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侧肋间后动脉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
1
作者 才玉光 魏占东 +1 位作者 周桂芬 姚丹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0-141,共2页
目的 :为左侧肋间后动脉冠状动脉搭桥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 0具成人尸体标本上 ,对左侧肋间后动脉及心脏冠状动脉的后降支和左缘支进行了观测。结果 :左侧第 8、9、10肋间后动脉到后降支 (房室交点下方 1cm处 )平均外径分别为 2... 目的 :为左侧肋间后动脉冠状动脉搭桥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 0具成人尸体标本上 ,对左侧肋间后动脉及心脏冠状动脉的后降支和左缘支进行了观测。结果 :左侧第 8、9、10肋间后动脉到后降支 (房室交点下方 1cm处 )平均外径分别为 2 .5、2 .6、2 .8mm ,与冠状动脉后降支此点处外径 ( 2 .5mm)较为接近 ;到左缘支起点处的平均外径为 2 .7、2 .8、2 .6mm ,与左缘支此点处外径 ( 2 .1mm)较为接近 ;到后降支中点处平均外径为 2 .1、2 .3、2 .6mm ,与后降支中点的外径 ( 1.9mm)较为接近。第 8、9、10肋间后动脉自起点的剥离有效长度可达 12cm ,其有效长度和外径足以适用于心脏后壁的血管搭桥。结论 :本文测量结果显示选择左侧肋间后动脉作为桥接血管 ,可能是解决心脏后壁冠状动脉旁路术的较理想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后动脉 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搭桥术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性面神经管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5
2
作者 赵宝东 王风林 李德荣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8年第1期35-36,62-63,共4页
为适应耳科行乳突根治术和面神经减压术、面神经修补术等需要,本文用50例成人锯开的颞骨标本对骨性面神经管的鼓室段(水平段)、锥段、乳突段(垂直段)进行了观察:测量了其长度、管径、壁厚及其与颈静脉窝、前庭窗的距离:探讨了其与临床... 为适应耳科行乳突根治术和面神经减压术、面神经修补术等需要,本文用50例成人锯开的颞骨标本对骨性面神经管的鼓室段(水平段)、锥段、乳突段(垂直段)进行了观察:测量了其长度、管径、壁厚及其与颈静脉窝、前庭窗的距离:探讨了其与临床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管 颈静脉窝 前庭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母皂苷对淀粉样β蛋白片段25~35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英文) 被引量:23
3
作者 刘卓 金英 +3 位作者 姚素艳 郑德宇 郭晓丽 齐志敏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5-304,共10页
目的 研究知母皂苷(SAaB)对淀粉样β蛋白片段25—35(Aβ25-35)激活巨噬细胞引起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有关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24h,加入Aβ25-35(20μmol·L^-1),分别在加入Aβ25-350.5,1,2和6h取... 目的 研究知母皂苷(SAaB)对淀粉样β蛋白片段25—35(Aβ25-35)激活巨噬细胞引起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有关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24h,加入Aβ25-35(20μmol·L^-1),分别在加入Aβ25-350.5,1,2和6h取巨噬细胞,应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的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的蛋白表达改变,确定ERK1/2和p38MAPK蛋白表达达峰时间。然后,在加入Aβ25-35墙前10min,加入SAaB(10,30和100μmol·L^-1)或在加入Aβ25-35前30min,分别加入p38MAPK的特异性阻断剂SB203580和ERK上游激酶MEK的特异性阻断剂PD98059,分别在Aβ25-35作用0.5和2h后,取细胞进行Western印迹实验。Aβ25-35墙作用48h后,取培养的巨噬细胞上清液测定肿瘤坏死因子.Ot(TNF.Ot)及一氧化氮(NO)生成量的改变,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巨噬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为了观察SAaB对Aβ25-35激活巨噬细胞所介导的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在巨噬细胞培养液内加入SAaB(10,30和100μmol·L^-1)作用10min,然后加入Aβ25-35(20μmol·L^-1)作用48h后,将培养的上清液转移到体外培养8d的小脑颗粒细胞内作用72h,对照组将未被Aβ25-35刺激的巨噬细胞上清液加入到神经细胞内。应用Hoechst33258染色观察小脑颗粒细胞凋亡改变。结果 Aβ25-35(20μmol·L^-1)可使巨噬细胞磷酸化ERK1/2和磷酸化p38MAPK表达明显增加,分别在加入β25-35后0.5h和2h作用达高峰。另外,Aβ25-35也可使巨噬细胞的TNF-α和NO产生增加以及iNOS表达增加,Aβ25-35引起的巨噬细胞TNF-α产生增加是通过ERK1/2信号通路激活介导的,因为MEK的特异性阻断剂PD98059可明显抑制Aβ25-35引起的巨噬细胞TNF-α产生增加。