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退役锰酸锂电池的碳热还原—酸浸回收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志 李京伟 +4 位作者 林银河 陈晨 王大龙 鲁颖炜 汤文明 《湿法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9-466,共8页
研究了采用碳热还原—酸浸联合回收工艺从退役锰酸锂电池中回收有价成分锰和锂。对锰酸锂和石墨混合粉体进行碳热还原焙烧,采用XRD、XRF、SEM、TG-DTA等技术对焙烧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650℃下焙烧180 min效果最佳,焙烧产品中锰酸... 研究了采用碳热还原—酸浸联合回收工艺从退役锰酸锂电池中回收有价成分锰和锂。对锰酸锂和石墨混合粉体进行碳热还原焙烧,采用XRD、XRF、SEM、TG-DTA等技术对焙烧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650℃下焙烧180 min效果最佳,焙烧产品中锰酸锂完全转化成一氧化锰和碳酸锂;样品粉末中碳酸锂可以通过水浸提取,碳酸锂浸出率为86.15%;利用硫酸酸浸提取锰离子,在酸浸浓度3.5 mol/L、酸浸温度60℃、酸浸时间3 h、液固体积质量比8/1的条件下,锰离子浸出率最高为88%。该方法可以实现从正极材料中同步高效回收锰和锂的目的,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锰酸锂电池 碳热还原 浸出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履带自走式采茶机行走底盘通过性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正敏 陈乐 +4 位作者 汪义勇 罗坤 赖筱杰 张雪晨 曹成茂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4-483,共10页
针对复杂茶园环境下自走式采茶机行驶稳定性较弱等问题,开展了履带自走式采茶机行走底盘通过性能研究。采用UGNX 12.0对整车机构进行三维虚拟建模,通过RecurDyn开展多体动力学仿真,表明了在空载和带负载状态下三角履带底盘可以满足设计... 针对复杂茶园环境下自走式采茶机行驶稳定性较弱等问题,开展了履带自走式采茶机行走底盘通过性能研究。采用UGNX 12.0对整车机构进行三维虚拟建模,通过RecurDyn开展多体动力学仿真,表明了在空载和带负载状态下三角履带底盘可以满足设计需求,并对采茶机横向、纵向稳定性以及越障进行了理论分析,求解出最大爬坡角度及越障高度。通过无线控制系统设计,建立了蓝牙APP通信实现对底盘无线控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4条三角履带跨行自走式采茶机整机,该采茶机可以在田间自主行走,并对采茶机行走底盘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茶机在试验场地满载时最大爬坡角度达30°,最大越障高度为340 mm,能够满足现阶段茶园行走通过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茶机 履带自走式 通过性 越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切削废硅粉反应烧结制备氮化硅基陶瓷
3
作者 俞景阳 李京伟 +7 位作者 林银河 陈晨 冉高涛 汪大亚 侯欢健 汤文明 鲁颖炜 罗派峰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6-177,共12页
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多晶硅片的需求迅速增长。现有多晶硅片制备工艺产生大量切削废硅粉,引起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因此切削硅粉的处理问题亟待解决。以光伏切削硅粉为原料,氧化铝、氧化钇和氧化钙为烧结助剂,通过反应烧结制备氮化... 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多晶硅片的需求迅速增长。现有多晶硅片制备工艺产生大量切削废硅粉,引起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因此切削硅粉的处理问题亟待解决。以光伏切削硅粉为原料,氧化铝、氧化钇和氧化钙为烧结助剂,通过反应烧结制备氮化硅基陶瓷。研究了原料中切削硅粉与烧结助剂含量、烧结助剂组分间的配比、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Si_(3)N_(4)基陶瓷烧结的影响。在原料配比为Si∶Al_(2)O_(3)∶Y_(2)O_(3)∶CaO=70∶16∶6∶8,烧结温度为1550℃,保温时间为16 h的条件下,制备的氮化硅基陶瓷的硬度达到了3.23 GPa,开气孔率为5.89%,实现了光伏切削硅粉的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切削硅粉 反应烧结 氮化硅基陶瓷 烧结助剂 硬度 开气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编辑距离的装配体检索技术研究
4
作者 张鵾 魏树国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4-171,共8页
