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参皂苷Rg3通过人乳腺珠蛋白A促进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及其可能的机制 被引量:17
1
作者 孙大鹏 顾立学 +1 位作者 李晨光 张凤香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15-619,共5页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3通过促进乳腺癌MDA-MB-231细胞人乳腺珠蛋白A(mammaglobin-A,MGBA)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5、10、15μg/ml Rg3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对乳腺...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3通过促进乳腺癌MDA-MB-231细胞人乳腺珠蛋白A(mammaglobin-A,MGBA)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5、10、15μg/ml Rg3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对乳腺癌细胞内MGBA表达的影响;Rg3和siRNA-MGBA单独或联合处理MDA-MB-231细胞,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其对细胞MGBA表达的影响,敏感硫电极法检测其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H2S分泌的影响。结果:作用细胞48 h后,与对照组相比,5、10、15μg/ml Rg3组MDA-MB-231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增高[(18.78±0.82)%、(33.25±1.17)%、(35.11±0.94)%vs(9.72±0.91)%,均P<0.05],Rg3可促进MDA-MB-231细胞的凋亡(P<0.05),也明显增强MDA-MB-231细胞内MGBA蛋白的表达(P<0.05)。与对照组相比,Rg3组MDA-MB-231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30.12±1.01)%vs(10.66±0.59)%,P<0.05],Rg3+siRNA-MGBA组和siRNA-MGBA组MDA-MB-231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降低[(6.61±0.63)%、(7.02±0.46)%vs(10.66±0.59)%,均P<0.05];Rg3组MGBA和胱硫醚-γ-裂解酶(cystathionine-γ-lyase,CSE)的表达和H2S的分泌明显增强,而Rg3+siRNA-MGBA组、siRNA-MGBA组明显抑制(均P<0.05)。结论:Rg3可以明显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MGBA蛋白的表达并激活H2S/CSE系统得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3 人乳腺珠蛋白 乳腺癌 MDA-MB-23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15a通过靶向Wnt3a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卵巢癌的发展和转移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雨艳 黄鑫 +1 位作者 王琰琰 张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712-716,共5页
目的:研究在卵巢癌发展转移进程中miRNA-15a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32例卵巢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采用RT-PCR检测miRNA-15a表达。将培养的卵巢癌SKOV-3细胞分为转染miRNA-15... 目的:研究在卵巢癌发展转移进程中miRNA-15a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32例卵巢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采用RT-PCR检测miRNA-15a表达。将培养的卵巢癌SKOV-3细胞分为转染miRNA-15a模拟物的实验组和转染无义miRNA的对照组,采用CCK8、Transwell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NA-15a靶基因,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合Western blot法验证miRNA-15a对靶基因的调控。检测Wnt3a与miRNA-15a模拟物共转染SKOV-3细胞后对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中的miRNA-15a相对表达量0.692±0.228相比,显著低于卵巢癌组织中的0.911±0.2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细胞增殖能力相比,miRNA-15a过表达显著抑制实验组细胞增殖能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189.667±14.742相比,miRNA-15a过表达显著抑制实验组的细胞侵袭能力96.667±13.6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NA-15a过表达实验组的细胞凋亡率27.400%±0.854%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6.933%±0.3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NA-15a模拟物下调Wnt3a和β-catenin的表达,抑制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促进E-钙离子依赖的细胞黏附素(E-calcium-dependent adhesion,E-cad)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miRNA-15a靶向抑制Wnt3a表达。上调Wnt3a能显著降低miRNA-15a对卵巢癌细胞增殖、侵袭和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结论:miRNA-15a通过靶向Wnt3a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以抑制卵巢癌的发展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miRNA-15a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WNT3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监护在辅助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瑜 郝春艳 王迎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09-1012,共4页
目的:研究心电监护在辅助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MST)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并根据心电图变化判断导管末端位置的准确率。方法:104例患者连接心电监护仪,置管时利用导丝与心电监护仪RA导联相连引出腔内心电图,根据P波特征性变化对... 目的:研究心电监护在辅助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MST)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并根据心电图变化判断导管末端位置的准确率。方法:104例患者连接心电监护仪,置管时利用导丝与心电监护仪RA导联相连引出腔内心电图,根据P波特征性变化对PICC导管末端位置进行判断,判断结果再与置管后根据X线胸片判断的导管末端位置结果进行比较,比较两种方法判断结果的一致性,计算心电判断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104例患者中有100例患者出现特征性P波,心电判断结果与X线胸片判断结果一致率为96.2%。4例未出现特征性P波的患者X线胸片显示,有2例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上段、1例位于上腔静脉下端、1例位于对侧头臂静脉。两种方法的判断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灵敏度为99%,特异度为100%。结论:心电监护辅助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时可以根据心电图特征性P波对导管末端位置进行判断,而无需拍摄X线胸片,且此方法不会对患者带来额外的创伤,也无放射性污染。心电监护与临床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相结合可以使PICC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描记术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P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