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贡献 被引量:38
1
作者 张云飞 李娜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14,共10页
围绕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时代议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历史观、发展观、价值观、方法论、治理观、群众观、全球观等方面明确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奠定了21世纪... 围绕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时代议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历史观、发展观、价值观、方法论、治理观、群众观、全球观等方面明确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奠定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内核。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阶级性和人民性、实践性和创造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等性质和特征,彰显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品格。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卓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21世纪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正义诉求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娜 张云飞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0-27,共8页
生态正义是有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诉求。他们认为,资本主义正义并不正义,是造成生态不义的制度根源;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最能体现正义要求,应将马克思主义方法引入生态正义议题中;针对不平等现实,应从批判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高度实现生... 生态正义是有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诉求。他们认为,资本主义正义并不正义,是造成生态不义的制度根源;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最能体现正义要求,应将马克思主义方法引入生态正义议题中;针对不平等现实,应从批判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高度实现生态正义;只有实现权力变革,以基于共同体和混合所有制的市场社会主义为理想选择,才能实现生态正义。尽管这一诉求具有局限性,但毕竟具有红色色彩,因此,理应成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马克思主义 生态正义 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 共同体 生态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健康思想的形成机理、内容构成及当代启示
3
作者 温婷婷 张洪江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9-725,共7页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前提是重视人的健康,虽然马克思没有对健康问题进行专门的论述,但是他的许多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健康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形成机理来看,马克思健康思想的产生基于历史的发展对科学健康观的...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前提是重视人的健康,虽然马克思没有对健康问题进行专门的论述,但是他的许多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健康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形成机理来看,马克思健康思想的产生基于历史的发展对科学健康观的诉求,发展于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入思考研究,升华于指引当时工人阶级现实运动的需要,并依据实践经验而不断丰富发展;从内容构成上看,马克思健康思想包括对工人健康权的重视、对公共生存环境的关注,以及提出健康是未来社会的人的必备素养等内容;为培养人民健康观念提供了思想指引,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理论启迪,为化解全球健康问题提供了有力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健康思想 健康中国 健康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马克思主义对绿色GDP的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娜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05-208,共4页
有机马克思主义致力于共同体经济的研究,在"共同福祉"价值观的基础上催生了共同体经济学,即生态经济学。其在对GDP的考量上,分析了GDP崇拜产生的原因和弊端,提出绿色GDP的观点。同时,有机马克思主义把自然资本的概念引入经济... 有机马克思主义致力于共同体经济的研究,在"共同福祉"价值观的基础上催生了共同体经济学,即生态经济学。其在对GDP的考量上,分析了GDP崇拜产生的原因和弊端,提出绿色GDP的观点。同时,有机马克思主义把自然资本的概念引入经济理论当中,主张扣除自然虚数代价,承认生态福利的概念,最终实现构筑绿色评价体系的目标。有机马克思主义对绿色GDP的探讨对当今中国的绿色发展和实现生态文明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马克思主义 共同体经济学 绿色G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参与公共卫生监测的伦理审视
5
作者 刘鸿越 刘长君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7-21,共5页
人工智能在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数据预测等环节对公共卫生监测的深度参与,能够实现疫情的监测预警、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环境卫生与健康关联分析、公共卫生资源优化供给,在提升公共卫生防控效能方面发挥了显著优势。但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在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数据预测等环节对公共卫生监测的深度参与,能够实现疫情的监测预警、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环境卫生与健康关联分析、公共卫生资源优化供给,在提升公共卫生防控效能方面发挥了显著优势。但是,人工智能在公共卫生监测中面临数据信息易泄露威胁隐私安全、模型可理解性存在引发的信任风险、算法运行存在偏见导致的监测结果失真、责任归属不明晰产生道德问题等一系列伦理问题。为消解这些伦理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道德规范、强化各方合作和优化算法问责机制,进而为人工智能参与公共卫生监测提供有效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公共卫生监测 伦理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生成、要义及特质
