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M的草原沙漠化治理工程治理程度等级指标的探讨——以镶黄旗飞播造林项目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秋菊 吴新宏 +2 位作者 杨婷婷 李鹏 道仁托娅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30-34,共5页
草原沙漠化治理工程治理等级评价指标研究就是对草原沙漠化治理工程治理程度分等定级,为科学治理、评价、合理利用和监测提供标准。以位于干旱半干旱区的内蒙古镶黄旗飞播造林项目为例,结合野外调查和遥感影像解译,以植被覆盖度为主导因... 草原沙漠化治理工程治理等级评价指标研究就是对草原沙漠化治理工程治理程度分等定级,为科学治理、评价、合理利用和监测提供标准。以位于干旱半干旱区的内蒙古镶黄旗飞播造林项目为例,结合野外调查和遥感影像解译,以植被覆盖度为主导因素,以风蚀积沙、生物结皮和土壤发育等作为辅助性指标,确定了草原沙漠化治理工程治理程度等级指标。对评价我国草原沙漠化治理工程的成果和监测沙漠化草原动态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沙漠化 治理工程 治理程度 指标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影寻踪模型的草原蝗虫栖境评价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6
2
作者 黄训兵 吴惠惠 +9 位作者 秦兴虎 曹广春 王广君 农向群 涂雄兵 格希格都仁 贺兵 额尔登巴图 乌亚汗 张泽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5-33,共9页
草原蝗虫发生与栖境存在紧密而复杂的关系,二者关系的研究是评估蝗灾发生风险的基础。本文分析了不同栖境内蝗虫种群密度与21个植被特征参数的相关关系,利用投影寻踪模型进行了栖境评价及风险评估,并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低优参数植... 草原蝗虫发生与栖境存在紧密而复杂的关系,二者关系的研究是评估蝗灾发生风险的基础。本文分析了不同栖境内蝗虫种群密度与21个植被特征参数的相关关系,利用投影寻踪模型进行了栖境评价及风险评估,并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低优参数植物生物量多样性对蝗虫种群密度影响最大,最佳投影向量a为0.6725;高优参数禾本科生态优势度对亚洲小车蝗密度影响最大,最佳投影向量a为0.6547;样点植被投影特征值Zi与蝗虫种群密度线性相关关系极显著(y=48.861x-18.937,R=0.9509**),Zi越大,栖境内植被越适合蝗虫的发生,蝗灾发生的风险越高,根据Zi值可预测不同栖境草原蝗虫的发生。投影寻踪模型评价不同植被条件下蝗虫的发生风险,可以排除与数据结构和特征无关或关系很小变量的干扰,是一种更稳健实用的方法,对于蝗虫的监测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蝗虫 草原植被 投影寻踪模型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草原三种蝗虫种群竞争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吴惠惠 徐云虎 +6 位作者 曹广春 格希格都仁 刘朝阳 贺兵 额尔登巴图 王广君 张泽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5-39,共5页
为探讨典型草原优势蝗虫种内、种间竞争模式,以及栖境对蝗虫种间竞争的影响,设计田间罩笼及正交试验分析研究了内蒙古典型草原3种优势蝗虫-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毛足棒角蝗(Dasyhippus barbipes)和鼓翅皱膝蝗(Angaracris ba... 为探讨典型草原优势蝗虫种内、种间竞争模式,以及栖境对蝗虫种间竞争的影响,设计田间罩笼及正交试验分析研究了内蒙古典型草原3种优势蝗虫-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毛足棒角蝗(Dasyhippus barbipes)和鼓翅皱膝蝗(Angaracris barabensis)的种群竞争关系。结果表明,亚洲小车蝗和毛足棒角蝗的种内竞争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加大,并随着栖境食物量的减少而加大;鼓翅皱膝蝗由于栖境不适,种内竞争与密度没有相关性;混合种群正交试验结果显示,亚洲小车蝗有较强的种间竞争能力,而栖境对毛足棒角蝗竞争能力的影响较大。表明栖境和种群密度影响蝗虫群落动态。栖境适合时,亚洲小车蝗种间竞争力大于其他两种蝗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小车蝗 毛足棒角蝗 鼓翅皱膝蝗 种内竞争 种间竞争 栖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典型草原区狭颅田鼠集群数量与被捕食风险的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贾举杰 李锋 +6 位作者 倪亦非 徐云虎 青格勒图 贺兵 毕力格巴雅尔 朝格吉勒玛 乌日格木勒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8128-8135,共8页
