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腭裂中耳炎病因的解剖学因素及修复 被引量:8
1
作者 姜平 童鑫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5-57,共3页
解剖了30例正常婴幼儿,7例腭裂婴幼儿的头部标本。结果显示腭裂标本咽鼓管软骨的质地较同龄者软,腭帆提肌吊带中断且前移位,止点相对固定。该肌的咽鼓管软骨部几乎位于咽鼓管下壁下方。经分析比较,作者认为腭裂患者的腭帆提肌不具有力... 解剖了30例正常婴幼儿,7例腭裂婴幼儿的头部标本。结果显示腭裂标本咽鼓管软骨的质地较同龄者软,腭帆提肌吊带中断且前移位,止点相对固定。该肌的咽鼓管软骨部几乎位于咽鼓管下壁下方。经分析比较,作者认为腭裂患者的腭帆提肌不具有力收缩和上抬咽鼓管软骨的能力,造成鼓咽管通气障碍,导致中耳炎。腭裂修复应恢复良好的咽鼓管通气功能,术时须将腭帆提肌后移并重建肌肉吊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中耳炎 咽鼓管 腭帆提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底手术入路和应用解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姜平 童鑫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14-316,共3页
颅底手术入路和应用解剖学研究进展姜平①童鑫康②综述肿瘤和其它病灶有可能侵及颅底。颅底及其邻近区为脑、脊髓、脑神经、大血管和特殊感受器集中的部位,各结构解剖关系复杂,功能重要,位置又非常深在,术中稍有不慎便可造成某些结... 颅底手术入路和应用解剖学研究进展姜平①童鑫康②综述肿瘤和其它病灶有可能侵及颅底。颅底及其邻近区为脑、脊髓、脑神经、大血管和特殊感受器集中的部位,各结构解剖关系复杂,功能重要,位置又非常深在,术中稍有不慎便可造成某些结构损伤,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所以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手术入路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部组织移位入颅底手术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3
作者 姜平 童鑫康 王海宁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为面部移位颅底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6侧成人头面部标本上,对面神经、腮腺管的位置和层次进行了观察与定位。结果:①面动脉在眶下缘水平至鼻旁间距为9.9±5.0mm,至骨膜的深距为2.1±0.8... 目的:为面部移位颅底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6侧成人头面部标本上,对面神经、腮腺管的位置和层次进行了观察与定位。结果:①面动脉在眶下缘水平至鼻旁间距为9.9±5.0mm,至骨膜的深距为2.1±0.8mm;②面神经由茎乳孔出颅后,经腮腺、咬肌和颊区三段分布于面肌。在咬肌段,面神经紧贴咬肌表面行走,面神经颧支行于颧骨表面,至骨面的最小深距为1mm。结论:①旁正中切口不会影响面动脉;②掀翻面肌皮瓣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面动脉 颅底手术 面部 临床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外斜肌移位代股四头肌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2
4
作者 侯守仁 卢前畸 +7 位作者 王太来 张诗兴 姜平 狄荣科 吕力为 赵建平 韦少亭 袁盛茂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6年第4期214-216,253,共4页
在50侧成人尸体上测量观察了邻外斜肌的面积、厚度、纤维长度肌门数目、位置及穿过肌门的血管神经束长和动脉管径。讨论了小儿麻痹后遗症以腹外斜肌腱移位代替股四头肌手术中关于肌力、肌力与肌纤维方向的关系,并指出分离腹外斜肌时如... 在50侧成人尸体上测量观察了邻外斜肌的面积、厚度、纤维长度肌门数目、位置及穿过肌门的血管神经束长和动脉管径。讨论了小儿麻痹后遗症以腹外斜肌腱移位代替股四头肌手术中关于肌力、肌力与肌纤维方向的关系,并指出分离腹外斜肌时如何注意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外斜肌 腹四头肌麻痹 肌腱转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叉神经桥池段的断层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柏根基 王鹤鸣 +3 位作者 韩群颖 姜平 童鑫康 方实邦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7-108,共2页
