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稻鸭共作技术 实现水稻可持续生产——兼对镇江水稻可持续生产的思考 被引量:5
1
作者 沈晓昆 王志强 +1 位作者 戴网成 谢桐洲 《中国稻米》 2005年第2期21-22,共2页
本文提出稻鸭共作可持续生产的核心技术,并结合镇江市的实际。
关键词 稻鸭共作 水稻 应用 可持续生产 核心技术 镇江市 实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江稻鸭共作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沈晓昆 戴网成 +1 位作者 王强盛 王志强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稻鸭共作技术 镇江市 展望 农业新技术 可持续生产 生态农业 稻田养鸭 传统农业 优势产业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南方鹅业生产简况——镇江市考察南方鹅业的报告
3
作者 沈晓昆 戴网成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7期29-31,共3页
关键词 南方 鹅业 生产 镇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稻鸭共作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技术展望 被引量:41
4
作者 甄若宏 王强盛 +3 位作者 沈晓昆 张卫建 卞新民 黄丕生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4-67,共4页
综述了目前稻鸭共作技术在我国各地试验研究与示范应用的现状,提出了在今后研究与应用中需要探讨与完善的几个方面,包括:鸭子选用、防护与鸭病防治,水稻栽插方式及配套农机要求,施肥制度与病虫防治,以及稻田生态效应与高效种养模式。
关键词 稻鸭共作 生态农业 无公害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床养鸡技术研究发展及国内外的应用推广 被引量:18
5
作者 沈晓昆 戴网成 颜培实 《中国畜禽种业》 2008年第12期12-15,共4页
发酵床养鸡技术(也有称土著菌养鸡、自然养鸡法)是一种无臭味、无苍蝇、无污染、零排放的生态农业技术,它的原理是运用土壤里自然生长的、被称为土著微生物的多种有益微生物。迅速降解、消化鸡的排泄物.
关键词 养鸡技术 发酵 国内外 应用 生态农业技术 自然生长 有益微生物 土著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绿苗叶色标记技术在辣椒纯度鉴定及雄性不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马志虎 沈晓昆 宋春 《长江蔬菜》 2003年第1期36-38,共3页
简述了种子形态鉴定法、田间种植鉴定法、DNA诊断技术、同功酶电泳鉴定法等四种鉴定方法的特点及局限性。对辣椒黄绿苗突变体的隐性叶色标记技术在纯度鉴定,提高杂交种子纯度以及在辣椒雄性不育中的作用及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黄绿苗 叶色标记技术 辣椒 纯度鉴定 雄性不育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苗期标记技术对辣椒纯度鉴定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马志虎 颜素芳 +1 位作者 沈晓昆 宋春 《长江蔬菜》 2002年第1期44-45,共2页
应用苗期叶色标记技术和田间种植鉴定法对25个样品进行了纯度鉴定。检测结果表明,苗期叶色标记技术和田间种植鉴定法纯度鉴定结果十分接近,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达0.9556。
关键词 辣椒 苗期叶色标记 田间种植 相关分析 纯度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蔬菜——马齿苋的扦插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建华 陈万祥 沈晓昆 《蔬菜》 2005年第6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马齿苋 野生 扦插技术 蔬莱 菜药兼用植物 2003年 食用部位 人工栽培 繁殖试验 产量低 适口性 产量高 抗病性 俄罗斯 植株 茎杆 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色标记技术在辣椒纯度鉴定及雄性不育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
9
作者 马志虎 颜素芳 +1 位作者 沈晓昆 宋春 《中国辣椒》 2002年第1期15-18,共4页
简述了种子形态鉴定法、田间种植鉴定法,DNA诊断技术,同功酶电泳鉴定法等四种鉴定方法的特点及局限性。对辣椒黄绿苗突变体的隐性叶色标记技术在纯度鉴定,提高杂交种子纯度以及在辣椒雄性不育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叶色标记技术 辣椒 纯度鉴定 雄性不育 种子形态鉴定法 田间种植鉴定法 DNA诊断技术 同功酶电泳鉴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着菌养猪技术
10
作者 沈晓昆 《养猪》 2005年第2期56-56,共1页
