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上皮内瘤变及鳞癌组织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的表达及与HPV16/18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9
1
作者 肖莉 万义增 +1 位作者 王宝 李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64-467,471,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鳞癌组织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的异常表达以及CIN、宫颈鳞癌发病与HPV16/18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原位杂交(ISH)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慢性宫颈炎组织(慢性宫颈炎组)、CIN组织(CINⅠ...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鳞癌组织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的异常表达以及CIN、宫颈鳞癌发病与HPV16/18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原位杂交(ISH)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慢性宫颈炎组织(慢性宫颈炎组)、CIN组织(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和宫颈鳞癌组织(宫颈癌组)中HPV16/18感染以及HDAC1的表达。结果慢性宫颈炎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和宫颈癌组中HPV16/18的感染率分别为8.33%、34.78%、48.00%、65.21%、78.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AC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13.04%、32.00%、47.82%和76.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18感染组的HDAC1阳性表达率高于HPV16/18未感染组(P<0.05)。HDAC1的阳性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无关(P>0.05),而与组织分化、间质浸润深度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P均<0.05)。结论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HPV16/18感染可能是通过提高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的水平抑制转录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 HPV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脂肪母细胞瘤
2
作者 张娟 童重起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479-480,共2页
关键词 脂肪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