将Aβ25-35刺激48h的巨噬细胞上清液加入到培养的小脑颗粒细胞内,可使神经细胞凋亡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增加。SAaB(30和100μmol·L^-1)能明显抑制Aβ25-35引起的巨噬细胞磷酸化ERK1/2、磷酸化p38MAPK和iNOS表达增加,SAaB(10,30和100μmol·L^-1)也能对抗Aβ25-35引起的TNF-α和NO的生成增加及明显降低由Aβ25-35激活巨噬细胞所介导的神经细胞凋亡。结论 SAaB对β25-35,激活巨噬细胞引起神经细胞凋亡具有对抗作用,该作用与其抑制巨噬细胞的ERK1/2信号转导通路,进而抑制巨噬细胞TNF-α和NO的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苷类 知母 淀粉样Β蛋白 MAP激酶信号转导系统 p38 MAP激酶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早期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细胞凋亡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刘学政 萧鸿 +1 位作者 王中彬 李瑞祥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研究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细胞凋亡及其特征。方法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应用PAS染色、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标记(TUNE)法标记和透镜观察进行研究。结果在糖尿病... 目的研究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细胞凋亡及其特征。方法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应用PAS染色、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标记(TUNE)法标记和透镜观察进行研究。结果在糖尿病3月和6月组,可见周细胞和内皮细胞鬼影;周细胞和内皮细胞核异染色质聚集靠边并随病程进展而加重;被TUNEL法标记的细胞核染色质分布不均,表现为环形核、新月形核等。结论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丧失的性质为细胞凋亡,内皮细胞亦存在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内皮细胞/周细胞 细胞凋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钠抑制Aβ_(25-35)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38MAPK活化 被引量:5
5
作者 姚素艳 郑德宇 +2 位作者 李淑云 邹金发 金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9-452,共4页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对β淀粉样肽(Aβ25-35)介导的p38信号转导的影响。方法: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采用Western印迹分析p38 MAPK蛋白激酶水平。用ELISA法、免疫组化法、Griess反应,分别检测TNF-α生成量、iNOS表达和NO含量。结果:Aβ25-3...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对β淀粉样肽(Aβ25-35)介导的p38信号转导的影响。方法: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采用Western印迹分析p38 MAPK蛋白激酶水平。用ELISA法、免疫组化法、Griess反应,分别检测TNF-α生成量、iNOS表达和NO含量。结果:Aβ25-35能诱导p38 MAPK的活化,显著增加腹腔巨噬细胞TNF-α、iNOS和NO水平,阿魏酸钠能显著降低Aβ25-35诱导的腹腔巨噬细胞核蛋白p38 MAPK的含量及细胞的TNF-α、iNOS、NO水平。结论:阿魏酸钠可抑制Aβ25-35介导的p38 MAPK活性,使TNF-α、iNOS、NO水平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钠 淀粉样Β蛋白 有丝分裂素激活蛋白激酶类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7
6
作者 郁卫东 秦书俭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骨形成 骨形态发生蛋白 BMP-2 TGF-β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糖尿病大鼠光感受器超微结构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学政 萧鸿 +3 位作者 魏广生 曲维新 李瑞祥 李春丽 《眼科研究》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22-324,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光感受器超微结构变化。方法选择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糖尿病1,3月和6月组。 55 mg/kg体重一次性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大鼠糖尿病。取大鼠视网膜制备超薄...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光感受器超微结构变化。方法选择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糖尿病1,3月和6月组。 55 mg/kg体重一次性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大鼠糖尿病。取大鼠视网膜制备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并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病程1月只见视杆细胞膜盘模糊不清,膜盘间隙略有扩大;病程3月时,膜盘间隙扩大明显,并发生局部断裂溶解。视杆细胞核固缩、异染色质浓集。视杆内节线粒体肿胀、甚至空泡变性。病程6月时,以上改变更加严重。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大鼠出现光感受器的形态变化,随病程进展,呈现逐渐加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光感受器 超微结构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DNA3-hBMP2转染骨髓基质细胞及其稳定表达 被引量:11
