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彩超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1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志丹 毛莉 +1 位作者 亚茹 隋晓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64-1564,共1页
患儿,女,出生后2周,喂奶后呈喷射性呕吐,右上腹可扪及包块。彩超检查(图1):胃体扩张,壁薄,腔内见较多液性回声、幽门部胃壁均匀性增厚,呈低回声,纵切呈类似女性“宫颈征”,横切呈“靶环征”,幽门管腔明显狭窄,呈狭长高回声带,肌厚0.5... 患儿,女,出生后2周,喂奶后呈喷射性呕吐,右上腹可扪及包块。彩超检查(图1):胃体扩张,壁薄,腔内见较多液性回声、幽门部胃壁均匀性增厚,呈低回声,纵切呈类似女性“宫颈征”,横切呈“靶环征”,幽门管腔明显狭窄,呈狭长高回声带,肌厚0.5 cm,长度2.0 cm。肝胆胰脾正常。超声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胃潴留。后经手术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狭窄 肥厚性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减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被引量:11
2
作者 石月萍 马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62-963,共2页
目的:观察加减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56例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如口服消心痛片、阿司匹林片、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治疗;治疗组2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加... 目的:观察加减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56例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如口服消心痛片、阿司匹林片、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治疗;治疗组2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加减枳实薤白桂枝汤。观察4周后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疗效及血脂变化、硝酸甘油用量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在心绞痛症状改善、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以及治疗前后心电图及血脂变化、硝酸甘油用量方面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减枳实薤白桂枝汤可减少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时间,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减枳实薤白桂枝汤 冠心病 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阳通脉方预处理对心肌再灌注大鼠CK-MB LDH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石月萍 马骏 唐艺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0期2245-2246,共2页
目的:观察温阳通脉方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CK-MB、LDH含量的影响,探讨温阳通脉方对大鼠再灌注心肌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30min,再灌120min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5min,再灌5... 目的:观察温阳通脉方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CK-MB、LDH含量的影响,探讨温阳通脉方对大鼠再灌注心肌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30min,再灌120min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5min,再灌5min,反复3次后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建立心肌缺血预适应模型。检测大鼠灌胃14天后温阳通脉方组、心肌缺血预适应组(IP组)、再灌注损伤组(IR组)、假性处理组血清CK-MB、LDH含量。结果:温阳通脉方组、IP组CK-MB、LDH含量低于再灌注损伤组(P<0.05),温阳通脉方组CK-MB、LDH与IP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阳通脉方预处理后,能降低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CK-MB、LDH的含量,能够减轻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所致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模拟心肌缺血预适应参与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缺血预适应 温阳通脉方 肌酸激酶同工酶 乳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阳化痰活血方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石月萍 马骏 唐义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28-1230,共3页
目的:观察温阳化痰活血方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及血清CK-MB、LDH含量的影响,探讨温阳化痰活血方对大鼠再灌注心肌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30min,再灌120min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目的:观察温阳化痰活血方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及血清CK-MB、LDH含量的影响,探讨温阳化痰活血方对大鼠再灌注心肌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30min,再灌120min的方法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5min,再灌注5min,反复3次后缺血30min,再灌注120min建立心肌缺血预适应模型。采用NBT染色法检测大鼠灌胃14天后温阳化痰活血方组、心肌缺血预适应组(IP组)、再灌注损伤组(IR组)、假手术组心肌梗死面积,检测血清CK-MB、LDH含量。结果:温阳化痰活血方组、IP组心肌梗死面积及血清CK-MB、LDH含量低于再灌注损伤组(P<0.05),温阳化痰活血方组心肌梗死面积及血清CK-MB、LDH含量与IP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阳化痰活血方预处理后,能降低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心肌梗死面积,降低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CK-MB、LDH的含量,能够减轻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所致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模拟心肌缺血预适应参与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缺血预适应 温阳化痰活血方 心肌梗死面积 肌酸激酶同工酶 乳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女性治疗前后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 被引量:7
5
作者 孙秀云 孙志丹 +1 位作者 张旭 郭英男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44-448,共5页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评价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HT)女性患者行左旋甲状腺激素治疗前后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改变。资料与方法收集研究组32例SHT女性患者及对照组40例健康女性志愿者,研究组给予左旋甲状腺激素治疗,待...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评价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HT)女性患者行左旋甲状腺激素治疗前后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改变。资料与方法收集研究组32例SHT女性患者及对照组40例健康女性志愿者,研究组给予左旋甲状腺激素治疗,待甲状腺功能达到正常状态后随访1年;两组均行血生化检查、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和3D-STI检查,比较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左心房内径(LAD)、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A峰值、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三维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径向应变(GRS)及整体面积应变(GAS)参数以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与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研究组IVSd、LVPWd较对照组增加(t=3.30、3.64,P<0.05),研究组治疗前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E峰速度及E/A均小于对照组及研究组治疗后(t=13.55、13.85、3.19、2.93,P<0.05)。研究组治疗前左心室GLS、GCS、GRS及GAS显著低于对照组(t=8.60、11.95、9.78、5.92,P<0.05)。研究组治疗后左心室GLS、GCS、GRS及GAS均高于治疗前(t=6.91、9.41、6.46、4.31,P<0.05)。TSH水平与E/A比值、E呈负相关(r=-0.39、-0.42,P<0.05);TSH水平与GLS、GCS、GRS及GAS呈负相关(r=-0.38、-0.56、-0.33、-0.41,P<0.05)。结论利用3D-STI可以较好地评价SHT女性患者左旋甲状腺激素治疗前后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斑点追踪成像 心室功能 心肌收缩 女(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注空气在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建立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原铭贞 高广媛 +5 位作者 李波 董春玲 王司仪 梁豪君 刘相良 孙笑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89-1093,1311,共6页