6
作者 肖唤元 朱婧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2,共8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如何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现实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视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困境,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现...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如何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现实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视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困境,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现实要求,遵循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基本方略的内在要求,对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提出一系列新观念、新思想、新战略,明确了新时代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基本遵循、战略主题、价值追求、实现途径、重要保证、责任担当,彰显出鲜明的战略意蕴、人民情怀、系统思维和实践品格。深刻理解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生成、要义及特质,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 生态文明 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数字医疗的关键堵点及应对策略
7
作者 王闻萱 赵力佳 刘晓宇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63,共4页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能够有效升级数字医疗新科技、汇聚数字医疗新动能、形成数字医疗新产业。当前新质生产力赋能数字医疗面临技术制约、理念阻滞及制度滞后等关键堵点。对此,迫切需要夯实技术基础,提升新质生产力赋能数字医疗的效果;加...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能够有效升级数字医疗新科技、汇聚数字医疗新动能、形成数字医疗新产业。当前新质生产力赋能数字医疗面临技术制约、理念阻滞及制度滞后等关键堵点。对此,迫切需要夯实技术基础,提升新质生产力赋能数字医疗的效果;加强理念引领,释放新质生产力赋能数字医疗的效能;健全制度保障,提高新质生产力赋能数字医疗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医疗 隐私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体系 被引量:8
8
作者 张云飞 李娜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以新时代关于文化建设的“文本群”为文献依据,可以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十个命题。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 以新时代关于文化建设的“文本群”为文献依据,可以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十个命题。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文化工作导向,坚持以“两个结合”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发展的科学原则和方法论,坚持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以系统观念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以文化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以文化自信自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坚持以全球文明倡议推动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十者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是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红线,将新时代各个专门领域的党的创新理论联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医学人文学科建设与发展学者共识——2023年8月哈尔滨“中国医学人文学科建设研讨会”纪要 被引量:7
9
作者 王锦帆 尹梅 +13 位作者 王岳 刘欢 何仲 刘云章 邓蕊 陈旻 刘俊荣 曹永福 王东红 张洪江 卢凤香 程瑜 何源 单芳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8-252,共5页
2023年8月2-4日,由《中国医学伦理学》、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医院人文管理与人才培养专委会、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医师报》、中国卫生法学会、中国抗癌协会、中国伦理学会等机构共同主办的第三届“构建医患命运共... 2023年8月2-4日,由《中国医学伦理学》、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医院人文管理与人才培养专委会、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医师报》、中国卫生法学会、中国抗癌协会、中国伦理学会等机构共同主办的第三届“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学术论坛在哈尔滨市举办。大会安排了“中国医学人文学科建设研讨会”分论坛,国内医学人文学者参加会议。研讨会上经过热烈讨论,形成了《中国医学人文学科建设与发展学者共识》。提出新时代下亟待建设好医学人文学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引领医学人文学科学术融合发展,同时,对于医学人文学科建设,需要优化组织机制,繁荣发展医学人文学科的整体构架,加快建设医学人文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推进立德树人医学人文教育教学新载体,着力解决医学人文研究生培养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 学科建设 学者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数字政府的风险结构及其回应——以风险社会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4
10
作者 谷飞 傅建平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93,共17页
