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型草原两种优势鼠种体表寄生蚤群落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
作者 吴馨羽 明明 +7 位作者 袁帅 付和平 那顺孟克 张恒 袁伟 格根塔娜 萨仁高娃 武晓东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6-104,共9页
寄生蚤是多种流行病的媒介,对全球生态和公共卫生安全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布氏田鼠和达乌尔黄鼠是典型草原常见的啮齿动物,是多种蚤类的宿主,也是鼠疫菌的主要携带者。本研究于2021年5月、7月、9月和2022年5月分别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 寄生蚤是多种流行病的媒介,对全球生态和公共卫生安全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布氏田鼠和达乌尔黄鼠是典型草原常见的啮齿动物,是多种蚤类的宿主,也是鼠疫菌的主要携带者。本研究于2021年5月、7月、9月和2022年5月分别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和正镶白旗对布氏田鼠和达乌尔黄鼠体表寄生蚤进行群落监测,分析两种优势鼠种寄生蚤群落结构与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因素,以期为鼠疫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布氏田鼠体表寄生蚤共2科5属8种,其中光亮额蚤、近代新蚤东方亚种和原双蚤田野亚种是常见种;达乌尔黄鼠体表寄生蚤共3科3属5种,其中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是优势种,阿巴盖新蚤和光亮额蚤是常见种。布氏田鼠和达乌尔黄鼠体表寄生蚤群落多样性指数存在季节差异。布氏田鼠体表寄生蚤群落多样性指数与体重呈极显著正相关(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r=0.174,P<0.001;Pielou均匀度指数:r=0.164,P<0.001),达乌尔黄鼠体表寄生蚤群落多样性指数与平均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r=−0.430,P=0.004;Pielou均匀度指数:r=−0.425,P=0.004)。综上所述,环境因素和宿主的生物学因素是导致寄生蚤群落多样性特征变化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田鼠 达乌尔黄鼠 寄生蚤 群落结构 群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A宏条形码技术分析布氏田鼠的食物组成及其季节差异
2
作者 刘涛 明明 +5 位作者 袁帅 付和平 那顺孟克 格根塔娜 杨文蕾 武晓东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74-2481,共8页
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是典型草原的主要鼠种,针对其开展食性分析能够加深对布氏田鼠采食策略的理解,为合理管理布氏田鼠种群提供一定的参考。本研究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典型草原,分别于2022年5、7、9、11月,每月... 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是典型草原的主要鼠种,针对其开展食性分析能够加深对布氏田鼠采食策略的理解,为合理管理布氏田鼠种群提供一定的参考。本研究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典型草原,分别于2022年5、7、9、11月,每月采集布氏田鼠成体胃内容物20份(10♀,10♂),共计80份(40♀,40♂)胃内容物。利用DNA宏条形码技术进行食性鉴别,分析其季节性差异。结果发现:(1)布氏田鼠胃内容物中共鉴定出植物9科14属16种;(2)布氏田鼠食物多样性无显著的季节间差异,但秋季食物丰富度显著高于夏季(P<0.01)和冬季(P<0.05);(3)布氏田鼠对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多根葱(Allium polyrhizum)、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虎尾草(Chloris virgata)、二裂委陵菜(Potentilla bifurca)和地锦(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的取食比例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P<0.05)。对灰绿藜(Oxybasis glauca)、羊草(Leymus chinensis)、小画眉草(Eragrostis minor)和野韭(Allium ramosum)的取食存在极显著的季节差异(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田鼠 食性 DNA宏条形码 季节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经营管理策略对内蒙古家庭牧场影响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8
3
作者 付净瑶 王忠武 +3 位作者 李治国 韩国栋 那顺孟克 赵生厚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11-1921,共11页
内蒙古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和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其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问题是当下研究的热点话题。家庭牧场作为比较典型的畜牧业生产组织形式,已经成为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在一定程度上... 内蒙古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和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其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问题是当下研究的热点话题。家庭牧场作为比较典型的畜牧业生产组织形式,已经成为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草地的退化,这不仅带来了生态系统功能衰退等问题,也对家庭牧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对家庭牧场的发展及定义进行了论述,就内蒙古不同草地类型下的家庭牧场经营管理策略中产生的作用以及造成的影响进行综述,最后从内蒙古家庭牧场的经营模式、牧户经营意识、管理制度、金融制度及社会服务体系、景观化遥感技术这几个方面提出问题并进行展望,以期为内蒙古草原家庭牧场实现草畜平衡的同时提高农牧民经济效益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牧场 经营管理 草畜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伦贝尔割草地植物群落碳、氮及其比值对施肥处理的响应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忠义 金国 +2 位作者 卫媛 闫瑞瑞 吕世杰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7-74,共8页
采用“3414”施肥试验设计,结合对比分析、双因素等高线图及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割草地植物群落碳、氮及碳氮比对施肥处理的响应。结果表明:割草地施肥(氮磷钾肥)对草地植物群落碳和氮含量均有促进作用,且对氮的促进作用高... 采用“3414”施肥试验设计,结合对比分析、双因素等高线图及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割草地植物群落碳、氮及碳氮比对施肥处理的响应。结果表明:割草地施肥(氮磷钾肥)对草地植物群落碳和氮含量均有促进作用,且对氮的促进作用高于碳,进而导致植物群落碳氮比下降。施氮肥对植物群落氮含量促进作用明显,磷肥(高于175kg/hm^(2))和钾肥(高于28kg/hm^(2))施用量须达到阈值才能影响植物群落碳氮比。植物群落碳、氮和碳氮比对氮肥的响应程度依次降低,且存在自身的响应规律。在保证获得较高的植物群落地上净初级生产力情况下,保证植物群落碳氮比合理是判断草地改良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割草地 施肥 双重筛选逐步回归 碳氮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杀鼠剂防治布氏田鼠试验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明礼 乔峰 +5 位作者 高树廷 石岩生 照那斯图 佟宗福 郝军 杜森云 《中国草地》 CSCD 1994年第4期51-53,共3页
1993年在东乌旗采用0.005%溴杀灵、0.01%溴杀灵、0.05%氯敌鼠钠盐、0.1万单位/克和0.3万单位/克的C型肉毒梭菌毒素防治布氏田鼠,平均灭洞率分别是49.31%、50.60%、71.97%、41.94... 1993年在东乌旗采用0.005%溴杀灵、0.01%溴杀灵、0.05%氯敌鼠钠盐、0.1万单位/克和0.3万单位/克的C型肉毒梭菌毒素防治布氏田鼠,平均灭洞率分别是49.31%、50.60%、71.97%、41.94和47.26%,而对照(0.05%杀鼠灵)的平均灭洞率是75.74%。经统计分析,0.005%溴杀灵和0.1万单位/克的C型肉毒梭菌毒素的灭洞率显著低于对照,其余的灭洞率则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可以替代0.05%杀鼠灵用于防治布氏田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敌鼠钠 布氏田鼠 田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