目的:为三叉神经桥池段的显微外科和影像学诊断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利用头颅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连续断层标本35套,观察和测量三叉神经桥池段的形态、大小及周围血管关系。结果:三叉神经桥池段由后向前逐渐增粗,形态由圆形... 目的:为三叉神经桥池段的显微外科和影像学诊断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利用头颅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连续断层标本35套,观察和测量三叉神经桥池段的形态、大小及周围血管关系。结果:三叉神经桥池段由后向前逐渐增粗,形态由圆形和椭圆形变为扁椭圆形;神经根进入区(REZ)的内上方有小脑上动脉行走,与REZ相接触者占11.4%,REZ下方有小脑下前动脉行走,与REZ相接触者占7.1%;三叉神经桥池段长12.9±1.7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 断层解剖 桥池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窦的断层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左国平 柏根基 +4 位作者 王鹤鸣 韩群颖 姜平 童鑫康 方实邦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为海绵窦的影像学诊断和外科学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利用头颅连续断层标本,观察海绵窦在各断面上的位置、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和毗邻。结果:海绵窦平均长21.1±3.2mm,宽8.7±0.7mm,外侧壁高... 目的:为海绵窦的影像学诊断和外科学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利用头颅连续断层标本,观察海绵窦在各断面上的位置、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和毗邻。结果:海绵窦平均长21.1±3.2mm,宽8.7±0.7mm,外侧壁高14.7±3.3mm,内侧壁高16.4±1.3mm。颈内动脉和展神经位于海绵窦壁内,脑神经Ⅲ~Ⅴ位于海绵窦外侧壁内,这些神经与颈内动脉之间有恒定的位置关系。在颈内动脉的内侧、下方及外下方可出现静脉间隙,出现率分别为69%、43%和100%。海绵窦外侧壁硬脑膜可分为浅、深两层;浅层为形成颅中窝内侧壁的硬脑膜,深层构成脑神经Ⅲ、Ⅳ、Ⅴ1和Ⅶ2的鞘及鞘之间的网状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窦 脑神经 断层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颅底外科手术入路有关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6
7
作者 姜平 童鑫康 杭健育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68-270,共3页
以Frankfurt平面为基准,绘制测量了100例头部标本。从颞下区、颞骨岩部前、后缘确定A、B、C三条平行的定位线。A与B线之间为7.1±1.2mm,B与C线之间为11.9±1.7mm。并测量各组由外向内的... 以Frankfurt平面为基准,绘制测量了100例头部标本。从颞下区、颞骨岩部前、后缘确定A、B、C三条平行的定位线。A与B线之间为7.1±1.2mm,B与C线之间为11.9±1.7mm。并测量各组由外向内的深度,A线为18.5±1.8mm,B线30.2±2.8mm,C线42.5±3.4mm。并由浅入深测量了每条线内各结构间的距离。结果提示定位线不仅有助于各结构的定位,而且也是颅底分区的自然界线。手术应以定位线为基推选择入路的方向,由浅入深层层定位,也可在任何方位下以此为依据定出所见结构的区域或方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 解剖 颅底手术入路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鼻内窥镜手术有关的泪囊及鼻泪管的临床解剖 被引量:13
8
作者 姜平 童鑫康 赵明利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01-202,共2页
在30侧成人头部正中矢状剖面标本上,以前鼻棘为基准,对泪囊下部进行了定位。并以下鼻甲长度为基准,测算了鼻泪管下口与下鼻甲的比例。泪囊下部内侧壁不被中鼻甲所覆盖的占83%(25例);被覆盖的占17%(5例)。鼻泪管下口有21例位于下鼻甲前1/... 在30侧成人头部正中矢状剖面标本上,以前鼻棘为基准,对泪囊下部进行了定位。并以下鼻甲长度为基准,测算了鼻泪管下口与下鼻甲的比例。泪囊下部内侧壁不被中鼻甲所覆盖的占83%(25例);被覆盖的占17%(5例)。鼻泪管下口有21例位于下鼻甲前1/3段,9例位于中1/3段。作者提出了鼻腔内窥镜泪囊造孔术的手术要点及上颌窦造孔的安全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囊 鼻泪管 内窥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窥镜筛窦手术的有关应用解剖 被引量:11
