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D/CAM一体成型纤维桩核对修复下颌前磨牙漏斗状根管的桩核适合性及抗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周露阳 屈直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5-362,共8页
目的:对比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一体成型纤维桩核和预成纤维桩联合树脂间接法制备桩核,对修复下颌前磨牙漏斗状根管的桩核适合性及抗折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2颗大小相近的单根下颌前磨牙统一制备为漏斗状根管,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平均分成两... 目的:对比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一体成型纤维桩核和预成纤维桩联合树脂间接法制备桩核,对修复下颌前磨牙漏斗状根管的桩核适合性及抗折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2颗大小相近的单根下颌前磨牙统一制备为漏斗状根管,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平均分成两组:A组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一体成型纤维桩核;B组用预成纤维桩联合树脂间接法制备桩核,两组统一铸造金属全冠修复.每组中随机抽取1颗以垂直样本牙长轴方向制成牙切片于扫描电镜下观察两组样本牙不同部位横断界面的桩核适合性;其余样本牙包埋后通过万能试验机,以速度1.00mm/min对30°倾斜牙体功能尖进行加载并记录试件断裂时的最大载荷与折裂方式.结果:A组桩核根颈部、根中部、根尖部3个部位的根管适合性均显著优于B组;两组最大抗折载荷相比,A组(530.50±43.59)N>B组(351.10±38.88)N,有显著差异(F=94.34,P<0.001).结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一体成型纤维桩核修复下颌前磨牙漏斗状根管具有较好的根管适合性和较高的抗载荷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成型纤维桩核 漏斗状根管 桩核修复 桩核适合性 抗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诱发雌鼠生殖异常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魏克敏 张轶博 李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53-659,共7页
目的建立慢性感染牙龈卟啉单胞菌(P.g)的孕鼠模型,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与早产及相关出生异常的关系。方法建立口腔牙周P.g感染模型,将52只雌鼠随机分为P.g感染组(n=26)和对照组(n=26)。对照组不做处理,P.g感染组将雌鼠麻醉,打开雌鼠... 目的建立慢性感染牙龈卟啉单胞菌(P.g)的孕鼠模型,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与早产及相关出生异常的关系。方法建立口腔牙周P.g感染模型,将52只雌鼠随机分为P.g感染组(n=26)和对照组(n=26)。对照组不做处理,P.g感染组将雌鼠麻醉,打开雌鼠第一磨牙髓腔并直接注入W83a菌株,再将牙填充,感染后6周,雌鼠进行合笼交配,以雌鼠阴道栓形成记为孕0d。提取牙根处肉芽组织的P.g进行培养。记录怀孕天数以及出生时子鼠体重,收集血清和胎盘组织以评估怀孕期间的全身及局部情况。结果在牙周感染P.g后,小鼠外周血血清TNF-α、IL-17、IL-6以及IL-1β水平明显升高。P.g感染组雌鼠的平均妊娠时间(18.25d)明显短于对照组(20.45d,P<0.01),子鼠出生体重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免疫组织化学和PCR检测在胎盘组织发现了P.g。P.g感染可引起胎膜早破、胎盘早剥、滋养层和内皮细胞的退行性变及坏死,使胎盘组织内的多形核白细胞和巨噬细胞明显增加,同时伴有局部TNF-α和COX-2炎症因子表达增加。P.g感染雌鼠胎盘组织内皮细胞CD-31表达减少,DNA氧化损伤指标8-OHd G增加,凋亡因子caspase-3表达减少。结论感染P.g的雌鼠可出现早产及低出生体重等异常,进入胎盘的P.g可使血液和局部炎症因子表达增加。在孕前及时清除牙周或牙龈炎可防止部分生殖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感染 龈紫单胞菌 细胞因子类 早产 生殖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制备形态对短冠磨牙髓腔固位冠抗折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粟猛 屈直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比较3种不同预备深度和有无牙本质肩领对髓腔固位冠修复体及牙体抗折性的影响,为临床上髓腔固位冠修复短冠磨牙的牙体预备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牙颈部至根尖形态完整的上颌离体恒磨牙30颗。设置3种髓腔预备深度3 mm、4 mm、5 mm,两... 目的:比较3种不同预备深度和有无牙本质肩领对髓腔固位冠修复体及牙体抗折性的影响,为临床上髓腔固位冠修复短冠磨牙的牙体预备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牙颈部至根尖形态完整的上颌离体恒磨牙30颗。设置3种髓腔预备深度3 mm、4 mm、5 mm,两种边缘预备形式,随机分为6组,通过CAD-CAM技术制作氧化锆髓腔固位冠进行修复,随后进行抗折强度测试,记录折裂负荷值以及折裂模式。结果:6组样本的折裂负荷值不管是在对接组还是肩台组中,最大载荷值均为3 mm组<4 mm组<5 mm组,但组间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肩台组的最大载荷值大于对接组,在3 mm和4 mm组中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6组样本折裂模式中均以不可修复折裂为主,5 mm组中均呈现不可修复性折裂。结论:通CAD-CAM技术制作的氧化锆髓腔固位冠修复上颌短冠磨牙时,3 mm和4 mm的髓腔预备深度均能满足临床抗折强度要求,但不宜超过4 mm;另外,预备形态中引入1 mm的牙本质肩领可作为临床一种有效增加牙体和修复体抗折强度的预备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腔固位冠 预备深度 牙本质肩领 抗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经染色后颜色稳定性及粘接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丽竹 张然 屈直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35-439,446,共6页
