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应用二尖瓣环位移和心肌应变技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收缩功能进行评估
1
作者 李笑笑 高静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64-568,共5页
目的:联合应用二尖瓣环位移(TMAD)和心肌应变技术(2D-STI)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进行系统评估,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了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将患者分为两组:左室肥厚组(LVH组)与... 目的:联合应用二尖瓣环位移(TMAD)和心肌应变技术(2D-STI)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进行系统评估,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了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据左室质量指数(LVMI)将患者分为两组:左室肥厚组(LVH组)与非左室肥厚组(NLVH组),对照组40例。应用TMAD技术获取心尖四腔及两腔心切面二尖瓣环四个位点运动位移,2D-STI技术获取左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采用双平面Simpson法获取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TMAD参数与LVEF、LVGLS之间关系;绘制ROC曲线分析各参数预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常规超声指标左心房前后径(LA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EDD)、LVMI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MAD各参数收缩期二尖瓣环间隔侧、侧壁、间隔侧壁连线前壁、下壁、前壁与下壁连线中点分别相对于心尖的运动位移(TMAD-sep、TMAD-lat、TMAD1-midpt、TMAD-ant、TMAD-inf、TMAD2-midpt)及间隔-侧壁连线中点最大位移所占左心室长径的百分比(TMAD1-midpt%)均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TMAD1-midpt、TMAD1-midpt%、TMAD2-midpt及TMAD2-midpt%与LVEF呈正相关(r=0.544、0.543、0.526、0.417,P<0.01)、与LVGLS呈负相关(r=-0.558、-0.619、-0.495、-0.444,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TMAD1-midpt、TMAD1-midpt%、TMAD2-midpt、TMAD2-midpt%、LVGLS及TMAD1-midpt%联合LVGLS预测高血压患者合并心肌肥厚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4、0.817、0.867、0.816、0.869、0.928。结论:TMAD联合2D-STI可以评价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对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功能 高血压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瘤中MICALL2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2
作者 隋馨瑶 高静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90-594,共5页
目的检测MICALL2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分析MICALL2与胶质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预后价值,推测MICALL2在胶质瘤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MICALL2在芯片胶质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利用癌症基因组图... 目的检测MICALL2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分析MICALL2与胶质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预后价值,推测MICALL2在胶质瘤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MICALL2在芯片胶质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基因表达谱交互式分析(GEPIA)数据库以及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的基因表达数据库2(GENT2)分析MICALL2与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鉴定低级别胶质瘤中MICALL2的差异表达基因,推测MICALL2在胶质瘤中的生物学作用。结果胶质瘤组织中MICALL2阳性率高于正常脑组织(P<0.001),MICALL2的表达量与胶质瘤患者TNM病理分期(P<0.01)、肿瘤大小(P<0.01)显著相关。生存分析结果显示,MICALL2可能是胶质瘤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GSEA富集分析结果显示,MICALL2在胶质瘤中可能与细胞间黏附等相关。结论MICALL2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升高并影响预后,提示其可能成为胶质瘤患者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MIACLL2 临床意义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8
3
作者 兰雨 何秀丽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16-419,共4页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改良6点(6+X)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7月-2015年7月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224例临床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经直肠超...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改良6点(6+X)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7月-2015年7月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224例临床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经直肠超声引导下改良6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及手术治疗,将穿刺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24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中,129例经直肠超声引导下改良6点前列腺穿刺术诊断为前列腺癌,90例诊断为前列腺增生,此219例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相符,另5例穿刺活检诊断为前列腺增生而术后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6.3%、100.0%、97.8%,传统的6针法前列腺穿刺术的诊断准确率为93.3%(209/22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辅助诊断方法,且改良6点比传统的6针法前列腺穿刺活检术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穿刺术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极速成像技术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思婷 蔡焱 +1 位作者 李碧 孙志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2535-2539,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极速成像技术(UFUI)在测量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患者颈动脉弹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GA组(102例),并根据是否合并骨质侵蚀情况,将GA组分为非骨质侵蚀组(52例)及骨质侵蚀组(50例)...