8
作者 郑德宇 秦书俭 姚素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0-213,共4页
目的 :通过观察转染hBMP 2基因的骨髓基质细胞的生长特性的变化和检测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 ,探讨骨髓基质细胞用作hBMP 2基因的受体细胞的可能性。方法 :在脂质体介导下将hBMP 2基因导入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中 ,用G418筛选获... 目的 :通过观察转染hBMP 2基因的骨髓基质细胞的生长特性的变化和检测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 ,探讨骨髓基质细胞用作hBMP 2基因的受体细胞的可能性。方法 :在脂质体介导下将hBMP 2基因导入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中 ,用G418筛选获得阳性细胞 ,分别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的存在与表达。结果 :在mRNA水平可检测到目的基因在阳性细胞中进行了转录 ,在培养基中 ,用ELISA的方法能检测到目的基因在骨髓基质细胞中进行了表达 ,并分泌到培养基中。从细胞的生长曲线上 ,可知细胞的倍增时间并没有因为目的基因的导入而改变 ,其生长时间也与正常的细胞相近。结论 :骨髓基质细胞可以用作hBMP 2基因的受体细胞 ,表达并分泌hBMP 2蛋白质 ,也可作为骨组织工程学中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 转染 骨髓基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损伤脊髓组织液对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梅晰凡 秦书俭 +2 位作者 范广宇 郑德宇 李德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4-267,共4页
目要:探讨成年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在损伤脊髓组织液中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可能性,为神经再生及脊髓损伤的治疗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并传至第5代,将正常、伤后1d,伤后1周及伤后3周脊髓提取液加入细胞培养基... 目要:探讨成年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在损伤脊髓组织液中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可能性,为神经再生及脊髓损伤的治疗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并传至第5代,将正常、伤后1d,伤后1周及伤后3周脊髓提取液加入细胞培养基中,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诱导后的细胞表达NSE特异性标志物。结果:加入脊髓提取液诱导后24h,部分细胞的形态已发生改变,48h后大部分细胞不仅在形态上表现为神经元样特征,而目NSE等特异性抗体呈阳性表达。结论:损伤脊髓组织液能将骨髓基质细胞诱导成神经元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脊髓损伤 细胞分化 神经元样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与异种骨基质明胶修复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宝东 赵春玉 +2 位作者 齐济 李德荣 汪翠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2-55,共4页
以家兔颅顶骨直径10mm园形骨缺损作为动物模型,分别植入同种(兔)、异种(人、猪、羊)的骨基质明胶。植入后4、8、12、16w进行x线摄片和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同种骨基质明胶无免疫排斥反应,具有良好的骨诱导作用,术... 以家兔颅顶骨直径10mm园形骨缺损作为动物模型,分别植入同种(兔)、异种(人、猪、羊)的骨基质明胶。植入后4、8、12、16w进行x线摄片和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同种骨基质明胶无免疫排斥反应,具有良好的骨诱导作用,术后12w骨缺损完全修复;异种骨基质明胶植入早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排斥反应,植骨后期(12~16w),随着排斥反应的减轻,亦出现了诱导成骨。结果说明,如能改进异种骨基质明胶的制作方法,降低其抗原性,将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基质明胶 颅骨缺损 诱导成骨 骨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学政 萧萍 于波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0-443,共4页
