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视儿童角膜塑形镜与框架眼镜配戴一年临床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边思林 刘华 林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1-127,共7页
目的评估近视儿童角膜塑形镜配戴与框架眼镜配戴1年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对眼球生物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8月成都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中低度数近视儿童200例20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角膜塑... 目的评估近视儿童角膜塑形镜配戴与框架眼镜配戴1年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对眼球生物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8月成都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中低度数近视儿童200例20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角膜塑形镜组和框架眼镜组,每组100例100眼,比较2个组受试者戴镜前和戴镜后6、12个月及停戴后1个月的眼轴长度(AL)、中央角膜厚度(CCT)、前房深度(ACD)和晶状体厚度。结果2个组受试者戴镜前后不同时间点AL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4.617,P=0.043;F时间=10.939,P=0.023)。与戴镜前比较,2个组受试者戴镜后6、12个月和停戴后1个月AL均变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角膜塑形镜组受试者停戴后1个月AL与戴镜后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戴镜前相比,戴镜后12个月角膜塑形镜组受试者AL增长量为(0.13±0.06)mm,低于框架眼镜组的(0.29±0.0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00,P=0.002)。2个组受试者戴镜前后不同时间点C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2.297,P=0.013;F时间=11.219,P<0.01),其中戴镜后6个月和12个月角膜塑形镜组CCT较戴镜前和同时间点框架眼镜组明显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停戴后1个月,角膜塑形镜组受试者CCT与戴镜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组受试者戴镜前后不同时间点AC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4.226,P=0.051;F时间=3.208,P=0.057)。2个组患者戴镜前后不同时间点晶状体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13.130,P<0.01;F时间=0.804,P=0.047),其中戴镜后6、12个月和停戴后1个月,角膜塑形镜组受试者晶状体厚度较戴镜前和同时间点框架眼镜组变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角膜塑形镜组受试者停戴后1个月晶状体厚度与戴镜后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配戴框架眼镜比较,配戴角膜塑形镜可有效抑制儿童近视眼AL延长,可逆性降低CCT,增加晶状体厚度,但对ACD无明显影响,且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治疗 接触镜 生物测量 眼球 疗效 儿童 随机对照研究 OK镜配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硫辛酸对青光眼模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边思林 刘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07-312,共6页
目的探讨α-硫辛酸对青光眼模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60只,取30只大鼠,选右眼为实验眼,采用烙闭表层巩膜静脉的方法制作大鼠青光眼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两组青光眼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α-硫辛酸对青光眼模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60只,取30只大鼠,选右眼为实验眼,采用烙闭表层巩膜静脉的方法制作大鼠青光眼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两组青光眼对照组和青光眼硫辛酸组,每组各15眼。另取30只大鼠,右眼行假手术操作,术后随机分为两组正常眼压对照组和正常眼压硫辛酸组,每组各15眼。于造模第3周末,正常眼压硫辛酸组和青光眼硫辛酸组大鼠腹腔注射α-硫辛酸150 mg·kg-1。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第1周末、第2周末、第3周末、第4周末、第5周末、第6周末应用手持式眼压计测量并记录大鼠双眼眼压。分别用相应测试盒检测丙二醛(MDA)和活性氧簇(ROS)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通过TUNEL法检测RGC凋亡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应用GraphPadPrism6软件作图,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所有数据。结果造模后3周末开始腹腔注射α-硫辛酸,青光眼硫辛酸组大鼠右眼眼压在造模后4周、5周、6周与青光眼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MDA和ROS含量四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均为正常眼压硫辛酸组<正常眼压对照组<青光眼硫辛酸组<青光眼对照组(均为P<0.05)。GSH-Px及SOD酶活性四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均为正常眼压硫辛酸组>正常眼压对照组>青光眼硫辛酸组>青光眼对照组(均为P<0.05)。青光眼硫辛酸组和青光眼对照组的凋亡细胞数明显高于正常眼压硫辛酸组和正常眼压对照组。正常眼压硫辛酸组RGC凋亡指数和正常眼压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小于青光眼硫辛酸组和青光眼对照组(均为P<0.05);青光眼硫辛酸组RGC凋亡指数小于青光眼对照组(P<0.05)。青光眼硫辛酸组和青光眼对照组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眼压硫辛酸组和正常眼压对照组。青光眼硫辛酸组Caspase-3蛋白平均光密度值小于青光眼对照组(P<0.05)。结论α-硫辛酸通过抗氧化作用降低Caspase-3的表达,抑制RGC凋亡,对青光眼模型大鼠RGC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硫辛酸 青光眼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氧化应激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脉冲超声能量模式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孙丽丽 季拓 +4 位作者 齐丽丽 赵佳钰 魏达亨 吴佳妮 彭荟竹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53-1156,1161,共5页
