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无信号交叉口机非冲突风险分析
1
作者 柴浩 程平 +2 位作者 张志鹏 王奕曾 胡昊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06-913,共8页
城市中的无信号交叉口是城市流动的关键节点,无信号交叉口在没有信号灯控制的情况下,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容易出现混合流情况,导致机非冲突概率增加,并致使驾驶者出现频繁的刹车制动与避让行为,造成城市流动效率降低。研究无信号交叉口内... 城市中的无信号交叉口是城市流动的关键节点,无信号交叉口在没有信号灯控制的情况下,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容易出现混合流情况,导致机非冲突概率增加,并致使驾驶者出现频繁的刹车制动与避让行为,造成城市流动效率降低。研究无信号交叉口内机非冲突风险并优化城市无信号交叉口设计对提升城市流动效率极为必要。研究构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轨迹提取框架,结合超过2000min的无信号交叉口视频数据,对交通参与者不同类型的交通行为和冲突过程进行了分析,利用随机参数次序概率对冲突过程中的驾驶行为及环境因素与冲突严重程度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建模。结果表明冲突过程中的侵入次序与交通参与者的类型以及交通冲突的严重程度高度相关。其中,电动自行车的交通参与会增加交通风险。研究开发的交通参与者轨迹提取框架将为更多的交通冲突研究者提供方案,冲突风险的分析结果将为城市交通流动效率优化和相关交通管理者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无信号交叉口 计算机视觉 交通冲突 安全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X算法的光学卫星影像车辆目标检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杰 郭杜杜 +1 位作者 娄文 郭凯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2-135,140,共5页
为了改善光学卫星影像中车辆目标检测准确率低、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X算法的卫星影像车辆目标检测方法。首先,以轻量化模型YOLOX的S版本为基线,采用CSPDarknet—53替换原主干特征提取网络,引入基于卷积块的注意力模块(CB... 为了改善光学卫星影像中车辆目标检测准确率低、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X算法的卫星影像车辆目标检测方法。首先,以轻量化模型YOLOX的S版本为基线,采用CSPDarknet—53替换原主干特征提取网络,引入基于卷积块的注意力模块(CBAM)提高特征提取时对车辆目标的关注度。其次,扩充主干特征提取网络输出尺度,并在特征强化提取部分设计了一个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BFP-net),采用亚像素卷积上采样、横向的跳跃连接和纵向的跨尺度连接实现对不同层级、尺度特征的复用,使得最后输出特征层充分融合了分类和定位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对large-vehicle和small-vehicle两类车辆的检测准确率分别为88.98%和86.58%,相较于原算法,平均检测准确率提高了5.36%,检测速度达到了58.37fps,具有更好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卫星影像 车辆检测 尺度扩充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成环境对共享单车使用特征的非线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奕璠 张步镐 +3 位作者 党振 郭唐仪 顾子渊 张玉梁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7-224,共8页
为研究共享单车使用特征与建成环境的依赖关系,本文以2020年厦门市共享单车订单数据和电子围栏信息为基础,从集计(栅格区域)和非集计(个体出行)两个层面,利用极端梯度提升模型(XGboost),探究建成环境对共享单车使用特征的非线性解释能... 为研究共享单车使用特征与建成环境的依赖关系,本文以2020年厦门市共享单车订单数据和电子围栏信息为基础,从集计(栅格区域)和非集计(个体出行)两个层面,利用极端梯度提升模型(XGboost),探究建成环境对共享单车使用特征的非线性解释能力。首先,识别密度、设计、目的地可达性、土地利用多样性、公共交通可达性和需求管理六个维度的建成环境变量对单车出行生成、吸引以及用户出发时间选择的相对重要性。之后,根据部分依赖图,揭示建成环境变量对单车使用特征指标的影响趋势。结果表明,在集计层面,电子围栏密度是最重要的建成环境因素,对出行生成和吸引的影响程度分别为26.88%和51.90%,且在150个·km^(-2)附近产生阈值效应。在非集计层面,单车用户早高峰借车概率与出行起讫点的建成环境均有关联。其中,目的地栅格中工作场所比例影响最显著(18.17%),出发地栅格CBD邻近度(7.34%)和出发地栅格公交站点密度(5.91%)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出行特征 极端梯度提升模型 共享出行 建成环境 非线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物联网的系统及其中间件设计 被引量:27
