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芪多糖对脂多糖诱导小鼠脓毒症心肌病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张玲 孙媛 +3 位作者 高春华 隋海娟 于海英 杨育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488-3492,共5页
目的研究红芪多糖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脓毒症心肌病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LPS组及红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红芪多糖组灌胃相应剂量红芪多糖,空白组和LPS组灌胃等量蒸馏水,连续给... 目的研究红芪多糖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脓毒症心肌病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LPS组及红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红芪多糖组灌胃相应剂量红芪多糖,空白组和LPS组灌胃等量蒸馏水,连续给药14 d后,LPS组和红芪多糖组均一次性腹腔注射10 mg/kg LPS建立脓毒症心肌病小鼠模型,空白组则腹腔注射蒸馏水。造模后8 h,超声评估小鼠心功能,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变化,ELISA法检测炎性因子水平,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心肌组织TLR4、核因子κB(NF-κB)和NF-κB蛋白抑制蛋白α(IκBα)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LPS组小鼠心功能降低(P<0.01),心肌组织发生病理改变,炎性因子释放增多(P<0.01),TLR4、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p-IκBα蛋白表达升高(P<0.01);红芪多糖可改善LPS诱导的小鼠各指标功能,且作用效果与药物剂量呈正相关。结论红芪多糖对LPS诱导小鼠脓毒症心肌病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LR4/IκBα/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多糖 脂多糖 脓毒症心肌病 TLR4/IκBα/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芪多糖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小鼠心肌肥厚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啟艳 孙媛 +4 位作者 高春华 孟楚浛 隋海娟 于海英 张玲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598-3603,共6页
目的研究红芪多糖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小鼠心肌肥厚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普萘洛尔组(40 mg/kg)和红芪多糖低、高剂量组(60、120 mg/kg),每组10只,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15 d,给药1 d后皮... 目的研究红芪多糖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小鼠心肌肥厚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普萘洛尔组(40 mg/kg)和红芪多糖低、高剂量组(60、120 mg/kg),每组10只,灌胃给予相应剂量药物15 d,给药1 d后皮下注射ISO 14 d进行造模。给药结束后24 h,计算小鼠心脏指数,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FFA、ATP、AMP水平,RT-qPCR法检测心肌组织ANP、BNP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PI3K、p-PI3K、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心脏指数升高(P<0.05,P<0.01),心肌细胞肥大、胶原纤维增生,FFA水平升高(P<0.01),ATP/AMP比值降低(P<0.01),ANP、BNP mRNA表达升高(P<0.01),p-PI3K/PI3K、p-Akt/Akt蛋白表达均降低(P<0.01);红芪多糖可改善ISO诱导小鼠的各项指标(P<0.05,P<0.01),且高剂量效果更佳。结论红芪多糖对ISO诱导小鼠心肌肥厚具有改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提高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多糖 异丙肾上腺素 心肌肥厚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相关基因Atg12和LC3-Ⅱ在脑缺血再灌注大脑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杜晓薇 韩瑞祎 +4 位作者 闵鹤鸣 李丹丹 肖学进 包翠芬 包翠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时大脑皮质自噬相关蛋白-12(autophagy related protein-12,Atg12)和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抗体Ⅱ(autophagy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 目的: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时大脑皮质自噬相关蛋白-12(autophagy related protein-12,Atg12)和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抗体Ⅱ(autophagy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 antibodyⅡ,LC3-Ⅱ)的激活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脑组织自噬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缺血再灌注组(CIR组),且CIR组下设CIR 0、6、12、24、48、72h共6个亚组。除sham组和CIR 24h组为每组20只外(其中10只用于模型鉴定),其余为每组10只。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术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24 h后采用神经功能评分、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脑组织含水量来鉴定脑缺血模型是否成功。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大脑皮质Atg12和LC3-Ⅱ的表达规律。