目的:研究滴注空气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的影响,为建立更加有效的气管滴注方法提供依据。方法:45只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和LPS+空气组,每组15只。以LPS作为刺激物,LPS组和LPS+空气组小鼠采... 目的:研究滴注空气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ALI)模型的影响,为建立更加有效的气管滴注方法提供依据。方法:45只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和LPS+空气组,每组15只。以LPS作为刺激物,LPS组和LPS+空气组小鼠采用暴露式气管滴注方法建立ALI模型,LPS+空气组小鼠行气管滴注前1mL注射器内预先吸入100μL空气,对照组小鼠不进行任何处理。气管滴注后24h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生化指标检测、细胞分类计数、肺湿/干重(W/D)比值测定和肺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和LPS+空气组小鼠BALF中碱性磷酸酶(ALP)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总蛋白浓度、总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以及肺W/D比值显著升高(P<0.05);与LPS组比较,LPS+空气组小鼠BALF中ALP和LDH活性、总蛋白浓度、总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以及肺W/D比值显著升高(P<0.05)。肺组织学观察,与对照组比较,LPS组和LPS+空气组小鼠肺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液体积聚、中性粒细胞浸润、充血和出血;与LPS组小鼠比较,LPS+空气组小鼠肺泡腔内积聚了更多富含蛋白的液体、中性粒细胞和红细胞。结论:滴注空气可以用于改进气管滴注方法,建立更加可靠的ALI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脂多糖 气管滴注 滴注空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烫伤膏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修复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5
7
作者 韩斌 王志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35-1339,共5页
目的研究烫伤膏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的修复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烫伤膏剂组。对75只大鼠(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烫伤膏剂组)背部造成深Ⅱ度烫伤,烫伤后立即给药,每日换药2次。每日肉眼... 目的研究烫伤膏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的修复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烫伤膏剂组。对75只大鼠(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烫伤膏剂组)背部造成深Ⅱ度烫伤,烫伤后立即给药,每日换药2次。每日肉眼观察创面瘀血水肿、痂下积脓,肉芽组织增生情况,定期测量创面愈合面积,计算创伤愈合率。分别于烫伤后7、10、14、21 d取材做病理切片以及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免疫组化切片。烫伤后48 h测量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烫伤膏剂组和阳性对照组的创伤愈合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病理切片显示,烫伤膏剂组和阳性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肉芽组织、表皮及真皮中汗腺形成速度明显增快。免疫组化切片显示,7、10、14 d烫伤膏剂组和阳性对照组的EGF、b FGF表达数量多于模型组(P<0.05)。烫伤后48 h,与模型组相比,烫伤膏剂组和阳性对照组的血清IL-1β水平明显减低(P<0.05)。结论烫伤膏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有明显的促进修复的作用,其机制与增加EGF、b FGF的合成,降低血清IL-1β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烫伤膏 大鼠深Ⅱ度烫伤 IL-1Β EGF BF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阳通脉方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HSP、NF-κB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马骏 石月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10期2491-2493,I0018,共4页
目的:观察温阳通脉方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探讨其、保护机制。方法: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心肌缺血预适应组(IP组)、卡托普利组(KT组)、瓜蒌薤白半夏汤组(GL组)、温阳通脉方组... 目的:观察温阳通脉方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探讨其、保护机制。方法: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心肌缺血预适应组(IP组)、卡托普利组(KT组)、瓜蒌薤白半夏汤组(GL组)、温阳通脉方组(WY组)。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模型及心肌缺血预适应(IP)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血清CK-MB、LDH及cTnT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NF-κB蛋白表达,western-blot检测热休克蛋白(HSP)表达。结果:WY组、GL组、IP组、KT组血清CK-MB、LDH、cTnT含量低于IR组(P<0.05),高于假手术组(P<0.05)。WY组、GL组、IP组、KT组NF-KB表达低于IR组(P<0.05)。WY组、GL组、IP组和KT组HSP70蛋白表达高于IR组(P<0.05)。WY组、GL组、IP组和KT组血清CK-MB、LDH、cTnT含量及心肌NF-κB、HSP表达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温阳通脉方预处理具有心肌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与上调内源性保护因子HSP70,抑制其相关NF-κB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温阳通脉方 HSP70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C置管过程中导管异位的预防 被引量:51
9
作者 张秋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24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PICC置管过程中导管异位的预防方法。方法将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的172例PICC置管者分成两组:研究组(86例)在送导管至患者肩部位置时,穿刺侧上肢向头部靠拢呈20°~30°;对照组(86例)采用传统的穿刺方法。结果研究组导... 目的探讨PICC置管过程中导管异位的预防方法。方法将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的172例PICC置管者分成两组:研究组(86例)在送导管至患者肩部位置时,穿刺侧上肢向头部靠拢呈20°~30°;对照组(86例)采用传统的穿刺方法。结果研究组导管异位发生率(2.32%)低于对照组(1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士在PICC置管时正确评估置入长度、适当调整患者置管侧上肢的体位、掌握熟练的穿刺技术有助于降低导管异位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置管 导管异位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超诊断右宫角妊娠胚胎组织残留1例
10
作者 亚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6期477-477,共1页
关键词 超声诊断 右宫角妊娠 胚胎组织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