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6株革兰阴性杆菌ESBLs和AmpC酶的检测 被引量:5
1
作者 吴志奇 朱红芹 童明庆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9-80,共2页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的耐药性已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已发现越来越多的革兰阴性杆菌对B-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细菌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和1-型β-内酰胺酶(AmpC酶)是革兰阴性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的耐药性已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已发现越来越多的革兰阴性杆菌对B-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细菌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和1-型β-内酰胺酶(AmpC酶)是革兰阴性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机制之一。其中AmpC酶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不敏感,使高产AmpC酶的菌株引起的感染更加难治。此外,出现AmpC酶由原来局限于染色体编码向质粒转移的趋势,大大提高了AmpC酶的横向传播能力[1]。为调查革兰阴性杆菌的产酶情况,我们对136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ESBLs和AmpC酶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酶 革兰阴性杆菌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抗生素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