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陵市空气污染物浓度日变化特征的观测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张红 刘桂建 +2 位作者 梅建鸣 刘慧娟 薛骅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79-688,共10页
选择位于长江南岸的铜陵市为研究区域,利用2007~2010年空气污染物浓度监测数据与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分析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的日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铜陵市空气污... 选择位于长江南岸的铜陵市为研究区域,利用2007~2010年空气污染物浓度监测数据与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分析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的日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铜陵市空气污染物浓度和气象要素的日变化主要有“单峰单谷型”和“双峰双谷型”两种,SO2和PM10的日变化规律空间差异不显著,NO2的日变化存在明显空间差异。主要污染源附近的监测点,浓度日变化规律与气压、相对湿度和气温3个要素日变化之间存在相关性,而与风速、降水的日变化规律无关。周边无污染物排放的监测点,浓度日变化规律不仅与气压、相对湿度和气温日变化存在显著相关,还与风速呈反向相关关系。对于周边虽有部分污染源,但不是区域内的主要污染源的监测点,浓度日变化与气象要素之间无统一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陵市 空气污染物浓度 气象要素 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陵市空气污染物浓度与大气混合层高度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红 黄勇 +1 位作者 王儒威 梅建鸣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3-70,共8页
以长三角地区典型工业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气象探空站观测数据,采用干绝热曲线法计算代表大气垂直方向上大气混合能力的最大混合层高度,并与地面观测的空气污染物浓度观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4月和7-10月是月均最大混合... 以长三角地区典型工业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气象探空站观测数据,采用干绝热曲线法计算代表大气垂直方向上大气混合能力的最大混合层高度,并与地面观测的空气污染物浓度观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4月和7-10月是月均最大混合层高度较高的2个时期;在季节变化上呈现出春季到冬季依次下降的特征,东亚季风气候是造成这些特征的主要原因之一。总体而言,随着最大混合层高度的增大,各污染物的最大可能浓度呈现出不同的降低趋势。最大混合层高度对颗粒态污染物(PM_(10),PM_(2.5))日均浓度的影响最为显著,主要原因是颗粒态污染物相对稳定、且生命周期长。对于气态污染物而言,化学性质稳定的CO的最大日均浓度与最大混合层厚度之间关系最好,其次为SO_2和NO_2。O_3由于化学性质不稳定且受太阳辐射影响显著,其最大日均浓度与最大混合层高度之间关系相对较差,但也存在着-0.692的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混合层高度 空气污染物浓度 相关性 铜陵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陵市酸雨时空分布及特征分析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曜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6期141-142,共2页
结合2014~2017年铜陵市的降雨数据,分析了酸雨出现的时间特点及其化学组分,对酸雨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铜陵市的酸雨污染日趋严重,其类型属于硫酸型,SO2-4和NO-3是主要的阴离子,Ca2+和NH+4是主要的阳离子,其石油型污染的比重正... 结合2014~2017年铜陵市的降雨数据,分析了酸雨出现的时间特点及其化学组分,对酸雨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铜陵市的酸雨污染日趋严重,其类型属于硫酸型,SO2-4和NO-3是主要的阴离子,Ca2+和NH+4是主要的阳离子,其石油型污染的比重正在增大。针对酸雨污染提出了几点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时空分布 铜陵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水消解-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汞 被引量:34
4
作者 刘景龙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2020年第1期32-37,共6页
为了寻求一种更加适宜测定土壤中汞含量的测试方法,将检出限低、精密度高的冷原子吸收光谱法与便捷、高效的王水水浴消解土壤处理方式相结合,建立了王水消解-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汞。通过测定方法的线性相关性、方法检出限、准... 为了寻求一种更加适宜测定土壤中汞含量的测试方法,将检出限低、精密度高的冷原子吸收光谱法与便捷、高效的王水水浴消解土壤处理方式相结合,建立了王水消解-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汞。通过测定方法的线性相关性、方法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加标回收率,并与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对比实验来评价该方法的有效性。王水消解-冷原子吸收光谱法在汞质量浓度0.0~1.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可以达到0.9999,方法检出限为0.00075 mg/kg,土壤标准样品测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0%~10.7%,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3%~104%。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对比测试,原子荧光光谱法的方法检出限为0.0025 mg/kg,相对标准偏差为4.8%~13.5%,加标回收率为104%~107%。结果表明,对于王水水浴消解土壤的方法不仅适用于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汞含量,同样可以应用于冷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所建立的王水消解-冷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更低的检出限,更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有利于提高土壤样品测试的工作效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水消解 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荧光光谱仪工作温度对水体中砷含量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景龙 吴巧丽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8-232,共5页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受到仪器工作温度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氢化物发生反应和仪器漂移,工作温度升高会增加仪器的背景值,而过低的工作温度又不利于氢化物发生反应进行。本文根据原子荧光光谱测定水体中砷的方法,在10℃、20℃和30℃的...