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敏原诱导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综合征患者外周血CD4^(+)Th17细胞表达IL-18和IL-18Rα的研究
1
作者 王君灵 湛萌萌 +2 位作者 张钊龙 何韶衡 秦秉玉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469-2474,共6页
目的:探讨过敏原对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综合征(ARA)患者外周血CD4^(+)Th17细胞中IL-18、IL-18BPa和IL-18Rα表达水平的影响及血浆IL-17A和IL-17F的水平。方法:募集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ARA患者(n=25)和健康志... 目的:探讨过敏原对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综合征(ARA)患者外周血CD4^(+)Th17细胞中IL-18、IL-18BPa和IL-18Rα表达水平的影响及血浆IL-17A和IL-17F的水平。方法:募集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ARA患者(n=25)和健康志愿者(n=22),收集上述受试者外周血标本。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h17细胞比例及过敏原对Th17细胞IL-18、IL-18BPa和IL-18Rα蛋白表达的影响。Bioplex检测IL-17A和IL-17F水平,并分析血浆游离IL-18(fIL-18)与IL-17A水平及其与Th17细胞比例的相关性。结果:ARA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中IL-18^(+)细胞比例增加26.0%(P<0.01),户尘螨过敏原诱导Th17细胞IL-18表达增加1.22倍(P<0.05)。此外,蒿草花粉过敏原可增强ARA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中IL-18和IL-18Rα表达(P<0.05)。ARA患者血浆IL-17A和IL-17F表达水平分别提高2.2倍和1.1倍(P<0.05),且二者水平中度相关(R=0.712,P<0.01)。此外,ARA患者血浆升高的fIL-18与升高的IL-17A水平和Th17细胞比例也中度相关(r=0.607,r=0.652,P<0.05)。结论:ARA患者升高的血浆IL-18可能来自Th17细胞,过敏原可能通过诱导外周血Th17细胞表达IL-18和IL-18Rα参与ARA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综合征 Th17细胞 IL-18 IL-18Rα 过敏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原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液嗜碱性粒细胞活化分子表达影响的研究
2
作者 王秋丽 胥伟华 +2 位作者 谷芳秋 王思勤 王君灵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10-817,共8页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液嗜碱性粒细胞(Bas)活化分子的表达水平,及过敏原对其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健康人(HC)、皮肤点刺试验阴性的AR(nAR)、季节性AR(sAR)和常年性AR(pAR)患者的血液标本,流式细胞术检测过敏原对其血液CCR3^...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液嗜碱性粒细胞(Bas)活化分子的表达水平,及过敏原对其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健康人(HC)、皮肤点刺试验阴性的AR(nAR)、季节性AR(sAR)和常年性AR(pAR)患者的血液标本,流式细胞术检测过敏原对其血液CCR3^(+)Bas(单个核细胞群)活化分子免疫球蛋白E受体Iα亚基(FcεRIα)、CD63和CD203c表达水平的影响。液相芯片技术检测志愿者血浆白细胞介素4(IL-4)和IL-8的水平,并分析其与活化的Bas的相关性。建立鸡卵清蛋白(OVA)诱导的AR小鼠模型,检测其血液Bas的CD63的表达水平。结果nAR、sAR和pAR患者Bas表达FcεRIα、CD63和CD203c的水平增加,过敏原可升高sAR和pAR患者Bas表达CD63和CD203c平均荧光强度的水平。nAR、sAR和pAR患者血浆中IL-4和IL-8水平显著升高并与活化的Bas中度至高度相关。AR小鼠血液Bas表达CD63和FcεRIα的水平增加。结论过敏原可能通过诱导Bas活化标志物FcεRIα、CD63和CD203c的表达及IL-4和IL-8的释放参与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AR) 嗜碱性粒细胞(Bas) 活化标志物 过敏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大细胞在脓毒症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君灵 湛萌萌 +2 位作者 张钊龙 何韶衡 秦秉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6-600,共5页
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的失控反应所导致可以威胁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组织肥大细胞(mast cell,MC)作为炎症反应的经典效应细胞之一,由血液肥大细胞前体细胞发育而来,可通过分泌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从而在脓毒症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 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的失控反应所导致可以威胁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组织肥大细胞(mast cell,MC)作为炎症反应的经典效应细胞之一,由血液肥大细胞前体细胞发育而来,可通过分泌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从而在脓毒症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对MC在脓毒症中的潜在作用做一总结,为探索MC在脓毒症中的新机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肥大细胞 潜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8在嗜酸性粒细胞分化发育和活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君灵 湛萌萌 +5 位作者 谷芳秋 王玲 张钊龙 林香花 王思勤 何韶衡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67-2372,共6页