目的观察微脉冲超声能量模式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于我院就诊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146例(178眼)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患者分为2组,微脉冲模式组(A... 目的观察微脉冲超声能量模式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于我院就诊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146例(178眼)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患者分为2组,微脉冲模式组(A组,88眼)、脉冲模式组(B组,90眼)。再根据Emery核硬度分级标准将2组患者各分为1(Ⅱ级核,59眼)、2(Ⅲ级核,86眼)、3(Ⅳ级核,33眼)小组。记录术前视力、白内障核硬度分级;比较2组术中所用的实际超声能量(actual power,AP)、有效超声时间(effective phaco time,EPT);术后1 d和7 d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术后1 d、7 d和30 d的中央区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orneal endothelial cell density,CECD)、六角形细胞比率和术后30 d的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结果 A组和B组的AP、EPT比较:各组间比较AP均减少、EPT均缩短。A1、B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2、B2组及A3、B3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中央区CECD、PHC比较:术后1 d、7 d、30 d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中央区CECD术后不同时间点比较:A1组与B1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2组与B2组、A3组与B3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 d、7 d A3组与B3组PH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0 d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比较:术后30 d 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CVA:术后1 d、7 d A组及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0 d 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脉冲超声能量模式可使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的超声时间缩短、超声能量降低,可减少对眼内组织特别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其安全性、有效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脉冲模式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角膜内皮细胞 最佳矫正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白内障患者视觉质量初步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赵佳钰 刘华 +1 位作者 龚蕤 孙丽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70-474,共5页
目的对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IOL)Lentis MPlus LS-313 MF30植入术后白内障患者的视觉质量进行临床初步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眼病中心行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患者共60例(60眼)的... 目的对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IOL)Lentis MPlus LS-313 MF30植入术后白内障患者的视觉质量进行临床初步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眼病中心行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患者共60例(60眼)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其中植入Lentis Mplus LS-313 MF30 IOL者30例30眼为试验组,植入Tecnis ZCB00单焦点IOL者30例30眼为对照组。术后1 d、7 d、1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比两组患眼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数、离焦曲线,同时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脱镜率及光学副作用等。结果术后1 d、7 d、1个月,试验组与对照组裸眼远视力和矫正远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试验组患眼中、近视力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离焦曲线试验组大约在0.00 D和-3.00 D有明显的波峰,中间是较为平缓的低谷,对照组仅有一个波峰,位于0.00 D。术后1个月,试验组从未出现光晕者占66.7%,低于对照组的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眼间出现眩光、星曝、复视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近距离使用时试验组患眼完全脱镜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33%(P<0.05);试验组患者非常满意者占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0%(P<0.05)。结论区域折射型多焦点IOL Lentis Mplus LS-313 MF30可以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全程视力,患者术后脱镜率和满意度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区域折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单焦点人工晶状体 离焦曲线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离子对视网膜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睿婵 刘艳丽 +2 位作者 李丽华 谢婧 刘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04-708,共5页