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极速成像技术(UFUI)在测量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患者颈动脉弹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GA组(102例),并根据是否合并骨质侵蚀情况,将GA组分为非骨质侵蚀组(52例)及骨质侵蚀组(50例)。另将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54例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比较全体受试者的血压、血脂、尿酸、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收缩期起始时脉搏波传导速度(BS)及收缩期结束时脉搏波传导速度(ES)等指标。结果(1)GA组尿酸、IMT、BS、ES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GA组年龄、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GA组中,骨质侵蚀组BS、ES、病程明显高于非骨质侵蚀组(P<0.05),两亚组间IMT、年龄、体质指数、血压、血脂、尿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GA组患者BS、ES分别与IMT呈正相关。对照组、非骨质侵蚀组、骨质侵蚀组BS分别为(5.12±0.76)m/s、(5.90±0.84)m/s、(6.81±0.76)m/s,ES分别为(6.93±0.96)m/s、(8.60±1.19)m/s、(9.50±0.79)m/s。结论痛风性关节炎患者BS及ES增高,颈动脉硬度增高、弹性下降。UFUI技术可以早期发现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变化,为临床早期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速脉搏波 痛风性关节炎 脉搏波传导速度 颈动脉弹性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超声联合SWE及CEUS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吴琼 李玉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2期400-402,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声像图特征联合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的杨氏模量值及超声造影(CEUS)的相关参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常规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并接受SWE和CEUS检查,之后接受...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声像图特征联合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的杨氏模量值及超声造影(CEUS)的相关参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常规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并接受SWE和CEUS检查,之后接受结节手术的8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4枚结节,且术后结节性质均经病理诊断。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获得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杨氏模量值的最优诊断界值;建立常规超声联合SWE及CEUS的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ROC曲线法评价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能力。结果运用ROC曲线法得出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杨氏模量最大值(Emax)诊断准确性更高,且其最优诊断界值为78.52 kPa;常规超声联合SWE及CEUS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Logistic回归模型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正确率为88.9%,ROC曲线下面积(AUC)为9.282。结论恶性甲状腺结节的硬度高于良性结节,而Emax鉴别诊断二者的准确性很高,常规超声检查与SWE和(或)CEUS的三者联合应用提高了传统单独应用常规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的准确性,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杨氏模量 超声造影 ROC曲线 LOGISTIC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三维超声右心室定量软件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 被引量:4
6
作者 代爽 冯艳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6-641,共6页
目的 应用全自动三维超声右心室定量软件(3DAutoRV)技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右心室收缩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6月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诊断为SLE患者,对入选的87例患者进行分组(A组:40例... 目的 应用全自动三维超声右心室定量软件(3DAutoRV)技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右心室收缩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6月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诊断为SLE患者,对入选的87例患者进行分组(A组:40例,三尖瓣反流峰值低速率≤2.8 m/s,无其他肺动脉高压超声心动图表现;B组:27例,三尖瓣反流峰值速率≤2.8 m/s,有其他肺动脉高压超声心动图表现或三尖瓣峰值速率2.9~3.4 m/s,无其他肺动脉高压超声心动图表现;C组:20例,三尖瓣反流峰值速率> 3.4 m/s),另选健康对照组29例(D组)。记录所有研究对象年龄、性别、心率、体质指数(BMI)、血压等,常规超声获得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右心室舒张末期横径(RVED)、右心室前壁厚度(RVAW)、三尖瓣环位移(TAPSE)、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FAC)。