活化的嗜酸性粒细胞是机体炎症反应中的核心效应细胞。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 IL-18)是一种经典的炎症小体相关的细胞因子,可通过与IL-18受体α结合诱导嗜酸性粒细胞分化、发育和活化进而促进机体的炎症反应。因此,系统认识IL-1... 活化的嗜酸性粒细胞是机体炎症反应中的核心效应细胞。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 IL-18)是一种经典的炎症小体相关的细胞因子,可通过与IL-18受体α结合诱导嗜酸性粒细胞分化、发育和活化进而促进机体的炎症反应。因此,系统认识IL-18在嗜酸性粒细胞分化、发育和活化中的作用对于嗜酸性粒细胞相关炎性疾病的诊疗和IL-18相关生物制剂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嗜酸性粒细胞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液嗜酸性粒细胞FcεRI和CD63表达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汪曌 陈冬 +2 位作者 臧艳艳 何韶衡 张慧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51-855,共5页
目的:检测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FcεRI和CD63的表达。方法:收集AR患者和健康人(healthy controls,HCs)的外周血,用蒿草花粉和尘螨过敏原粗提液刺激,流式细胞仪检测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FcεRI和CD63... 目的:检测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FcεRI和CD63的表达。方法:收集AR患者和健康人(healthy controls,HCs)的外周血,用蒿草花粉和尘螨过敏原粗提液刺激,流式细胞仪检测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FcεRI和CD63的表达情况。结果:静息状态下,AR患者[0.92%(0.70%~1.64%)]相比于HCs[0.71%(0.43%~0.97%)]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上调(Z=-2.050,P=0.041);AR患者[6.19%(3.05%,8.19%);1 462(1 164,1 720)]FcεRI+嗜酸性粒细胞的比例和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比HCs[3.16%(1.55%,4.53%);808(524,1308)]增加(Z=-2.102,P=0.036);AR患者[2 031(1 725,3 338)]CD63+嗜酸性粒细胞的MFI比HCs[1 491(1 297,1 613)]升高36%(Z=-3.192,P=0.002)。0.1μg/m L蒿草过敏原粗提液[2 618(2 131,3 315)]和1.0μg/m L蒿草过敏原粗提液[3 108(2 317,3 792)]能诱导AR患者CD63+嗜酸性粒细胞的MFI上调(Z=-2.667,P=0.008;Z=-2.845,P=0.004)。结论:嗜酸性粒细胞表达的FcεRI和CD63参与AR发病。过敏原特异性嗜酸性粒细胞激发试验检测CD63的表达,可能成为AR诊断的补充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嗜酸性粒细胞 FCΕRI CD6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8在过敏性气道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王君灵 何韶衡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54-658,F0003,共6页
近年来过敏性气道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IL-18与IL-18Rα结合后可启动下游的促炎信号而在过敏性气道疾病中起重要作用。IL-18也可与IL-18BP结合进而抑制其与IL-18Rα结合。因此,了解IL-18在过敏性气道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对于过敏性气... 近年来过敏性气道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IL-18与IL-18Rα结合后可启动下游的促炎信号而在过敏性气道疾病中起重要作用。IL-18也可与IL-18BP结合进而抑制其与IL-18Rα结合。因此,了解IL-18在过敏性气道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对于过敏性气道疾病的治疗、IL-18相关生物制剂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8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嗜碱性粒细胞CD16和CD32在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吴久纯 耿诗洋 +3 位作者 谷芳秋 何韶衡 张慧云 刘敬禹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13-1219,共7页
目的探讨血液嗜碱性粒细胞CD16和CD32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CO)、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就诊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COPD、ACO患者及招募的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血液嗜碱性粒细胞CD16和CD32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CO)、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就诊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COPD、ACO患者及招募的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COPD组、ACO组及健康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病史、发病年龄、体重指数(BMI)及吸烟史等一般资料并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嗜碱性粒细胞富集群中CD16和CD32的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CO组、COPD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群中CD16^(+)CCR3^(+)细胞、CD16^(+)CD123^(+)HLA-DR^(-)细胞、CD16^(+)CCR3^(+)CD123^(+)HLA-DR^(-)细胞比例增高(P<0.05),COPD组单个核细胞群中CD32^(+)CD123^(+)HLA-DR^(-)细胞、CD32^(+)CCR3^(+)CD123^(+)HLA-DR^(-)细胞比例增高(P=0.003,P=0.030),ACO组粒细胞群中CD32^(+)CD123^(+)HLA-DR^(-)细胞、CD32^(+)CCR3^(+)CD123^(+)HLA-DR^(-)细胞比例降低(P=0.019,P=0.031)。