装配体检索技术是提高装配体模型复用、提升工业生产力的重要一环。通过引入基于图编辑距离(graph edit distance,GED)的二分图匹配方法度量装配体模型间的相似性。首先,根据装配体中零部件的主要特征对装配体进行编码,并就联接关系提... 装配体检索技术是提高装配体模型复用、提升工业生产力的重要一环。通过引入基于图编辑距离(graph edit distance,GED)的二分图匹配方法度量装配体模型间的相似性。首先,根据装配体中零部件的主要特征对装配体进行编码,并就联接关系提出联接成本,将装配体模型转化为属性邻接图;其次,借鉴二分图理论,使用图编辑距离方法构建属性邻接图间的代价矩阵,并对代价阵进行最优匹配求解;最后,使用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同时比较了Hungarian以及Volgenant-Jonker两种最优匹配算法在不同装配体检索场景下的算法性能,进一步促进了图编辑距离方法在装配体检索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体检索 零部件编码 图编辑距离 编辑代价 二分图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粒尺寸对竹节晶铜箔微轧制变形行为影响的模拟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守东 卢日环 陈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1-854,共14页
高性能铜箔已经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微电子等领域,为降低其制备成本和调控组织性能,对拉拔−压缩−剪切复合成形条件下的竹节晶铜箔轧制微观变形行为进行研究。建立微观尺度的晶体塑性有限元模型,分析竹节晶微轧制变形的晶粒尺寸效应。该... 高性能铜箔已经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微电子等领域,为降低其制备成本和调控组织性能,对拉拔−压缩−剪切复合成形条件下的竹节晶铜箔轧制微观变形行为进行研究。建立微观尺度的晶体塑性有限元模型,分析竹节晶微轧制变形的晶粒尺寸效应。该微观模型将每个离散单元只是作为晶粒的组成部分,同时在积分点上采用单晶体本构模型建立本构方程。结果表明:微观层次复合轧制竹节晶铜箔的变形特征表现为高度的异向性和局部化;竹节晶铜箔轧制力变化符合类似Hall-Petch关系,即轧制力随晶粒尺寸的减小而增大;随着晶粒尺寸减小,复合轧制竹节晶铜箔的滑移均匀性和晶界滑移协调能力均增强;动态剪切带和变形带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小向晶界偏移。为保证轧制竹节晶铜箔变形的稳定性和进一步减薄,晶粒尺寸小于100μ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节晶轧制 晶体塑性 有限元 晶粒尺寸效应 微观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剪切对单层晶极薄带轧制变形行为的影响
6
作者 陈守东 卢日环 +1 位作者 李杰 孙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3-150,共8页
为确定最优的极薄带轧制工艺,本研究深入分析了强剪切对轧制单层晶极薄带微观变形行为和晶体转动演化的影响。采用基于位错滑移机制的晶体塑性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拟,最大异速比达到1.5。建立了晶粒取向随机分布的单层晶极薄带轧制模型,以... 为确定最优的极薄带轧制工艺,本研究深入分析了强剪切对轧制单层晶极薄带微观变形行为和晶体转动演化的影响。采用基于位错滑移机制的晶体塑性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拟,最大异速比达到1.5。建立了晶粒取向随机分布的单层晶极薄带轧制模型,以探究少晶组织的晶界作用特性。结果表明:强剪切导致单层晶极薄带轧制微观变形和晶体转动表现出显著的局部化。强剪切促进了晶粒的剪切变形,使得晶界的协调变形能力增强。在轧制区施加强剪切变形,可使已启动滑移得到扩展,主滑移带缩窄分散形成新的次滑移带,滑移更加集中和各向异性。变形后晶粒取向主要绕箔材宽度方向发生转动和分散,强剪切使转动角度增大和分散点更加集中稳定。模拟表明强剪切严重影响单层晶极薄带轧制变形的各向异性,进而导致择优取向、滑移局部化以及非均匀应力-应变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薄带轧制 强剪切 变形行为 局部化 晶体塑性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T处理AZ80镁合金组织演变与低周疲劳行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夏双五 黄良顺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106,共5页
用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挤压态AZ80镁合金,研究其组织与力学性能变化,用应变控制探讨其疲劳性能。结果表明:SMAT处理的AZ80变形镁合金由表面到心部形成了梯度结构组织,且变形层厚度随SMAT时间增加而增加,并伴有大量的孪晶产生。在SMA... 用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挤压态AZ80镁合金,研究其组织与力学性能变化,用应变控制探讨其疲劳性能。结果表明:SMAT处理的AZ80变形镁合金由表面到心部形成了梯度结构组织,且变形层厚度随SMAT时间增加而增加,并伴有大量的孪晶产生。在SMAT处理6 min后,剧烈变形层厚度约为200μm。其表层至心部的显微硬度呈梯度分布。应变为0.0064时,SMAT处理后,AZ80镁合金的循环加工硬化率和疲劳寿命明显高于原始挤压态,这主要归因于梯度结构组织及变形产生的残余压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硬度 疲劳 孪晶 加工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处理对Fe-30.0Mn-9.6Al-1.0C低密度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建 李景辉 +4 位作者 黄贞益 章小峰 王东生 刘述庆 张龙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2-133,共12页