3DAutoRV软件获得三尖瓣环位移(TAPSE)、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FAC)、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心室每搏量(RVSV)及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右室基底段横径(RVD1)、右室中间段横径(RVD2)、右室长径(RVD3)、右心室游离壁纵向应变(FWLS)、右心室室间隔纵向应变(SLS)。结果 (1)对照组与SLE患者相比,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及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C组与其他组相比心率明显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与D组相比,A组SLS、RVEF及FWLS减低,ESV增加。B组TAPSE、FAC、SLS、FWLS、RV EF、S′均减低,ESV、EDV增加(P <0.05)。C组TAPSE、FAC、SLS、FWLS、RV EF、S′均减低,ESV、EDV增加(P <0.05)。与A组相比,B组TAPSE、FAC、SLS、FWLS、RVEF减低,ESV、EDV增高(P <0.05),而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B组相比,C组TAPSE、FAC、S′、SLS、FWLS、RVEF、RVSV减低,EDV、ESV均增加(P <0.05)。(3)FWLS预测SLE-PAH的最佳截断值为-23.32(AUC=0.90,P <0.001)。(4)一致性检验与重复性分析显示RVEF和FWLS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结论 3DAutoRV软件可以为评估SLE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右心室功能 三维超声右心室定量 系统性红斑狼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连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前后右心室结构及功能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马苑 冯艳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0-205,共6页
目的观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前后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右心室结构及功能变化的价值。方法纳入50例OSAHS患者(OSAHS组)及4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比较组间RT-3DE及传统超声... 目的观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前后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右心室结构及功能变化的价值。方法纳入50例OSAHS患者(OSAHS组)及4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比较组间RT-3DE及传统超声心动图参数差异;观察OSAHS组CPAP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后各参数变化。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测量结果的一致性,以Pearson相关性检验评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与右心室各参数间相关性;以AHI为因变量、右心室各参数为自变量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OSAHS组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RVEDV指数(RVEDVI)及RVESV指数(RVESVI)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均<0.05),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及E/A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测量结果一致性均良好(ICC均>0.75,P均<0.05)。AHI与RVEF、TAPSE及E/A均呈负相关(r=-0.64、-0.40、-0.45,P均<0.05),与RVEDV、RVESV、RVEDVI及RVESVI均呈正相关(r=0.52、0.61、0.58、0.65,P均<0.05)。RVESV、RVESVI及RVEF可作为AHI的独立预测因子(P均<0.05)。治疗3个月后RVEDV、RVESV、RVESVI及E/A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6个月后各RT-3DE参数与治疗3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OSAHS患者存在右心室结构及功能异常;RT-3DE评估CPAP治疗后右心室功能改善的效果优于传统超声心动图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心室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分别联合SMI及CDFI对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赵海旭 何秀丽 +1 位作者 郭玲玲 戚维宏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1-324,328,共5页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US)分别联合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MI)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CDFI)对比甲状腺结节内血管分布及特征,探讨SMI及CDFI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21年4—9月20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SMI、CDFI图像,进...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US)分别联合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MI)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CDFI)对比甲状腺结节内血管分布及特征,探讨SMI及CDFI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21年4—9月20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SMI、CDFI图像,进行TI-RADS分级,与术后病理进行比较,统计处理,分析二维超声联合SMI及二维超声联合CDFI诊断甲状腺结节性质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绘制ROC曲线,比较曲线下面积(AUC)。结果:US联合SMI诊断的灵敏度为92.5%,AUC为0.928;US联合CDFI诊断的灵敏度为88.2%,AUC为0.8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I更能真实显示甲状腺结节血流分布及形态,更能体现良恶性结节图像不同特点,提高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且与TI-RADS分级联合,显著提高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率,对临床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木酮A通过铁死亡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心肌脂毒性的保护作用
