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状RNA同源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circHIPK3)通过吸附miR-124-3p促进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及转移 被引量:10
1
作者 夏立军 衣服新 +1 位作者 翟旭 张洺源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09-615,共7页
目的探究环状RNA同源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circHIPK3)通过海绵吸附微小RNA-124-3p(miR-124-3p)对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方法按照LipofectamineTM 3000试剂说明书将circHIPK3短发夹RNA(sh-circHIPK3)、pcDNA3.1-circHIPK3、mi... 目的探究环状RNA同源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circHIPK3)通过海绵吸附微小RNA-124-3p(miR-124-3p)对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方法按照LipofectamineTM 3000试剂说明书将circHIPK3短发夹RNA(sh-circHIPK3)、pcDNA3.1-circHIPK3、miR-124-3p模拟物(miR-124-3p mimics)和pcDNA3.1-WEE1转染T98G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ircHIPK3和miR-124-3p在神经胶质瘤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CCK-8法检测T98G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TM法检测T98G细胞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124-3p与circHIPK3和丝氨酸/苏氨酸激酶WEE1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法检测WEE1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上皮钙黏素(E-cadherin)、神经钙黏素(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情况;此外,circHIPK3和WEE1竞争性结合miR-124-3p后,采用CCK-8法检测T98G细胞增殖,TranswellTM检测T98G细胞侵袭。结果circHIPK3在神经胶质瘤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敲减circHIPK3抑制T98G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并抑制其EMT;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证实miR-124-3p是circHIPK3的靶基因,WEE1是miR-124-3p的靶基因;同时过表达miR-124-3p与circHIPK3或WEE1,或共转染sh-circHIPK3和pcDNA3.1-WEE1可恢复过表达miR-124-3p对T98G细胞增殖、侵袭和EMT的抑制作用。结论circRNA-HIPK3与WEE1海绵吸附miR-124-3p促进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和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同源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circHIPK3) miR-124-3p 神经胶质瘤 细胞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K4-p RB-E2F1通路在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杏仁核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丛明 单伟 石玉秀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08-611,共4页
目的探讨CDK4-pRB-E2F1通路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杏仁核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健康雄性成年Wistar大鼠50只,采用单一连续应激(SPS)制备PTSD大鼠模型,按照SPS处理后1 d、4 d、7 d、14 d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将未做任何处理... 目的探讨CDK4-pRB-E2F1通路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杏仁核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健康雄性成年Wistar大鼠50只,采用单一连续应激(SPS)制备PTSD大鼠模型,按照SPS处理后1 d、4 d、7 d、14 d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将未做任何处理大鼠作为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旷场实验和僵立行为测定动物行为学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杏仁核神经细胞中pRB、E2F1蛋白表达;实时PCR检测各组大鼠杏仁核神经细胞中RB、E2F1 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PS 7 d组大鼠进入旷场箱内中心区域较少,而僵立行为比例显著增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SPS 7 d组、SPS 14 d组大鼠杏仁核神经细胞pRB、E2F1蛋白表达增高(P<0.05);SPS 4 d组、SPS 7 d组、SPS 14 d组大鼠杏仁核神经细胞RB mRNA、E2F1 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5)。结论PTSD大鼠杏仁核神经细胞中pRB及E2F1高表达,CDK4-pRB-E2F1通路可能参与了PTSD杏仁核神经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大鼠 杏仁核 CDK4-pRB-E2F1通路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蛋白介导的雌激素受体对颅内动脉瘤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的调控作用
3
作者 隋昕 隋天意 +2 位作者 张旭 冯旭 王东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94-1098,1106,共6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组织中结蛋白的表达及其通过雌激素受体(ER)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调控的影响。方法选取非动脉瘤患者手术区颈外动脉分支(正常动脉血管)和颅内动脉瘤切除标本2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正常动脉血管和颅...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组织中结蛋白的表达及其通过雌激素受体(ER)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调控的影响。方法选取非动脉瘤患者手术区颈外动脉分支(正常动脉血管)和颅内动脉瘤切除标本2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正常动脉血管和颅内动脉瘤中结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定量PCR检测颅内动脉瘤组织及正常血管中结蛋白和DES mRNA的表达。将VSMC分为control组、shNC组、shDesmin组、pcDNA3.1/NC组、pcDNA3.1/Desmin组和pcDNA3.1/Desmin+3-MA组。shNC组、shDesmin组、pcDNA3.1/NC组、pcDNA3.1/Desmin组分别转染shNC、shDesmin、pcDNA3.1/NC和pcDNA3.1/Desmin质粒,pcDNA3.1/Desmin+3-MA组在转染前加入10μmol/L 3-MA预处理6 h。