ACO组粒细胞群中CCR3^(+)细胞和CCR3^(+)CD123^(+)HLA-DR^(-)细胞的CD32平均荧光强度(MFI)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06,P=0.047)。ACO组血浆TNF-α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结论嗜碱性粒细胞源CD16和CD32可能在ACO、COPD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TNF-α可能参与了ACO的发病,为后续ACO和COPD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嗜碱性粒细胞 CD16 CD32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血液嗜酸性粒细胞中IL-18、IL-18结合蛋白和IL-18受体的表达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黄义侠 张慧云 +2 位作者 王维 杨蕊铭 何韶衡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74-1180,共7页
目的:检测银屑病(psoriasis)患者血液嗜酸性粒细胞群中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IL-18结合蛋白(binding protein,BP)和IL-18受体(receptor,R)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收集17例银屑病患者和18例健康人血液,用蒿草花粉... 目的:检测银屑病(psoriasis)患者血液嗜酸性粒细胞群中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IL-18结合蛋白(binding protein,BP)和IL-18受体(receptor,R)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收集17例银屑病患者和18例健康人血液,用蒿草花粉、尘螨和梧桐花粉粗提液刺激,流式细胞术检测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IL-18、IL-18BP及IL-18R的表达,SPSS分析其相关性。结果:静息状态下,银屑病患者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IL-18+、IL-18R+细胞比例较正常人分别升高了3.7倍和4.1倍(Z=-3.070,P=0.002;Z=-4.753,P=0.000),而IL-18BP+细胞降低了87%(Z=-4.556,P=0.000);尘螨过敏原刺激银屑病患者血液后,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IL-18+细胞比例升高约1.5倍(Z=-3.548,P=0.000);梧桐花粉刺激银屑病患者血液后,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IL-18BP+细胞升高约1.1倍(Z=-3.445,P=0.000)。此外,静息状态下银屑病患者血液嗜酸性粒细胞群中IL-18BP+细胞比例和IL-18+细胞比例均呈高度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r=0.587,P=0.013。结论:上述结果提示嗜酸性粒细胞表达的IL-18、IL-18BP和IL-18R极可能参与银屑病。抗IL-18制剂和IL-18R阻断剂可能是治疗银屑病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嗜酸性粒细胞 白介素-18 白介素-18结合蛋白 白介素-18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8在颞下颌关节炎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黄芳 胡雅琳 +3 位作者 姜程今 刘婧芳 何韶衡 李志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57-1462,共6页
目的探究白介素(IL)-18在颞下颌关节炎中的作用。方法 2015年11月—2016年4月,30只SPF级雄性BALB/c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E组,每组6只。B组~E组在第1、21天时分别注射Ⅱ型胶原酶;从第1天开始,A组仅注射0... 目的探究白介素(IL)-18在颞下颌关节炎中的作用。方法 2015年11月—2016年4月,30只SPF级雄性BALB/c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E组,每组6只。B组~E组在第1、21天时分别注射Ⅱ型胶原酶;从第1天开始,A组仅注射0.9%氯化钠溶液,B组注射0.9%氯化钠溶液,C组注射IL-18,D组注射IL-18结合蛋白(IL-18BP),E组注射IL-18、IL-18BP。第25天,采集各组小鼠外周血、组织灌洗液,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颞下颌关节组织灌洗液巨噬细胞中白介素18受体(IL-18R)阳性表达率,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浆/颞下颌关节组织灌洗液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β水平。结果 B组、C组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中IL-18R阳性表达率大于A组(P<0.05);C组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中IL-18R阳性表达率大于B组、D组、E组(P<0.05)。B组~E组小鼠颞下颌关节组织灌洗液巨噬细胞中IL-18R阳性表达率大于A组(P<0.05);C组小鼠颞下颌关节组织灌洗液巨噬细胞中IL-18R阳性表达率大于B组、D组、E组(P<0.05)。B组~E组小鼠外周血血浆中TNF-α、IL-1β水平高于A组(P<0.05);C组小鼠外周血血浆中TNF-α、IL-1β水平高于B组、D组、E组(P<0.05)。B组~E组小鼠颞下颌关节组织灌洗液上清液中TNF-α、IL-1β水平高于A组(P<0.05);C组小鼠颞下颌关节组织灌洗液上清液中TNF-α、IL-1β水平高于B组、D组、E组(P<0.05);D组小鼠颞下颌关节组织灌洗液上清液中TNF-α水平低于B组(P<0.05);E组小鼠颞下颌关节组织灌洗液上清液中TNF-α水平高于D组(P<0.05)。结论 IL-18能通过其受体IL-18R刺激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产生TNF-α与IL-1β等炎性因子,从而参与颞下颌关节炎的发生发展,推测IL-18R可能成为颞下颌关节炎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障碍 关节炎 白细胞介素18 INTERLEUKIN -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8和IL-37b对naive CD4^(+)T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在哮喘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君灵 湛萌萌 +3 位作者 谷芳秋 张钊龙 王思勤 何韶衡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683-2686,共4页
