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MAD4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控作用
1
作者 董安琪 郑金丹 +1 位作者 于晓萌 刘丽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3-227,共5页
目的探讨SMAD4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脱氢表雄酮(DHEA)法构建PCOS大鼠模型,体外提取并培养颗粒细胞。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中SMAD4表达水平。SMAD4-siRNA转染PCO... 目的探讨SMAD4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脱氢表雄酮(DHEA)法构建PCOS大鼠模型,体外提取并培养颗粒细胞。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中SMAD4表达水平。SMAD4-siRNA转染PCOS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转染后细胞中SMAD4 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后细胞中SMAD4、PCNA、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siRNA干扰PCOS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后细胞生长情况。结果HE染色显示,PCOS组大鼠卵巢卵泡空泡增多,颗粒细胞层数和黄体数明显减少,造模成功。FSHR阳性率大于95%。与对照组相比,PCOS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中SMAD4表达水平升高(P<0.05)。siRNA可显著降低PCOS大鼠卵巢颗粒细胞中SMAD4表达水平(P<0.01),并可促进颗粒细胞增殖、抑制凋亡。结论PCOS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发育障碍可能与SMAD4基因过表达有关,SMAD4有望成为治疗PCOS患者排卵障碍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颗粒细胞 SMAD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本核算是医院发展的重要环节 被引量:17
2
作者 梁宇薇 王真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5年第5期282-283,共2页
随着医疗市场进一步走向开放和竞争,对医院的成本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那种只重视收入而忽视成本的管理方式,必将制约医院的发展。医院管理者应在处理好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医院的经济效益和技术进步、经济效益和人才合理利用... 随着医疗市场进一步走向开放和竞争,对医院的成本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那种只重视收入而忽视成本的管理方式,必将制约医院的发展。医院管理者应在处理好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医院的经济效益和技术进步、经济效益和人才合理利用、科室核算与财务报表中的收支配比等关系的基础上,加强成本核算,使成本核算向着纵深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核算 重要环节 医院发展 医院经济效益 医院管理者 医疗市场 成本管理 管理方式 社会效益 合理利用 财务报表 科室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医院发展为目标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被引量:17
3
作者 徐艳 《中国医院管理》 2011年第3期80-80,共1页
医院文化建设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手段.是打造和谐团队、激情团队、增强核心竞争力和三个文明建设的最佳途径。对此,我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医院 医院文化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K2 mRNA在早期鸡胚中的表达及定位分析
4
作者 房烨虹 齐川 +7 位作者 周发亮 赵鹏 张若仪 赵海莉 任丽莉 刘超 肖建英 刘乙蒙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2,共4页
为探究早期鸡胚(孵化后约48 h内)中蛋白激酶CLK2 mRNA的表达特点及部位,用qPCR法测定早期鸡胚中CLK2 mRNA的表达,利用分子克隆技术重组CLK2/pMD18-T质粒,制作CLK2 mRNA原位杂交探针并以地高辛标记,进而通过原位杂交技术测定不同时期鸡胚... 为探究早期鸡胚(孵化后约48 h内)中蛋白激酶CLK2 mRNA的表达特点及部位,用qPCR法测定早期鸡胚中CLK2 mRNA的表达,利用分子克隆技术重组CLK2/pMD18-T质粒,制作CLK2 mRNA原位杂交探针并以地高辛标记,进而通过原位杂交技术测定不同时期鸡胚中CLK2 mRNA的表达和分布。结果表明,早期鸡胚中CLK2 mRNA在各时期均有表达但表达量有所不同;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在鸡胚发育的各个阶段,CLK2 mRNA的表达有所差异,且在各个部位其表达的量也各不相同,头部和尾部的表达最为集中。综上,CLK2 mRNA在鸡胚中存在且表达,其表达分布提示CLK2可能与其头部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K2 早期鸡胚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介入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8
5
作者 何秀丽 兰竹 +4 位作者 孔德娜 王阳 李伟娟 李芳芳 周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668-669,共2页
