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腺乳头状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与患者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关联研究
1
作者 刘淑珍 王俊 李纪男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1-667,共7页
目的:探究桥本甲状腺炎(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侧区淋巴结转移(LLNM)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通过多维度、系统性地探究其危险因素,构建精准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预测模型,为临床诊疗、预后、手术实践决策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回顾... 目的:探究桥本甲状腺炎(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侧区淋巴结转移(LLNM)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通过多维度、系统性地探究其危险因素,构建精准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预测模型,为临床诊疗、预后、手术实践决策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至2024年6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收治的201例HT合并PTC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发生LLNM,分为转移组(n=82)和未转移组(n=119)。对比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发生LLNM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建立预测模型,并评估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TSH值、结节位置、结节回声、形状、边界、纵横比、肿瘤直径、多灶性、微钙化、结节富血供、ELN、CLNM、包膜侵犯、ETE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CLNM、结节富血供、多灶性及TSH均为影响L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多灶性、CLNM、结节富血供及TSH的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0.613(95%CI:0.533~0.693)、0.656(95%CI:0.578~0.733)、0.694(95%CI:0.619~0.768)、0.622(95%CI:0.543~0.701)和0.588(95%CI:0.510~0.667),灵敏度依次为72.20%、69.60%、65.80%、60.80%和41.80%,特异度依次为45.90%、62.30%、73.80%、60.70%和83.60%。结论:肿瘤直径、多灶性、CLNM、结节富血供及TSH与HT合并PTC患者发生LLNM显著相关,其中肿瘤直径、多灶性对于LLNM的灵敏度相对较高,对HT合并PTC患者发生LLNM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 桥本甲状腺炎(HT) 颈侧区淋巴结转移(LLNM) 列线图 危险因素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获得淋巴结数目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克毅 梁广芃 +1 位作者 柴芳 刘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8-514,共7页
目的探讨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单侧腺叶及峡部切除联合预防性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获得淋巴结数目的因素,分析变化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于2019年1月至2... 目的探讨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单侧腺叶及峡部切除联合预防性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获得淋巴结数目的因素,分析变化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于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因甲状腺乳头状癌收治入院并行单侧腺叶及峡部切除联合预防性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193例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将病理所获得淋巴结数目分为高获得淋巴结数目组(n>6枚)和低获得淋巴结数目组(n≤6枚),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的方法找出影响高获得淋巴结数目的影响因素,通过相关分析判断获得淋巴结数目对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此外,通过术后并发症分析获得淋巴结数目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获得淋巴结数目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r=0.240,P<0.05)和淋巴结转移率(r=0.161,P<0.05)分别呈线性正相关,控制转移淋巴结数目不变,淋巴结转移率随获得淋巴结数的上升而降低(r=-0.444,P<0.05)。两组获得淋巴结数目单因素分析比较,性别、年龄、手术时长、BMI、肿瘤最大直径、多灶性、桥本甲状腺炎、病灶位置、被膜侵犯、对侧甲状腺结节、甲状旁腺移植、BRAF基因V600E突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纳米碳在两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和应用纳米碳是高获得淋巴结数目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应用纳米碳所占曲线下面积为0.658(95%CI:0.580~0.735,P<0.05),桥本甲状腺炎所占曲线下面积为0.584(95%CI:0.504~0.665,P<0.05)。此外,术后患者声带麻痹和淋巴漏的发生在高、低获得淋巴结数目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不变,获得淋巴结数目越多,淋巴结转移率越低,应用纳米碳及患者合并桥本甲状腺炎可提高获得淋巴结数目,高、低获得淋巴结数目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桥本甲状腺炎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纳米碳 获得淋巴结数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CCND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免疫浸润的影响
3
