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灵性健康与负性情绪在血液透析患者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间的链式中介效应 被引量:1
1
作者 霍明姝 钟倩 +2 位作者 邓潇雪 阎佳蓉 于洪宇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5期453-458,共6页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探讨社会支持、负性情绪、灵性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9月-2023年1月辽宁省2所三甲医院的34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量表、...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探讨社会支持、负性情绪、灵性健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9月-2023年1月辽宁省2所三甲医院的34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慢性疾病治疗功能评估-灵性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横断面研究。使用AMOS 24.0软件,基于多重中介模型对路径进行分析。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为(30.26±7.07)分,负性情绪总分为(16.08±8.17)分,灵性健康总分为(30.89±6.92)分,主观幸福感得分为(64.51±9.51)分。构建链式中介模型,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总间接效应为59.68%,其中链式中介作用占45.69%。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处在中等水平,负性情绪和灵性健康在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间产生链式中介效应。医护人员应当给予患者足够的理解与支持,减少其负面情绪,赋予患者抗击疾病的勇气和希望,提升主观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社会支持 灵性健康 负面情绪 主观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健康教育路径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张蕊 李鑫 +1 位作者 陈忱 何畅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6期143-145,共3页
目的:分析标准化健康教育路径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5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透析室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 目的:分析标准化健康教育路径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5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透析室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标准化健康教育路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健康知识、心理弹性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观察组遵医用药、按时复诊、自我检测、合理饮食、科学运动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健康教育路径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心理弹性,提高其依从性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健康教育路径 血液透析 健康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小组质控模式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李鑫 张蕊 +1 位作者 何畅 陈忱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9期112-114,共3页
目的:分析专业小组质控模式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血液透析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专业小组质... 目的:分析专业小组质控模式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血液透析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专业小组质控模式护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观察组治疗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护理前,两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状况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业小组质控模式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小组 质控模式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