采用OM,SEM,XRD,EBSD和TEM等表征手段研究了时效处理对Fe-30.0Mn-9.6Al-1.0C低密度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其应变硬化行为和强塑化机制。结果表明:经不同温度时效后,Fe-30.0Mn-9.6Al-1.0C低密度钢组织基本仍为全奥氏体并伴有κ-碳化... 采用OM,SEM,XRD,EBSD和TEM等表征手段研究了时效处理对Fe-30.0Mn-9.6Al-1.0C低密度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其应变硬化行为和强塑化机制。结果表明:经不同温度时效后,Fe-30.0Mn-9.6Al-1.0C低密度钢组织基本仍为全奥氏体并伴有κ-碳化物析出相的存在,时效温度升高,κ-碳化物析出量增大,对低密度钢强度有提升作用但会恶化低密度钢塑性,在1050℃固溶和450℃时效后,低密度钢抗拉强度为811 MPa,伸长率为106.9%,强塑积为86.7 GPa·%,500℃时效时,低密度钢抗拉强度为861 MPa,伸长率为33.2%,强塑积为28.6 GPa·%。低密度钢在1050℃固溶和不同温度时效拉伸变形后,其应变硬化指数呈现双n值现象,应变硬化行为呈多阶段变化规律。低密度钢拉伸变形后组织中存在着大量的位错墙、泰勒晶格和微带以及细小的κ-碳化物,其共同提高了低密度钢的强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效处理 低密度钢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强塑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薄带异步轧制滑移带演化的晶体塑性有限元分析
9
作者 陈守东 卢日环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4,共10页
以单层晶极薄带轧制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尺度晶体塑性有限元方法模拟其在拉-压-剪复合应力状态下的宏观剪切带和微观滑移带演化,优化极薄带材轧制工艺。在微观层次上,每个晶粒被离散成若干个有限元单元,且每个积分点采用单晶体本构模型。... 以单层晶极薄带轧制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尺度晶体塑性有限元方法模拟其在拉-压-剪复合应力状态下的宏观剪切带和微观滑移带演化,优化极薄带材轧制工艺。在微观层次上,每个晶粒被离散成若干个有限元单元,且每个积分点采用单晶体本构模型。宏-微观层次模拟的共同特征是滑移带演化高度的各向异性和局部化,微观层次的模拟更加明显。结果表明:新剪切带随轧制区施加额外剪切变形而形成,在拉-压-剪复合应力下,强剪切造成已缩窄的主次剪切带随轧制压下的增大而又扩展。单系滑移带在各变形晶粒内的演化差异很大,存在主次滑移,随压-剪复合应力状态的增强而形成亚滑移带。在拉-压-剪复合应力下,单滑移扩展和叠加形成贯穿晶界的累积滑移带,晶界起到很好的滑移承载和传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薄带异步轧制 单层晶铜箔 滑移带 晶体塑性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水肥药一体化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10
作者 张僮潼 周妍 罗小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8期158-162,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判断作物生长状态并自动完成水、肥、药施用的装置,该装置利用Raspberry Pi驱动摄像头获取实时叶片图像,将图像预处理后作为网络输入,判断作物是否需要浇水、施肥或喷药,并将判断结果发送至PLC控制器,由...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判断作物生长状态并自动完成水、肥、药施用的装置,该装置利用Raspberry Pi驱动摄像头获取实时叶片图像,将图像预处理后作为网络输入,判断作物是否需要浇水、施肥或喷药,并将判断结果发送至PLC控制器,由PLC控制自吸泵、电磁阀和电机运动完成施药、浇水、施肥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药一体化 深度学习 Raspberry Pi PLC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l合金表面激光重熔MCrAlY涂层热腐蚀性能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东生 田宗军 +1 位作者 沈理达 黄因慧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20,114,共5页
