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枸杞芽叶有效成分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栾倩 樊毅 +4 位作者 张淼 张元强 许露露 哈成勇 张玉彬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803-1810,1817,共9页
本文旨在研究枸杞芽叶有效成分(active ingredients of Lycium barbarum leaves,AILBL)的抗氧化能力及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首先采用ABTS和DPPH法对AILBL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检测;其次取48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成6组,即正常对照... 本文旨在研究枸杞芽叶有效成分(active ingredients of Lycium barbarum leaves,AILBL)的抗氧化能力及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首先采用ABTS和DPPH法对AILBL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检测;其次取48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成6组,即正常对照组、酒精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水飞蓟素(silymarin)(200 mg/kg,i.g.)、AILBL低、中、高剂量组(30、100、300 mg/kg),连续灌胃1周,每天一次。末次给药12 h后以6 g/kg酒精灌胃,间隔12 h一次,共3次,建立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分析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肝组织中丙二醛(MDA)与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水平。采用苏木精-伊红(H&E)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和氧化应激相关蛋白。体外ABTS和DPPH清除实验表明AILBL抗氧化能力强于芦丁,对DPPH·的清除优于Trolox。在酒精诱导的肝损伤模型小鼠中,AILBL预防给药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水平,降低肝组织中MDA水平,升高肝组织中GSH水平,其作用效果呈剂量依赖关系,且中、高剂量组略优于阳性药水飞蓟素。HE组织染色分析表明AILBL能改善酒精引起的肝细胞坏死和炎症性病变。免疫组化分析显示AILBL能抑制酒精诱导的CYP2E1、HIF-1α和iNOS的表达,同时AILBL减少了乙醇刺激肝细胞诱导的ROS累积。由此可知,AILBL具有显著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且AILBL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ILBL中富含黄酮类抗氧化物进而提高小鼠机体内源性抗氧化活性、减少肝细胞脂质过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芽叶 有效成分 酒精性肝损伤 抗氧化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接枝聚合法制备超疏水棉织物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美淑 刘海峰 +2 位作者 孙一峰 叶小机 孙雅茹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12-918,共7页
以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含有乙烯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VPDMS)和八乙烯基八硅倍半氧烷(VPOSS)为原料,对棉布进行接枝聚合疏水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体系内残留的乙烯基与巯基单体进行点击反应,引入长链烷基单体和含氟单体。采用FTIR、XPS... 以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含有乙烯基的聚二甲基硅氧烷(VPDMS)和八乙烯基八硅倍半氧烷(VPOSS)为原料,对棉布进行接枝聚合疏水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体系内残留的乙烯基与巯基单体进行点击反应,引入长链烷基单体和含氟单体。采用FTIR、XPS和SEM对改性后纤维表面化学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VPDMS、VPOSS成功接枝到纤维表面,且通过点击反应法实现了纤维的二次改性。通过接触角测量仪对改性后棉布的疏水性能进行测定,发现当使用多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MVPDMS10%,10%指与硅原子相连的乙烯基物质的量占硅原子总物质的量的百分比为10%)与VPOSS共聚接枝改性时,改性棉布的水接触角可达153°,使用全氟癸硫醇(PFDCMC)进行二次改性后,改性棉布的水接触角可达164°。通过磨耗、耐水洗和耐酸实验发现PFDCMC二次改性棉布疏水性能最优,且具有自修复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引发 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八乙烯基八硅倍半氧烷 点击反应 超疏水性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叶总黄酮胶囊成型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9
3
作者 邱贞 樊毅 +3 位作者 聂伟芬 高佳佳 哈成勇 张玉彬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58-862,共5页
目的优化枸杞叶总黄酮胶囊成型工艺。方法以吸湿率、休止角为评价指标,筛选辅料种类。以乳糖与可溶性淀粉用量比例、主药与辅料用量比例、乙醇体积分数、微粉硅胶用量为影响因素,休止角、吸湿率、颗粒成型率、堆密度为评价指标,正交试... 目的优化枸杞叶总黄酮胶囊成型工艺。方法以吸湿率、休止角为评价指标,筛选辅料种类。以乳糖与可溶性淀粉用量比例、主药与辅料用量比例、乙醇体积分数、微粉硅胶用量为影响因素,休止角、吸湿率、颗粒成型率、堆密度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成型工艺。结果最优条件为乳糖与可溶性淀粉用量比例2:1,主药与辅料用量比例1:4,乙醇体积分数80%,微粉硅胶用量12%,过20目筛制粒,40℃下干燥30 min,休止角为28.18°,吸湿率为0.039%,颗粒成型率为93.12%,堆密度为0.42 g/mL,临界相对湿度为68%,含水量为3.7%,10 min内有效成分溶出度为100%。结论该方法合理可行,可为枸杞叶总黄酮胶囊的工业生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叶总黄酮胶囊 成型工艺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滩羊毛色候选基因MC1R和TCF25的mRNA表达量定量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晓薇 樊毅 +5 位作者 马小明 马丽娜 岳彩娟 王锦 赵正伟 马青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51-1356,共6页
为了探究影响哺乳动物毛色的黑色素皮质受体-1基因(MC1R)和转录因子25基因(TCF25)与滩羊毛色的关系,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15只不同毛色滩羊(纯白、褐斑、黑斑)皮肤组织中MC1R基因和TCF25基因的mRNA表达量进行研究... 为了探究影响哺乳动物毛色的黑色素皮质受体-1基因(MC1R)和转录因子25基因(TCF25)与滩羊毛色的关系,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15只不同毛色滩羊(纯白、褐斑、黑斑)皮肤组织中MC1R基因和TCF25基因的mRNA表达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MC1R基因和TCF25基因在3种不同毛色滩羊中均有表达。MC1R基因在不同毛色滩羊皮肤组织中表达量为黑斑>褐斑>纯白,其中黑斑组极显著高于纯白组(P<0.01),显著高于褐斑组(P<0.05),褐斑组显著高于纯白组(P<0.05);TCF25基因在不同毛色滩羊皮肤组织中表达量为纯白>褐斑>黑斑,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表明了目的基因表达量与滩羊毛色间的关系,为今后滩羊毛色选育与品种改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羊 毛色 MC1R基因 TCF25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