9
作者 杨微微 苏玉铭 +2 位作者 吴彬 孙溶励 李男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17-1024,共8页
目的探讨苏木酮A(SA)通过铁死亡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心肌脂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6只健康雄性大鼠分为正常饮食组(NCD组)和模型组,每组8只。将另外40只健康雄性大鼠分为高脂饮食组(HFD组)、高脂饮食+生理盐水组(HFD+saline组)、高脂... 目的探讨苏木酮A(SA)通过铁死亡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心肌脂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6只健康雄性大鼠分为正常饮食组(NCD组)和模型组,每组8只。将另外40只健康雄性大鼠分为高脂饮食组(HFD组)、高脂饮食+生理盐水组(HFD+saline组)、高脂饮食+低剂量SA组(HFD+10 mg/kg SA组)、高脂饮食+中剂量SA组(HFD+20 mg/kg SA组)和高脂饮食+高剂量SA组(HFD+40 mg/kg SA组),每组8只。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脏收缩功能的改变,应用HE染色、Masson染色、天狼星红染色和TUNEL染色评估高脂饮食后心肌肥厚、心肌纤维化和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比较不同组间大鼠上述指标的变化。通过心肌脂毒性大鼠模型的转录组测序分析HFD+20 mg/kg SA组和HFD组大鼠心肌中的差异基因,通过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分析SA作用的信号通路。结果与NCD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左心室室壁厚度以及心肌细胞横截面积、纤维化百分率、胶原纤维百分率和凋亡率显著增加,短轴缩短率显著降低(均P<0.05)。与HFD组相比,SA治疗组大鼠左心室室壁厚度以及心肌细胞横截面积、纤维化百分率、胶原纤维百分率和凋亡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短轴缩短率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均P<0.05)。转录组测序发现,铁死亡信号通路为最主要富集的通路。结论高脂饮食可诱导心肌脂毒性,SA通过铁死亡对心肌脂毒性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脂毒性 苏木酮A 高脂饮食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速脉搏波技术评价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10
作者 马英 李玉宏 +1 位作者 杨芳 王晓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26-430,435,共6页
目的应用极速脉搏波技术(UFPWV)评价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选取颈动脉内-中膜无增厚及斑块形成的101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HbA1c水平分为A... 目的应用极速脉搏波技术(UFPWV)评价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的相关性,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选取颈动脉内-中膜无增厚及斑块形成的101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HbA1c水平分为A组(HbA1c≥7%)和B组(HbA1c<7%);选取5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生化指标、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结果研究组空腹血糖(FPG)、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IMT、颈动脉收缩期开始时脉搏波传导速度(BS)及收缩期结束时脉搏波传导速度(E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HbA1c、IMT、BS、ES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HbA1c、BS、ES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S、ES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bA1c、FPG、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IMT均具有相关性(P<0.05)。BS的影响因素包括HbA1c、TG、SBP、FPG、TC、HDL-C;ES的影响因素包括HbA1c、TG、LDL-C、HDL-C、FPG、DBP。T2DM患者发生颈动脉弹性变化的临界值分别为BS≤5.29 m/s和ES≤7.85 m/s。对应BS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6.2%和85.5%;ES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3.1%和80.0%。结论UFPWV可以早期、准确、敏感地检测颈动脉的弹性变化。糖尿病患者Hb A1c越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越高。临床可利用Hb A1c值早期预测糖尿病患者动脉弹性的变化,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超声检查 极速脉搏波技术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脉搏波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速脉搏波技术评价肥胖青年颈动脉弹性及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雪婷 温德惠 孙志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1-326,共6页
目的 应用极速脉搏波技术研究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对肥胖青年颈动脉弹性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0年12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和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查的14~35岁肥胖青年80名为研究组,按体重指数(... 目的 应用极速脉搏波技术研究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对肥胖青年颈动脉弹性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0年12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和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查的14~35岁肥胖青年80名为研究组,按体重指数(BMI)分为超重亚组和肥胖亚组,将50名健康非肥胖青年作为正常对照组,记录临床及血脂指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收缩期开始时脉搏波速度(PWVBS)和收缩期结束时脉搏波速度(PWVES)。根据25(OH)D水平将研究组分为25(OH)D非缺乏和25(OH)D缺乏亚组,比较两组参数。结果 超重亚组和肥胖亚组BMI、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TC)、CIMT、PWVBS、PWVES高于正常对照组,25(OH)D、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1.476、45.600、56.214、96.652、14.769、72.419、88.778、22.862、16.521,P<0.05)。