数字政府建设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之相关的科学技术风险已然成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嵌入数字政府的重要议题。在风险社会理论框架下,唯有将技术赋能、技术风险以及技术规制进行综合统筹,我们才能完整掌握生成式人工智... 数字政府建设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之相关的科学技术风险已然成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嵌入数字政府的重要议题。在风险社会理论框架下,唯有将技术赋能、技术风险以及技术规制进行综合统筹,我们才能完整掌握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数字政府建设的逻辑链条。事实证明,作为一个深度交互的人工智能系统,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入数字政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时代性、智慧性和精准性。但与此同时,在将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数字政府的过程中,也蕴含着一系列的风险和挑战,这集中表现为数据主权风险、文化秩序风险以及数据安全风险这三个层面。在风险社会理论的框架下,科技风险之防范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宏观层面的制度建构,也需要微观层面的机制填充,唯有立足于数据分类分级、数据责任配置以及科技伦理加以系统重塑,才能最终在利用与规制生成式人工智能之间找寻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数字政府 风险社会理论 数据分类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增强AI与教育共生:未来教育新生态 被引量:10
11
作者 谷飞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0,共8页
随着人工智能迈入认知智能时代,认知增强AI将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创新力量。本研究从认知增强AI的定义入手,探讨其通过深度学习、符号推理、类脑计算和知识图谱等技术,与人类认知系统深度协作,并提出多层次理论框架,展示认知增强AI在未... 随着人工智能迈入认知智能时代,认知增强AI将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创新力量。本研究从认知增强AI的定义入手,探讨其通过深度学习、符号推理、类脑计算和知识图谱等技术,与人类认知系统深度协作,并提出多层次理论框架,展示认知增强AI在未来教育生态中的角色转变:从工具型AI向人机共生的智能体演化。该框架涵盖感知层、推理层和决策层,强调认知增强AI如何通过实时感知与反馈、逻辑推理与动态优化,提升教育过程的认知协作水平,并深入分析了认知增强AI与教育系统的协同进化路径,指出未来教育生态将向全息、动态、个性化方向演变。通过AI驱动的超个性化认知增强系统和多元智能支持,未来教育有可能实现从静态知识传授向动态、互动、全方位认知支持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增强AI 全息式协同作用 未来教育生态 共同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郝桂荣 杨昊霖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5-37,共3页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百余年奋斗历程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物质载体,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独特的文化育人价值是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史料素材。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增强立德树人实...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百余年奋斗历程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物质载体,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独特的文化育人价值是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史料素材。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增强立德树人实效。在全面“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背景下,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搭建协同育人平台、建设校园文化,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资源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 一体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知情同意权行使主体的困境与纾解 被引量:4
13
作者 崔钧 徐梓硕 +1 位作者 李娜 张洪江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8-33,共6页
随着社会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医患关系的日益复杂化,构建一套完善的患者知情同意权制度已然成为医患关系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剖析患者知情同意权的行使主体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包括如何确定知情同意权的行使主体、如何界定主体之间关系... 随着社会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医患关系的日益复杂化,构建一套完善的患者知情同意权制度已然成为医患关系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剖析患者知情同意权的行使主体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包括如何确定知情同意权的行使主体、如何界定主体之间关系、当主体之间发生冲突时该如何顺位、在抢救生命垂危患者等特殊情况下患者家属意见与医疗机构治疗方案发生严重分歧时,知情同意权的行使主体应是谁等。从而提出完善患者知情同意权行使主体制度的对策,从根本上改变患者在当下医疗环境中的相对弱势地位,进而保障患者的相关利益不受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情同意权 行使主体 生命健康权 最佳利益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与消费增长——基于城乡差异视角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喆 张卓 连婷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1-64,共4页
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这一结构性变动对我国消费市场的影响,对于盘活内循环体系,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对消费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不利于消费增长,社会... 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这一结构性变动对我国消费市场的影响,对于盘活内循环体系,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对消费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不利于消费增长,社会保障在刺激消费增长的同时,会平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从城乡差异视角来看,人口老龄化对农村地区的消费抑制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社会保障 消费增长 城乡差异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急药物储备及其优化的伦理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郅睿 刘长君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1,共4页
