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应用稻鸭共作技术 实现水稻可持续生产——兼对镇江水稻可持续生产的思考 |
沈晓昆
王志强
戴网成
谢桐洲
|
《中国稻米》
|
2005 |
5
|
|
2
|
镇江稻鸭共作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
沈晓昆
戴网成
王强盛
王志强
|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3
|
我国南方鹅业生产简况——镇江市考察南方鹅业的报告 |
沈晓昆
戴网成
|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4
|
我国稻鸭共作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技术展望 |
甄若宏
王强盛
沈晓昆
张卫建
卞新民
黄丕生
|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41
|
|
5
|
发酵床养鸡技术研究发展及国内外的应用推广 |
沈晓昆
戴网成
颜培实
|
《中国畜禽种业》
|
2008 |
18
|
|
6
|
黄绿苗叶色标记技术在辣椒纯度鉴定及雄性不育中的应用 |
马志虎
沈晓昆
宋春
|
《长江蔬菜》
|
2003 |
12
|
|
7
|
苗期标记技术对辣椒纯度鉴定的影响 |
马志虎
颜素芳
沈晓昆
宋春
|
《长江蔬菜》
|
2002 |
3
|
|
8
|
野生蔬菜——马齿苋的扦插技术 |
孙建华
陈万祥
沈晓昆
|
《蔬菜》
|
2005 |
1
|
|
9
|
叶色标记技术在辣椒纯度鉴定及雄性不育中的应用前景 |
马志虎
颜素芳
沈晓昆
宋春
|
《中国辣椒》
|
2002 |
1
|
|
10
|
土着菌养猪技术 |
沈晓昆
|
《养猪》
|
2005 |
0 |
|
11
|
马齿苋引种及高产栽培技术 |
孙建华
陈万祥
沈晓昆
|
《农业装备技术》
|
2005 |
0 |
|
12
|
稻鸭萍共作复合系统的主要生态效应 |
甄若宏
王强盛
邓建平
杜永林
卞新民
沈晓昆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1
|
|
13
|
稻-鸭-萍共作对水稻田病虫草的控制效果及增产效应 |
束兆林
储国良
缪康
吉沐祥
付反生
刘亚柏
沈晓昆
|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7
|
|
14
|
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环境及态势分析 |
成华
王强
施一成
|
《江苏农业科学》
|
2019 |
3
|
|
15
|
辣椒黄绿苗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选育 |
马志虎
侯喜林
宋春
沈晓昆
|
《辣椒杂志》
|
2005 |
6
|
|
16
|
辣椒黄绿苗杂交一代果实杂种优势分析 |
马志虎
候喜林
沈晓昆
宋春
|
《辣椒杂志》
|
2004 |
3
|
|
17
|
日本对鸭生理学行为学研究及其在稻鸭共作上的应用 |
沈晓昆
王志强
戴网成
谢桐洲
王强盛
|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18
|
养鸭考古札记 |
沈晓昆
范梅华
戴网成
王永昌
|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19
|
零日龄放鸭在稻鸭共作上的应用 |
沈晓昆
岸田芳朗
戴网成
王强盛
谢桐洲
|
《中国稻米》
|
2007 |
4
|
|
20
|
日本稻鸭共作的最新重要进展 |
沈晓昆
王志强
戴网成
谢桐洲
|
《中国稻米》
|
2007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