过敏性哮喘(allergic asthma,AA)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之一,CD4^(+)T细胞相关亚型在AA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白细胞介素(IL)-18和IL-37b通过与IL-18Rα结合调控naive CD4^(+)T细胞的分化进而在AA中起拮抗作用。鉴于此,了解IL-18和I... 过敏性哮喘(allergic asthma,AA)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之一,CD4^(+)T细胞相关亚型在AA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白细胞介素(IL)-18和IL-37b通过与IL-18Rα结合调控naive CD4^(+)T细胞的分化进而在AA中起拮抗作用。鉴于此,了解IL-18和IL-37b在AA naive CD4^(+)T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对于AA的病机、诊疗及其相关生物制剂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哮喘 naive CD4^(+)T细胞 白细胞介素-18 白细胞介素-37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原对过敏性鼻炎患者外周血CD4^(+)Th1 IL-18、IL-18BPa和IL-18R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君灵 湛萌萌 +7 位作者 谷芳秋 李翼飞 张钊龙 赵悰怡 赵丹阳 郑卉 张祎捷 秦秉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13-1518,共6页
目的探讨过敏原对健康人(healthy control,HC)和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外周血CD4^(+)Th1细胞表达IL-18、IL-18BPa和IL-18Rα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皮肤点刺试验阴性的鼻炎(AR^(-))、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的鼻炎... 目的探讨过敏原对健康人(healthy control,HC)和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外周血CD4^(+)Th1细胞表达IL-18、IL-18BPa和IL-18Rα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皮肤点刺试验阴性的鼻炎(AR^(-))、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的鼻炎(AR^(+))患者和HC的外周血标本。流式细胞术检测过敏原对CD4^(+)Th1细胞表达IL-18、IL-18BPa和IL-18Rα蛋白水平的影响;qPCR检测过敏原对CD4^(+)T细胞表达IL-18、IL-18BPa和IL-18Rα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与HC相比,AR^(-)和AR^(+)患者外周血Th1细胞中IL-18蛋白的表达增加,IL-18BPa蛋白的表达减少;AR^(+)患者外周血Th1细胞中IL-18Rα蛋白的表达增加;过敏原可增强HC Th1细胞IL-18Rα蛋白的表达,并诱导AR^(+)患者和HC CD4^(+)T细胞IL-18、IL-18BPa和IL-18RαmRNA的表达。结论过敏原极可能通过促进外周血CD4^(+)Th1细胞表达IL-18和IL-18Rα进而参与AR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CD4阳性Th1细胞 白细胞介素-18 白细胞介素-18受体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原可诱导气道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液中性粒细胞TLR7表达上调
12
作者 王建叔 王君灵 +1 位作者 张慧云 何韶衡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19-1924,共6页
目的:检测过敏原激发前后过敏性鼻炎(AR)、过敏性哮喘(AA)及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ARA)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Toll样受体7(TLR7)的表达变化。方法:本研究募集19例健康人(HC)、44例AR、36例AA和19例ARA患者,取各组外周血,采用大籽蒿过敏原... 目的:检测过敏原激发前后过敏性鼻炎(AR)、过敏性哮喘(AA)及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ARA)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Toll样受体7(TLR7)的表达变化。方法:本研究募集19例健康人(HC)、44例AR、36例AA和19例ARA患者,取各组外周血,采用大籽蒿过敏原提取物(ASWE)、屋尘螨过敏原提取物(HDME)和梧桐花粉过敏原提取物(PPAE)进行激发试验,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TLR7表达情况。结果:在静息状态下,与HC相比,气道过敏患者中性粒细胞TLR7表达上调,其中AR、AA及ARA患者TLR7+中性粒细胞比例分别升高6倍、3.18倍、6.15倍,ARA患者中性粒细胞TLR7平均荧光强度(MFI)增强24%。过敏原激发试验结果显示,上述过敏原激发前后,HC组中性粒细胞TLR7的表达无明显变化,而气道过敏患者中性粒细胞TLR7表达上调。HDME、PPAE激发后AR患者外周血TLR7+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分别升高8.40%、33.03%,TLR7的MFI分别增强29.62%、35.72%。ASWE、PPAE激发后,AA患者外周血TLR7+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分别增加59.18%、1.06倍,TLR7的MFI分别增强68.93%、47.33%。而HDME激发仅引起AA患者中性粒细胞TLR7的MFI增强66.14%;HDME激发后ARA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内TLR7的百分比和MFI分别增加21.05%、35.61%,而PPAE激发后仅伴有ARA患者TLR7+细胞百分比升高20.07%。结论:过敏性气道疾病患者经过敏原激发后血液中性粒细胞TLR7表达升高,提示过敏原可能通过诱导中性粒细胞中TLR7表达变化参与过敏性气道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 中性粒细胞 TLR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嗜酸性粒细胞P物质及受体神经激肽/速激肽受体1水平升高 被引量:7