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TiAl合金表面制备了MCrAlY涂层,并用激光重熔工艺对涂层进行处理,研究了TiAl合金、等离子喷涂MCrAlY涂层及激光重熔MCrAlY涂层850℃下75%Na2SO4+25%NaCl(质量分数)混合盐浸泡热腐蚀性能,分析了不同试样的热腐蚀破... 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TiAl合金表面制备了MCrAlY涂层,并用激光重熔工艺对涂层进行处理,研究了TiAl合金、等离子喷涂MCrAlY涂层及激光重熔MCrAlY涂层850℃下75%Na2SO4+25%NaCl(质量分数)混合盐浸泡热腐蚀性能,分析了不同试样的热腐蚀破坏机理,并讨论了激光重熔处理对涂层热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等离子喷涂MCrAlY涂层能显著提高TiAl合金的耐热腐蚀性能,经过激光重熔后可进一步提高其耐热腐蚀性能.MCrAlY涂层在高温熔盐中的热腐蚀发生的是表面氧化反应和内部硫化反应,主要生成Al2O3,Cr2O3,NiO,NiCr2O4,Ni3S2及CrS等腐蚀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重熔 等离子喷涂 MCRALY涂层 TIAL合金 热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MCrAlY涂层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东生 田宗军 +1 位作者 沈理达 黄因慧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共5页
综述了激光熔覆MCrAlY涂层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指出了当前激光熔覆MCrAlY涂层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颗粒增强复合涂层、纳米涂层、梯度涂层和活性元素改性涂层的制备,熔覆层的开裂控制,工艺参数优化及激光熔覆过程中的... 综述了激光熔覆MCrAlY涂层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指出了当前激光熔覆MCrAlY涂层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颗粒增强复合涂层、纳米涂层、梯度涂层和活性元素改性涂层的制备,熔覆层的开裂控制,工艺参数优化及激光熔覆过程中的数值模拟等方面,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MCRALY涂层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常规和纳米ZrO_2-7%Y_2O_3热障涂层的热腐蚀性能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东生 田宗军 +1 位作者 沈理达 黄因慧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6-160,共5页
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了常规和纳米MCrAlY/ZrO2-7%Y2O3(质量分数)双层系统热障涂层。比较了两种涂层的微观结构和850℃下75%Na2SO4+25%NaCl(质量分数)混合熔盐中耐热腐蚀性能,并探讨了涂层的热腐蚀破坏机理。结果表明,等离子喷涂常规... 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了常规和纳米MCrAlY/ZrO2-7%Y2O3(质量分数)双层系统热障涂层。比较了两种涂层的微观结构和850℃下75%Na2SO4+25%NaCl(质量分数)混合熔盐中耐热腐蚀性能,并探讨了涂层的热腐蚀破坏机理。结果表明,等离子喷涂常规和纳米热障涂层都为典型的层状堆积结构,但与常规涂层相比,纳米团聚体粉末喷涂过程中熔化充分,其涂层孔隙率低,组织更致密。两种涂层的热腐蚀破坏都是稳定剂Y2O3的消耗而引起的部分四方相转化为单斜相的马氏体相变,但总体上纳米热障涂层本身的热腐蚀程度要小于常规涂层,其对金属粘结层及基体的保护也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热障涂层 纳米涂层 热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ocast软件模拟不同温度梯度条件下30Cr2Ni4MoV钢的凝固组织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峥 仲红刚 +2 位作者 赵坚 翟启杰 张捷宇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97-99,共3页
30Cr2Ni4Mo V钢主要用于制造大型核电发电机转子,对晶粒大小的均匀程度要求较高。为研究其在凝固过程中不同温度边界条件下组织的生长规律,本文以通过建立不同温度梯度,实验模拟了大铸锭内部不同区域的组织。基于procast软件的CAFE模块... 30Cr2Ni4Mo V钢主要用于制造大型核电发电机转子,对晶粒大小的均匀程度要求较高。为研究其在凝固过程中不同温度边界条件下组织的生长规律,本文以通过建立不同温度梯度,实验模拟了大铸锭内部不同区域的组织。基于procast软件的CAFE模块,对实验模拟结果进行了数值仿真。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当KGT模型中晶粒生长模型参数设置为a2=8.9×10-6、a3=4.5×10-6时,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以反映凝固组织中柱状晶和等轴晶的形貌与面积比。研究结果为预测大铸锭的凝固组织生长过程提供了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CR2NI4MOV钢 数值模拟 凝固组织 枝晶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_2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连接体薄膜的双层共烧制备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松林 凤仪 +1 位作者 王泾文 李月丽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213-2218,共6页