1992年日本鹿儿岛大学的专家研究出来一种全新的养猪技术一土着菌养猪.是把猪饲养在微生物发酵垫料床上,利用微生物降解、消化猪的排泄物,达到零排放的养猪技术。该技术可有效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猪舍环境,提高猪肉品质,节省生产费... 1992年日本鹿儿岛大学的专家研究出来一种全新的养猪技术一土着菌养猪.是把猪饲养在微生物发酵垫料床上,利用微生物降解、消化猪的排泄物,达到零排放的养猪技术。该技术可有效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猪舍环境,提高猪肉品质,节省生产费用。2003年,镇江市科技局与日本鹿儿岛大学开展土着菌养猪的科技合作,目前已基本掌握了该技术的关键及配套技术,正在生产中试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猪技术 猪舍环境 猪肉品质 垫料 配套技术 饲养 消化 生产费用 日本 镇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齿苋引种及高产栽培技术
11
作者 孙建华 陈万祥 沈晓昆 《农业装备技术》 2005年第3期31-31,共1页
马齿苋又名长命草、五行草、瓜子菜,是马齿苋科,马齿苋属一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也是我国古老的菜药兼用植物.它的主要食用部位是嫩茎叶.据有关资料报道,每100g鲜马齿苋中含蛋白质2.3g、脂肪2.5g、碳水化合物3g、粗纤维0.7g、维生素C23m... 马齿苋又名长命草、五行草、瓜子菜,是马齿苋科,马齿苋属一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也是我国古老的菜药兼用植物.它的主要食用部位是嫩茎叶.据有关资料报道,每100g鲜马齿苋中含蛋白质2.3g、脂肪2.5g、碳水化合物3g、粗纤维0.7g、维生素C23mg、维生素E12.2mg、尼克酸0.7mg及维生素A、B、D、无机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 引种 高产栽培 播种育苗 定植 肥水管理 采收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鸭萍共作复合系统的主要生态效应 被引量:21
12
作者 甄若宏 王强盛 +3 位作者 邓建平 杜永林 卞新民 沈晓昆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14,共4页
对稻鸭萍共作体系的主要生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稻鸭萍共作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水稻收获后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比对照增加7.95%、7.05%、6.47%和4.46%;稻鸭萍共作对杂草的控制效果达到98.94%,明显削弱了稻田优势杂... 对稻鸭萍共作体系的主要生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稻鸭萍共作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水稻收获后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比对照增加7.95%、7.05%、6.47%和4.46%;稻鸭萍共作对杂草的控制效果达到98.94%,明显削弱了稻田优势杂草的发生与危害,稻田残存杂草为数甚少,P 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提高;稻鸭萍共作对稻田飞虱有显著的控制效应,从而明显抑制主要由灰飞虱传毒危害的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病率;稻鸭萍共作虽然对水稻纹枯病也有明显防治效果,但不能阻止纹枯病的发生;由于绿萍吸附了稻田水体中部分有机物、腐殖质等,稻鸭萍共作区水体的化学需氧量比稻鸭共作区降低8.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鸭萍共作 复合系统 生态效应 土壤肥力 杂草 病虫害 稻田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鸭-萍共作对水稻田病虫草的控制效果及增产效应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束兆林 储国良 +4 位作者 缪康 吉沐祥 付反生 刘亚柏 沈晓昆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2-74,75,共4页
对稻 -鸭 -萍共作生态系统生物间互作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自然条件下 ,稻 -萍共作处理能够有效地控制水稻田草害的发生 ,稻 -鸭、稻 -鸭 -萍处理模式对褐飞虱及田间杂草的防治效果均达 90 %以上 ;且稻-鸭 -萍共作模式的增产作用明显 ... 对稻 -鸭 -萍共作生态系统生物间互作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自然条件下 ,稻 -萍共作处理能够有效地控制水稻田草害的发生 ,稻 -鸭、稻 -鸭 -萍处理模式对褐飞虱及田间杂草的防治效果均达 90 %以上 ;且稻-鸭 -萍共作模式的增产作用明显 ,杂交籼稻增产近 2 0 % ,粳稻增产也达 8.8%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鸭-萍共作 病虫草 控制效果 增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环境及态势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成华 王强 施一成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5期72-76,共5页