结果:与sham组比较,CIR 24h组可见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和明显的脑水肿。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tg12和LC3-Ⅱ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6 h开始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5.49±4.18)%、(18.54±3.62)%],在24~48 h达高峰[(33.63±3.26)%、(29.62±1.73)%],72 h之后逐渐减弱[(24.90±3.96)%、(20.36±3.51)%]。免疫印迹结果显示,Atg12和LC3-Ⅱ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6 h开始表达[表达量为(0.372 3±0.076 5)、(0.148 4±0.011 5)],在24~48 h达高峰[(0.741 7±0.071 8)、(0.451 3±0.019 0)],72 h之后逐渐减弱[(0.365 0±0.042 0)、(0.245 1±0.030 3)]。结论:脑缺血时Atg12和LC3-Ⅱ在调节脑缺血的脑组织自噬方式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脑缺血再灌注 自噬相关蛋白-12 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抗体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卵巢cDNA文库中与蛋白激酶Wee1B相互作用的候选分子的筛选及其调控作用
4
作者 刘超 任丽莉 +3 位作者 栾治东 孟智超 刘乙蒙 肖建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66-871,I0001,共7页
目的: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蛋白激酶Wee1B相互作用的新候选分子,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与Wee1B相互作用是否能调控小鼠受精卵早期发育。方法:以pcDNA3.1/V5 His TOPO Wee1B WT质粒为模板构建pGBKT7Wee1B诱饵质粒;制备酵母感受态... 目的: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蛋白激酶Wee1B相互作用的新候选分子,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与Wee1B相互作用是否能调控小鼠受精卵早期发育。方法:以pcDNA3.1/V5 His TOPO Wee1B WT质粒为模板构建pGBKT7Wee1B诱饵质粒;制备酵母感受态细胞,将诱饵质粒pGBKT7Wee1B转化酵母感受态细胞后分别接种SD/Trp(SDO)、SD/Trp/XαGal(SDO/X)和SD/Trp/XαGal/AbA plates(SDO/X/A)培养板检测其对酵母的毒性和自身激活能力,利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GBKT7 Wee1B在酵母中的表达情况;将含有pGBKT7 Wee1B的酵母感受态细胞与人卵巢cDNA文库相融合,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出阳性克隆,提取阳性克隆的酵母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后进行测序鉴定,最终再经酵母重新转化验证。在GenBank中对其进行BLAST分析,根据基因注释推断其在小鼠受精卵发育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结果:双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pGBKT7 Wee1B诱饵质粒构建成功。将该质粒转入酵母感受态细胞后在SDO/X/A平皿上无克隆。将pGBKT7Wee1B和pGBKT7空载体转入酵母感受态细胞中,菌液接种于SDO平皿,2个SDO平皿上克隆都均匀生长。从工作板SDO和阳性对照板上挑取阳性克隆扩大培养,裂解细胞提取蛋白,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示pGBKT7Wee1B对应位置出现条带。含诱饵质粒的酵母菌与人卵巢cDNA文库融合,PCR验证融合后的阳性克隆质粒有插入片段。将质粒测序并经BLAST分析筛选出9个与Wee1B蛋白激酶存在相互作用的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可能与小鼠卵母细胞发育和受精卵发育密切相关的蛋白。结论: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从人卵巢cDNA文库中筛选出9个与Wee1B蛋白激酶相互作用的蛋白,这些筛选蛋白可能通过与Wee1B相互作用调控小鼠卵母细胞成熟和受精卵早期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 Wee1B 蛋白相互作用 酵母双杂交 小鼠受精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途径减轻氧糖剥夺/复供后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兴航 丁佳媛 +2 位作者 李放 包翠芬 阎丽菁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1,共9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通过NLRP3炎症小体途径对小胶质细胞氧糖剥夺/复供损伤后炎症反应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其抗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生长状态良好的BV-2小胶质细胞随机分为6组:无处理组(Con),氧糖剥夺/复供组(OGD/R),人参皂苷Rg1低、中...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通过NLRP3炎症小体途径对小胶质细胞氧糖剥夺/复供损伤后炎症反应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其抗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生长状态良好的BV-2小胶质细胞随机分为6组:无处理组(Con),氧糖剥夺/复供组(OGD/R),人参皂苷Rg1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为0.1、0.2、0.4 mmol/L,简称Rg1L、Rg1M、Rg1H),MCC950对照组(0.05 mmol/L,MCC950)。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经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1和MCC950作用48 h后,BV-2小胶质细胞内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BV-2小胶质细胞培养液中炎症因子IL-1β、IL-18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on组比较,经缺氧缺糖/复供处理的BV-2小胶质细胞胞质内可见明显的Iba-1绿色荧光表达;OGD/R处理BV-2小胶质细胞2 h后,加入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1和MCC950培养48 h后,细胞增殖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OGD/R组呈现明显的NLRP3、ASC、Caspase-1、IL-1β和IL-18阳性表达。