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9年锦州地区生态与农业气象监测及评估 被引量:3
1
作者 梁涛 刘景利 +1 位作者 胡丹 张兵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16343-16346,16352,共5页
为了客观定量地监测与评估2009年锦州地区气象生态与农业气象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利用2009年锦州地区气象观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锦州地区热量条件较好,降水量偏少,日照时数偏多,沙尘天气日数少于常年,土壤水分指标... 为了客观定量地监测与评估2009年锦州地区气象生态与农业气象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利用2009年锦州地区气象观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锦州地区热量条件较好,降水量偏少,日照时数偏多,沙尘天气日数少于常年,土壤水分指标下降,地下水位较2008年有所下降,草木本植物物候期提前于历年,气象灾害造成经济损失逾1亿元以上,雷电灾害造成3人死亡及2人受伤,大气降尘量与去年同比减少,未出现酸雨现象,城市空气质量良好,农田生态环境差于近几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农业气象 监测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法的辽宁省锦州市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吕晓 史奎桥 杨扬 《河南农业》 2016年第14期66-67,共2页
为了解掌握农业气象服务对辽宁省锦州市农业行业发挥的作用、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锦州市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采用德尔菲法组织了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分析.经调查分析,总体上锦州市农业气象服务效益明显,是气象敏感行业且对气象服务需求... 为了解掌握农业气象服务对辽宁省锦州市农业行业发挥的作用、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锦州市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采用德尔菲法组织了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分析.经调查分析,总体上锦州市农业气象服务效益明显,是气象敏感行业且对气象服务需求最大.此次农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结果,对于锦州市提升气象服务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提高锦州市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的气象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为农业行业专门气象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菲法 农业气象 服务效益 评估 锦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9年锦州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梁涛 陈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19604-19606,19687,共4页
利用1951~2009年锦州市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锦州市温度、降水、日照、风速和蒸发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9年锦州市年平均气温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年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年平均风速呈显著下降趋势,年蒸发量呈上升... 利用1951~2009年锦州市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锦州市温度、降水、日照、风速和蒸发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9年锦州市年平均气温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年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年平均风速呈显著下降趋势,年蒸发量呈上升趋势,平均年蒸发量是年降水量的3.1倍,年日照时间与年蒸发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年降水量呈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 日照 风速 蒸发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州市不同播期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吕晓 战莘晔 +2 位作者 张兵兵 杨璐 王一 《农业工程》 2019年第7期103-106,共4页
为确定锦州地区玉米最适宜播期,探讨锦州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玉米叶面积指数(LAI)与干物质的关系,选用2个不同玉米品种农华101和丹玉39于8个不同播期开展分期播种试验,观测玉米不同生育期时间、LAI、干物质积累和生长率。试验结果表明,... 为确定锦州地区玉米最适宜播期,探讨锦州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玉米叶面积指数(LAI)与干物质的关系,选用2个不同玉米品种农华101和丹玉39于8个不同播期开展分期播种试验,观测玉米不同生育期时间、LAI、干物质积累和生长率。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过早播种并不一定使发育期提前;在整个发育期中,农华101的播期越晚LAI越高,第7期干物质积累效果较好,生长率最大;丹玉39早播和晚播玉米LAI、干物质积累和生长率均较低,第4~6期玉米LAI较高,干物质积累效果最好,生长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州 分期播种 叶面积指数 干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州市不同程度干旱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吕晓 战莘晔 +5 位作者 高莉莉 张兵兵 吴航 梁涛 高全 金晨 《农业工程》 2022年第6期147-151,共5页
