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西门塔尔牛肉用群体重要经济性状遗传参数估计 被引量:16
1
作者 牛红 宝金山 +11 位作者 吴洋 朱波 张文刚 夏江威 宋禹昕 郭鹏 徐凌洋 陈燕 高雪 张路培 高会江 李俊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17-1823,共7页
本研究旨在对出生于2008-2013年的中国西门塔尔牛肉用群体的重要经济性状进行遗传参数和方差组分估计,该群体大小为2 939头。采用非求导约束最大似然法估计遗传力、遗传相关和方差组分。结果显示,初生重、断奶重、出栏重、胴体重、屠宰... 本研究旨在对出生于2008-2013年的中国西门塔尔牛肉用群体的重要经济性状进行遗传参数和方差组分估计,该群体大小为2 939头。采用非求导约束最大似然法估计遗传力、遗传相关和方差组分。结果显示,初生重、断奶重、出栏重、胴体重、屠宰率和净肉率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48、0.44、0.43、0.38、0.31、0.39。其中,初生重和断奶重的遗传相关估计结果为0.57,出栏重和胴体重的遗传相关为0.94,屠宰率和净肉率的遗传相关为0.89。该群体的生长和屠宰相关性状均属于中高遗传力性状,且性状之间具有较高的遗传相关。本研究对中国西门塔尔牛肉用群体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参数做了系统评估分析,为将来制定育种方案和遗传评估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门塔尔牛肉用群体 非求导约束最大似然法 方差组分 遗传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用西门塔尔牛与和牛杂交群体的肉品质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史新平 陈燕 +6 位作者 徐玲 金生云 宝金山 牛红 王泽昭 李俊雅 孙少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53-960,共8页
本研究旨在对肉用西门塔尔牛与杂交和牛两试验群体进行肉质性状比较,以期为肉品质性状遗传机制剖析及优质肉牛培育提供理论指导。收集肉用西门塔尔牛与杂交和牛两试验群体肉质性状表型数据,包括眼肌面积、剪切力、系水力、pH、肉色、脂... 本研究旨在对肉用西门塔尔牛与杂交和牛两试验群体进行肉质性状比较,以期为肉品质性状遗传机制剖析及优质肉牛培育提供理论指导。收集肉用西门塔尔牛与杂交和牛两试验群体肉质性状表型数据,包括眼肌面积、剪切力、系水力、pH、肉色、脂肪颜色和大理石花纹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及差异性分析,从而综合评价两群体的肉品质。结果显示,两群体的脂肪颜色、系水力及剪切力呈现两两正相关;肉色与脂肪颜色、pH呈正相关,且肉色与pH呈显著相关(P<0.05),而系水力与pH、肉色和大理石花纹呈负相关。在两试验群体间,和牛杂交群体的大理石花纹、眼肌面积、pH性状表现为极显著优于肉用西门塔尔牛(P<0.01)。从性别比较来看,肉用西门塔尔牛母牛在大理石花纹、pH、剪切力等性状上极显著或显著优于公牛(P<0.01;P<0.05);而和牛杂交群体母牛的肉色和剪切力性状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公牛(P<0.05;P<0.01)。总体而言,和牛杂交群体的肉质性能优于肉用西门塔尔牛;群体内比较表明,肉用西门塔尔牛群体母牛肉质性能优于公牛,而和牛杂交群体母牛肉质性能低于公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用西门塔尔牛 和牛杂交群体 肉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用西门塔尔牛群体生长曲线拟合及体重与体尺相关性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49
3
作者 梁永虎 朱波 +7 位作者 金生云 宝金山 徐凌洋 陈燕 高雪 张路培 高会江 李俊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97-506,共10页
旨在对内蒙古乌拉盖地区肉用西门塔尔牛群体的体重和体尺等性状进行分析,研究其生长发育规律并构建通过体尺预测体重的回归方程。本研究测定了2 162头肉用西门塔尔牛从出生到20月龄的体重、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和腹围,利用Logi... 旨在对内蒙古乌拉盖地区肉用西门塔尔牛群体的体重和体尺等性状进行分析,研究其生长发育规律并构建通过体尺预测体重的回归方程。本研究测定了2 162头肉用西门塔尔牛从出生到20月龄的体重、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和腹围,利用Logistic、Brody、Gompertz和Bertallanffy 4种模型拟合其生长曲线,分别估算出4种曲线方程中的相关参数,并进行体重与体尺的相关性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4种曲线模型对肉用西门塔尔牛体重和体尺生长过程均有较好的拟合度(R^2>0.98),但对于不同的性状,最佳拟合模型不同。