为了改善CeO2基SOFC阳极与LaCrO3基连接材料的共烧匹配性能,本研究将少量CeO2粉体添加到La0.7Ca0.3CrO3-δ连接材料中作为烧结助剂。相关性能测试表明CeO2的引入可以显著提高La0.7Ca0.3CrO3-δ在空气条件下的烧结和电导性能,完全可以满... 为了改善CeO2基SOFC阳极与LaCrO3基连接材料的共烧匹配性能,本研究将少量CeO2粉体添加到La0.7Ca0.3CrO3-δ连接材料中作为烧结助剂。相关性能测试表明CeO2的引入可以显著提高La0.7Ca0.3CrO3-δ在空气条件下的烧结和电导性能,完全可以满足中温SOFC连接材料的性能要求。以NiO/SDC(质量比6∶4)为阳极支撑体,采用浆料浸渍涂膜工艺制备La0.7Ca0.3CrO3-δ+2%CeO2(质量比)连接体湿膜,1400℃空气条件下双层共烧,成功获得致密连接体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材料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CEO2 La0.7Ca0.3CrO3-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rAlY粘结层的微观组织及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6
作者 陈守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582-2588,共7页
热障涂层具有良好的隔热和抗氧化效果,是目前最为先进的高温防护涂层之一,与先进高效气膜冷却技术、高温结构材料一起并称为先进航空发动机及高压涡轮叶片的三大关键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和大型火力发电等行业。高性能的热... 热障涂层具有良好的隔热和抗氧化效果,是目前最为先进的高温防护涂层之一,与先进高效气膜冷却技术、高温结构材料一起并称为先进航空发动机及高压涡轮叶片的三大关键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和大型火力发电等行业。高性能的热障涂层体系可以对基体金属进行充分的保护,延长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使用寿命。热障涂层(TBCs)由三个部分组成:粘结层(BC)、热生长氧化物层(TGO)和陶瓷顶层(TC)。MCrAlY涂层是陶瓷层和基底合金之间的粘结层,它可以提高基底高温合金的抗氧化、抗腐蚀能力以及陶瓷层的粘结强度,其热膨胀系数、屈服强度、抗蠕变强度等物理与力学性能直接决定热障涂层体系的服役性能和寿命。当TBCs在高温下服役时,TGO才会形成。而在TGO生成初期,其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有害氧化物生长的作用,即可视为抗氧化涂层。但是随着TBCs在高温下服役时间的延长,基底合金与MCrAlY粘结涂层之间的元素互扩散行为加剧,TGO不断生长以及热生长氧化物发生变形产生裂纹,最终导致涂层整体发生破坏性剥落,失去保护作用,造成巨大的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热障涂层粘结层的抗氧化性能是决定热障涂层寿命的主要因素,而粘结涂层的成分设计及制备工艺是影响粘结层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关键因素。为提高TBCs的高温服役性能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国内外学者在MCrAlY粘结涂层的元素成分优化设计及组织结构、抑制基底合金/粘结层元素互扩散的扩散障、建立精确预测TBCs服役性能的热力学-动力学模型以及优化粘结涂层制备工艺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工作。采用MCrAlY(M=Ni、Co或Ni+Co)粘结层的热障涂层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可降低热端部件的温度,以延长热障涂层的使用寿命和提高其效率。寻求性能优良的粘结涂层已成为热障涂层领域的研究热点。热障涂层用粘结层的组成元素(Ni、Co、Cr、Al)、添加的微量活性元素(Y、Hf、Zr、Ta、Si或贵金属等)以及与涂层厚度、空隙、界面粗糙度和氧含量相关的制备工艺对合金涂层的性能起决定性作用。目前制备TBCs的技术主要有大气等离子喷涂(APS)技术和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技术。其中,APS层状结构热障涂层的沉积速率较高,隔热性能较好,但抗热震性能较差;而EB-PVD柱状结构热障涂层具备优异的抗热震性能和应变容限,但隔热性能较差、沉积速率低且制备成本高。为满足未来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叶片发展的需求,开发新型TBCs体系材料及新型TBCs制备技术是必经之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热障涂层用MCrAlY粘结层的发展,主要介绍了MCrAlY粘结层的研究背景、应用领域及优点,讨论了粘结层成分优化设计、微观组织、性能退化以及制备方法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rAlY粘结层 成分优化设计 热障涂层 等离子喷涂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珠玻璃废渣制备多孔玻璃材料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辉 张学斌 +3 位作者 桂和仁 任新 王松林 凤仪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6-71,共6页