为探讨拔节期和抽雄期的中度和重度干旱对锦州地区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应用大型活动遮雨棚,以主栽夏玉米大田试验为基础,设置对照组(CK)和干旱胁迫组(T1、T2、T3、T4)共5个处理,每个处理4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T2较CK极显著变矮,T... 为探讨拔节期和抽雄期的中度和重度干旱对锦州地区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应用大型活动遮雨棚,以主栽夏玉米大田试验为基础,设置对照组(CK)和干旱胁迫组(T1、T2、T3、T4)共5个处理,每个处理4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T2较CK极显著变矮,T1较CK显著变矮,即株高为CK>T1>T2;T3和T4株高较CK也变矮,但是未达到显著性差异,株高为CK>T3>T4,但影响小于T1和T2。T2总叶数影响较CK极显著变少,T1总叶数较CK显著变少,即总叶数为CK>T1>T2;T3和T4总叶数较CK也显著变少,总叶数为CK>T3>T4。果穗长T2、T3、T4均比CK极显著减少,秃尖比均比CK极显著增加;果穗粗5组处理均差异不显著,百粒质量T4较CK显著减少,穗粒质量T1、T2、T3、T4均较CK极显著减少。玉米籽粒理论产量均较CK极显著减少。玉米在拔节期和抽雄期遭受中度和重度干旱影响后对株高、总叶数、穗部性状和籽粒理论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玉米株高和总叶片数在拔节期遭受干旱的负面影响更大,玉米穗部性状和籽粒理论产量在抽雄期遭受干旱后的负面影响更大,玉米株高、总叶片数、穗部性状和籽粒理论产量影响程度随干旱强度的增强而加强,干旱越严重玉米减产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生长发育 产量 干旱 锦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1~2006年锦州大豆产量与水分条件关系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景利 许振柱 +4 位作者 史奎桥 张丽华 杨扬 梁涛 张兵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18050-18052,18085,共4页
[目的]分析1981~2006年大豆产量与水分条件的关系。[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一元及多元回归分析,当P<0.05时认为回归分析显著。[结果]近20年来,大豆生育期累计日照时数的年际波动较大,变异系数为12.0%,但0℃以上年积... [目的]分析1981~2006年大豆产量与水分条件的关系。[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一元及多元回归分析,当P<0.05时认为回归分析显著。[结果]近20年来,大豆生育期累计日照时数的年际波动较大,变异系数为12.0%,但0℃以上年积温呈显著增加趋势,其年际波动较小,变异系数为5.6%;日照时数和积温与大豆产量无明显相关性;降水量与生物量呈较强的显著正线性相关,收获指数与生育期呈负相关;全生育期、三叶期、出苗期、结荚期、鼓粒期和分枝期的土壤有效水含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依次减小,而开花期和成熟期的土壤有效水含量对大豆产量无显著影响。[结论]该研究阐明了大豆产量波动规律及其气候区驱动机制,为在干旱缺水条件下实现大豆的稳产高产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大豆田间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降水量波动 大豆 降水变化 土壤有效水分 土壤干旱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镇鸭梨生长量与气象条件的响应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丽华 孟令久 张兵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98-1598,1664,共2页
通过观测北镇鸭梨各生长发育阶段的生长量与主要气象因子温度、降水、日照的相关变化,分析出鸭梨品质优良的气象因子,并对北镇鸭梨栽培的气候资源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生长量 气象条件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栽培香瓜实用技术及气象条件初探 被引量:5
8
作者 孟令久 刘景利 《园艺与种苗》 CAS 2011年第6期39-40,共2页
介绍了香瓜日光温室大棚栽培技术,并探讨了大棚栽培香瓜的气象指标,为发展种植业提供农业气象科学依据。
关键词 香瓜 日光冷棚 栽培技术 气象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峰葡萄生长田间管理技术及气象条件 被引量:3
9
作者 孟令久 佟维华 +6 位作者 刘景利 郭素杰 王蛟洋 张译文 胡丹 常君德 周福然 《园艺与种苗》 CAS 2013年第4期24-26,40,共4页