2005年9月15日—30日,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的典型草原上研究了狭颅田鼠(Microtus gregalis)冬季集群与来自艾虎(Mustela eversmanni)的捕食风险。采用鼠洞口数量作为狭颅田鼠集群大小的指标,分析了艾虎对不同大小狭颅田鼠集... 2005年9月15日—30日,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的典型草原上研究了狭颅田鼠(Microtus gregalis)冬季集群与来自艾虎(Mustela eversmanni)的捕食风险。采用鼠洞口数量作为狭颅田鼠集群大小的指标,分析了艾虎对不同大小狭颅田鼠集群的捕食优先选择偏好。对实验样地内狭颅田鼠的洞群洞口数进行了调查统计(样地内总共涉及102个狭颅田鼠有效洞群),并计数此期间的艾虎粪便堆数以及攻击掘开狭颅田鼠洞群的情况。运用非参数的Mann-Whitney U检验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从艾虎遗留的粪便痕迹来看,没有被艾虎访问过的田鼠洞群与被艾虎访问过的洞群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另外,从狭颅田鼠洞口被艾虎掘开的痕迹来分析,没有被艾虎挖掘的洞群与被艾虎挖掘的洞群之间的差异也达到极显著的水平;另外,随着田鼠洞群洞口数量的增加,出现艾虎粪便和掘洞的频次和概率就越高。表明艾虎对狭颅田鼠集群洞口数的选择差异性非常显著,明显倾向于选择在洞口数量多的狭颅田鼠洞群停留,同时也更倾向于掘开洞口数量较高的狭颅田鼠洞群作为捕食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颅田鼠 艾虎 捕食风险 集群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驼绒藜修复退化草地的案例 被引量:1
5
作者 乌亚汗 冯彩霞 +3 位作者 郑文胜 金净 包海龙 阿拉塔 《草原与草业》 2024年第2期59-62,共4页
草原生态系统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水土保持、发挥固碳潜力、保持生态稳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人为活动加剧导致的草地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凸显,各地区意识到该问题后也在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草原生态修... 草原生态系统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水土保持、发挥固碳潜力、保持生态稳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人为活动加剧导致的草地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凸显,各地区意识到该问题后也在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草原生态修复与治理工作,目前也取得了一些可观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善和优化。草原生态修复与治理工作的开展,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修复技术手段。在草原生态修复中应因地制宜,不同地区、草原类型需要采取不同的修复措施。该文分析了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的草原退化原因,并且提出了合理的修复方式。“锡林郭勒型”华北驼绒藜因具有抗旱、抗寒等特点,在该地区修复过程中具有显著成效,可在该地区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草地 “锡林郭勒型”华北驼绒藜 补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蝗表型可塑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高书晶 郭娜 +4 位作者 王宁 韩海斌 林克剑 董瑞文 贺兵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4-110,共7页
飞蝗在田间有群居型和散居型两种表型,两型间可以相互转变,这种转变是表型可塑性过程。表型可塑性是昆虫对环境变化的响应,通过表型改变来适应恶劣环境达到生存繁衍的目的。群居型和散居型蝗虫在体表颜色、外部形态、发育及生理特征、... 飞蝗在田间有群居型和散居型两种表型,两型间可以相互转变,这种转变是表型可塑性过程。表型可塑性是昆虫对环境变化的响应,通过表型改变来适应恶劣环境达到生存繁衍的目的。群居型和散居型蝗虫在体表颜色、外部形态、发育及生理特征、行为参数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总结蝗虫表型可塑性调控机制研究进展,并对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控制蝗虫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蝗虫 表型可塑性 环境因素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茅及羊草对亚洲小车蝗生活力影响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未仲 贺兵 +4 位作者 曹广春 张泽华 乌亚汗 刘世超 王海荣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02-309,共8页