4
作者 邵华钢 程劲 +1 位作者 王辉 李志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84-86,共3页
鉴于物联网(IOT)的应用在医疗行业日益广泛,提出一种适合IOT网络的系统设计方法TOA和对应中间件TOC。TOA将"人"、"物"及所有相关的智能系统都抽象成一个地位完全平等的IOT互联对象,统一了IOT网络环境中联网对象之... 鉴于物联网(IOT)的应用在医疗行业日益广泛,提出一种适合IOT网络的系统设计方法TOA和对应中间件TOC。TOA将"人"、"物"及所有相关的智能系统都抽象成一个地位完全平等的IOT互联对象,统一了IOT网络环境中联网对象之间的交互模式。在TOC中间件系统设计实现中,采用XMPP协议进行消息交换,利用基于Pipe&Filter的Agent架构模式支持多样异构的智能设备,方便Agent的升级和扩充。通过在某医院医疗垃圾管理系统的成功应用,验证了TOA的设计思想和TOC中间件系统,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架构 设计模式 代理 中间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卷积神经网络的老年人跌倒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18
5
作者 吕艳 张萌 +2 位作者 姜吴昊 倪益华 钱小鸿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30-1138,共9页
为了利用便携式设备准确检测老年人的跌倒状况,针对传统算法中人为设计特征造成的不完备性,构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老年人跌倒检测模型.以智能手机内置的三轴传感器作为数据获取源,将采集的人体姿态信息进行滤波、标准化、采... 为了利用便携式设备准确检测老年人的跌倒状况,针对传统算法中人为设计特征造成的不完备性,构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老年人跌倒检测模型.以智能手机内置的三轴传感器作为数据获取源,将采集的人体姿态信息进行滤波、标准化、采样等操作后,输入到所设计的模型中;采用梯度下降和适应性动量优化方法进行多层卷积神经网络训练和优化,获得模型关键参数训练并优化模型关键参数;利用学习到的深层次特征进行样本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模型对于跌倒检测的准确率明显高于一般的机器学习算法模型,并且在对跌倒和非跌倒的区分检测中,精确率和召回率都保持了较高的稳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倒检测 手机传感器 卷积神经网络(CNN)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随机Hough变换多直线检测算法 被引量:20
6
作者 张江鑫 沈小兰 +2 位作者 王辉 裘加林 张标标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346-350,共5页
直线检测是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领域内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现有随机Hough变换直线检测算法的无效采样量大、计算速度慢等缺点,在随机采样过程中提出了一种新的采样策略.我们先根据所有边缘点梯度方向的统计分布特征确定潜在直线的主方... 直线检测是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领域内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现有随机Hough变换直线检测算法的无效采样量大、计算速度慢等缺点,在随机采样过程中提出了一种新的采样策略.我们先根据所有边缘点梯度方向的统计分布特征确定潜在直线的主方向,再通过设定的阈值消除K个分组边缘点集中对直线检测毫无贡献的点集.这样,不仅约束了随机Hough变换的采样范围,也减少了在随机采样过程中大量的无效采样,还使得算法速度得到提高、存储减少.最后通过仿真从检测单条和多条直线两方面出发对本文算法性能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能在实际噪声图像中快速提取出所有目标直线,对离散误差、局部断裂等缺陷不敏感,直线检测准确率也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检测 HOUGH变换 边缘梯度方向 随机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与多帧平均法融合的背景提取 被引量:12
7
作者 彭宏 韩露莎 +1 位作者 王辉 傅钟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228-231,共4页