肥胖组PWVBS、PWVES高于超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OH)D缺乏亚组CIMT、PWVBS、PWVES高于非缺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13、-4.186、-7.302,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WVBS与BMI、25(OH)D显著相关(r=0.712、-0.632,P<0.05),PWVES与BMI、25(OH)D相关(r=0.709、-0.671,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BMI、25(OH)D是PWVBS的影响因素(β=0.507、-0.176,P<0.05),BMI、25(OH)D是PWVES的影响因素(β=0.421、-0.258,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得出PWVBS>5.40 m/s、PWVES>6.70 m/s、25(OH)D<22.7 ng/ml为预判肥胖青年颈动脉弹性下降的临界值,敏感度分别为67.5%、86.3%、82.0%,特异度分别为88.0%、72.0%、67.5%。结论 肥胖能引起青年动脉弹性降低,血清25(OH)D降低会加重肥胖青年人颈动脉弹性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青年 极速脉搏波技术 颈动脉弹性 25-羟基维生素D 体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速脉搏波技术评估冠状动脉病变患者颈部血管弹性功能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鑫 王杰冰 李玉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12-616,共5页
目的应用极速脉搏波技术(UFPWV)初步探讨冠状动脉病变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排除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及颈动脉斑块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分为正常对照... 目的应用极速脉搏波技术(UFPWV)初步探讨冠状动脉病变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排除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及颈动脉斑块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分为正常对照组、轻度病变组及中重度病变组,应用UFPWV测量颈动脉弹性参数,包括收缩期开始时脉搏波传导速度(PWV_(BS))和收缩末期时脉搏波传导速度(PWV_(ES))。结果 3组PWV_(BS)、PWV_(E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病变组及中重度病变组各数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中重度病变组各数值高于轻度病变组(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年龄、血糖、总胆固醇及尿酸为PWV_(BS)和PWV_(ES)的影响因素。计算出PWV_(BS)和PWV_(ES) 95%可信区间,预测正常参考值范围。结论PWVBS及PWVES受动脉硬化易患因素影响。UFPWV可在早期发现颈动脉弹性变化,可间接估测冠状动脉弹性情况,进而可用于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初步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速脉搏波技术 颈动脉弹性 收缩期开始时脉搏波传导速度 收缩末期时脉搏波传导速度 冠状动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儿童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 被引量:15
13
作者 高学伟 孙志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99-901,906,共4页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评价病毒性心肌炎(VMC)患儿治疗前后左心室心肌整体收缩功能的改变。资料与方法选取38例VMC患儿给予相应治疗,待各项临床指标恢复正常,治疗前后均进行血生化检测及常规超声心动图和3D-STI检查,获...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评价病毒性心肌炎(VMC)患儿治疗前后左心室心肌整体收缩功能的改变。资料与方法选取38例VMC患儿给予相应治疗,待各项临床指标恢复正常,治疗前后均进行血生化检测及常规超声心动图和3D-STI检查,获得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径向应变(GRS)、圆周应变(GCS)及面积应变(GAS)。结果治疗后心肌肌钙蛋白I及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LVEDd、LVEDs、LVEDV、LVESV、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GLS、GRS、GCS、GAS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STI技术能够较好地评价VMC患儿左心室心肌功能的异常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病毒性疾病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斑点追踪成像 心室功能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对乳腺肿物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4
作者 车丹丹 李玉宏 +2 位作者 于晓溪 张淑伟 郭颖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2-357,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超微血管成像(SMI)与彩色多普勒(CDFI)对乳腺肿物内血流显示的敏感性,并分别联合BI-RADS分级诊断标准,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MI)对乳腺肿物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82例乳腺肿物患者(88个病灶)进行双侧乳腺超声检查,按照Adler... 目的:对比分析超微血管成像(SMI)与彩色多普勒(CDFI)对乳腺肿物内血流显示的敏感性,并分别联合BI-RADS分级诊断标准,探讨超微血管成像(SMI)对乳腺肿物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82例乳腺肿物患者(88个病灶)进行双侧乳腺超声检查,按照Adler分级标准,分别观察同一肿物在CDFI和SMI中检出血流信号的差异,以病理结果结合BI-RADS分级诊断标准进行评价,分析SMI成像结合BI-RADS对评估乳腺肿物中的价值.结果:根据Adler分级标准分别用CDFI与SMI对乳腺良恶性肿物的血流进行观察,CDFI血流检出率为79.55%(70/88),SMI血流检出率为85.23%(75/88),且CDFI及SMI两种模式下判断良恶性肿物Adler分级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7、P=0.02).在穿支血流方面,SMI对其的检出率更高,可作为肿物良恶性的诊断指标之一.与病理结果对照,SMI联合BI-RADS分级与CDFI联合BI-RADS分级诊断乳腺肿物的灵敏度分别为87.50%、82.50%,特异度分别为91.67%、89.58%,准确率分别为89.77%、87.5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9.74%、86.84%.