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VSMC中DES mRNA和结蛋白的表达;用CCK-8实验检测沉默DES对VSMC增殖能力的影响;用Transwell实验检测沉默DES对VSMC迁移能力的影响;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沉默DES对VSMC中ERα/ERβ比例和表型调节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结蛋白在颅内动脉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动脉血管(χ^(2)=16.601,P<0.001);与shNC组比较,shDesmin组VSMC中结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01),细胞增殖力增强(P<0.05),细胞迁移数量增多(P<0.001),ERα/ERβ比例升高(P<0.001);与pcDNA3.1/NC组比较,pcDNA3.1/Desmin组VSMC中人平滑肌α肌动蛋白(SM-α-actin)、人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SM-MHC)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与pcDNA3.1/Desmin组比较,pcDNA3.1/Desmin+3-MA组VSMC中SM-α-actin、SM-MHC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MMP-3、TNF-α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结蛋白在颅内动脉瘤组织中低表达。沉默DES促进VSMC增殖、迁移,进而可能促进VSMC表型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结蛋白 血管平滑肌细胞 雌激素 表型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死亡供者外周血IL-6和IL-10对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预测作用
4
作者 李帅 鲍龙 +1 位作者 郭闻师 孙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9-152,159,共5页
目的探讨脑死亡供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对肾移植受者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1例脑死亡供者和42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和血液样本,将受者是否发生DGF作为因变量,评估供者外周血IL-6和IL-10... 目的探讨脑死亡供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对肾移植受者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1例脑死亡供者和42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和血液样本,将受者是否发生DGF作为因变量,评估供者外周血IL-6和IL-10对DGF的预测价值。结果42例肾移植受者中,10例发生DGF。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GF组和非DGF组比较,供者的IL-6和血肌酐水平以及供肾的冷缺血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显示,供者外周血IL-6和IL-10对肾移植受者发生DGF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分别为AUC=0.82,95%CI:0.64~0.99;AUC=0.73,95%CI:0.51~0.95)。在校正供者的血肌酐水平、供肾的冷缺血时间后,IL-6仍对DGF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脑死亡供者外周血IL-6可能是肾移植受者术后发生DGF的一个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死亡供者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 肾移植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3协同TRAIL促进肺癌H358细胞凋亡的机制 被引量:9
5
作者 安辉 李思思 +1 位作者 高野 梁春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88-992,共5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3联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对肺癌H358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肺癌H358细胞培养完成后,0、50、100、200 ng/ml TRAIL或0、25、50、100μmol/L Rg3作用H358细胞48 h,按照实验方法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3联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对肺癌H358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肺癌H358细胞培养完成后,0、50、100、200 ng/ml TRAIL或0、25、50、100μmol/L Rg3作用H358细胞48 h,按照实验方法分为对照组、50μmol/L Rg3组、100 ng/ml TRAIL组及50μmol/L Rg3+100 ng/ml TRAIL组。MTT法检测Rg3和/或TRAIL对肺癌H358细胞增殖的影响,DAPI染色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Rg3和/或TRAIL对肺癌H358细胞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Rg3和/或TRAIL对肺癌H358细胞凋亡的影响,WB实验检测Rg3和/或TRAIL对各组肺癌H358细胞内死亡受体(DR5)及caspase-8表达的影响。结果:50μmol/L Rg3+100 ng/ml TRAIL组与其他各组比较,肺癌H358细胞的增殖抑制最明显(P<0.05);DAPI染色后显示,50μmol/L Rg3+100 ng/ml TRAIL组多数胞核皱缩,染色质凝集,荧光强度增加,并出现饱和碎裂等晚期凋亡形态学改变;50μmol/L Rg3+100 ng/ml TRAIL组与其他各组比较,细胞凋亡率升高最明显,细胞内DR5及caspase-8表达增强最明显(均P<0.05)。结论:人参皂苷Rg3联合TRAIL能够协同抑制肺癌H358细胞的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人参皂苷Rg3协同促进DR5及caspase-8的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H358细胞 人参皂苷RG3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P3A4介导的睾酮和卡马西平与香芹酚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洋 George Desideri KASHANGAKI 衣服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05-609,共5页
目的考察香芹酚对细胞色素P450酶3A4(CYP3A4)介导的睾酮6β羟化反应和卡马西平10,11环氧化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人肝微粒体与香芹酚(或阳性对照酮康唑)、探针底物(睾酮或卡马西平)在37℃下孵育一定的时间。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法测定探... 目的考察香芹酚对细胞色素P450酶3A4(CYP3A4)介导的睾酮6β羟化反应和卡马西平10,11环氧化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人肝微粒体与香芹酚(或阳性对照酮康唑)、探针底物(睾酮或卡马西平)在37℃下孵育一定的时间。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法测定探针底物代谢物生成速率。探针底物在米氏常数(Km)浓度下,单点法检测抑制剂活性,多点法测定测定半数抑制浓度(IC50),抑制动力学法测定抑制常数(Ki)。结果香芹酚是CYP3A4介导的卡马西平10,11环氧化反应的非竞争性抑制剂,IC50为(15.3±1.4)μmol·L-1,Ki为(14.1±1.0)μmol·L-1。但香芹酚对CYP3A4介导的睾酮6β-羟化反应无抑制作用。酮康唑1μmol·L-1几乎完全抑制CYP3A4介导的睾酮6β-羟化反应和卡马西平10,11环氧化反应。结论香芹酚对CYP3A4的抑制存在底物依赖性,提示香芹酚与卡马西平联合用药可能存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芹酚 卡马西平 睾酮 细胞色素P450酶3A4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