经过3年对巨峰葡萄的的田间试验,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巨峰葡萄生长习性,得出了温度、光照、降水等因素对巨峰葡萄萌芽期、开花、保花、保果、果实成熟期的所需气象指标,以及对巨峰葡萄的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等科学技术提出了一些具体做... 经过3年对巨峰葡萄的的田间试验,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巨峰葡萄生长习性,得出了温度、光照、降水等因素对巨峰葡萄萌芽期、开花、保花、保果、果实成熟期的所需气象指标,以及对巨峰葡萄的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等科学技术提出了一些具体做法和措施,为促进巨峰葡萄优质高产提供气象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峰葡萄 管理技术 气象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莉 梁涛 刘晓影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9期146-146,共1页
地面气象观测主要是对气温、气压、降水、日照、冻土等进行的观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气象观测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也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它要求地面气象观测人员必须注意许多细节问题,必须要... 地面气象观测主要是对气温、气压、降水、日照、冻土等进行的观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气象观测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也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它要求地面气象观测人员必须注意许多细节问题,必须要做到事无巨细。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分析了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气象观测 细节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对锦州地区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吕晓 张兵兵 +3 位作者 杨璐 张慧 高全 张歌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7期41-41,59,共2页
为探讨不同生育期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对锦州地区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夏玉米丹玉39为供试品种,开展了水分胁迫对玉米生产发育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不同生育阶段进行水分胁迫处理,对玉米株高和总叶数均有抑制作用,在营养生长阶段... 为探讨不同生育期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对锦州地区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夏玉米丹玉39为供试品种,开展了水分胁迫对玉米生产发育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不同生育阶段进行水分胁迫处理,对玉米株高和总叶数均有抑制作用,在营养生长阶段进行水分胁迫处理,抑制作用大于生殖生长阶段,且随水分胁迫处理强度的增强而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玉米 株高 总叶片数 锦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冷害对义县农业生产的影响与防御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辉 李莉 梁涛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10期147-147,共1页
本文统计分析了义县低温冷害发生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低温冷害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危害,提出农业应对低温冷害的防御措施,为农业安全、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低温冷害 农业 影响 防御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FOST模型蒸散过程改进对玉米干旱模拟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蔡福 米娜 +5 位作者 明惠青 张淑杰 张慧 赵先丽 张玉书 张兵兵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2-64,共13页
分别利用优化蒸散计算(PM方案)、作物系数(CC方案)和二者同时优化(PMCC方案)改进WOFOST模型,基于降水适宜年(2012年)和干旱年(2015年和2018年)在辽宁省锦州开展的玉米分期(4月20日、4月30日和5月10日)播种试验资料评价模型改进效果。结... 分别利用优化蒸散计算(PM方案)、作物系数(CC方案)和二者同时优化(PMCC方案)改进WOFOST模型,基于降水适宜年(2012年)和干旱年(2015年和2018年)在辽宁省锦州开展的玉米分期(4月20日、4月30日和5月10日)播种试验资料评价模型改进效果。结果表明:2012年,PM方案可增大潜在蒸散,CC方案在作物系数小(大)于1时使潜在蒸散减小(增大);3个方案对叶面积指数、地上生物量和土壤湿度模拟几乎不产生影响。2015年,PM方案的拔节后叶面积指数、地上生物量、产量和土壤湿度较原模型明显减小,蒸腾速率在喇叭口期之前增大,之后减小;CC方案在喇叭口期之前蒸腾速率小于原模型,之后大于原模型,其他4个变量略大于原模型。PMCC方案的各变量模拟值介于PM方案和CC方案之间,3个播期模拟精度叶面积指数分别提高6%,21%和3%,地上生物量分别提高8%,8%和14%,产量分别提高66%,63%和66%。2018年,PMCC方案前两播期地上生物量模拟精度分别提高5%和1%,产量模拟精度分别提高32%和5%。PMCC方案可改善模型在干旱条件下的模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干旱过程 作物模型 蒸腾作用 参数方案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B辐射增强对粳稻光合电子传递与光响应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巍 战莘晔 +4 位作者 殷红 李雪莹 吕晓 杨璐 王一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03-610,共8页