目的探讨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经染色后的颜色稳定性及粘接性能。方法将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分为染色组(n=10)和对照组(n=10),共20个样本,Crystaleye分光光度计测定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染色后及老化前后铸瓷全冠唇侧中1/3的L^(*)、... 目的探讨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经染色后的颜色稳定性及粘接性能。方法将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分为染色组(n=10)和对照组(n=10),共20个样本,Crystaleye分光光度计测定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染色后及老化前后铸瓷全冠唇侧中1/3的L^(*)、a^(*)和b^(*)值,计算色差值(ΔE),并检测2组试件的粘接性能。结果2组试件老化前后L^(*)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a^(*)和^(*)b^(*)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UV光照老化第13天与基线值的色差值最大,对照组为2.05±0.68,染色组为2.14±0.73。老化前后色差值ΔE<3.3,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对照组粘接力为(513.78±57.69)N,染色组粘接力为(486.09±70.10)N,2组粘接力最大载荷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染色后能有效模拟变色牙牙本质颜色,具有较好的颜色稳定性,且粘接力符合临床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CAM一体化纤维桩核 变色牙 加速老化 颜色稳定性 粘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化胶原与镁钙合金的复合材料用于犬拔牙位点保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于晴 王程越 +1 位作者 杨静馨 郭昌武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2-536,542,共6页
目的研究矿化胶原复合镁钙合金用于犬拔牙位点保存的可行性。方法拔除8只杂种犬下颌双侧第4前磨牙,共32个拔牙窝(近中和远中牙槽窝各16个),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植入矿化胶原复合镁钙合金材料,B组仅植入矿化胶原材料,于术后12,24周处... 目的研究矿化胶原复合镁钙合金用于犬拔牙位点保存的可行性。方法拔除8只杂种犬下颌双侧第4前磨牙,共32个拔牙窝(近中和远中牙槽窝各16个),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植入矿化胶原复合镁钙合金材料,B组仅植入矿化胶原材料,于术后12,24周处死实验犬,制备组织标本,通过大体观察、CBCT、肝肾组织学切片观察以及X射线显微镜检测评价拔牙窝愈合情况及肝肾组织的损伤情况。结果两组材料在拔牙窝愈合过程中,逐渐被降解吸收,新生骨组织不断形成。术后12周,实验A组的相对骨密度值以及新生骨组织数量均多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A、B两组的新生骨组织数量逐渐增多,两组相对骨密度值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矿化胶原与镁钙合金的复合材料可用于犬拔牙位点的保存,可促进新骨再生,减缓牙槽嵴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化胶原 镁钙合金 拔牙位点 骨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8基因联合二萜生物碱对舌鳞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与促凋亡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胡雅琳 侯美玲 +3 位作者 郑文娇 张泽南 何韶衡 李志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5-220,共6页
目的探讨人IL-18基因联合二萜生物碱对舌鳞癌细胞Tscca的增殖抑制与促凋亡作用。方法构建pEGFPN3-IL-18质粒,转染舌鳞癌细胞Tscca。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质粒的转染效率;MTT检测pEGFPN3-IL-18联合二萜生物碱对舌鳞癌细胞Tscca生长的影响;流... 目的探讨人IL-18基因联合二萜生物碱对舌鳞癌细胞Tscca的增殖抑制与促凋亡作用。方法构建pEGFPN3-IL-18质粒,转染舌鳞癌细胞Tscca。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质粒的转染效率;MTT检测pEGFPN3-IL-18联合二萜生物碱对舌鳞癌细胞Tscca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信号调节激酶Akt/p-Akt的蛋白水平。结果转染pEGFPN3-IL-18的舌鳞癌细胞Tscca较未转染细胞凋亡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2、0.4、0.6mg/mL二萜生物碱培养舌鳞癌细胞,随浓度增加,细胞凋亡数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8与二萜生物碱联合对Tscca细胞作用48h后,较单独使用二萜生物碱的增殖抑制作用明显,且呈浓度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8联合二萜生物碱还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p-Akt的蛋白水平。结论pEGFPN3-IL-18联合二萜生物碱对舌鳞癌细胞Tscca有协同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IL-18) 二萜生物碱 联合用药 舌鳞状细胞癌 增殖抑制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