13
作者 左哲 王君灵 +3 位作者 张慧云 郑文娇 张泽南 何韶衡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66-970,共5页
目的研究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P物质(SP)及其受体神经激肽/速激肽受体1(NK1R)的表达。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银屑病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SP和NK1R的水平;用(0.1、1)μg/m L的蒿草花粉、梧桐花粉和尘螨过敏源粗提液刺激后,流式细胞术... 目的研究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P物质(SP)及其受体神经激肽/速激肽受体1(NK1R)的表达。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银屑病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SP和NK1R的水平;用(0.1、1)μg/m L的蒿草花粉、梧桐花粉和尘螨过敏源粗提液刺激后,流式细胞术检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SP和NK1R的水平。结果银屑病患者SP+和NK1R+嗜酸性粒细胞的比例分别升高2.7倍和0.5倍,平均荧光强度分别增加1.5倍和0.2倍。此外,1μg/m L梧桐花粉过敏源粗提液刺激后,SP+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下调60%,而0.1μg/m L梧桐花粉过敏源粗提液刺激后NK1R+嗜酸性粒细胞的比例升高0.6倍。结论银屑病患者血液嗜酸性粒细胞SP和NK1R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嗜酸性粒细胞 P物质(SP) 神经激肽/速激肽受体1(NK1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应性皮炎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P物质及其受体NK1R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蕊铭 张慧云 +3 位作者 郑文娇 王君灵 张泽南 何韶衡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1-265,275,共6页
目的检测特应性皮炎(AD)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P物质(SP)和NK1受体(NK1R)的表达,并分析其在AD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集健康对照组(HC)及AD患者的外周静脉血,用尘螨、蒿草花粉和梧桐花粉过敏原粗提液刺激1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嗜... 目的检测特应性皮炎(AD)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P物质(SP)和NK1受体(NK1R)的表达,并分析其在AD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集健康对照组(HC)及AD患者的外周静脉血,用尘螨、蒿草花粉和梧桐花粉过敏原粗提液刺激1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SP和NK1R的表达。结果与HC组比较,静息状态下AD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NK1R^+细胞的比例升高了41%(P=0.001),SP^+细胞的比例减少了1.17倍(P<0.001),SP^+细胞的MFI降低了55%(P<0.001)。过敏原对HC和AD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SP及NK1R表达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AD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NK1R表达上调,提示嗜酸性粒细胞表面的NK1R可能在特应性皮炎中起重要作用;NK1R拮抗剂或阻断剂可能是治疗AD的有效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嗜酸性粒细胞 P物质(SP) NK1R 过敏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液嗜酸性粒细胞NK1R水平增加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维 张慧云 +1 位作者 郑文娇 何韶衡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08-1112,1117,共6页
目的检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P物质(SP)和神经激肽/速激肽受体1(NK1R)的表达。方法收集CSU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用(0.1、1)μg/m L蒿草花粉、尘螨和梧桐花粉过敏原粗提液刺激,流式细胞术检测嗜酸性粒细... 目的检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P物质(SP)和神经激肽/速激肽受体1(NK1R)的表达。方法收集CSU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用(0.1、1)μg/m L蒿草花粉、尘螨和梧桐花粉过敏原粗提液刺激,流式细胞术检测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SP及NK1R的表达。结果与健康人相比,CSU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加1.2倍,NK1R+嗜酸性粒细胞上调66%,而SP+嗜酸性粒细胞的比例下调40%。0.1μg/m L尘螨过敏原可诱导CSU患者NK1R的表达上调1.11倍。结论 CSU患者嗜酸性粒细胞NK1R表达上调,阻断NK1R可用于CSU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嗜酸性粒细胞 P物质(SP) 神经激肽/速激肽受体1(NK1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TLR2、TLR4、TLR7和TLR9的变化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17