亚洲小车蝗是内蒙古草原主要优势种害虫,主要取食针茅、羊草等禾本科植物,植物种类对其生长发育影响可反映蝗虫群落与植物群落的关系。采用室内饲养与野外笼罩的方法,进行了不同生境亚洲小车蝗3个密度处理生活力指标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亚洲小车蝗是内蒙古草原主要优势种害虫,主要取食针茅、羊草等禾本科植物,植物种类对其生长发育影响可反映蝗虫群落与植物群落的关系。采用室内饲养与野外笼罩的方法,进行了不同生境亚洲小车蝗3个密度处理生活力指标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针茅喂养的亚洲小车蝗雌虫相对生长率高于羊草。植物盖度和虫口密度是影响亚洲小车蝗生活力的主要因素。当针茅盖度<25%时,亚洲小车蝗生活力随盖度增加而缓慢增长,当针茅盖度>25%时,生活力增长较快。当羊草盖度<25%时,亚洲小车蝗生活力随盖度增加而逐渐减小,当羊草盖度>25%时,生活力随盖度增加而增长,且在针茅样地的生活力高于羊草样地。当亚洲小车蝗密度<18头/m2时,生活力随密度增大而增大。在牧草布局时应合理调整针茅、羊草盖度,监测蝗虫密度,预防蝗虫爆发。以上结果为草场植被的合理布局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减少亚洲小车蝗危害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小车蝗 适合度 不同生境 定量分析 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奥不育剂和溴敌隆抗凝血杀鼠剂对布氏田鼠种群控制作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郑普阳 彭真 +4 位作者 王勇 徐云虎 贺兵 王玉梅 赵景瑞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86-193,共8页
2013年5-9月,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草地研究贝奥不育剂、溴敌隆灭鼠剂对草原主要害鼠布氏田鼠的控制作用。通过早春一次性足量投饵(贝奥不育剂野外有效期30~60 d;溴敌隆灭鼠剂野外有效期30 d),按月铗捕调查的方法研究贝奥不... 2013年5-9月,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草地研究贝奥不育剂、溴敌隆灭鼠剂对草原主要害鼠布氏田鼠的控制作用。通过早春一次性足量投饵(贝奥不育剂野外有效期30~60 d;溴敌隆灭鼠剂野外有效期30 d),按月铗捕调查的方法研究贝奥不育剂和溴敌隆杀鼠剂对该地布氏田鼠种群增长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5月不育剂组布氏田鼠的家系大小较杀鼠剂组的家系更大且差异显著(P<0.05),6月差异不显著,杀鼠剂组布氏田鼠种群恢复速度比不育剂组快。贝奥不育剂改变了布氏田鼠种群的性比,其幼体出生率比杀鼠剂组低。因此,贝奥不育剂对布氏田鼠有更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剂 灭鼠剂 布氏田鼠 种群 年龄结构 繁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苜蓿品种营养器官解剖结构特征比较 被引量:10
9
作者 萨如拉 张志强 +1 位作者 伟勒斯 特木尔布和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881-1887,共7页
为了明确具有极强抗虫特性的‘草原4号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 L.‘CaoyuanNo.4’)营养器官的解剖特征,该研究选择具有抗蓟马特性较强的‘草原2号杂花苜蓿’(Medicagovaria Martin.‘CaoyuanNo.2’)为对照,采用显微镜观察比较两品种... 为了明确具有极强抗虫特性的‘草原4号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 L.‘CaoyuanNo.4’)营养器官的解剖特征,该研究选择具有抗蓟马特性较强的‘草原2号杂花苜蓿’(Medicagovaria Martin.‘CaoyuanNo.2’)为对照,采用显微镜观察比较两品种的根、茎、叶解剖结构特征,为揭示‘草原4号紫花苜蓿’抗蓟马特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草原4号紫花苜蓿’根部解剖结构的皮层薄壁细胞厚度、内皮层厚度、形成层厚度、木质部厚度和木射线宽度等5个指标均极显著高于(P<0.01)‘草原2号杂花苜蓿’,其中木射线宽度(159.37μm)是‘草原2号杂花苜蓿’的1.82倍。(2)‘草原4号紫花苜蓿’的茎部厚角组织厚度(21.4μm)极显著高于‘草原2号杂花苜蓿’(P<0.01),而韧皮部宽度、髓直径却均极显著低于‘草原2号杂花苜蓿’(P<0.01)。(3)‘草原4号紫花苜蓿’叶片解剖构造的7个指标均极显著高于‘草原2号杂花苜蓿’(P<0.01),其中栅栏组织层数(2~3层)极明显地高于‘草原2号杂花苜蓿’(1~2层)。研究表明,‘草原4号紫花苜蓿’的组织结构特征具有明显的抗虫特征,且其组织的抗虫特征比‘草原2号杂花苜蓿’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2号杂花苜蓿 草原4号紫花苜蓿 营养器官 解剖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小车蝗在不同生境中的群落动态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未仲 吴惠惠 +3 位作者 刘朝阳 曹广春 张泽华 格西格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30,共6页
