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锦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浅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付志峰
朱宏利
陈国富
-
机构
锦州市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农村经济发展局
锦州市农村经济委员会
-
出处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3-53,共1页
-
文摘
近几年来,锦州市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列入全市农业升级及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无论是主导产品基地培育、还是龙头企业建设及市场体系形成,服务载体完善等都呈现出全面推进的良好态势。
-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锦州市
发展情况
龙头企业建设
重中之重
农村工作
基地培育
主导产品
-
分类号
F3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关于锦州市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思考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姚鹏
杜国斌
赵泓
姚志军
-
机构
锦州市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锦州市农村经济委员会
-
出处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1-51,共1页
-
文摘
一、基本情况
锦州市是辽宁的农业大市,资源丰富,自然气候适宜.种植业、养殖业的产品是全省的主要产区之一,部分品种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独特的优势.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农产品生产由于种种原因,只注重数量的增长,而忽视了质量的提高,因而导致食用农产品质量不高、安全性差.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全国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进程的加快,锦州市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也有了实质性的启动.到2004年底,全市拥有绿色有机食品企业一家,有机食品标志4个,生产规模4.6万亩,产值4500万元,创汇300万元,产品出口欧洲和日本;绿色食品企业标志10个,主要产品有黑小麦、绿地米、番茄、黄瓜等32个品种,无公害农产品产品证18个,主要产品有绿豆、葡萄、茄子、大米等.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面积近万亩.
-
关键词
锦州市
绿色食品
无公害农产品
农村
农产品质量
-
分类号
F426.8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锦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姚鹏
王海杰
-
机构
锦州农业科学院
锦州市农村经济委员会
-
出处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38,共2页
-
文摘
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锦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市场经济提高和发展的大潮中数量日益增多,规模不断壮大,效益日益显著,特别是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以后,在各级政府大力助推和有关部门的积极引导下,农民创办加入合作社的热情很高,合作社发展不断扩大,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为此。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锦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与对策谈点粗浅认识。
-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锦州市
现状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农村市场经济
农村经济发展
30年代
合作社法
-
分类号
F321.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论农业产业化与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
被引量:8
- 4
-
-
作者
刘怡
陈焕然
陈国富
-
机构
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农村经济发展局
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娘娘宫乡
锦州市农村经济委员会
-
出处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19,共2页
-
文摘
农业产业化和与之桕适应的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是现阶段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一个主要标志,也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生产力进一步得到解放所找到的一条途径。当前农业产业化和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正处于发育和发展的阶段,我们从理论到实践上研究和把握它的发展趋向,对于促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生产合作社的发育,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本文结合锦州的实际,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
关键词
专业生产合作社
农业产业化
农民
农业生产力水平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发展趋向
发育
解放
-
分类号
F321.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农民增收的出路
被引量:1
- 5
-
-
作者
何晓莉
-
机构
锦州市农村经济委员会
-
出处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28,共1页
-
文摘
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题.目前,各地都在寻找增加农民收入的出路,制定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解决阻碍农民增收的问题.我认为增加农民收入应着力解决以下几个矛盾:
-
关键词
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增收
出路
“三农”问题
制定
措施
阻碍
主题
矛盾
-
分类号
F323.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