16
作者 张晓文 张慧云 +2 位作者 王维 湛萌萌 何韶衡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37-541,572,共6页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TLR2、TLR4、TLR7和TLR9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探索其在AR中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健康人和AR患者的外周静脉血,用蒿草花粉、尘螨和梧桐花粉过敏原提取液刺激,流式细胞术检测刺激前后嗜...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TLR2、TLR4、TLR7和TLR9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探索其在AR中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健康人和AR患者的外周静脉血,用蒿草花粉、尘螨和梧桐花粉过敏原提取液刺激,流式细胞术检测刺激前后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TLR2、TLR4、TLR7和TLR9的表达,SPSS软件分析TLR2^+、TLR4^+、TLR7^+和TLR9^+嗜酸性粒细胞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组比较,AR患者未经过敏原刺激时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TLR2^+细胞的比例降低4%,TLR4^+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升高20%,TLR7^+细胞的比例升高4.8倍。蒿草花粉过敏原提取液诱导AR患者TLR2^+嗜酸性粒细胞的比例升高7.8%。此外,AR患者血液TLR2^+和TLR4^+、TLR2^+和TLR7^+、TLR7^+和TLR9^+的嗜酸性粒细胞均呈中度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r=-0.670,P<0.01;r=-0.430,P<0.05;r=0.446,P<0.05)。而健康人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TLR2、TLR4、TLR7和TLR9的变化在过敏原刺激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源的TLR2、TLR4和TLR7可能在AR中起重要作用,TLR2、TLR4和TLR7可能是治疗AR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嗜酸性粒细胞 TLR2 TLR4 TLR7 TLR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患者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IL-18、IL-18BP及IL-18R的表达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玲 胡雅琳 +3 位作者 杨蕊铭 王君灵 张慧云 何韶衡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98-602,共5页
目的:检测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AR^+AS)患者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IL-18、IL-18BP和IL-18R的表达。方法:采集13例AR^+AS患者和14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组)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静息状态下和过敏原(大籽蒿花粉、尘螨和梧桐花粉过敏... 目的:检测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AR^+AS)患者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IL-18、IL-18BP和IL-18R的表达。方法:采集13例AR^+AS患者和14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组)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静息状态下和过敏原(大籽蒿花粉、尘螨和梧桐花粉过敏原粗提液)刺激后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IL-18^+、IL-18BP^+和IL-18R^+细胞比例及平均荧光强度(MFI),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静息状态下AR^+AS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IL-18^+和IL-18BP^+细胞比例分别升高了5.821倍(P=0.001)和44.1%(P=0.048),IL-18^+细胞MFI增强了29.1%(P=0.001),IL-18BP^+细胞MFI降低了32.3%(P<0.001),而IL-18R^+细胞比例及MFI无明显变化(P>0.05)。过敏原刺激对AR^+AS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IL-18、IL-18BP及IL-18R的表达无影响(P>0.05)。AR^+AS患者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IL-18^+和IL-18BP^+细胞比例呈中度相关(r=0.622,P<0.001)。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源的IL-18和IL-18BP可能在AR^+AS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 嗜酸性粒细胞 IL-18 IL-18BP IL-18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IL-18及其结合蛋白和受体水平增加 被引量:6
18
