疱疹病毒,在人群中普遍存在感染,一旦原发感染康复后会转变为终身潜伏状态。随着对EBV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它与许多肿瘤的发生有关[1]。原位杂交检测可在分子层面上确认EBV与肿瘤之间的关联,是检测...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属于疱疹病毒,在人群中普遍存在感染,一旦原发感染康复后会转变为终身潜伏状态。随着对EBV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它与许多肿瘤的发生有关[1]。原位杂交检测可在分子层面上确认EBV与肿瘤之间的关联,是检测EBV相关肿瘤的金标准。目前,多数大型医院EBER原位杂交检测已使用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鉴于中小型医院受场所、资金、人员等因素的限制,手工操作方法依然是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ER 原位杂交 手工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