农村产业融合是新常态下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利用PEST模型分析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宏观发展环境,再利用SWOT模型分析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态势,最后从打造特... 农村产业融合是新常态下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利用PEST模型分析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宏观发展环境,再利用SWOT模型分析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态势,最后从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培养和引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人才以及完善驱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等3个方面,提出促进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发展 产业融合 PEST SWOT 农村经济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黄绿苗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被引量:6
15
作者 马志虎 侯喜林 +1 位作者 宋春 沈晓昆 《辣椒杂志》 2005年第4期19-23,共5页
以辣椒H97643分离世代中的胞质雄性不育株为不育源,通过测交、回交进行辣椒黄绿苗96-140突变体(96-140YBM)雄性不育的转育。在测交中发现辣椒黄绿苗96-140突变体(96-140YBM)有较强的雄性不育保持性,通过单株选择、连续回交转育,选育出了... 以辣椒H97643分离世代中的胞质雄性不育株为不育源,通过测交、回交进行辣椒黄绿苗96-140突变体(96-140YBM)雄性不育的转育。在测交中发现辣椒黄绿苗96-140突变体(96-140YBM)有较强的雄性不育保持性,通过单株选择、连续回交转育,选育出了4个园艺性状接近96-140YBM、稳定的辣椒雄性不育系96-140YBMA-n和相应的4个保持系96-140YBMB-n,并对不育系、保持系植物学性状进行了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胞质雄性不育系 保持系 植物学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黄绿苗杂交一代果实杂种优势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志虎 候喜林 +1 位作者 沈晓昆 宋春 《辣椒杂志》 2004年第3期14-16,共3页
以转育黄绿苗辣椒标记性状的6个早熟辣椒为母本,3个甜椒为父本,配制10个杂交组合,对杂交一代果实的杂种优势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辣椒黄绿苗杂交组合在果实长、果肉厚、单株挂果数性状方面的优势超过高亲本性状,其数据依次为10.01%... 以转育黄绿苗辣椒标记性状的6个早熟辣椒为母本,3个甜椒为父本,配制10个杂交组合,对杂交一代果实的杂种优势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辣椒黄绿苗杂交组合在果实长、果肉厚、单株挂果数性状方面的优势超过高亲本性状,其数据依次为10.01%、8.15%、1.05%,杂种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杂交 形态学标记 杂种优势 果实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对鸭生理学行为学研究及其在稻鸭共作上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沈晓昆 王志强 +2 位作者 戴网成 谢桐洲 王强盛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稻鸭共作技术 日本 行为学 生理学 应用 农业技术 亚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鸭考古札记 被引量:4
18
作者 沈晓昆 范梅华 +1 位作者 戴网成 王永昌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97-300,共4页
关键词 养鸭业 考古 品种资源 物质基础 中国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日龄放鸭在稻鸭共作上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沈晓昆 岸田芳朗 +2 位作者 戴网成 王强盛 谢桐洲 《中国稻米》 2007年第6期60-61,共2页
本文介绍了零日龄放鸭的研究及其在稻鸭共作上的应用,以推动稻鸭共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稻鸭共作 零日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稻鸭共作的最新重要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沈晓昆 王志强 +1 位作者 戴网成 谢桐洲 《中国稻米》 2007年第1期16-17,共2页
本文介绍了日本稻鸭共作的最新重要进展:一是直播稻鸭共作技术,二是稻鸭萍共作技术。
关键词 稻鸭共作 直播稻 绿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