[目的]光合作用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对评价粳稻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适应能力至关重要。本文旨在分析UV-B辐射增强对粳稻剑叶光合作用内在机制的影响。[方法]以北方粳稻品种‘沈农265’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形式,试验设对照组CK(采用... [目的]光合作用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对评价粳稻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适应能力至关重要。本文旨在分析UV-B辐射增强对粳稻剑叶光合作用内在机制的影响。[方法]以北方粳稻品种‘沈农265’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形式,试验设对照组CK(采用自然光照射),处理组T1、T2分别在自然光照基础上增加UV-B辐射1.05和2.1 W·m^(-2),每个处理重复3或6次。选取粳稻幼苗移栽于无孔试验桶中,紫外灯照射时间为08:00—16:00,阴雨天不进行UV-B处理,直至成熟收获。试验期间对粳稻各生长时期进行剑叶活体测量,测定光合电子流传递分配、光合响应曲线及参数,包括非环式光合电子流中参与碳还原或光呼吸的那一部分电子流J_c、J_o,表观量子效率(AQY),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和暗呼吸速率(R_d)的变化特征。[结果]对光合电子传递的影响:UV-B辐射增强在剑叶各个生长期J_c和J_o(非环式电子流中参与光呼吸和碳还原的电子流)均降低,J_o/J_F与J_o/J_c(光呼吸所占的比例)均增加,说明UV-B增强降低了光合电子进入碳还原的部分;UV-B处理在剑叶各个生长期也降低了V_o(Rubisco的氧化速率)和V_c(Rubisco的羧化速率),但V_o/V_c呈上升趋势,且与UV-B辐射强度成正比,说明UV-B辐射增强降低了Rubisco(核酮糖-1,5-二磷酸加氧酶)的羧化速率。对光合响应特性的影响:剑叶各生长期在UV-B处理下,CK与T1、T2的光合响应曲线趋势相同,净光合速率(P_n)从大到小的处理为对照组、低剂量UV-B辐射、高剂量辐射;除成熟期,LSP(光饱和点)均降低,在灌浆期降幅最大,除灌浆期,LCP(光补偿点)均上升,在孕穗期升幅最大;AQY总体呈下降趋势;P_(max)显著下降,T2对P_(max)的抑制程度大于T1;除成熟期,R_d(暗呼吸速率)都呈增加趋势,灌浆期增幅最高。[结论]UV-B辐射增强总体上增加了剑叶光呼吸耗能,降低了光合电子进入碳还原的过程,增加了光合电子在Rubisco氧化反应上的消耗比例,抑制了更多的光合电子向羧化方向传递,导致羧化传递速率降低。在相同PAR(光合有效辐射)下,随着UV-B辐射的增强,粳稻剑叶净光合速率呈降低趋势,光合作用能力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 粳稻 光合电子传递 光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春玉米不同发育期干旱胁迫对根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鹏狮 纪瑞鹏 +4 位作者 谢艳兵 史奎桥 杨扬 张慧 蔡福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6-163,共8页
分别在玉米拔节期(BJ)和抽雄期(CX)进行水分胁迫试验,利用微根管技术观测不同发育期干旱过程中根分布动态,并利用根分布模型模拟相关参数(d_(50)和d_(95):累积根比例分别为50%和95%的土层深度),对不同干旱胁迫处理的土壤湿度、根系分布... 分别在玉米拔节期(BJ)和抽雄期(CX)进行水分胁迫试验,利用微根管技术观测不同发育期干旱过程中根分布动态,并利用根分布模型模拟相关参数(d_(50)和d_(95):累积根比例分别为50%和95%的土层深度),对不同干旱胁迫处理的土壤湿度、根系分布及相关参数时空动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分控制后的土壤湿度在130cm以上基本达到预期干旱效果,即BJ和CX处理在控水时段0~100 cm土层土壤相对湿度都降至40%以下,但深层土壤湿度并未受到水分控制影响;拔节和抽雄期干旱胁迫条件下,根长密度(RLD)最大值分别为2.18±0.89cm·cm^(-3)和2.10±0.47 cm·cm^(-3),所在土壤深度为60 cm,对照(CK)RLD最大值为1.24±0.77 cm·cm^(-3),所在深度为40 cm,CK和BJ处理的RLD在最大值深度以下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CX处理的RLD在80 cm以下仍保持较大值;BJ和CX比CK的d50分别增大45%和59%,d95分别增大8%和41%,证明玉米根系因干旱胁迫而向深层土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春玉米 干旱胁迫 根系分布 拔节期 抽雄期 根长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冠层APAR和FAPAR高光谱遥感估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吕晓 战莘晔 +3 位作者 于海秋 殷红 隋明 蒋春姬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78-887,共10页