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 B.Bienko)是内蒙古草原主要的蝗虫危害种,为了研究其在不同生境中的动态规律,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采用野外剪样方和扫网的方法,研究了亚洲小车蝗发生时,不同生境中植物与蝗虫种群结构的变... 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 B.Bienko)是内蒙古草原主要的蝗虫危害种,为了研究其在不同生境中的动态规律,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采用野外剪样方和扫网的方法,研究了亚洲小车蝗发生时,不同生境中植物与蝗虫种群结构的变化,并进行了室内食量验证。结果表明,亚洲小车蝗数量同植物盖度呈负相关(R=-0.770 8,P<0.01),同植物生物量呈负相关(R=-0.905 2,P<0.01),草场中蝗虫多样性同植物多样性呈正相关(R=0.588 4,P<0.05);蝗虫总数同植物盖度呈负相关(R=-0.759 3,P<0.01),同植物生物量呈负相关(R=-0.859 7,P<0.01);羊草为优势种的样地中蝗虫数量少于针茅为优势种的样地;室内饲养表明,小车蝗对羊草的消耗量大于针茅(P<0.05);以上结果说明,亚洲小车蝗选择草场时优先选择合适的栖境而不是食料植物。亚洲小车蝗的防治重点应放在适合小车蝗栖息的地点,而不仅是食料植物为主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小车蝗 不同生境 食性 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草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毛足棒角蝗取食行为的影响
11
作者 赵万凯 郝树广 +2 位作者 郑文胜 郑金钢 敦惠霞 《北方农业学报》 2021年第4期105-114,共10页
【目的】明确牧草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毛足棒角蝗(Dasyhippus barbipes)取食行为的关系,从而为草原蝗虫灾害治理提供生态与化学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不同配比人工饲料试验,设氮∶碳系列(7∶35、14∶28、28∶28、28∶14、35∶7),蔗糖∶... 【目的】明确牧草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毛足棒角蝗(Dasyhippus barbipes)取食行为的关系,从而为草原蝗虫灾害治理提供生态与化学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不同配比人工饲料试验,设氮∶碳系列(7∶35、14∶28、28∶28、28∶14、35∶7),蔗糖∶淀粉系列(0∶50.0、12.5∶37.5、25.0∶25.0、37.5∶12.5、50.0∶0),分析不同配比人工饲料对毛足棒角蝗存活历期与取食行为的影响;同时采用裂区设计,进行羊草(Leymus chinesis)、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营养含量试验,设放牧×不补水、放牧×补水、不放牧×不补水、不放牧×补水4个处理,分析羊草、克氏针茅中C、H、N、S元素含量,并计算总碳氮比(C∶N)、总碳氢比(C∶H)。【结果】人工饲料试验中,存活历期方面,毛足棒角蝗雌性平均存活历期为13.7 d、雄性为11.5 d,雌性平均存活历期均高于雄性。体重增长率方面,雄性体重增长率最高值出现的时间先于雌性,饲喂前期雄性发育表现较好,饲喂后期雌性发育表现较好。取食行为方面,氮∶碳系列人工饲料配比中,雌性取食量排序为14∶28>7∶35>28∶14>28∶28>35∶7、雄性取食量排序为14∶28>35∶7>28∶28>28∶14>7∶35;蔗糖∶淀粉系列人工饲料配比中,雌性取食量排序为12.5∶37.5>37.5∶12.5>25.0∶25.0>50.0∶0>0∶50.0、雄性取食量排序为12.5∶37.5>50.0∶0>25.0∶25.0>37.5∶12.5>0∶50.0。相对于不放牧×不补水、不放牧×补水处理,放牧×不补水、放牧×补水处理均显著(P<0.05)提高了羊草总C含量、总N含量;放牧×补水处理较放牧×不补水处理显著(P<0.05)提高了羊草总N含量,显著(P<0.05)降低了羊草总S含量,显著(P<0.05)提高了羊草C∶N。放牧×不补水、放牧×补水处理均显著(P<0.05)提高了克氏针茅总C含量,极显著(P<0.01)提高了克氏针茅总N含量、总H含量、总S含量,极显著(P<0.01)降低了克氏针茅C∶N。【结论】雌性、雄性毛足棒角蝗均喜食氮∶碳14∶28食物,雌性不喜食氮∶碳35∶7食物、雄性不喜食氮:碳7∶35食物,雌性、雄性毛足棒角蝗均喜食蔗糖∶淀粉12.5∶37.5食物、不喜食蔗糖∶淀粉0∶50.0食物。放牧与补水可以改变羊草、克氏针茅的营养成分,放牧影响大于补水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足棒角蝗 人工饲料 羊草 克氏针茅 营养含量 碳氮含量 蔗糖 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