体重与体尺相关关系表明,体重与体斜长、胸围、腹围的相关性较高,其中体重与胸围的相关系数最高(0.958 55)。其体尺与体重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预测体重回归方程为Y=-366.485 70+1.307 37 X_3+3.896 12 X_4-0.417 50 X_5。研究表明,Gompertz和Bertallanffy两种模型对体重的拟合优于其他两种模型,Brody模型对体高、体斜长、胸围、腹围和十字部高的拟合效果均是最优。体重预测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为肉用西门塔尔牛群体的进一步选育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用西门塔尔牛 生长曲线 预测方程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两种统计模型对中国肉用西门塔尔牛屠宰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常天鹏 夏江威 +8 位作者 宝金山 金生云 朱波 徐凌洋 陈燕 张路培 高雪 李俊雅 高会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33-840,共8页
旨在利用两种统计模型对中国肉用西门塔尔牛的胴体重和骨重两个屠宰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并比较不同模型的分析结果,促进GWAS的方法研究。本研究以1 301头中国肉用西门塔尔牛为试验材料,通过实地采集和测量获得样品和表型数... 旨在利用两种统计模型对中国肉用西门塔尔牛的胴体重和骨重两个屠宰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并比较不同模型的分析结果,促进GWAS的方法研究。本研究以1 301头中国肉用西门塔尔牛为试验材料,通过实地采集和测量获得样品和表型数据,通过提取样品DNA,并利用Illumina BovineHD(770K)芯片分型获得基因型数据,采用线性混合模型(LMM)和复合区间定位-线性混合模型(CIM-LMM)两种模型进行关联分析,定位影响目标性状的显著SNPs及候选基因;同时对两种模型的GWAS结果进行对比,探讨模型的优劣。结果表明,CIM-LMM检测到了LMM检测的所有显著SNPs(P<0.05),显示出更高的统计效力。本研究共识别8和7个SNPs分别与胴体重、骨重显著关联,其中有2个SNPs与这两个性状都相关。这些SNPs主要分布于3、5、6、10、14、16、17号染色体上,其中6号和14号染色体显著SNPs分布较为集中;最终找到了11个候选基因,同时探讨了GCNT4、ALDH1A2、LCORL和WDFY3等基因的功能。本研究为中国肉用西门塔尔牛屠宰性状的遗传机理做了探索,并且为GWAS研究方法开拓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混合模型 复合区间定位 GWAS 胴体重 骨重 中国肉用西门塔尔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主要肉牛品种生长曲线拟合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安炳星 张路培 +10 位作者 段星海 张家春 赵屿姗 熊兰玲 朱波 李岩 徐凌洋 袁维峰 张军民 李俊雅 高会江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0年第4期63-69,共7页
【目的】本文旨在拟合我国主要品种肉牛的生长曲线,优化体重预测模型。【方法】基于国家畜禽养殖数据中心和国家肉牛遗传评估中心收集的22个肉牛品种近6万条体重记录,本研究利用Gompertz、Logistic、Ber⁃talanffy和Brody等四种非线性模... 【目的】本文旨在拟合我国主要品种肉牛的生长曲线,优化体重预测模型。【方法】基于国家畜禽养殖数据中心和国家肉牛遗传评估中心收集的22个肉牛品种近6万条体重记录,本研究利用Gompertz、Logistic、Ber⁃talanffy和Brody等四种非线性模型拟合生长发育曲线,估计模型中相应的参数,并分析了11个肉牛品种间24月龄背膘厚和眼肌面积的差异,挖掘品种特性,为后期育种选种工作提供正确的理论依据。【结果】根据模型拟合度及实际生长发育规律,为主要肉牛品种的公畜和母畜拟合了体重预测模型并估计相应参数。总的来说,各品种从初生到成熟体重呈逐增态势,整体上趋近“S”型曲线,12月龄之前增速较快,18月龄后增速减缓;公畜与母畜的发育趋势基本一致,但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如和牛公畜前期发育速度高于安格斯牛,和牛母畜前期发育速度低于安格斯牛。结合24月龄背膘厚和眼肌面积比较,肉用型品种相较于兼用和地方黄牛品种在成熟体重和发育速度上有优势,而一些地方黄牛品种,如文山牛、渤海黑牛和南阳牛有不错的脂肪沉积能力,郏县红牛、晋南牛和三河牛表现出优良的高价值牛肉产率。【结论】本研究为我国主要肉牛品种的公畜和母畜提供了较为准确的体重预测模型,并且发现我国一些地方黄牛品种体型较小,但有较高的高价值牛肉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生长曲线 背膘厚 眼肌面积 科学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