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原酸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株HXO-RB44的生长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赵静滨 何熹微 +2 位作者 姚素艳 刘建生 郑德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34-738,共5页
目的探讨绿原酸(CHA)对体外培养人视网膜母细胞瘤(Rb)细胞株HXO-RB44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CCK-8体外抑制实验,筛选CHA对体外培养传6代的人Rb细胞株HXO-RB44的最佳抑癌浓度。Western blot检测人Rb细胞株HXO-RB44中抑癌基因Rb1和P16及... 目的探讨绿原酸(CHA)对体外培养人视网膜母细胞瘤(Rb)细胞株HXO-RB44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CCK-8体外抑制实验,筛选CHA对体外培养传6代的人Rb细胞株HXO-RB44的最佳抑癌浓度。Western blot检测人Rb细胞株HXO-RB44中抑癌基因Rb1和P16及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2)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 4)的表达变化;ELISA检测培养基中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 CCK-8体外抑制实验结果显示,CHA对人Rb细胞株HXO-RB44的最佳抑癌浓度为80μmol/L。经80μmol/L CHA处理5d的HXO-RB44细胞株中,抑癌基因Rb1和P16均有少量表达,而在阳性对照组(HT1080细胞)和未处理的HXO-RB44细胞几乎没有表达。CHA处理5d的HXO-RB44细胞株的Cyclin D2和CDK4的表达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HT1080细胞)和未处理的HXO-RB44细胞(P<0.01)。CHA处理5d的HXO-RB44的培养基中LDH的含量为(226.75±42.74)U/L,明显低于正常培养的细胞培养基(425.84±31.67)U/L(P<0.01)。结论 80μmol/L CHA可能通过增加HXO-RB44抑癌基因的表达,降低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及LDH水平,而抑制HXO-RB44细胞株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人视网膜母细胞瘤 抑癌基因 细胞周期蛋白2(Cyclin D2)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4(CDK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HLA A2表达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安全性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姚素艳 赵刚 +2 位作者 刘建生 马万里 郑德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9-492,530,共5页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抗原A2(HLA A2)表达沉默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的安全性。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至第8代细胞组)及实验组1和实验组2(分别为HLA A2表达沉默后第5代、第15代)。复苏HLA A2表达沉默的hBMSCs,通过观察细胞的...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抗原A2(HLA A2)表达沉默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的安全性。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至第8代细胞组)及实验组1和实验组2(分别为HLA A2表达沉默后第5代、第15代)。复苏HLA A2表达沉默的hBMSCs,通过观察细胞的生长曲线、端粒酶活性和抑癌基因P27的表达水平、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4(CDK4)和Cyclin D2的表达水平,分析细胞的安全性。并将细胞接种于裸鼠的皮下,24周后观察荷瘤组织的种类。结果实验组1、实验组2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生长曲线没有明显的左移或右移。HLA A2表达沉默的hBMSCs在沉默HLA A2表达后,3组间的端粒酶活性没有明显差异;3组的Cyclin D2、CDK4和抑癌基因P27的表达量也没有明显变化。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24周,只有异位成骨,而没有形成肿瘤组织。结论人BMSCs的HLA A2表达沉默后,在实验周期内,没有明显证据表明有安全性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细胞抗原(HLA)A2 RNA干扰 安全性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 Cyclin D2 CDK4 P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尔克孜族成人体部体质表型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咸鹏 李欣 +3 位作者 温有锋 李强 张文虔 叶丽平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3-71,共9页
为探寻柯尔克孜族人群身体各部位长度、宽度及围度特征,本次研究采用人体测量方法,对柯尔克孜族1001名成年人(男414,女587)的29项体部指标进行调查,并计算20项体部指数,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 为探寻柯尔克孜族人群身体各部位长度、宽度及围度特征,本次研究采用人体测量方法,对柯尔克孜族1001名成年人(男414,女587)的29项体部指标进行调查,并计算20项体部指数,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比较各项指标及指数是否具有性别、年龄及民族间的差异.t检验、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柯尔克孜族身体各部位长度、宽度及围度指标(除胸围、臀围、上臂围)均具有性别间的差异,臂围度指数、小腿长围度指数等12项指数也同样具有性别间差异;体重、身高等21项体部指标以及上臂长围指数、前臂长围指数等12项指数具有年龄间的差异;并且体重、身高、坐高、耳屏点高等21项指标及指数在所有年龄段内都具有性别间的差异.柯尔克孜族成人主要表现为中等身高,中型腿长,宽肩、宽骨盆、中长型躯干,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南北疆柯尔克孜族体部体质特征存在差异,柯尔克孜族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民族、蒙古族、汉族间的差异较小.最终研究发现柯尔克孜族人群多项体部测量指标及指数具有性别及年龄间的差异,南北疆柯尔克孜族人群体部体质特征存在差异,且柯尔克孜族体部体质特征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人群、蒙古族、汉族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尔克孜族 活体测量 新疆 体部形态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