目的:通过超声介入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出现的盆腔淋巴囊肿的疗效分析,探讨超声介入治疗盆腔淋巴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卵巢癌30例(双侧18例,单侧12例)、内膜癌16例、宫颈癌14例术后出现的96个盆腔淋巴囊肿,囊肿大小≤5.0cm... 目的:通过超声介入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出现的盆腔淋巴囊肿的疗效分析,探讨超声介入治疗盆腔淋巴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卵巢癌30例(双侧18例,单侧12例)、内膜癌16例、宫颈癌14例术后出现的96个盆腔淋巴囊肿,囊肿大小≤5.0cm、无任何疼痛、发热等临床症状分为正常(A)组60例,囊肿大小〉5.0cm、有疼痛、发热等临床症状分为感染(B)组36例,两组均进行超声介入无水酒精硬化剂治疗。结果:经7天~3月随访观察,盆腔淋巴囊肿治愈率A组达100%,B组达86.1%,有显著差异(P〈O.05)。硬化剂治疗前A组无不良反应,B组出现不良反应,治疗后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介入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微创优势及满意疗效,将成为临床治疗盆腔淋巴囊肿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囊肿 生殖器肿瘤 女(雌)性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母皂苷元对谷氨酸引起的皮层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琦 隋海娟 +4 位作者 屈文慧 郁盛雪 金迎新 刘卓 金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1-285,共5页
目的观察知母皂苷元(Sarsasapogenin,SAR)对谷氨酸引起的皮层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乳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培养7 d后用于实验。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神经元树突生长发育情况;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Ho-echst33258核染色观察细胞凋亡... 目的观察知母皂苷元(Sarsasapogenin,SAR)对谷氨酸引起的皮层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乳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培养7 d后用于实验。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神经元树突生长发育情况;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Ho-echst33258核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Western印迹法检测神经元SYP、caspase-3、钙蛋白酶Ⅰ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谷氨酸可明显抑制神经元树突的生长发育,表现为神经元树突总长度明显降低、一级树突数目明显减少、最大分支级数明显减少及胞体面积缩小。SAR(10、30、100μmol.L-1)可明显抑制谷氨酸对神经元树突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并呈明显浓度依赖。MTT和Ho-echst33258核染色结果显示谷氨酸可降低神经元细胞活力及增加神经元细胞凋亡百分比。SAR(10、30、100μmol.L-1)能明显对抗谷氨酸引起的神经元细胞活力降低及细胞凋亡百分比增加。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谷氨酸可明显降低SYP蛋白表达水平及增加活性caspase-3、钙蛋白酶Ⅰ蛋白表达水平。SAR(10、30、100μmol.L-1)可明显对抗谷氨酸引起SYP蛋白表达降低及活性caspase-3、钙蛋白酶Ⅰ蛋白表达增加。结论知母皂苷元能够明显对抗谷氨酸引起的皮层神经元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母皂苷元 谷氨酸 皮层神经元 凋亡 突触素 半胱尖冬氨酸酶-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缓解及维持期治疗中左旋门冬酰胺酶副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弘 李丹 +2 位作者 李佳特 王秀丽 郝良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739-741,共3页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副作用,以探索L-ASP副作用的发生与患儿所处治疗阶段的关系,以便采用有效的监测手段减少副作用的发生,提高化疗安全性及患儿的长期...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副作用,以探索L-ASP副作用的发生与患儿所处治疗阶段的关系,以便采用有效的监测手段减少副作用的发生,提高化疗安全性及患儿的长期存活率。对38例处于诱导缓解期患儿与40例处于维持期加强治疗患儿在应用L-ASP时的相关副作用发生率及程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过敏反应、高血糖症及药物性肝炎的发生率在维持期加强治疗的ALL患儿高于诱导缓解期患儿,而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凝血异常、胰腺炎、低蛋白血症、胃肠道反应及合并感染性休克等副作用在诱导缓解期患儿中发生率高。结论:L-ASP在使用过程中有相关副作用的发生,尤其在诱导缓解期ALL患儿中的发生率较高,应引起重视,定期全面监测可有效减少和避免副作用的发生,提高化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门冬酰胺酶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儿童 诱导缓解 维持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平衡易位综合征的发现及临床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胜湘 刘丽 伍汉文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 :探讨大Y ,inv( 9) ,S+及 qh± 特殊的染色体结构异常板块的临床遗传学特征和染色体平衡易位二者之间的内在遗传学规律。方法 :采用二项分布四格表方式 ,对 980例平衡易位 ,大Y ,inv( 9) ,S+及qh± 进行统计学处理 ,并将 1... 目的 :探讨大Y ,inv( 9) ,S+及 qh± 特殊的染色体结构异常板块的临床遗传学特征和染色体平衡易位二者之间的内在遗传学规律。方法 :采用二项分布四格表方式 ,对 980例平衡易位 ,大Y ,inv( 9) ,S+及qh± 进行统计学处理 ,并将 10 0 9例的临床表现划分为四大主征 :自然流产、性发育异常、生育疾患及本人是病残者。结果 :10 0 9例平衡易位 ,大Y ,inv( 9) ,S+及 qh± 各自导致的主要临床特征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P >0 .2~ 0 .5 0 )。结论 :该研究发现大Y ,inv( 9) ,S+及 qh± 导致的主要临床特征属“类平衡易位”综合征 ,表明了有性生殖过程中 ,配子之间分子水平的微小不等交换可能对后代产生遗传学效应 ,并可导致相应的临床特征 ,同时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性分化异常或影响个体表型和健康。这类携带者生育后代应做产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平衡易位综合征 遗传学 研究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误诊浆膜下子宫肌瘤为卵巢瘤1例