应急药物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起到保障人类健康和维护国际安全的作用,然而当前的应急药物储备策略在实践中面临着资源分配不公、社会公正性有待提升及储备灵活性亟待增强等伦理问题,以伦理学视角为基础,对应急药物储备的优化路径... 应急药物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起到保障人类健康和维护国际安全的作用,然而当前的应急药物储备策略在实践中面临着资源分配不公、社会公正性有待提升及储备灵活性亟待增强等伦理问题,以伦理学视角为基础,对应急药物储备的优化路径进行探索,提出应急药物储备的优化应建立在公平公正、优先性及公益性等伦理原则基础上,逐步完善应急药物储备公正价值观、加强药品供应链资源的合理配置、健全应急医疗药物储备的制度体系等政策措施,以期为应急医疗药物储备管理模式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药物 公共卫生政策 伦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基因组测序资源的数据开放建设及其伦理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长君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6,共6页
在大流行性风险下,充分实现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的开放共享是维护国际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前提。国际社会关于病毒基因信息的开放体制主要基于效用、尊重、互惠、共济的伦理期望,在实践中体现为数据贡献者与数据用户之间非正式的、基于部... 在大流行性风险下,充分实现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的开放共享是维护国际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前提。国际社会关于病毒基因信息的开放体制主要基于效用、尊重、互惠、共济的伦理期望,在实践中体现为数据贡献者与数据用户之间非正式的、基于部分信任的共享政策。通过梳理现有病毒基因组序列跨国开放体制的运行模式,分析了体制在“科学礼仪”、互惠共济失衡、技术效用失能等方面的伦理困境,并提出了完善开放体制的观念引领、贯彻惠益共享的共同责任、构建稳定的制度执行机制、缩减技术落差及扩大信息共享惠益共济的治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生物 基因组数据库 数据共享 公共卫生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苗接种风险沟通的伦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郅睿 刘长君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6-9,共4页
预防接种是有效降低传染病感染率的重要措施,疫苗接种风险作为社会风险的表现形式之一,其有效的风险沟通是保障疫苗接种率的主要手段,然而风险沟通的主体受到信息传播途径及透明度、个体认知能力、网络舆情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疫苗接种... 预防接种是有效降低传染病感染率的重要措施,疫苗接种风险作为社会风险的表现形式之一,其有效的风险沟通是保障疫苗接种率的主要手段,然而风险沟通的主体受到信息传播途径及透明度、个体认知能力、网络舆情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疫苗接种伦理难题的出现。厘清风险沟通在疫苗接种中的应用,对影响疫苗接种风险沟通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优化风险沟通策略应在遵循公平平等、知情同意、信任互助的伦理原则基础上,提高信息交互效能、重构公众的疫苗认知及完善沟通新媒介等,为疫苗接种风险沟通提供新思路和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接种 风险沟通 疫苗犹豫 伦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临床试验的责任伦理考量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越 姜健 张洪江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0-895,共6页
在药物临床试验过程中,针对其引发的法律及现实问题提出积极应对措施之际,应该更加关注其责任伦理问题。如受试者个人责任意识迷失,监管主体监管不足,责任主体契约责任履行瑕疵、研究者职业责任与个人私欲相冲突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 在药物临床试验过程中,针对其引发的法律及现实问题提出积极应对措施之际,应该更加关注其责任伦理问题。如受试者个人责任意识迷失,监管主体监管不足,责任主体契约责任履行瑕疵、研究者职业责任与个人私欲相冲突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基于责任伦理原则,提出培养受试者个人责任伦理意识、加强责任监管机制建设、完善知情同意补偿条款、提升研究主体职业责任感等具体对策,从而完善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权益保障,保护受试者的生命健康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临床试验 受试者 责任伦理 知情同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姑息治疗面临的生命伦理难题及破解之道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珂宇 张洪江 戈丽薇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64-769,共6页
姑息治疗作为治疗恶性肿瘤最为特殊的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缓解患者及其家属的身心痛苦,而且可以帮助患方减轻经济负担并有效避免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然而,在姑息治疗服务实际推进过程中却面临死亡尊严、心理... 姑息治疗作为治疗恶性肿瘤最为特殊的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缓解患者及其家属的身心痛苦,而且可以帮助患方减轻经济负担并有效避免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然而,在姑息治疗服务实际推进过程中却面临死亡尊严、心理照护需求、患者自主决策权利等多方面的伦理问题。从生命伦理角度出发,通过剖析不同类型的现实争端,揭示其内在伦理问题,并从捍卫患者尊严、打破传统认知局限、建立医患共同决策的场域模式等方面为构建符合国情的姑息治疗服务模式,维护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命权益,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患者 姑息治疗 生命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颠倒的医患利益关系颠倒过来——兼论道德绑架
20
作者 赵越 张洪江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7-11,共5页
在资本主体化的现实背景下,大型医院不断扩张,医生为了满足个人私欲,在诊疗服务中过度依赖仪器设备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为现代医学发展带来了极大冲击。在医疗实践中不断产生突破医学道德底线、行业行为底线的行为,医学伦理的作用日益减弱... 在资本主体化的现实背景下,大型医院不断扩张,医生为了满足个人私欲,在诊疗服务中过度依赖仪器设备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为现代医学发展带来了极大冲击。在医疗实践中不断产生突破医学道德底线、行业行为底线的行为,医学伦理的作用日益减弱,更有甚者,认为医学伦理是医学发展的绊脚石,是对医学、医生的道德绑架。对此问题进行分析,明确医疗领域中一直被认定为“道德绑架”的现象,实为颠倒是非,而复原“医乃仁术”是破解此是非颠倒现象的光明正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利益 道德绑架 利益伦理 制度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