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体温对冠心病搭桥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的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杨森 宋波 +6 位作者 邱璇 戴晋 张雷 李俊峰 王秋波 樊修元 王雪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搭桥手术患者低体温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关联。方法选取锦州市中心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冠心病搭桥手术患者645例,年龄(56.1±9.3)岁。所有手术均采用低温体外循环,手术时间为(3.56±1.68)h。分别... 目的探讨冠心病搭桥手术患者低体温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关联。方法选取锦州市中心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冠心病搭桥手术患者645例,年龄(56.1±9.3)岁。所有手术均采用低温体外循环,手术时间为(3.56±1.68)h。分别记录体外循环结束时温度(T1)、出室时温度(T2)、术后1h温度(T3)、术后2h温度(T4)、术后5h温度(L),计算T=(T1+T2+T3+T4+T5)/5。根据T值划分为低体温组(M1,T〈35.5℃)、亚低温组(M2,35.5℃≤T〈36.2℃)、正常体温组(M3,36.2℃≤T≤37.3℃)和高体温组(M4,T〉37.3℃)。所记录温度为直肠温度。结果M1凝血酶原时间为(34.7±6.2)s,术后5h引流量(467±174)ml,与M3的(10.1±5.8)s和(258±132)ml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1在ICU滞留的时间与M3组相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但机械通气时间延长8.7h;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M1高于其他各组。结论冠心病搭桥术围手术期的低体温发生率为50%-70%,会对机体凝血机制、氧耗量、脏器功能等产生一系列影响。低温可激发寒颤反射,寒颤会使机体的耗氧量增加4-5倍,同时还往往伴随血清儿茶酚胺的增高,这种高代谢状态加重了受损心脏的负担,增加了心肌缺血的发生率。低温时脏器血流量减少,对肝、肾、脑等脏器功能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搭桥术 体外循环 围术期 低体温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金玉子 蔡玲 礼跃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6期8-9,共2页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临床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5例RMPP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2 mg/(kg·d),对照组给予地塞米...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的临床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5例RMPP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2 mg/(kg·d),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0.25 mg/(kg·d)。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肺部炎症吸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CRP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1)。两组均未发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可有效改善RMPP患儿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及CRP水平,短期应用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胰岛素、IL-6和CRP水平的研究
3
作者 王倩 礼跃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12期1-2,共2页
目的研究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中胰岛素与促炎性细胞因子(IL-6、CRP)的水平。方法选取本院确诊为不稳定心绞痛的患者50例为疾病组,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为35-73岁;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 目的研究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清中胰岛素与促炎性细胞因子(IL-6、CRP)的水平。方法选取本院确诊为不稳定心绞痛的患者50例为疾病组,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为35-73岁;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为33-70岁。收集所有参与者血清,测定其血清胰岛素、血糖、IL-6和CRP的水平。结果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血清胰岛素、IL-6和CRP水平明显升高(P〈0.01),且血清胰岛素水平与IL-6(r=0.481)和CRP(r=-0.442)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的胰岛素水平会明显上升而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而在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促炎细胞因子(CRP、IL-6)的水平也会明显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心绞痛 胰岛素 促炎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的意义
4
作者 潘宁 邓宾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12期149-150,共2页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从而为临床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本文以该院2010年12月—2013年1月期间入院治疗的24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有无肾病情况进行...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从而为临床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本文以该院2010年12月—2013年1月期间入院治疗的24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有无肾病情况进行分组,分别为非DN组、Ⅲ期DN组、Ⅳ期DN组、Ⅴ期DN组,每组61例患者,所有患者在入院后检测血清胱抑素C、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尿素氮、肌酐,同时检测尿常规和尿微量白蛋白,并进行相关的比较研究。结果在Cys-C指标上,III期DN组、IV期DN组和V期DN组患者的水平均高于非DN组患者,且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UREA和CRE指标上,IV期DN组和V期DN组患者的水平均高于非DN组患者,且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胱抑素C是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2型糖尿病肾病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聚集报警在真性和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鉴别中的应用
5
作者 潘宁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9期7-8,11,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报警(PCIP)在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PTCP)与真性血小板减少鉴别中的意义。方法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70份健康人、57份真性血小板减少和26份EDTA-PTCP患者的EDTA-K2抗凝静脉血的PLT并记录...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报警(PCIP)在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PTCP)与真性血小板减少鉴别中的意义。方法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70份健康人、57份真性血小板减少和26份EDTA-PTCP患者的EDTA-K2抗凝静脉血的PLT并记录血小板聚集报警信息(PCIP),比较PCIP在三组间的异同;检测26份EDTA-PTCP的枸橼酸盐抗凝静脉血的同上参数,并比较EDTA-PTCP组中两种抗凝标本PCIP的异同。血涂片镜检法复核57份真性血小板减少和26份EDTA-PTCP的EDTA-K2抗凝静脉血的血小板聚集情况,分析PCIP与血涂片镜检法在判断血小板聚集时的符合率。结果以血小板聚集指数(PCI,PLT Clumps Index)100为PCIP的cutoff值,70份健康人、57份真性血小板减少和26份EDTA-PTCP患者的EDTA-K2抗凝静脉血的PCIP阳性率分别为0%、1.75%和100%,前两组间PCIP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EDTA-PTCP组PCIP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组、真性血小板减少组(P均<0.05);26份EDTA-PTCP的枸橼酸盐抗凝静脉血的PCIP阳性率为3.85%,显著低于本组EDTA-K2抗凝静脉血的结果 (t=8.649,P<0.05)。在判断血小板聚集时,PCIP与血涂片镜检法的符合率为98.8%(82/83)。结论 PCIP是监测血小板聚集的良好指标,可用于EDTA-PTCP和真性血小板减少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聚集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