利用漂珠替代传统的玻璃发泡剂,以废玻璃粉渣和漂珠为主要原料,采用低温烧结法制备出空心微珠多孔玻璃。采用综合热分析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测试手段,系统研究了原料配比及烧结制度对多孔玻璃表观密度、平晶相结... 利用漂珠替代传统的玻璃发泡剂,以废玻璃粉渣和漂珠为主要原料,采用低温烧结法制备出空心微珠多孔玻璃。采用综合热分析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测试手段,系统研究了原料配比及烧结制度对多孔玻璃表观密度、平晶相结构、显微组织、压缩强度和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利用漂珠和废玻璃粉渣为主要原料,外加5%CaF2作为助熔剂,通过改变废玻璃粉与粉煤灰漂珠比例,在650730℃烧结,可制备显气孔率为45.67%62.86%,抗压强度可达0.611.17 MPa、导热系数为0.2230.432 W/m·K的多孔玻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玻璃粉渣 粉煤灰漂珠 多孔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梯度叠层厚板弯曲半解析求解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智勇 牛忠荣 +1 位作者 葛仁余 孙学根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5-359,共5页
文章提出了状态空间方程结合插值矩阵法计算强厚度功能梯度叠层板静力问题的求解途径,依照三维弹性理论,对叠层板的每一单层建立状态方程,联合边界及层间连续条件,导出以应力和位移为基本变量的变系数常微分方程组,将板的静力问题转化... 文章提出了状态空间方程结合插值矩阵法计算强厚度功能梯度叠层板静力问题的求解途径,依照三维弹性理论,对叠层板的每一单层建立状态方程,联合边界及层间连续条件,导出以应力和位移为基本变量的变系数常微分方程组,将板的静力问题转化为两点边值问题,并采用插值矩阵法直接求解,获得该问题的数值解。算例结果表明,该法计算结果与现有结果吻合,能有效计算功能梯度叠层板的静力问题,且具有计算量小、前处理方便、应力和位移精度同阶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厚度叠层板 功能梯度材料 状态方程 插值矩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铝量对锌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泾文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40-43,共4页
分析了Zn-5%Al、Zn-15%Al和Zn-27%Al三种锌铝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其形成过程,测定其流动性、拉伸性和冲击性。结果表明:Zn-5%Al合金的组织为(α+β)片状共晶,Zn-15%Al合金为先共晶α固溶体(转变产物)和(α+β)片状共晶,Zn-27%Al合金组织中... 分析了Zn-5%Al、Zn-15%Al和Zn-27%Al三种锌铝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其形成过程,测定其流动性、拉伸性和冲击性。结果表明:Zn-5%Al合金的组织为(α+β)片状共晶,Zn-15%Al合金为先共晶α固溶体(转变产物)和(α+β)片状共晶,Zn-27%Al合金组织中没有共晶体,而为α固溶体(转变产物);三种合金中,Zn-5%Al合金的流动性远高于其他两种合金,拉伸时存在明显屈服,伸长率达11.5%;Zn-27%Al合金具有最高的强度和硬度,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达172.8、271.4 MPa;室温下3种合金的韧性均较低。随冲击温度升高,Zn-5%Al合金的韧性迅速升高,Zn-15%Al合金也有较明显的升高,而Zn-27%Al合金升高幅度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铝合金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长期氧化过程中含铝奥氏体耐热钢中第二相的演化规律
20
作者 徐向棋 陈子潘 +3 位作者 王泾文 张少伍 罗来辉 王松林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8,118,共4页
采用真空电弧熔炼技术制备了含铝奥氏体耐热钢,经过冷轧和热处理后,研究了其在800℃含10%(体积分数)水蒸气的空气中氧化100~7200 h 过程中第二相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氧化前试验钢中基本没有第二相析出,而氧化后在奥氏体基体中... 采用真空电弧熔炼技术制备了含铝奥氏体耐热钢,经过冷轧和热处理后,研究了其在800℃含10%(体积分数)水蒸气的空气中氧化100~7200 h 过程中第二相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氧化前试验钢中基本没有第二相析出,而氧化后在奥氏体基体中主要析出了 NbC、Laves-Fe2 Nb、B2-NiAl和σ-FeCr四种第二相;细小的NbC呈弥散分布,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其数量和形态无明显变化;奥氏体晶界上析出的 B2-NiAl 相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不断粗化且呈不连续分布,而晶内的主要以细小的短棒状弥散分布;氧化层与奥氏体基体间出现明显的 B2-NiAl 贫化区,其宽度随氧化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σ-FeCr 相不连续地分布在奥氏体晶界上,并随着氧化的进行而不断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耐热钢 第二相 高温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