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贺兰口岩画载体岩石表层风化壳损伤特征与机制研究
1
作者 崔凯 杨辉 +3 位作者 吴国鹏 林浩 陈一凡 李星月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35-1950,共16页
刻痕变浅、开裂、剥落与溶蚀等与岩石表层风化壳的损伤破坏行为直接相关的病害高度发育是贺兰口岩画破坏的重要原因。通过对岩画载体岩石表层风化壳分别在不同溶液浸泡条件下、不同次数的干湿与冻融循环实验来系统探索其在冻融、干湿和... 刻痕变浅、开裂、剥落与溶蚀等与岩石表层风化壳的损伤破坏行为直接相关的病害高度发育是贺兰口岩画破坏的重要原因。通过对岩画载体岩石表层风化壳分别在不同溶液浸泡条件下、不同次数的干湿与冻融循环实验来系统探索其在冻融、干湿和化学溶蚀不同耦合作用下的损伤特征,而后通过与其母岩在相同劣化条件下损伤变量、XRD与SEM分析结果的对比来揭示其与母岩的差异性损伤机理。研究表明:岩石表层风化壳试样的质量、表面硬度、抗折强度、应力-应变特征总体呈现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差异性衰减的规律,且变化速率呈现3个阶段,具有45次和90次两个明显的拐点。对比分析损伤变量得到表层风化壳在损伤过程中较母岩存在损伤拐点滞后和损伤速率较快的差异性,损伤机理的本质区别在于较大的孔隙率和单一由斜长石的水解、化学溶蚀以及盐结晶和溶解3种作用差异性组合而造成岩石内部线性孔隙、孔洞数量和连接快速增长,这种差异为岩画的刻痕变浅、开裂、剥落与溶蚀等病害的高度发育提供了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口岩画 表层风化壳 抗折强度 损伤特征 机理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球摄影法在石质文物现场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杜之岩 脇谷草一郎 +2 位作者 王金华 霍晓彤 马尔娜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9-167,共9页
在研究石质文物病害形成机理时,掌握太阳辐射长期变化情况对其影响是重要的调查项目。但目前多数相关调查研究只能依靠建立环境监测站来实现。半球摄影法是一种快速测量天空开阔度的方法,在生态学等学科中被广泛使用。通过对日本、国内... 在研究石质文物病害形成机理时,掌握太阳辐射长期变化情况对其影响是重要的调查项目。但目前多数相关调查研究只能依靠建立环境监测站来实现。半球摄影法是一种快速测量天空开阔度的方法,在生态学等学科中被广泛使用。通过对日本、国内两处石质文物保护实际现场调查,半球摄影法被证明可以有效应用于环境监测装置选点,判断太阳位置变化对石质文物影响,以及比较石质文物不同位置受太阳辐射的长期变化。该方法具有便捷、经济且高效的特点,可以作为辅助手段更多应用在石质文物保护调查过程中环境监测装置选点与判断太阳辐射影响的相关初步测量与数据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质文物 太阳辐射 半球摄影法 天空开阔度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