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副肾动脉直径与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1
作者 牛建栋 郭玉林 +1 位作者 尚志荣 朱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0-243,共4页
目的探讨副肾动脉(ARA)直径与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肾血管性高血压伴ARA患者及81例存在ARA但无高血压者,采用MSCTA观察ARA的支数、起源及走行。测量ARA直径,分析ARA直径与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关系。结果病例组年龄(30.... 目的探讨副肾动脉(ARA)直径与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肾血管性高血压伴ARA患者及81例存在ARA但无高血压者,采用MSCTA观察ARA的支数、起源及走行。测量ARA直径,分析ARA直径与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关系。结果病例组年龄(30.6±7.5)小于对照组(49.1±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及对照组共检出133支ARA,其中右侧62支(62/133,46.62%),左侧71支(71/133,53.38%)。89支(89/133,66.92%)ARA主要起源于腹主动脉,41支(41/133,30.83%)为早发分支,另有2支(2/133,1.50%)起源于肠系膜下动脉,1支(1/133,0.75%)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109例中,1支型89例(89/109,81.65%),2支型17例(17/109,15.60%),3支型2例(2/109,1.83%),4支型1例(1/109,0.92%)。病例组ARA直径与同侧肾动脉直径比值(0.87±0.11)大于对照组(0.33±0.13),双侧肾动脉直径比值(0.71±0.17)小于对照组(0.94±0.05),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MSCTA检查能够清晰显示ARA支数、起源及走行。ARA直径粗大与肾血管性高血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副肾动脉 肾血管性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