为了快速、无损监测花生生长发育,建立整个生育期内花生冠层吸收性光合有效辐射(APAR)和光合有效辐射吸收系数(FAPAR)的高光谱遥感估测模型,本试验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测定沈阳地区5种不同生态类型的花生冠层光谱数据,同期获取APAR、FAP... 为了快速、无损监测花生生长发育,建立整个生育期内花生冠层吸收性光合有效辐射(APAR)和光合有效辐射吸收系数(FAPAR)的高光谱遥感估测模型,本试验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测定沈阳地区5种不同生态类型的花生冠层光谱数据,同期获取APAR、FAPAR;并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logρ、1/ρ、ρ′变换,构建6种植被指数,分别与APAR和FAPAR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并建立估测模型,对模型进行检验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4种变换形式的光谱数据中最优波段与APAR和FAPAR均达极显著相关(r≥0.3969,P<0.01),以ρ′在759 nm波段处与APAR(r=0.7574)和FAPAR(r=0.6276)的相关性最好,ρ′759nm处的高光谱参数与APAR、FAPAR建立的估测方程y=797.3846 e271.4883x(R=0.5512,P<0.01;RE=0.1213)和y=0.756e85.21x(R=0.4204,P<0.01,RE=0.0788)拟合系数最高、预测精度较好,估测效果很好。比值植被指数(RVI)、差值植被指数(DV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复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RDVI)、垂直植被指数(PVI)和修改土壤调整植被指数(MSAVI)这6种植被指数的最优波段与APAR的相关性优于与FAPAR的相关性,MSAVI[723,761]与APAR所建立的对数函数y=1554ln(x)+1631(R=0.7566,P<0.01;RE=0.0870)和RDVI[731,764]与FAPAR建立的多项式函数y=1.027x2+0.713x+0.729(R=0.6194,P<0.01;RE=0.0699)的模拟值和实测值均达到了极显著、预测精度较高,MSAVI对APAR和RDVI对FAPAR估测效果很好。一阶微分光谱和植被指数可以较好地估测花生冠层APAR和FAP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高光谱遥感 冠层吸收光合有效辐射 光合有效辐射吸收系数 估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B辐射增强对大豆根系活性氧代谢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璐 赵天宏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4-180,共7页
为了探究在UV-B辐射增强胁迫下,大豆根系活性氧代谢规律及其对抗氧化系统的响应,通过自然状态和增强UV-B辐射对比,对不同生育时期大豆根系的膜脂过氧化作用(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活性氧代谢(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过氧化氢含量)、... 为了探究在UV-B辐射增强胁迫下,大豆根系活性氧代谢规律及其对抗氧化系统的响应,通过自然状态和增强UV-B辐射对比,对不同生育时期大豆根系的膜脂过氧化作用(丙二醛含量、相对电导率)、活性氧代谢(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过氧化氢含量)、保护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保护性物质含量(抗坏血酸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脯氨酸含量)等一系列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同对照相比,UV-B胁迫引起O2-·和H2O2的积累,具体表现为:在开花期,UV处理与CK相比,O2-·产生速率降低11. 5%,H2O2含量升高9. 9%,其余生育时期UV处理均高于CK,所有生育时期,UV处理与CK相比差异显著。导致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增大,具体表现为: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在所有生育时期,UV处理均高于CK,且差异显著。同时还可引起SOD、POD和CAT等保护酶活性降低,具体表现为:与CK相比,在分枝期,UV处理SOD升高15. 5%、POD下降15. 3%、CAT活性下降12. 8%,其余生育时期均降低。除CAT活性在分枝期差异不显著外,所有生育时期,UV处理与CK相比均差异显著。As A、Car和脯氨酸等保护性物质含量下降,具体表现为:与CK相比,在分枝期,UV处理As A含量降低11. 4%、Car降低15. 4%、脯氨酸含量升高10. 5%;在开花期,UV处理As A升高31. 2%、Car降低17. 9%、脯氨酸含量升高20. 7%,其余生育时期均降低。除Car含量在结荚期和脯氨酸含量在分枝期差异不显著外,所有生育时期,UV处理与CK相比均差异显著。因此,UV-B辐射增强可以使大豆根系活性氧代谢和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细胞膜透性增大,并对其抗氧化系统产生损害,且随着大豆生育时期的延长,这种效应越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理生态 逆境损伤 对比试验 UV-B增强 大豆根系 活性氧 抗氧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下神经网络在南果梨始花期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战莘晔 吕晓 +5 位作者 金丹丹 康晓玉 韩艳凤 韩国敬 徐庆喆 田璐 《农学学报》 2023年第8期89-93,共5页
为探寻更精确有效的南果梨始花期预报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与始花期关联较大的冬季气象因子,以此作为BP(Bl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与RBF(Radial Basis Function)神经网络建模的输入因子并预测南果梨始花期,利用均方根误差(RMSE... 为探寻更精确有效的南果梨始花期预报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与始花期关联较大的冬季气象因子,以此作为BP(Bl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与RBF(Radial Basis Function)神经网络建模的输入因子并预测南果梨始花期,利用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对误差(RE)评价该模型的预测效果,同时对比与南果梨始花期显著相关的冬季气象因子建立逐步回归方程并进行回代后的预测结果。