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较推敲 择善而从——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注释研究
1
作者 王永昌 《高校教育管理》 1991年第4期101-103,共3页
我在教文言文备课时,首先把文章读懂,把字词句的意义搞清楚.有时发现一些注释不尽准确和翔实,就查阅工具书和参阅其它质量较高的读本,对同一词句的几种注释加以比较推敲,以择善而从,这也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吧.经过充分的比较思考... 我在教文言文备课时,首先把文章读懂,把字词句的意义搞清楚.有时发现一些注释不尽准确和翔实,就查阅工具书和参阅其它质量较高的读本,对同一词句的几种注释加以比较推敲,以择善而从,这也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吧.经过充分的比较思考,作出明确的选择;或者博采众长,作出比较精当的注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文言文教学 死君 课本注释 晋文公 “之” 郑国 国君 姬姓国 文备 《辞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吐蕃说起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淑宜 《高校教育管理》 1980年第3期78-78,共1页
看了电视片《文成公主》之后,不少同学对吐蕃的蕃字读音产生了疑问:“吐蕃的蕃字,在字典上只查到fān、fàn音,为什么电视里读作bō,是否读错了?”回答很简单,这个字古音读bō.公元七至九世纪时,我国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军事奴隶... 看了电视片《文成公主》之后,不少同学对吐蕃的蕃字读音产生了疑问:“吐蕃的蕃字,在字典上只查到fān、fàn音,为什么电视里读作bō,是否读错了?”回答很简单,这个字古音读bō.公元七至九世纪时,我国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军事奴隶制政权,唐人称之为吐蕃.《新唐书·吐蕃传》说:“吐蕃本西羌属,盖百有五十种,散处河、湟、江、岷间,有发羌、唐旄等,然未始与中国通.祖曰鹘提勃悉野,健武多智,稍并诸羌,据其地.‘蕃’、‘发’声近,故其子孙曰“吐蕃”而姓‘勃宰野’.”今藏人自称其族为“博特”(Bod).按:“发”、“蕃”二字双声,古可通转.注意:“发”、古读为“拔.”《诗》:“鳣鲔发发,”《释文》:“发,补末反.”“一之日(咸肉)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 双唇音 文成公主 重唇音 古音 唇齿音 轻唇音 西羌 普通话声母 通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和环境问题”一节的实践活动
3
作者 吴善亮 《地理教学》 2000年第5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地理教学 环境 环境问题 模拟污染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音乐描绘大自然
4
作者 吴善亮 《地理教学》 1994年第3期35-35,共1页
我国著名音乐家洗星海说:“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脑两半球是分工协作的,二半球同时或交替使用,更有利于人类智力的发展。根据这一原理,我在地理教学中常常以音乐为背景来配台常规教学,帮助学生创设一... 我国著名音乐家洗星海说:“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脑两半球是分工协作的,二半球同时或交替使用,更有利于人类智力的发展。根据这一原理,我在地理教学中常常以音乐为背景来配台常规教学,帮助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情操,常常达封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常规教学 助学 地理教学 大自然 创设 音乐 分工协作 人类智力 发展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