9
作者 姜平 童鑫康 翁基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77-278,共2页
在16侧成人头部标本上观察了筛窦的形态、位置和毗邻。以前鼻棘为0点,鼻腔底为平面,对各组筛窦作了定位,筛窦由前向后延伸,与前鼻棘间距逐渐增大,但与鼻腔底的夹角依次减小。此外以上鼻甲最突缘与前鼻棘为定位基准线,测量了各组筛窦外... 在16侧成人头部标本上观察了筛窦的形态、位置和毗邻。以前鼻棘为0点,鼻腔底为平面,对各组筛窦作了定位,筛窦由前向后延伸,与前鼻棘间距逐渐增大,但与鼻腔底的夹角依次减小。此外以上鼻甲最突缘与前鼻棘为定位基准线,测量了各组筛窦外侧壁与基准线的角度。为此本文提出了筛窦手术时的内窥镜进入深度和角度的安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筛窦 内窥镜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大脑大静脉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3
10
作者 狄荣科 吴永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90-92,共3页
为提供小儿大脑大静脉的应用解剖学资料,本文分组观察了75例小儿大脑大静脉的形态和行程,测量了大脑大静脉与松果体、胼胝体压部和直窦间的位置关系,结合松果体区肿瘤、大脑大静脉畸形等疾病的诊治讨论了与之有关的临床应用问题.
关键词 静脉 解剖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和腭裂的腭部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平 童鑫康 陈宁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17-119,共3页
在15例正常幼儿头部正由矢状剖面的标本上,测量了腭帆提肌在软腭中线处的宽度,为8.1mm,腭帆提肌占软腭长的中38.6%。在7例腭裂婴幼儿头部标本上,对腭裂进行了分行。Ⅱ型和Ⅰ型腭裂的主要区別是软腭位置和形态的畸形,两型软腭内结构均无... 在15例正常幼儿头部正由矢状剖面的标本上,测量了腭帆提肌在软腭中线处的宽度,为8.1mm,腭帆提肌占软腭长的中38.6%。在7例腭裂婴幼儿头部标本上,对腭裂进行了分行。Ⅱ型和Ⅰ型腭裂的主要区別是软腭位置和形态的畸形,两型软腭内结构均无实质性区别。修复时将软腭向后推移,两侧软腭对等缝合即可达到腭帆提肌端端缝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解剖学 腭帆提肌 修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跟神经分布的应用解剖
12
作者 狄荣科 付海坤 +2 位作者 周志强 王生福 刘益仁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56-156,T002,共2页
为给足跟外伤修复术中感觉功能的修复及跟痛症的诊治提供解剖学基础,采用常规防腐固定的成人下肢50侧(男27、女23),在肉眼直视或手术放大镜(4~10倍)下,对分布于足跟部的神经进行了追踪解剖及应用测量,结果如下:1 基准线(附图)经内踝最... 为给足跟外伤修复术中感觉功能的修复及跟痛症的诊治提供解剖学基础,采用常规防腐固定的成人下肢50侧(男27、女23),在肉眼直视或手术放大镜(4~10倍)下,对分布于足跟部的神经进行了追踪解剖及应用测量,结果如下:1 基准线(附图)经内踝最突出处到跟结节跖面的后内突起(跟腱内侧缘止点的后下方)作连线 MM-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跟神经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骨移位术的应用解剖
13
作者 姜平 王鹤鸣 +2 位作者 陈兵 王生福 童鑫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为上颌骨移位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21例切割为不同切面的成人头部断面和10例头部正中矢状剖面标本。结果:上颌窦由5个壁构成,内侧壁呈垂直形的骨板;后外侧壁是由前外行向后内侧方向的壁;前壁上壁几乎呈方板状;... 目的:为上颌骨移位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用21例切割为不同切面的成人头部断面和10例头部正中矢状剖面标本。结果:上颌窦由5个壁构成,内侧壁呈垂直形的骨板;后外侧壁是由前外行向后内侧方向的壁;前壁上壁几乎呈方板状;下壁由牙槽突上缘和后外侧壁的下部组成。后外侧壁外侧分布有一层脂肪组织,厚度为5.6~6.4mm。结论:保留内侧壁或下壁的上颌窦移位术应以牙槽弓为切开的标志;保留下壁及硬腭的手术,应注意对翼腭窝血管、神经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移位术 上颌窦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大脑静脉角的应用解剖
14