结果表明:(1)与南果梨始花期灰色关联较大的气象因子为冬季日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均相对湿度,关联度均在0.6以上,故将这4个因子作为BP和RBF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层来预测南果梨始花期;(2)与始花期显著相关的气象因子有日均气温、日均5 cm地温、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相关系数分别为-0.646、-0.628、-0.638、-0.663,所建回归模型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具有统计学意义;(3)BP和RBF方法建立的模型拟合精度总体上较接近;(4)基于灰色关联下BP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预测结果误差分别为1 d和2.25 d,BP神经网络预测的开花日期更接近实际开花日期;(5)基于灰色关联下BP神经网络模型RMSE为1、RE为6.34%、R2为0.7,而RBF神经网络模型RMSE为2.25、RE为13.13%、R2为0.568。综上,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较RBF模型预测南果梨始花期更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始花期 灰色关联分析法 BP神经网络 RBF神经网络 逐步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蒸发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璐 张兵兵 +3 位作者 王琪 王艳萍 高莉莉 史奎桥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7-202,共6页
利用吉林省1971—2010年的45个地面气象站逐日气象观测数据,应用累计距平、气候趋势系数、气候倾向率、高桥公式计算并分析吉林省年蒸发皿蒸发量和实际蒸发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吉林省1971—2010年的蒸发皿蒸发量呈显著下降趋势... 利用吉林省1971—2010年的45个地面气象站逐日气象观测数据,应用累计距平、气候趋势系数、气候倾向率、高桥公式计算并分析吉林省年蒸发皿蒸发量和实际蒸发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吉林省1971—2010年的蒸发皿蒸发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其中春季蒸发下降速率最大,在夏、秋、冬三季中存在上升的趋势,但不显著。空间上看,全省蒸发皿蒸发量呈东部减少、中部部分减少、西部增加的趋势,但不同季节的影响范围存在一定的变化。吉林省年实际蒸发量占蒸发皿年蒸发量的25%,实际蒸发量随时间呈微上升趋势,但不显著。在影响蒸发皿蒸发量的气象因子中,风速和温度日较差是主要因素。实际蒸发量与降水量和温度日较差之间的相关性显著,其中温度日较差是实际蒸发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蒸发量变化趋势 高桥公式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雨养玉米田碳交换年际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慧 高全 +3 位作者 常姝婷 金晨 梁琬璐 蔡福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6-256,共11页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农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不确定性大,为有效评估农田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利用2005-2020年东北雨养春玉米田涡动相关数据分析该区域碳通量年际变化趋势及其气象、土壤和生物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东北雨...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农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不确定性大,为有效评估农田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利用2005-2020年东北雨养春玉米田涡动相关数据分析该区域碳通量年际变化趋势及其气象、土壤和生物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东北雨养春玉米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为272±109g·m^(-2)·a^(-1),且无显著变化趋势;与生态系统呼吸相比,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年际变化主要受总生态系统生产力影响。气象因素的降水量和生物因素的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是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年际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影响权重分别为28.4%和31.4%;气象、土壤和生物因素对总生态系统生产力年际变化的影响权重分别为61.0%,43.8%和62.8%;土壤因素和生物因素是生态系统呼吸年际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且土壤因素对生态系统呼吸年际变化的影响权重(39.3%)大于生物因素(29.2%)。在气候变暖背景下,东北雨养春玉米田对水分更为敏感,同时日照和温度通过影响饱和水汽压差和土壤湿度间接影响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年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 总生态系统生产力 生态系统呼吸 年际变化 环境和生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