目的 研究凋亡相关基因Bcl 2、Bax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表达 ,探讨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Wistar大鼠 40只 ,随机分成正常对照 (CON)、糖尿病 1个月 (DM1)、3个月 (DM3)及 6个月 (DM6 )组。腹... 目的 研究凋亡相关基因Bcl 2、Bax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表达 ,探讨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Wistar大鼠 40只 ,随机分成正常对照 (CON)、糖尿病 1个月 (DM1)、3个月 (DM3)及 6个月 (DM6 )组。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 (STZ)诱发大鼠糖尿病。制备大鼠视网膜石蜡切片行免疫组化ABC法染色 ,并对染色结果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 于CON及DM各组 ,Bax和Bcl 2二基因的蛋白均在视网膜血管表达 ,且随病程进展 ,其阳性反应强度逐渐增加。此外 ,Bcl 2阳性反应在DM3组于色素上皮细胞出现 ,在DM6组 ,再进一步扩大到视杆内节和节细胞。而Bax在DM6亦出现于节细胞。结论 凋亡相关基因Bcl 2和Bax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和神经细胞的表达随病程的进展逐渐增强 ,二者在糖尿病视网膜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凋亡基因 糖尿病 视网膜 免疫组化染色 基因表达 糖尿病病视网膜病变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健 席焕久 +1 位作者 张元和 韩冬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7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指标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作用。方法20只兔随机分成2组,每组10只。A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组):间隔24h耳缘静脉内2次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每次40μg/kg,注射内毒素后注射醋酸泼尼松龙20 mg/k...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指标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作用。方法20只兔随机分成2组,每组10只。A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组):间隔24h耳缘静脉内2次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每次40μg/kg,注射内毒素后注射醋酸泼尼松龙20 mg/kg。B组(正常对照组)。两组分别在注射后24h、72h、7d、14d及21d,进行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小板计数及血脂测定,21d取股骨头和肝脏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A组用药后24h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升高,血脂升高(P<0.01)血小板计数减少(P<0.01),用药后72h、7d、14d及21d,持续异常,与B组相比差异显著。A组21d时病理切片见股骨头骨细胞和肝细胞变性、坏死。结论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中,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在引起血栓前状态,形成血栓导致骨坏死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激素 血液流变学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骨基质明胶修复兔胫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秦书俭 赵宝东 +3 位作者 周桂芬 汪翠华 赵玉莲 李国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31-133,T004,共4页
用异种骨基质明胶(BMG)修复20只家兔胫骨洞性骨缺损。通过 X 线和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术后第4周,BMG 吸收明显,周围形成丰富的纤维性骨痂,其中有散在的小淋巴细胞分布;第8周,BMG 基本消失,骨痂中出现许多骨母细胞团和成骨细胞;第12周,... 用异种骨基质明胶(BMG)修复20只家兔胫骨洞性骨缺损。通过 X 线和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术后第4周,BMG 吸收明显,周围形成丰富的纤维性骨痂,其中有散在的小淋巴细胞分布;第8周,BMG 基本消失,骨痂中出现许多骨母细胞团和成骨细胞;第12周,植骨区有大片新骨形成。实验结果表明:异种 BMG 具有排斥反应轻和诱导成骨作用强的特点,可以作为临床填充骨缺损的植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 骨基质明胶 诱导成骨 胫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移植修复大鼠脊髓半切伤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曹中伟 刘洪文 +3 位作者 曾倩 包翠芬 齐志敏 秦书俭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5-319,共5页