作者 狄荣科 吴永沐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14-217,共4页
为提供小儿大脑静脉角的应用解剖学资料,本文观察了75例小儿的丘纹上静脉、大脑内静脉和二者形成的大脑静脉角的形态,在三维坐标系内测量了大脑静脉角的空间位置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讨论了与之相关的临床应用问题。
关键词 人脑 脑静脉角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腭扁桃体血管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诗兴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7年第1期10-12,61,共4页
在30例已固定的成人尸体头部标本上观察了腭扁桃体的动脉、静脉及其毗邻关系。腭降动脉及腭升动脉腭支主要分布于扁桃体的上极和上部;咽升动脉及腭升动脉主干分布于扁桃体的中部;面动脉主干及舌动脉则主要分布于扁桃体的下部和下极。以... 在30例已固定的成人尸体头部标本上观察了腭扁桃体的动脉、静脉及其毗邻关系。腭降动脉及腭升动脉腭支主要分布于扁桃体的上极和上部;咽升动脉及腭升动脉主干分布于扁桃体的中部;面动脉主干及舌动脉则主要分布于扁桃体的下部和下极。以上各动脉分支均穿过咽上缩肌直接分带于扁桃体。腭扁桃体静脉先于其被膜下形成静脉网,再汇集成1~5支扁桃体静脉,后分别流入扁桃体旁静脉、咽静脉和舌静脉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扁桃体 颈外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神经颞支的层次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3
16
作者 姜平 童鑫康 赵明利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额颞区不同手术层面面神经分支的保护方法。方法:在36侧成人头面部标本上,对面神经颞支的层次特点以及在颧弓和人肌点的位置进行了观察与定位。结果:①面神经颞支离开腮腺后向上跨过颧弓进入颞区,位于颞浅筋膜和颞深筋... 目的:探讨额颞区不同手术层面面神经分支的保护方法。方法:在36侧成人头面部标本上,对面神经颞支的层次特点以及在颧弓和人肌点的位置进行了观察与定位。结果:①面神经颞支离开腮腺后向上跨过颧弓进入颞区,位于颞浅筋膜和颞深筋膜浅层之间;到达额肌时,位于额肌的深层;②面神经颞支通常有1~4支,在颧弓上缘处,分别距颧弓后端8.1±2.1mm、12.6±1.9mm、17.5±1.9mm和17.8±2.1mm,均经过颧弓全长的后1/2部分。结论:根据手术层面不同,面部深层面手术应注意对颞区面神经分支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颞区层次 面神经 额颞区手术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旁窦毗邻与临床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姜平 徐其昌 +4 位作者 王生福 景成定 卢前琦 王鹤鸣 童鑫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8-49,共2页
目的:整体观察鼻旁窦形态的相互关系,为鼻旁窦手术入路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选用45具成人矢状切面和横切面的头部标本及头部磁共振片,观察与测量额窦、筛窦和蝶窦的形态。结果:额、筛、蝶窦位置是相互延续的,其间以薄板分界,... 目的:整体观察鼻旁窦形态的相互关系,为鼻旁窦手术入路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选用45具成人矢状切面和横切面的头部标本及头部磁共振片,观察与测量额窦、筛窦和蝶窦的形态。结果:额、筛、蝶窦位置是相互延续的,其间以薄板分界,额窦与筛窦隔板厚度为0.34±0.14mm,上下径为7.26±1.56mm;筛窦与蝶窦隔板厚度为0.16±0.05mm,上下径为16.30±2.51mm。结论:从形态、毗邻关系来看,额窦、筛窦、蝶窦几乎是一个相互延续的复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旁窦 毗邻关系 手术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主动脉皱襞”及其临床意义
18
作者 侯守仁 姜平 王松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6年第2期106-107,128,共3页
在100例心脏直视手术和100例人体心脏标本观察中,发现均有“升主动脉皱襞”这一结构存在。对“皱襞”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肉眼和组织学观察。讨论了“皱襞”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升主动脉 升主动脉皱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