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受到仪器工作温度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氢化物发生反应和仪器漂移,工作温度升高会增加仪器的背景值,而过低的工作温度又不利于氢化物发生反应进行。本文根据原子荧光光谱测定水体中砷的方法,在10℃、20℃和30℃的工作温度条件下,分别测试校准曲线、空白样品、自配质控样品和有证标准物质来确定最适宜的工作温度。结果表明:三个温度条件下的校准曲线均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仪器工作温度过高会引起空白荧光值变大、检出限升高,同时会造成仪器灵敏度的降低,增加了样品测试误差,测试结果不能满足准确度的要求。本文提出,利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砷含量时,应控制仪器工作温度在10~20℃,并且保证温度变化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 原子荧光光谱法 氢化物发生 工作温度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鸦岭水库型尾矿库后期干滩面扬尘分析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6
6
作者 徐洁 钱柏青 孔祥龙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48,共4页
通过对铜陵有色公司冬瓜山铜矿老鸦岭尾矿库的排矿方式、尾矿库库尾干滩形成时间及干滩面形成情况介绍,给出水库型尾矿库干滩扬尘量及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方法,并提出此类尾矿库运行后期及闭库扬尘防治措施。
关键词 尾矿库 干滩面扬尘量 卫生防护距离 扬尘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锡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镉的干扰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妃 王德淑 汤德能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2015年第2期12-18,共7页
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分析了不同Sn(锡)/Cd(镉)比值下Sn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Cd的干扰程度,并将经过在线干扰校正和离线干扰校正后的Cd浓度与标准值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当样品中Sn浓度与Cd浓度比值在2以下时,Sn对Cd的干... 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分析了不同Sn(锡)/Cd(镉)比值下Sn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Cd的干扰程度,并将经过在线干扰校正和离线干扰校正后的Cd浓度与标准值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当样品中Sn浓度与Cd浓度比值在2以下时,Sn对Cd的干扰很小,Cd的测定值不用经过任何方式校正也比较接近标准值;当Sn浓度与Cd浓度比值在2~30时,采用离线校正和在线校正后的Cd测定值与标准值均比较接近;当Sn浓度与Cd浓度比值大于30时,采用离线校正才能获得更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汞标准系列溶液稳定性的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景龙 罗守娟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2018年第4期61-64,共4页
利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中汞含量的方法,对三组不同方法配制的汞标准系列溶液,分别进行两次时隔一个月的试验,绘制标准曲线,并分别在标准曲线上做同一汞标准样品的准确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方法配制的标准系列溶液在一个月后稳... 利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中汞含量的方法,对三组不同方法配制的汞标准系列溶液,分别进行两次时隔一个月的试验,绘制标准曲线,并分别在标准曲线上做同一汞标准样品的准确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方法配制的标准系列溶液在一个月后稳定性有所不同,其中不加固定液和稀释液的标准系列溶液反而具有更好地稳定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荧光光谱法 标准系列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用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顶空制备方法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郭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8期9667-9669,共3页
[目的]对饮用水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有效提取的顶空(HS)前处理条件进行研究,建立更适合我国国情的HS-GC检测生活饮用水中微量VOCs的方法。[方法]采用饮用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顶空制备方法。[结果]采用HS-GC-毛细管柱-FID的方法在上述条... [目的]对饮用水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有效提取的顶空(HS)前处理条件进行研究,建立更适合我国国情的HS-GC检测生活饮用水中微量VOCs的方法。[方法]采用饮用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顶空制备方法。[结果]采用HS-GC-毛细管柱-FID的方法在上述条件下可同时检测生活饮用水中20种挥发性有机物,物质都能得到较好的分离,同时对待测有机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具有较宽的浓度线性范围、良好的精密度,检出限高,回收率高。[结论]在一定的HS-GC条件下,可以减少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损失,提高试验的灵敏度,检测结果符合质量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气相色谱 挥发性有机物 饮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铅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妃 王德淑 《陕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1期57-58,共2页
采用微波消解-真空赶酸系统消解土壤,连续光源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铅,方法检出限为0. 02 mg·kg-1。通过对2个土壤标准样品进行7次测定,测定均值在标准值范围内,RSD分别为2. 3%和2. 1%。将该方法用于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测... 采用微波消解-真空赶酸系统消解土壤,连续光源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铅,方法检出限为0. 02 mg·kg-1。通过对2个土壤标准样品进行7次测定,测定均值在标准值范围内,RSD分别为2. 3%和2. 1%。将该方法用于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测试,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5%和93%。用该方法与国标石墨炉法同时测定4个土壤实际样品,两者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而该方法处理样品更为省时省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光源 原子吸收 微波消解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