目的探讨氢离子对氧化应激诱导的视网膜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C57BL/6J雄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其中治疗组给予氢离子水灌胃7 d、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7 d后均建立视网膜损伤动物模型,对照组仅用蒸馏水灌胃,之后... 目的探讨氢离子对氧化应激诱导的视网膜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C57BL/6J雄性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其中治疗组给予氢离子水灌胃7 d、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7 d后均建立视网膜损伤动物模型,对照组仅用蒸馏水灌胃,之后按前述方法分别持续灌胃5 d后处死,HE染色观察视网膜形态;二氢乙啶染色观察视网膜中活性氧的含量;剥离视网膜,Western blot检测氧化应激标志性蛋白ogg1、Sirt3及衰老相关蛋白P53、P21和P16的表达。结果视网膜HE染色结果显示,治疗组视网膜黑色玻璃膜疣沉积与模型组相比少且小;治疗组中氧化应激标志性蛋白ogg1相对表达量(0.63±0.04)明显低于模型组(0.96±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0.42±0.0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氢乙啶染色结果表明,治疗组的视网膜的活性氧含量较模型组低;治疗组中Sirt3蛋白相对表达量(1.02±0.05)较模型组(0.55±0.04)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衰老相关蛋白P53、P21、P16的相对表达量(0.53±0.05、0.40±0.01、0.71±0.01)较模型组(1.06±0.04、0.70±0.03、1.29±0.05)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氢离子通过减少Sirt3表达的下调和抑制衰老对氧化应激诱导的视网膜损伤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离子 Sirt3蛋白 氧化应激 衰老 视网膜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碘酸钠诱导后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文睿 戴国宇 +1 位作者 杨妮娟 刘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07-511,共5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碘酸钠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探索该药是否可用于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治疗。方法通过碘...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碘酸钠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探索该药是否可用于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治疗。方法通过碘酸钠诱导的RPE细胞模拟干性AMD。RPE细胞传代培养分为空白对照组、碘酸钠损伤组、RES+碘酸钠损伤组,并观察各组细胞形态。MTT法检测RES对RPE细胞最佳保护作用的浓度以及最佳浓度下对不同浓度碘酸钠损伤的RPE细胞的保护作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蛋白Bax和Bcl-2的表达情况。Hosste33342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总量变化以及凋亡种类之间的差别。结果 5μmol·L^-1 RES对RPE细胞有较强的保护作用且此浓度下对不同损伤程度的RPE细胞都有较强的保护作用。RES+碘酸钠损伤组Bax蛋白的相对表达量(0.45±0.07)明显低于碘酸钠损伤组(0.9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0.34±0.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S+碘酸钠损伤组Bcl-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0.56±0.14)与碘酸钠损伤组(0.24±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0.73±0.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osste33342检测结果显示,RES+碘酸钠损伤组凋亡细胞含量明显低于碘酸钠损伤组(P<0.05),且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RES+碘酸钠损伤组和碘酸钠损伤组比较,RES+碘酸钠损伤组早期凋亡的细胞含量相对较高,晚期凋亡细胞含量相对较少。结论RES对碘酸钠诱导损伤的RPE细胞的凋亡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对干性AMD的治疗具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碘酸钠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在衣霉素所致的小鼠视网膜损伤中的作用
7
作者 曹长顺 杜益茗 +6 位作者 柯宗文 张洪英 于利 刘华 姜双 车慧欣 骆玮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10-1114,共5页
目的探讨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在衣霉素所致的小鼠视网膜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取5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DMSO组给予小鼠玻璃体内注射DMSO溶液1μL;衣霉素低剂量组给予小鼠玻璃体内注射50 mg·L-1衣霉素1μL,衣霉... 目的探讨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在衣霉素所致的小鼠视网膜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取5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DMSO组给予小鼠玻璃体内注射DMSO溶液1μL;衣霉素低剂量组给予小鼠玻璃体内注射50 mg·L-1衣霉素1μL,衣霉素中剂量组注射100 mg·L-1衣霉素1μL,衣霉素高剂量组注射150 mg·L-1衣霉素1μL;对照组给予相同条件下喂养。采取小鼠玻璃体内注药建模后,分别进行OCT检查及HE染色观察小鼠视网膜组织形态改变;进行闪光视网膜电图检测评估视网膜视功能;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视网膜中Iba1及IL-6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衣霉素低剂量组视网膜各层结构紊乱,视网膜外层呈波浪状改变,并出现细胞核排列紊乱;衣霉素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视网膜各层结构紊乱更加明显,并出现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的浅层脱离,IS/OS层及外丛状层消失。造模后第7天,闪光视网膜电图结果显示对照组与DMSO组a波及b波振幅无差异;与对照组相比,衣霉素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a波、b波振幅下降,且呈剂量依赖性,其中a波振幅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对照组相比,衣霉素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视网膜内核层及外核层中Iba1表达量明显增多,且呈剂量依赖性(均为P<0.05);IL-6视网膜中呈现与Iba1相似的表达。结论小胶质细胞参与衣霉素所致的小鼠视网膜损伤过程,并产生相关炎症因子引起视网膜功能及结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霉素 小胶质细胞 视网膜损伤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