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80%、86.00%,SMI联合BI-RADS分级诊断效能高于CDFI联合BI-RADS分级,但两者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显示乳腺肿物内微血管方面,SMI较CDFI更为敏感,SMI结合BI-RADS分级对诊断乳腺肿物性质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物 超微血管成像 彩色多普勒 Adler分级 BI-RADS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房自动应变技术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房功能及与糖化血红蛋白A1c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一鸣 吴存刚 李玉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观察左心房自动应变技术(Autostrain LA)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房功能的价值及其参数与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2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5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对比组间Autostrain LA参数,包括左心房储备... 目的观察左心房自动应变技术(Autostrain LA)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房功能的价值及其参数与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2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5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对比组间Autostrain LA参数,包括左心房储备期应变(LASr)、管道期应变(LAScd)及收缩期应变(LASct)的差异,观察HbA1c与Autostrain LA参数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组LASr、LAScd及LASct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LASr、LAScd及LASct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房功能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2.80、68.30及70.60。HbA1c与LASr、LAScd及LASct均呈负相关(r=-0.32、-0.28、-0.25,P均<0.05)。结论Autostrain LA可用于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房功能;2型糖尿病患者HbA1c与左心房应变参数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心房功能 应变 糖化血红蛋白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CD3^+CD8^+效应记忆T细胞和滤泡辅助性T细胞ICOS、 PD-1表达上调且与病情相关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力 刘芷宁 +1 位作者 李谌 刘馨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41-648,共8页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和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的表达,并确定其与疾病活动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募集RA患者30例、健康对照26例。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3^+CD8^+的效应记忆T细胞(Tem)和...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和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的表达,并确定其与疾病活动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募集RA患者30例、健康对照26例。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3^+CD8^+的效应记忆T细胞(Tem)和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比例,而后检测淋巴细胞亚群中PD-1和ICOS阳性的细胞比例;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其与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RA组患者外周血Tem和Tfh细胞绝对数增高, Tem和Tfh细胞的ICOS与PD-1表达增加;RA组患者外周血CD3^+CD8^+ Tem和Tfh细胞ICOS和PD-1表达水平与DAS28之间呈正相关。结论外周血CD3^+CD8^+ Tem和Tfh细胞PD-1和ICOS可能参与RA的发生发展,并可能作为RA活动度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T淋巴细胞 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速脉搏波速度技术评价维生素D缺乏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颈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安宁 刘晗 李玉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39-843,共5页
目的应用极速脉搏波速度(UFPWV)技术观察维生素D缺乏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早期颈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25-羟维生素D 3[25(OH)D 3]水平将92例T2DM患者(T2DM组)分为维生素D缺乏亚组和维生素D非缺乏亚组,以1544名健康成人为对照组... 目的应用极速脉搏波速度(UFPWV)技术观察维生素D缺乏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早期颈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25-羟维生素D 3[25(OH)D 3]水平将92例T2DM患者(T2DM组)分为维生素D缺乏亚组和维生素D非缺乏亚组,以1544名健康成人为对照组,记录2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应用UFPWV技术测量颈动脉弹性参数,包括收缩期起始及结束时脉搏波速度(PWV-BS、PWV-ES),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T2DM组中,维生素D缺乏亚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PWV-BS、PWV-ES水平均高于非缺乏亚组(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维生素D非缺乏组(P<0.05)。②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PWV-BS、PWV-ES与年龄、BMI、FPG、收缩压、舒张压及TC呈正相关(P均<0.05),与25(OH)D 3、HDL-C呈负相关(P均<0.05)。③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PG、收缩压、年龄及TC是PWV-BS、PWV-ES的危险因素(P均<0.05),25(OH)D 3是PWV-ES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维生素D缺乏T2DM患者PWV-BS、PWV-ES明显升高;维生素D可能是T2DM患者颈动脉硬化的保护因素,监测T2DM患者维生素水平并及时补充维生素D或可延缓其并发症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维生素D缺乏 颈动脉 弹性 极速脉搏波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被引量:7