9
作者 邓华 邵雪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249-249,共1页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误诊 浆膜 子宫肌瘤 卵巢瘤 声像图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泳urocortinⅡ对大鼠纹状体神经元自发放电及DA、ACH能神经传递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莹 张迪 +2 位作者 郑久明 刘新宇 刘春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25-1327,共3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csdisease,PD)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其主要病理特征为黑质一纹状体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变性缺失,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能过度兴奋。其常见的发病机制包括:兴奋毒性、细胞凋... 帕金森病(Parkinsoncsdisease,PD)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其主要病理特征为黑质一纹状体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变性缺失,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能过度兴奋。其常见的发病机制包括:兴奋毒性、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学说。有研究表明,新型神经肽(urocortin,UCN)具有神经元保护作用,可用于PD、阿尔采末病等疾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洛可定 纹状体 多巴胺 乙酰胆碱 促皮质激素释 放因子 微电泳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上皮内瘤变及鳞癌组织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的表达及与HPV16/18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9
11
作者 肖莉 万义增 +1 位作者 王宝 李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64-467,471,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鳞癌组织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的异常表达以及CIN、宫颈鳞癌发病与HPV16/18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原位杂交(ISH)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慢性宫颈炎组织(慢性宫颈炎组)、CIN组织(CINⅠ...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鳞癌组织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的异常表达以及CIN、宫颈鳞癌发病与HPV16/18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原位杂交(ISH)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慢性宫颈炎组织(慢性宫颈炎组)、CIN组织(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和宫颈鳞癌组织(宫颈癌组)中HPV16/18感染以及HDAC1的表达。结果慢性宫颈炎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和宫颈癌组中HPV16/18的感染率分别为8.33%、34.78%、48.00%、65.21%、78.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AC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13.04%、32.00%、47.82%和76.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18感染组的HDAC1阳性表达率高于HPV16/18未感染组(P<0.05)。HDAC1的阳性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无关(P>0.05),而与组织分化、间质浸润深度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P均<0.05)。结论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HPV16/18感染可能是通过提高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的水平抑制转录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 HPV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能量多普勒检测正常胎儿脑动脉的血流动力学 被引量:13
12
作者 邵雪竹 邓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5期614-616,共3页