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移植修复脊髓半切伤的疗效并探讨移植最佳时机。方法:制备大鼠T13~L1脊髓半切伤模型,取胎龄13.5d胎鼠大脑组织,体外分离、培养、诱导神经干细胞,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分别检测NSC(neuralstemcell)特征性标志Nest... 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移植修复脊髓半切伤的疗效并探讨移植最佳时机。方法:制备大鼠T13~L1脊髓半切伤模型,取胎龄13.5d胎鼠大脑组织,体外分离、培养、诱导神经干细胞,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分别检测NSC(neuralstemcell)特征性标志Nestin(巢蛋白)表达和用血清诱导分化为大量神经元NSE(neuronspecificenolas)和神经胶质细胞GFAP(glialfibrillaryacidicprotein)表达。用明胶海绵吸附BrdU(5-溴脱氧尿嘧啶)标记好的神经干细胞悬液移植到脊髓半横断处,移植时间选择损伤后立即移植、损伤后第9、14d。观察移植后的大鼠行为的变化,通过CBS(combinebehavioralscore)评分和爬网格实验评价大鼠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免疫组化鉴定,光学显微镜观察移植神经干细胞的存活和迁移。结果:在上述条件下培养及传代的细胞不断分裂增殖,形成悬浮生长的呈Nestin阳性的神经球;用血清诱导分化为大量表达NSE阳性的神经元和GFAP阳性的神经胶质细胞。与对照组相比,神经干细胞移植组明显修复了损伤结构,改善了下肢的功能,尤其是第9d移植组。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促进了脊髓损伤后神经结构和功能的恢复,是治疗脊髓半切伤一种有效方案,考虑综合因素移植干细胞的最佳时机应选损伤后9d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脊髓半切伤 移植 多向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成蛋白质与骨基质明胶复合修复骨缺损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秦书俭 赵宝东 周桂芬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8-50,共3页
根据诱导成骨理论,由动物鲜骨提取无排斥反应、诱导成骨作用强的骨形成蛋白质,与骨基质明胶复合修复26只家兔侥骨缺损。通过X线和组织学方法检查结果表明,术后第4周,植骨区的纤维性骨痴中有成骨细胞形成;第8周,植骨区大片新... 根据诱导成骨理论,由动物鲜骨提取无排斥反应、诱导成骨作用强的骨形成蛋白质,与骨基质明胶复合修复26只家兔侥骨缺损。通过X线和组织学方法检查结果表明,术后第4周,植骨区的纤维性骨痴中有成骨细胞形成;第8周,植骨区大片新骨形成;12周植骨区基本为新生骨填充;16周骨缺损修复过程基本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成蛋白质 骨基质明胶 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郁卫东 秦书俭 张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7-349,I002,共4页
目的 :研究外源性维甲酸 (retinoicacid ,RA)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方法 :在骨折局部施加以自体冻干血凝块为载体的外源性RA ,然后进行常规X线摄影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①X线 :术后第 2 1d ,实验组 8例桡骨中有 2侧可见缺损内完全为... 目的 :研究外源性维甲酸 (retinoicacid ,RA)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方法 :在骨折局部施加以自体冻干血凝块为载体的外源性RA ,然后进行常规X线摄影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①X线 :术后第 2 1d ,实验组 8例桡骨中有 2侧可见缺损内完全为骨痂阴影充填 ,其余 6侧也可见不同程度的阴影 ;对照组 8侧只有少量的骨痂阴影充填。②组织学 :骨折第 1、4d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 ,生发层总细胞数分别为 (62 .2± 0 .6)个 /mm ,(13 5 .1± 1.9)个 /mm和 (5 7.2± 0 .5 )个 /mm ,(99.8± 2 .2 )个 /mm ,两者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1)。骨折第 4、7d实验组和对照组缺损区总细胞数分别为 (63 .7± 1.4)个 /mm ,(5 5 .0± 0 .2 )个 /mm和(45 .1± 1.1个 ) /mm ,(5 1.9± 0 .7)个 /nm ,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和差异 (P <0 .0 1和P <0 .0 5 ) ,第 2 1d实验组和对照组成骨区体密度分别为 (0 .64 2± 0 .0 71)点 /5 0um和 (0 .45 2± 0 .0 42 )点 /5 0um ,两组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RA具有加速骨折愈合的作用 ,并有望成为治疗骨折愈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 骨折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降结肠传出和传入神经元的节段性分布—HRP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少梅 李泽山 边冠鹤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1988年第2期207-212,287,共7页
