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镇安县实施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程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卢胜强
-
机构
镇安县水土保持站
-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2012年第2期58-60,共3页
-
文摘
根据水利部、长江委确定的监督管理能力与预防保护建设目标,镇安县制定了《镇安县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程规划》,目的是通过规划的落实加强对水土保持设施的保护,提高监督管理能力并为大规模治理水土流失提供经验和技术支持,工程的实施促进了镇安县水土保持设施管护与监督管理能力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如侵蚀模数由工程实施前的3 800 t/(km2.a)减少到2 200 t/(km2.a),植被覆盖率由35.1%提高到54.5%,森林覆盖率由31.8%提高到53.4%,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 538元增长到3 718元。对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出几点体会: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二是建立管护制度、发挥生态自然修复能力;三是提高土地质量、加快坡耕地综合治理;四是配套水保设施、发掘水保设施的防护功能;五是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替代;六是强化预防监督、提高水土保持执法能力。
-
关键词
水土保持
预防保护工程
规划设计
执法能力建设
镇安县
陕西
-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县河流域治理工程效益与经验初探
- 2
-
-
作者
卢胜强
-
机构
镇安县水土保持站
-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4-65,共2页
-
文摘
县河是长江上游汉江的三级支流,治理前有水土流失面积10 660 hm2,侵蚀模数3 200 t/(km2.a)。2007年,县河流域被列为"丹治"项目,治理后流域土壤侵蚀模数低于1 400 t/(km2.a),土地利用率高于98%,林草覆盖率高于85%,各项措施减少土壤侵蚀量70%多,治理期末流域农业总产值、农业人均纯收入等指标较当地平均水平高出30%。主要做法有:强化管理,确保质量;顺应形势,转变思路;培育典型,示范引导;推进改革,创新机制;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
关键词
流域治理
水土保持
成效
做法
县河流域
“丹治”项目
-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