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窄带成像技术联合苯胺蓝染色在鼻咽癌内镜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薛晓成 申学良 +7 位作者 陈晓平 滕伟强 黄水仙 张燚 周恩晖 鲁丹 张翘楚 张雪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54-758,共5页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BI)联合苯胺蓝染色在鼻咽癌内镜筛查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公利医院和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且怀疑有鼻咽部占位性病变的68例患者,使用具有NBI模式...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BI)联合苯胺蓝染色在鼻咽癌内镜筛查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公利医院和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且怀疑有鼻咽部占位性病变的68例患者,使用具有NBI模式的电子鼻咽镜进行鼻咽部检查,取疑似病变表面的渗液进行苯胺蓝染色,并对疑似病变进行病理活检。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别计算白光模式、NBI模式、苯胺蓝染色及NBI联合苯胺蓝染色4种检查手段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及Kappa系数,并使用χ^(2)检验比较各检查方法的诊断阳性率。结果NBI与苯胺蓝染色联合诊断鼻咽癌的阳性率高于白光内镜、NBI、苯胺蓝染色单独诊断[97.83%(45/46)vs 56.52%(26/46)、84.78%(39/46)、80.43%(37/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NBI联合苯胺蓝染色诊断鼻咽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97.83%、86.36%、93.75%、95.00%和94.12%。NBI联合苯胺蓝染色对鼻咽癌的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系数为0.862)。结论相较于白光模式及单一NBI模式和苯胺蓝染色,NBI联合苯胺蓝染色对鼻咽癌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窄带成像技术 苯胺蓝染色 早期诊断 鼻咽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突发性聋患者耳鸣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胡竞敏 张学强 马瑞霞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9-522,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耳鸣转归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72例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14~79岁,中位数为4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7小时~14天,平均7.3天,分析性别、耳别、年龄、听力损失程度、伴发症状及随访时间与耳鸣疗效... 目的分析影响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耳鸣转归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72例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14~79岁,中位数为4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7小时~14天,平均7.3天,分析性别、耳别、年龄、听力损失程度、伴发症状及随访时间与耳鸣疗效的关系。结果72例突发性聋伴耳鸣的患者中,性别、耳别、伴眩晕及耳闷症状与耳鸣疗效无明显相关性(P>0.05),不同年龄组间耳鸣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05),超过60岁的突聋患者耳鸣的预后较差;耳鸣疗效与听力损失程度相关(P=0.007<0.05),重度聋及全聋型患者的耳鸣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其他各程度听力损失者;耳鸣的症状随时间延长有好转的趋势(P=0.002<0.05);耳鸣症状与睡眠相关(P=0.01<0.05),有睡眠障碍者的耳鸣症状更明显。结论突发性聋患者耳鸣疗效与性别、耳别、伴眩晕及耳闷症状无关;听力损失程度重、年龄大于60岁、伴有睡眠障碍者的耳鸣疗效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耳鸣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中耳胆脂瘤的修正手术方案及疗效观察
3
作者 冯宁宇 包丽静 +1 位作者 马龙 申学良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36-841,共6页
目的针对需要接受修正手术的中耳胆脂瘤复发患者,评价分析听骨链分期重建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23年1月—2024年1月于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修正手术的中耳胆脂瘤复发的患者127例,根据手术方案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即根治性乳突切... 目的针对需要接受修正手术的中耳胆脂瘤复发患者,评价分析听骨链分期重建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23年1月—2024年1月于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修正手术的中耳胆脂瘤复发的患者127例,根据手术方案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即根治性乳突切除术组(RM)46例,同期听骨链重建手术组(1s-ORS)52例,分期听骨链重建手术组(2s-ORS)29例。对比术后中远期气-骨导差(air-bone gap,ABG)、EOS-1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中远期术后疗效。结果复发性中耳胆脂瘤修正术后总体干耳率90.55%,胆脂瘤再复发为1.58%。1s-ORS组和2s-ORS组术后6、12、24个月组间ABG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6月1s-ORS组ABG为(30.51±10.51)dB HL,2s-ORS组ABG为(25.84±9.62)dB HL,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1sORS组术后EOS-16评分低于R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s-ORS组术后EOS-16评分低于RM组,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1s-ORS组和2s-ORS组间术后EOS-16评分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耳胆脂瘤术后复发或不干耳的患者,修正手术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接受分期听骨链重建手术的患者,其远期听力学表现可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脂瘤 修正手术 听骨链重建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女性患者与骨密度及雌二醇关系
4
作者 李永春 张亚琴 +5 位作者 刘翠翠 赵玉桐 申学良 冯宁宇 马小琴 马瑞霞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3-366,共4页
目的探讨骨密度和血清雌激素水平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igo,BP‐PV)女性患者不同生理周期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宁夏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 目的探讨骨密度和血清雌激素水平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igo,BP‐PV)女性患者不同生理周期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宁夏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BPPV女性患者(病例组)80例及健康女性(对照组)92例,检测两组绝经前期、围绝经期、绝经后期腰椎(L_(1)~L_(4))骨密度、血清雌二醇水平。结果病例组不同年龄段骨密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绝经期、绝经后期骨密度均低于同组绝经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不同年龄段血清雌二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绝经期、绝经后期血清雌二醇水平低于同组绝经前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绝经后期女性BPPV患者建议检测雌二醇及骨密度,以减少BPPV复发,避免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骨密度 雌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