本文用HRP法研究了猫降结肠的传出和传入神经元节段性分布,结果表明:1.猫降结肠的副交感中枢位于双侧骶髓1—3节段,左侧占优势。标记细胞主要位于网状核,其次为中间带外侧核,细胞均为中、小型。2.在双侧腰髓1—4节段的中间带外侧核见到... 本文用HRP法研究了猫降结肠的传出和传入神经元节段性分布,结果表明:1.猫降结肠的副交感中枢位于双侧骶髓1—3节段,左侧占优势。标记细胞主要位于网状核,其次为中间带外侧核,细胞均为中、小型。2.在双侧腰髓1—4节段的中间带外侧核见到许多标记细胞。3.降结肠感觉神经纤维来自双侧T_(13)—L_(5)和L_(7)—Co_(1)脊神经节,其细胞形态多为圆形、椭圆形,以中,小型细胞为主。4.感觉神经元的中枢突经Lissauer束进入骶髓1—3节段,围绕后角形成较粗大的外侧束和较细的内侧束。外侧束到达脊髓灰质Ⅴ、Ⅶ层和灰质后连合,内侧束到达后角灰质第Ⅱ、Ⅲ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结肠 HRP 逆行及跨节追踪传入和传出神经元 脊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基质细胞复合生物活性陶瓷修复兔颅骨缺损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温昱 秦书俭 李彬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1-354,共4页
目的 :探讨骨髓基质细胞 (Bonemarrowstromalcells ,BMSC)、生物活性陶瓷 (Bioactiveglassce ramics ,BGC)和胶原膜复合材料的成骨作用。方法 :将培养的BMSC与BGC及胶原膜复合后植入兔颅骨缺损区 ,通过形态学、组织化学和立体计量学等... 目的 :探讨骨髓基质细胞 (Bonemarrowstromalcells ,BMSC)、生物活性陶瓷 (Bioactiveglassce ramics ,BGC)和胶原膜复合材料的成骨作用。方法 :将培养的BMSC与BGC及胶原膜复合后植入兔颅骨缺损区 ,通过形态学、组织化学和立体计量学等方法观察新骨生成情况。结果 :①形态学观察 :倒置显微镜显示BMSC呈星形 ,12h全部贴壁 ,对数增殖期为 2~ 4d。扫描电镜显示BMSC在BGC表面排列紧密 ,长入BGC孔隙中。实验组术后第 12周 ,X线显示植入材料与外周骨质之间完全被高密度影充填 ;光镜显示骨小梁相连成片 ,骨髓再生。②组织化学结果 :术后第 4、8、12周实验组碱性磷酸酶值分别为 ( 2 46.3 3±3 2 .13 )、( 2 90 .67± 12 .86)、( 3 75 .3 3± 5 .0 3 )u/L ,高于对照组 (P <0 .0 1) ;钙离子值分别为 ( 1.93 0±0 .0 70 )、( 2 .13 0± 0 .2 3 5 )、( 2 .867± 0 .2 61)g/L ,高于对照组 (P <0 .0 1)。③立体计量学测量结果 :实验组第 12周体密度值为 ( 65 .69± 3 .0 0 ) % ,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结论 :复合材料具有较强的成骨作用 ,能够有效促进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生物活性陶瓷 胶原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MP-2基因转染的MSC与BGC的体外生物相容性研究
19
作者 秦书俭 郑德宇 +3 位作者 陈亚斌 张玉华 刘学 谷学静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2-545,共4页
目的:研究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hBMP-2)基因转染的兔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MSC)与生物活性陶瓷(Bioactive glass ceramics,BGC)体外培养条件下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应用脂质体介导... 目的:研究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hBMP-2)基因转染的兔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MSC)与生物活性陶瓷(Bioactive glass ceramics,BGC)体外培养条件下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应用脂质体介导法将携带hBMP-2基因的重组载体PcDNA3-hBMP2导入体外培养的MSC中,G418筛选获得阳性克隆,继续扩增培养。细胞分为实验组(转染的细胞与BGC复合),对照组(单纯转染的细胞),在不同时间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MTT法进行细胞增殖测定,并进行细胞蛋白含量和碱性磷酸酶的定量检测。结果:原位杂交证实基因转染成功,形态特征及生物学行为证实携带hBMP-2基因的MSC无致瘤性,转染的MSC体外培养时复合或不复合BGC均生长良好,BGC利于细胞的贴附、生长与增殖,并对细胞的功能无不良影响。结论:基因转染的MSC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种子细胞,BGC是较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基因转染的MSC复合BGC用于骨缺损的修复,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染 生物活性陶瓷 组织工程学 骨髓基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胫骨骨膜动脉的分布及临床意义
20
作者 秦书俭 张怀韬 +1 位作者 郑靖中 杨玉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8年第2期90-92,123,共4页
本文用整骨透明、X线摄片、腐蚀铸型和解剖等方法,在88侧儿尸胫骨标本上观察了小儿胫骨的骨膜动脉分布。除胫骨后面中1/3外,其它部分的骨膜动脉来源、分布比较恒定。胫骨下1/3段骨膜动脉来源少、分布稀疏,可能是该区骨折不易愈合的原因... 本文用整骨透明、X线摄片、腐蚀铸型和解剖等方法,在88侧儿尸胫骨标本上观察了小儿胫骨的骨膜动脉分布。除胫骨后面中1/3外,其它部分的骨膜动脉来源、分布比较恒定。胫骨下1/3段骨膜动脉来源少、分布稀疏,可能是该区骨折不易愈合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膜动脉 干骺端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