利用虚拟检测圈法对道路交通视频进行处理,可以检测出道路上运动车辆的车速.而虚拟检测圈法首先需要得到准确的视频道路背景图像.针对交通道路视频,在背景提取算法仿真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小波变换,将提取到的背景图像进行一级小波分解,... 利用虚拟检测圈法对道路交通视频进行处理,可以检测出道路上运动车辆的车速.而虚拟检测圈法首先需要得到准确的视频道路背景图像.针对交通道路视频,在背景提取算法仿真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小波变换,将提取到的背景图像进行一级小波分解,得到各分量图像.通过对水平分量、竖直分量及对角分量进行去噪处理后,再采用小波重构得到最终的背景图像.采用该方法所得背景图像能有效地减少主要背景提取算法中存在运动车辆轨迹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提取 小波变换 图像去噪 运动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任务Faster R-CNN车辆假牌套牌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陈朋 汤一平 +2 位作者 何霞 王辉 袁公萍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079-3089,共11页
针对现有车辆假牌套牌各种检测方法存在计算复杂度高、检测精度低、鲁棒性欠缺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任务的高速区域卷积神经网络(Faster R-CNN)车辆假牌套牌的检测方法。首先利用时空约束得到疑似套牌车辆,接着用Faster R-CNN定位分割... 针对现有车辆假牌套牌各种检测方法存在计算复杂度高、检测精度低、鲁棒性欠缺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任务的高速区域卷积神经网络(Faster R-CNN)车辆假牌套牌的检测方法。首先利用时空约束得到疑似套牌车辆,接着用Faster R-CNN定位分割出车辆前脸部分图像,然后对疑似套牌车辆的车脸公脸部分(车辆的基本特征)的特征进行比对;在此基础上再对高仿套牌车辆的车脸私脸部分(车检标)的细微特征进行检测比对。这种分层次的、从车辆宏观特征到微观特征的视觉检测方法,具有检测速度快、鲁棒性高、泛化能力强、实施部署方便、检测精度高等优点。实验研究表明,在Vehicle ID数据集和杭州卡口数据集中分别取得了99.39%、99.22%的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假牌套牌检测 多任务高速区域卷积神经网络 车辆脸部特征 分层特征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峰值聚类的随机森林室内定位 被引量:6
9
作者 张萌 吕艳 +2 位作者 倪益华 钱小鸿 杨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90-1496,共7页
为提高室内环境定位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分析传统定位算法在数据样本选取和模型学习过程中的局限性,设计一种基于密度峰值聚类(density peak cluster,DPC)的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室内定位系统。以密度峰值聚类中心为依据对接收信... 为提高室内环境定位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分析传统定位算法在数据样本选取和模型学习过程中的局限性,设计一种基于密度峰值聚类(density peak cluster,DPC)的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室内定位系统。以密度峰值聚类中心为依据对接收信号强度(receive signal strength,RSS)数据进行指纹样本选取,通过指纹数据库训练随机森林模型,结合网格搜索和交叉验证技术寻求最优RF定位模型。实验结果表明,DPC算法建立的指纹数据库可靠性高,优化选择得到的RF模型与单分类回归模型相比,定位精度得到了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定位 密度峰值聚类 随机森林 机器学习 指纹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车流通行效率的混行交叉口时空资源配置
10
作者 钱国敏 任璐 +3 位作者 季青原 冯远静 章立辉 王殿海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7-73,83,共8页
为优化小汽车和大型车混行环境下交叉口时空资源配置,本文基于车道模型构建一套以通行能力最大为目标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在模型中,首先,考虑许可车道位置对不同转向的小汽车车流和大型车车流通行效率的不同影响,以提升车道模型实... 为优化小汽车和大型车混行环境下交叉口时空资源配置,本文基于车道模型构建一套以通行能力最大为目标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在模型中,首先,考虑许可车道位置对不同转向的小汽车车流和大型车车流通行效率的不同影响,以提升车道模型实际应用效果;其次,松弛车道位置约束,不再固定左直右进口车道的相对布设位置,以进一步考虑车流通行效率受许可车道位置影响对交叉口时空资源配置的影响;随后,考虑到相对布设位置改变会引发一些受车道渠化方案影响的潜在冲突,构建相应约束以判断潜在冲突是否存在,以及考虑其对交叉口时间资源配置的影响。数值算例结果表明:考虑车流通行效率受许可车道位置影响会改变交叉口时空资源配置,相比于传统车道模型,所构建模型在确保车流运行安全的基础上可提升交叉口最大通行能力,提升程度随大型车占比和车道位置对车流通行效率影响的增大而逐渐增大,随大型车与小汽车通行效率差异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时空资源配置 车道模型 交叉口 通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