目的 确定胎儿正常脑动脉血流参数的正常值。方法 用能量多普勒及脉冲频谱多普勒检测 165例胎龄 16~40周胎儿的大脑中动脉 (MCA)、大脑前动脉 (ACA)、大脑后动脉 (PCA)、后交通动脉 (PCoA)的收缩期速度 (Vs)、舒张期速度 (Vd)、搏动... 目的 确定胎儿正常脑动脉血流参数的正常值。方法 用能量多普勒及脉冲频谱多普勒检测 165例胎龄 16~40周胎儿的大脑中动脉 (MCA)、大脑前动脉 (ACA)、大脑后动脉 (PCA)、后交通动脉 (PCoA)的收缩期速度 (Vs)、舒张期速度 (Vd)、搏动指数 (PI)、阻力指数 (RI)、收缩期 /舒张期速度比值 (S/D)。结果 脑动脉血流速度参数两侧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MCA、ACA、PCA的血流速度与妊娠周数存在显著正相关 (P <0 .0 1) ,即随妊娠周数增加而增快 ,脑动脉的PI、RI与妊娠周数也存在显著相关 (P <0 .0 1)。在妊娠末期 ( 3 6~ 40周 ) ,脑动脉的血流速度增至最大 ,而PI、RI、S/D则下降至最低。结论 本文的数据可作为胎儿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正常值的参考 ,并可用于临床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多普勒 胎儿脑动脉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竹提取物C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细胞分泌IL-6 CA-125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艳凤 潘兴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6-498,共3页
目的:探讨玉竹提取物C(Extractionofpoly-gonaturmOdoratum,EC-PAO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细胞(EutopicEndometrium,EE)分泌IL-6和CA-125表达的影响。方法:对EE细胞进行体外分离培养,细胞免疫组化鉴定细胞类型及纯度;加入10μg... 目的:探讨玉竹提取物C(Extractionofpoly-gonaturmOdoratum,EC-PAO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内膜细胞(EutopicEndometrium,EE)分泌IL-6和CA-125表达的影响。方法:对EE细胞进行体外分离培养,细胞免疫组化鉴定细胞类型及纯度;加入10μg/mL、100ug/mL、1000μg/mL三种浓度的EC-PAOA连续培养24h、48h和72h,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EE间质细胞培养上清中IL-6的含量及上皮细胞培养上清CA-125的含量。结果:EC-PAOA对EE细胞分别作用48h、72h浓度为100μg/mL1000μg/mL,显著降低间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的水平,减弱上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CA-125的表达(P<0.01)。结论:由此得出EC-PAOA能降低EM患者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泌IL-6,减弱上皮细胞CA-125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竹提取物C 子宫内膜异位症 细胞培养 IL-6 CA-1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伦理”,多沟通 构筑“病人满意工程”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洪伦 徐艳 蔡竹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9年第3期58-58,63,共2页
构筑"病人满意工程",以病人满意为目标,从病人的角度和观点,分析、考虑病人的权利和要求,开展以沟通为主的"出院(门诊、围产期)患者满意度调查"和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及时解决在医疗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对医院发展... 构筑"病人满意工程",以病人满意为目标,从病人的角度和观点,分析、考虑病人的权利和要求,开展以沟通为主的"出院(门诊、围产期)患者满意度调查"和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及时解决在医疗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对医院发展、占领市场主动权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 沟通 病人 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经散敷脐治疗痛经265例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敏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6-327,共2页
关键词 敷脐治疗 痛经散 《中国药典》 1999年 调经止痛 门诊治疗 痛经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ill缝线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9
16
作者 金凤斌 任波 +1 位作者 陈双 韩丽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Quill缝线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3~6月我院103例大子宫肌瘤(直径8~12 cm)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52例应用Quill缝线缝合子宫肌瘤残腔(Quill线组),51例应用薇乔线缝合肌瘤残腔(薇乔线组)... 目的探讨Quill缝线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2年3~6月我院103例大子宫肌瘤(直径8~12 cm)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52例应用Quill缝线缝合子宫肌瘤残腔(Quill线组),51例应用薇乔线缝合肌瘤残腔(薇乔线组),比较2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及预后。结果 Quill线组缝合子宫时间(8.7±1.9)min,明显短于薇乔线组(17.4±3.2)min(t=-16.815,P=0.000);Quill线组手术时间(77.2±8.2)min,明显短于薇乔线组(91.8±14.0)min(t=-6.473,P=0.000);Quill线组留置盆腔引流时间(28.0±3.9)h,明显短于薇乔线组(41.1±7.1)h(t=-11.636,P=0.000);Quill线组术中出血量(88.4±11.6)ml,明显少于薇乔线组(112.9±20.9)ml(t=-7.374,P=0.000);Quill线组术后病率11.5%(6/52),明显低于薇乔线组27.4%(14/51)(χ2=4.167,P=0.041);Quill线组术后住院时间(3.5±0.5)d,明显短于薇乔线组(3.8±0.6)d,(t=-2.759,P=0.007)。术后随访2年:2组术后1、2年子宫肌瘤复发率和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Quill缝线缝合肌瘤残腔可以降低手术难度,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缝合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尤其适用于大子宫肌瘤(8~12 cm)缝合残腔,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Quill缝线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拆台式助产联合母婴接触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郭思彤 马艳梅 +2 位作者 马佳 卢静 刘静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3-15,共3页