作者 袁磊磊 陆思静 +4 位作者 张慧云 王君灵 胡雅琳 王玲 何韶衡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6-530,共5页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8结合蛋白(IL-18BP)和白细胞介素18受体(IL-18R)的表达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哮喘患者和门诊正常人群的外周静脉血,用蒿草花粉、尘螨和梧桐花粉粗提液刺...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8结合蛋白(IL-18BP)和白细胞介素18受体(IL-18R)的表达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哮喘患者和门诊正常人群的外周静脉血,用蒿草花粉、尘螨和梧桐花粉粗提液刺激血液,流式细胞术检测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IL-18、IL-18BP及IL-18R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哮喘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IL-18+细胞比例较正常人升高达15倍。尘螨、梧桐花粉粗提液刺激哮喘患者血液后,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IL-18+细胞比例分别升高约1.3倍和1.5倍;梧桐花粉粗提液刺激哮喘患者血液后,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IL-18BP^+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升高约1.5倍,IL-18R+细胞比例升高约2倍。此外,哮喘患者血液经过敏原激发后嗜酸性粒细胞群中IL-18BP+细胞和IL-18R^+细胞的表达呈正相关(r=0.639)。然而,正常人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IL-18、IL-18BP和IL-18R的变化不明显。结论嗜酸性粒细胞表达的IL-18、IL-18BP和IL-18R可能与哮喘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嗜酸性粒细胞 白细胞介素18(IL-18) 白细胞介素18结合蛋白(IL-18BP) 白细胞介素18受体(IL-18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鼻炎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IL-18、IL-18BP和IL-18R的表达 被引量:6
19
作者 崔夫波 柴文戍 +4 位作者 张慧云 王君灵 胡雅琳 王玲 何韶衡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AR)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IL-18、IL-18BP和IL-18R的表达。方法:收集15例AR患者和15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外周静脉血,分别用大籽蒿花粉、尘螨或梧桐花粉粗提液刺激,流式细胞术检测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AR)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IL-18、IL-18BP和IL-18R的表达。方法:收集15例AR患者和15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外周静脉血,分别用大籽蒿花粉、尘螨或梧桐花粉粗提液刺激,流式细胞术检测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IL-18+、IL-18BP+和IL-18R+细胞比例及平均荧光强度(MFI)。结果:过敏原刺激前,AR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IL-18BP+和IL-18R+细胞比例分别是正常对照组的1.879倍和1.698倍(P<0.05)。梧桐花粉粗提液刺激后,AR患者IL-18+细胞比例升高约33%(P<0.05)。AR患者IL-18+细胞和IL-18BP+细胞MFI高度相关(rS=0.783,P<0.001)。正常对照组IL-18、IL-18BP和IL-18R的表达在过敏原刺激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源的IL-18、IL-18BP和IL-18R可能在AR中起重要作用,IL-18、IL-18BP和IL-18R可能是治疗AR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嗜酸性粒细胞 IL-18 IL-18BP IL-18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患者血液嗜酸性粒细胞群中P物质及其受体表达上调 被引量:19
20
作者 臧艳艳 柴文戍 +3 位作者 王君灵 张慧云 杨蕊铭 何韶衡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0-255,共6页
目的检测不同过敏原刺激下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allergic rhinitis complicated with asthma,AR+AS)患者嗜酸性粒细胞群中P物质(substance P,SP)和NK1受体(neurokinin 1receptor,NK1R)的表达水平,并阐述其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募... 目的检测不同过敏原刺激下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allergic rhinitis complicated with asthma,AR+AS)患者嗜酸性粒细胞群中P物质(substance P,SP)和NK1受体(neurokinin 1receptor,NK1R)的表达水平,并阐述其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募集14例健康人及19例急性期入院的AR+AS患者,所有志愿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并收集外周血,用蒿草花粉、尘螨和梧桐花粉3种过敏原粗提液刺激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群中SP和NK1R的表达水平,并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9例AR+AS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中,SP^+细胞的比例与正常人相比升高了1.5倍(Z=-2.041,P=0.041),NK1R^+细胞的比例和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上调了26.4%(Z=-3.207,P=0.001)和85.9%(Z=-4.774,P<0.001)。此外,质量浓度为0.1μg/mL的蒿草花粉粗提液刺激患者外周血后,SP^+细胞的比例上调约68.1%(Z=-2.637,P=0.008)。而健康人嗜酸性粒细胞群中SP和NK1R经不同种类和浓度过敏原刺激后其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源SP和NK1R可能在AR+AS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SP和NK1R可能是治疗AR+AS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 嗜酸性粒细胞 P物质 NK1受体 过敏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