18
作者 冯秀婕 孙志丹 孙秀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18-1221,共4页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评价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方法对40例RA患者(RA组)、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参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评价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方法对40例RA患者(RA组)、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参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二尖瓣口舒张期E峰、A峰、E/A值、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采集3D-STI图像,并应用4D Auto LVQ软件分析计算出左心室收缩期整体纵向应变(LVGLS)、左心室收缩期整体径向应变(LVGRS)、左心室收缩期整体圆周应变(LVGCS)、左心室收缩期整体面积应变(LVGAS),比较RA组与对照组常规超声心动图及3D-STI参数的差异。结果 RA组与对照组LVDd、LVDs、IVSd、LVPWd、E峰、A峰、E/A值、EDV、ESV、LVEF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LVGLS、LVGRS、LVGCS、LVGA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3D-STI技术可较常规超声心动图更早地检测出RA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 关节炎 类风湿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治疗后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改变 被引量:5
19
作者 郭英男 冯艳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54-1658,共5页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并发左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后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改变。方法收集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重度OSAHS患者4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n=20)和对照组(n=20),对试验组患...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并发左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后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改变。方法收集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重度OSAHS患者4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n=20)和对照组(n=20),对试验组患者给予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分别行3D-STI检查,获得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圆周应变(GCS)及整体面积应变(GAS),比较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仅GL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GRS、GCS、G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治疗后LVEF、GLS、GRS、GCS、GAS均较治疗前增大(P均<0.05);且治疗后试验组LVEF、GLS、GRS、GCS、GAS均高于治疗后对照组(P均<0.05)。结论 CPAP治疗可有效改善OSAHS患者的心功能;3D-STI技术可准确反映OSAHS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 三维 斑点追踪成像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速脉搏波技术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相关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弹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韩建楠 冯艳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39-443,共5页
目的应用极速脉搏波(UFPWV)技术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相关性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弹性。资料与方法将119例颈动脉内-中膜无增厚及斑块形成的OSAHS患者纳入研究组,根据诊室血压诊断标准分为高血压组65例和血压正常组54例;... 目的应用极速脉搏波(UFPWV)技术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相关性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弹性。资料与方法将119例颈动脉内-中膜无增厚及斑块形成的OSAHS患者纳入研究组,根据诊室血压诊断标准分为高血压组65例和血压正常组54例;同时选取55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资料。利用UFPWV技术检测颈总动脉收缩期开始时脉搏波传导速度(PWVBS)及颈总动脉收缩结束时脉搏波传导速度(PWVES),比较各组患者的检测参数。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分析影响PWVBS和PWVES的独立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BMI、SBP、DBP、FBG、TG、TC、LDL-C、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PWVBS、PWVE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患者SBP、DBP、PWVBS、PWVES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结果显示:独立影响PWVBS的指标包括SBP(OR=1.13,P=0.012)、BMI(OR=1.58,P=0.037)、HDL-C(OR=0.79,P=0.048);影响PWVES的指标包括SBP(OR=1.11,P=0.023)、BMI(OR=1.48,P=0.000)、DBP(OR=1.21,P=0.004)、TG(OR=1.30、P=0.016)、HDL-C(OR=0.87,P=0.035)。结论OSAHS相关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弹性参数PWVBS、PWVES明显升高。OSAHS患者伴随血压升高,动脉弹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超声检查 脉搏波 高血压 颈动脉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