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miR-145-5p靶向双特异性磷酸酶6对人子宫内膜癌增殖、迁移、侵袭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
12
1
作者
门颖超
张蕾
艾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1-66,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145-5p(miR-145-5p)靶向双特异性磷酸酶6(DUSP6)对于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与凋亡能力的影响。方法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分为A组(未转染组)、B组(mimic NC组)、C组(mimic组)、D组(inhibitor NC...
目的探讨微小RNA-145-5p(miR-145-5p)靶向双特异性磷酸酶6(DUSP6)对于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与凋亡能力的影响。方法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分为A组(未转染组)、B组(mimic NC组)、C组(mimic组)、D组(inhibitor NC组)、E组(inhibitor组),采用脂质体(Lipo 2000)细胞转染法转染。利用RT-PCR技术验证miR-145-5p的表达;过表达或抑制表达miR-145-5p对Ishikawa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影响将运用MTT、伤口愈合、Transwell及凋亡实验检测;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45-5p的潜在靶基因;运用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转染后下游靶基因DUSP6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转染后48、72、96 h,C组比B组细胞增殖能力下降,E组比D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24、48 h,C组比B组细胞迁移能力降低,E组比D组细胞迁移能力增强(P<0.05)。转染48 h后,C组比B组侵袭能力下降,E组比D组侵袭能力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48 h后,A组、B组、C组、D组、E组凋亡率分别为(0.66±0.05)%、(0.60±0.03)%、(17.74±1.02)%、(0.72±0.04)%、(0.31±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生物信息学在线软件预测DUSP6是miR-145-5p的潜在靶基因。转染48 h后,DUSP6 mRNA在A组、B组、C组、D组、E组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9、1.09±0.08、0.47±0.04、1.03±0.05、4.62±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0.29±0.03、0.28±0.04、0.16±0.03、0.32±0.05、0.74±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45-5p过表达后能够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并且促进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负向调节DUSP6的表达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5-5p
子宫内膜癌
双特异性磷酸酶6
增殖
侵袭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iR-145-5p靶向双特异性磷酸酶6对人子宫内膜癌增殖、迁移、侵袭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
12
1
作者
门颖超
张蕾
艾浩
机构
锦州
医科
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锦州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妇科
出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1-66,共6页
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70540373)
文摘
目的探讨微小RNA-145-5p(miR-145-5p)靶向双特异性磷酸酶6(DUSP6)对于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与凋亡能力的影响。方法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分为A组(未转染组)、B组(mimic NC组)、C组(mimic组)、D组(inhibitor NC组)、E组(inhibitor组),采用脂质体(Lipo 2000)细胞转染法转染。利用RT-PCR技术验证miR-145-5p的表达;过表达或抑制表达miR-145-5p对Ishikawa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影响将运用MTT、伤口愈合、Transwell及凋亡实验检测;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45-5p的潜在靶基因;运用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转染后下游靶基因DUSP6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转染后48、72、96 h,C组比B组细胞增殖能力下降,E组比D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24、48 h,C组比B组细胞迁移能力降低,E组比D组细胞迁移能力增强(P<0.05)。转染48 h后,C组比B组侵袭能力下降,E组比D组侵袭能力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48 h后,A组、B组、C组、D组、E组凋亡率分别为(0.66±0.05)%、(0.60±0.03)%、(17.74±1.02)%、(0.72±0.04)%、(0.31±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生物信息学在线软件预测DUSP6是miR-145-5p的潜在靶基因。转染48 h后,DUSP6 mRNA在A组、B组、C组、D组、E组中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9、1.09±0.08、0.47±0.04、1.03±0.05、4.62±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0.29±0.03、0.28±0.04、0.16±0.03、0.32±0.05、0.74±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45-5p过表达后能够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并且促进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负向调节DUSP6的表达而实现。
关键词
miR-145-5p
子宫内膜癌
双特异性磷酸酶6
增殖
侵袭
凋亡
Keywords
miR-145-5p
endometrial carcinoma
dual specific phosphatase 6
proliferation
invasion
apoptosis
分类号
R737.3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miR-145-5p靶向双特异性磷酸酶6对人子宫内膜癌增殖、迁移、侵袭与凋亡的影响
门颖超
张蕾
艾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