作者 王沁智 宋冰 +4 位作者 郝诗睿 肖志远 金连辉 郑通 柴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81-988,共8页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细胞周期蛋白D2(CCND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联系。方法通过公共数据库TCGA、TIMER 2.0和UALCAN获取CCND2的表达情况;采用ROC曲线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和癌旁组织进行鉴别;使用基因本体...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细胞周期蛋白D2(CCND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联系。方法通过公共数据库TCGA、TIMER 2.0和UALCAN获取CCND2的表达情况;采用ROC曲线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和癌旁组织进行鉴别;使用基因本体功能注释(GO)对CCND2相关差异基因(DEGs)进行富集分析;使用TIMER数据库和CIBERSORT数据源分析甲状腺癌中CCND2的肿瘤免疫浸润情况;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人甲状腺正常细胞系Nthy-ori-3-1和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系TPC-1、BCPAP中CCND2表达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PTC及癌旁组织中CCND2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的联系。结果TCGA、TIMER2.0、UALCAN分析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CCND2 mRNA在甲状腺癌中高表达(P<0.001),并且与Stage分期、性别、年龄、病理亚型及区域淋巴结受累情况有关(P<0.05);ROC结果显示,截断值为4.983时,CCND2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3.6%、94.9%和78.5%;GO分析表明CCND2的差异表达与免疫功能有关;TIMER数据库显示,CCND2表达与B细胞、CD4^(+)T细胞、巨噬细胞呈正相关(partial.cor>0,P<0.001),而与CD8^(+)T细胞呈负相关(partial.cor<0,P<0.01)。CIBERSORT数据库显示,CCND2表达与B细胞记忆渗透水平、CD4^(+)T细胞记忆激活状态、M2巨噬细胞表达水平、肥大细胞静息状态和肥大细胞激活状态显著相关(P<0.05)。RT-q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CND2在细胞系TPC-1、BCPAP中的表达量高于Nthy-ori-3-1(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CND2在PTC中的阳性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且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P<0.05)。结论PTC中CCND2表达上调可能与肿瘤进展及免疫细胞浸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细胞周期蛋白D2 生物信息学 肿瘤免疫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D44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和免疫细胞浸润关系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肖志远 宋冰 +3 位作者 马鑫雨 金连辉 郑通 柴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73-481,共9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细胞凋亡相关基因(ARGs)透明质酸受体蛋白CD44在甲状腺癌(THCA)组织中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的关系,为THCA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细胞凋亡相关基因(ARGs)透明质酸受体蛋白CD44在甲状腺癌(THCA)组织中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的关系,为THCA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获得THCA凋亡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表达谱,选取表达上调的CD44基因,分析THCA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D44 mRNA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THCA组织与癌旁组织进行鉴别;采用基因本体功能注释(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对DEGs进行功能及通路富集分析;采用STRING数据库建立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通过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采用TIMER数据库分析THCA组织中CD44 mRNA表达和TILs浸润丰度之间的相关性;使用R语言分析CD44蛋白表达与免疫检查点的关系。选取110例THCA患者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THCA组织及相对应的癌旁组织中CD44蛋白表达情况。结果:TCGA数据库分析,与癌旁组织比较,THCA组织中CD44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ROC曲线分析,在临界值为6.855时,CD44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89.71%、75.13%和72.91%;GO和KEGG分析,DEGs主要富集在凋亡相关通路;GSEA分析,DEGs与中性粒细胞脱颗粒反应有关;TIMER数据库分析,THCA组织中CD44 mRNA表达水平与B细胞、巨噬细胞、CD4+T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丰度呈正相关关系(partial. cor>0,P<0.01),与肿瘤纯度和CD8+T淋巴细胞浸润丰度无关(partial. cor≤0,P<0.01);在THCA组织中CD44蛋白表达水平与9个免疫检查点基因呈正相关关系(P<0.01),与1个免疫检查点基因呈负相关关系(P<0.01);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THCA组织中CD44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1);THCA组织中CD44蛋白表达与肿瘤直径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和腺外侵犯无关(P>0.05)。结论:CD44在THCA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肿瘤的进展及肿瘤的多种免疫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生物信息学 透明质酸受体蛋白 肿瘤免疫浸润 免疫检查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G5基因对乳腺癌细胞Bcap-37恶性表型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宋洋 万义增 +5 位作者 赵树鹏 齐凤杰 方磊 伍继成 时帅 郑华川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6,共5页
目的研究生长抑制因子5(ING5)基因对人乳腺癌细胞Bcap-37增殖、凋亡、迁移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稳定转染p EGFP-N1-ING5真核表达载体和p EGFP-N1空载体至Bcap-37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RT-PCR方法筛选ING5高表达细胞... 目的研究生长抑制因子5(ING5)基因对人乳腺癌细胞Bcap-37增殖、凋亡、迁移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稳定转染p EGFP-N1-ING5真核表达载体和p EGFP-N1空载体至Bcap-37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RT-PCR方法筛选ING5高表达细胞株。将Bcap-37-ING5细胞作为实验组,Bcap-37-GFP细胞为空载体组,Bcap-37为空白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ING5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结果稳定转染后获得稳定表达GFP标记的ING5蛋白的Bcap-37细胞株。ING5过表达可以抑制乳腺癌Bcap-37细胞增殖并导致G2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迁移(P<0.05)。结论 ING5过表达可逆转乳腺癌Bcap-37细胞的恶性表型,可作为乳腺癌预后判断和基因治疗的分子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生长抑制因子 Bcap-37细胞 基因 肿瘤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