Rg1L、Rg1M、Rg1H 3组NLRP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并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表达越低。结果表明,与OGD/R组相比,人参皂苷Rg1和MCC950可抑制活化的BV-2小胶质细胞表达NLRP3(P<0.01)。结论人参皂苷Rg1可能通过抑制NLRP3、ASC和Caspase-1蛋白的表达、干扰NLRP3炎症小体合成,进一步抑制相关炎症因子IL-1β和IL-18的表达水平,从而抑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氧糖剥夺/复供 小胶质细胞 炎症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与自噬相关基因LC3、mTOR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丹丹 肖学进 +1 位作者 秦书俭 包翠芬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2-186,共5页
目的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CIR)程度与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抗体-Ⅱ(Autophagy 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 antibody-Ⅱ,LC3-Ⅱ)、雷帕霉素靶蛋白抗体(Rapamycin target ... 目的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CIR)程度与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抗体-Ⅱ(Autophagy 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 antibody-Ⅱ,LC3-Ⅱ)、雷帕霉素靶蛋白抗体(Rapamycin target protein antibody,m TOR)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线栓阻断法阻塞大脑中动脉2 h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各组间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TTC梗死体积;应用免疫印迹、免疫荧光法检测大脑顶叶的LC3-Ⅱ、m TOR的表达。结果 TTC染色显示,梗死体积在缺血再灌24 h达高峰。WB、免疫荧光显示,LC3-Ⅱ在IR中表达增加,且在缺血再灌24 h表达最高;m TOR在缺血再灌24 h、48 h表达最低。相关性分析显示,TTC染色梗死体积与LC3-Ⅱ表达水平高度正相关。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可能与LC3、m TOR的表达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 自噬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抗体 雷帕霉素靶蛋白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通过TLR4/MyD88/NF-κB p65通路调控小鼠急性肾损伤诱导的急性肝损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迟晓晨 曹瀛心 +2 位作者 包翠芬 李婷钰 阎丽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7-296,共10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GRg1)对小鼠急性肾损伤所诱导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model)组、GRg1组和necrostatin-1 (Nec-1)组,每组10只。制备急性肾损伤模型,24 h后收集血液。采...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GRg1)对小鼠急性肾损伤所诱导的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model)组、GRg1组和necrostatin-1 (Nec-1)组,每组10只。制备急性肾损伤模型,24 h后收集血液。采用生化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酸转氨酶(ALT)、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MyD88和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model组小鼠出现明显的肝细胞坏死、肝肾功能减退,血清中SCr、BUN、AST和ALT均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显著上升,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且血清中炎症因子IL-1β、IL-6、IL-8和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TLR4、MyD88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1);与model组相比,GRg1和Nec-1组处理后小鼠肝细胞坏死减轻,肝肾功能显著改善(P<0.01),血清中SCr、BUN、AST和ALT水平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SOD活性显著增高(P<0.01),血清中炎症因子IL-1β、IL-6、IL-8和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1),TLR4、MyD88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GRg1组和Nec-1组小鼠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Rg1可以改善小鼠急性肾损伤所致急性肝损伤的肝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MyD88/NF-κB p65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急性肾损伤 急性肝损伤 TLR4/MyD88/NF-κB p65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通过TNF-α/TNFR1/RIPKs通路调控急性肾损伤致急性肺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曹瀛心 迟晓晨 +2 位作者 包翠芬 李婷钰 刘霞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9-415,共7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急性肾损伤致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5只:A组(假手术组),B组(模型组),C组(人参皂苷Rg1组),D组(Nec-1对照组)。