目的改善初产妇分娩体验与结局。方法将单胎足月自然分娩的8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助产士右侧站立助产及母婴接触30 min的常规法;干预组采取拆台、助产士对面站立助产及母婴接触90 min的联合法。结果两组新生儿评分... 目的改善初产妇分娩体验与结局。方法将单胎足月自然分娩的8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助产士右侧站立助产及母婴接触30 min的常规法;干预组采取拆台、助产士对面站立助产及母婴接触90 min的联合法。结果两组新生儿评分、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新生儿觅食、含接及吸吮开始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产妇会阴裂伤程度及产后2 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拆台式助产联合母婴接触法安全,可促进新生儿早吸吮,减轻产妇会阴裂伤程度及产后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自然分娩 拆台式助产 新生儿 母婴接触 分娩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8
18
作者 金凤斌 韩丽萍 尤俊岭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302-303,共2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TLH)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3月~2006年5月有全子宫切除指征的TLH100例(腹腔镜组)和TAH100例(开腹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比较2种术式的手... 目的比较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TLH)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3月~2006年5月有全子宫切除指征的TLH100例(腹腔镜组)和TAH100例(开腹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比较2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剂使用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排气时间(34.9±12.6)h显著短于开腹组的(52.6±11.7)h(t=-10.294,P=0.000);腹腔镜组住院时间(4.5±1.2)d显著短于开腹组(6.3±1.2)d(t=-10.607,P=0.000);腹腔镜组术后镇痛5例,显著少于开腹组58例(χ2=38.752,P=0.000)。2组在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组1例输尿管阴道瘘;开腹组1例膀胱损伤,6例切口脂肪液化,2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3.255,P=0.071)。结论TLH具有创伤小、腹腔内环境干扰小、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全子宫切除术 开腹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19
作者 金凤斌 李元博 +2 位作者 任波 刘桃 杨晶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1期2666-2668,2673,共4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在辽宁省锦州市妇婴医院进行诊治的子宫内膜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妇科...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在辽宁省锦州市妇婴医院进行诊治的子宫内膜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妇科千金片。治疗2周为1个疗程,2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以上。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效果、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于2组痊愈的患者,对其进行为期一年的电话随访(共4次),统计2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为92.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为15%;观察组炎性反应因子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经随访统计,观察组痊愈患者中总复发率为8%,对照组为12%。以上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炎,不仅比常规治疗效果更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而且降低了患者的复发率,适合临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子宫内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经散敷脐治疗原发性痛经180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晓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99年第1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痛经散 敷脐 痛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