制备急性肾损伤模型,24 h后检测血清肌酐(serum ...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对急性肾损伤致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5只:A组(假手术组),B组(模型组),C组(人参皂苷Rg1组),D组(Nec-1对照组)。制备急性肾损伤模型,24 h后检测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含量,测量肺组织湿/干重比,应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等细胞因子表达,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1,TNFR1)、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蛋白激酶(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RIPK)表达。结果与A组相比,B组Scr、BUN含量明显升高,C组、D组含量较B组均明显降低(P<0.01);与A组相比,B组肺组织湿/干重比明显升高,C、D组较B组均明显降低(P<0.01);A组为正常肺泡结构,B组部分肺泡腔塌陷,部分细胞变性坏死,可见明显的炎细胞浸润。与B组相比,C组、D组肺部损伤程度减轻;与A组比较,B组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8水平显著增高,C、D组较B组均明显降低(P<0.01);B组TNFR1、RIPK1、RIPK3蛋白含量明显高于A组,C、D组较B组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人参皂苷Rg1可改善急性肾损伤所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TNFR1/RIPKs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TNF-α/TNFR1/RIPKs 急性肾损伤 急性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1-抗胰蛋白酶、CXCL12、IL-15Rα与艾滋病病毒感染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凌 徐红帅 赵俊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究α1-抗胰蛋白酶、CXCL12、IL-15Rα与艾滋病病毒感染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154例病理学检测确诊为艾滋病病毒感染患者以及154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研究。按照疾病的分期将患者分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使用Western blot法... 目的探究α1-抗胰蛋白酶、CXCL12、IL-15Rα与艾滋病病毒感染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154例病理学检测确诊为艾滋病病毒感染患者以及154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研究。按照疾病的分期将患者分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α1-抗胰蛋白酶、CXCL12表达,使用PC-PCR检测IL-15Rα表达,使用间接法检测CD3、CD4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艾滋病组患者CD4、CD8水平异常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艾滋病组患者α1-抗胰蛋白酶、CXCL12、IL-15Rα表达均有所上升(P<0.05);与Ⅰ期患者相比,Ⅱ期患者体内α1-抗胰蛋白酶、CXCL12、IL-15Rα表达升高(P<0.05);与Ⅱ期患者相比,Ⅲ期患者体内α1-抗胰蛋白酶、CXCL12、IL-15Rα表达升高(P<0.05);与Ⅲ期患者相比,Ⅳ期患者体内α1-抗胰蛋白酶、CXCL12、IL-15Rα表达升高(P<0.05)。结论α1-抗胰蛋白酶、CXCL12、IL-15Rα与艾滋病病毒感染病症有着密切的关联,且与艾滋病病毒感染患者预后有着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病毒感染 Α1-抗胰蛋白酶 趋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
10
作者 肖学进 李丹丹 +3 位作者 梁佳 李霞 秦书俭 包翠芬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2-408,共7页
目的探讨氯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7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氯喹(CQ)20、40、60 mg/kg组,每组15只。应用线栓法使右脑中动脉栓塞(MCAO),栓塞2 h。3个药物组于栓塞后立即腹腔注射... 目的探讨氯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7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氯喹(CQ)20、40、60 mg/kg组,每组15只。应用线栓法使右脑中动脉栓塞(MCAO),栓塞2 h。3个药物组于栓塞后立即腹腔注射CQ 20、40、60 mg/kg,其余各组注射2 ml 0.9%氯化钠。再灌注24 h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判断模型是否制作成功,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脑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1)Sham组,Model组,CQ 20、40、60 mg/kg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0、2.67±0.49、2.93±0.26、2.40±0.51及1.93±0.70。通过TTC染色与Model组比较梗死面积,CQ 20 mg/kg组增大,CQ 40 mg/kg组无明显变化,CQ 60 mg/kg组减小。(2)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各组均有蛋白(Atg5、Atg7、Beclin1、Atg12)表达,与Model组比较,其中Sham组仅有极少量表达(P<0.05),CQ 20 mg/kg组表达量无明显差异,CQ 60 mg/kg组的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氯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双重作用,低剂量20 mg/kg加重损伤,高剂量60 mg/kg减轻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某些脑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氯喹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