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与胆总管切开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8
1
作者 雷海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9期89-92,共4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与胆总管切开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5年3月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110例,依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A组50例和治疗B组60例。治疗A组采...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与胆总管切开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5年3月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110例,依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A组50例和治疗B组60例。治疗A组采用胆总管切开探查术,治疗B组采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时间、总有效率、术后感染发生率、出血发生率、胆漏发生率、结石残留率和复发率。结果 治疗B组手术时间[(123.6±60.5)min]、住院时间[(4.4±2.0)d]、腹腔引流时间[(2.1±0.5)d]、恢复正常生活时间[(17.1±3.0)d]均短于治疗A组[(172.3±80.4)min、(8.3±2.5)d、(3.9±0.6)d、(22.7±3.4)d],术中出血量[(80.8±7.4)mL]少于治疗A组[(187.8±10.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B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治疗A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B组术后感染、出血、胆漏发生率均低于治疗A组(1.7%比8.0%、1.7%比8.0%、0.0%比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B组结石残留率和复发率均低于治疗A组(1.7%比10.0%、1.7%比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创伤相对较少,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 胆总管切开探查术 肝外胆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清除淋巴结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1
2
作者 雷海锋 刘安选 +2 位作者 寇振宇 闫磊 王永奇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8年第10期766-770,共5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在清扫淋巴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到2015年10月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普外科行胃癌根治术患者753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组(腹腔镜组) 384例和常规开腹胃癌根治术组(开腹组...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在清扫淋巴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到2015年10月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普外科行胃癌根治术患者753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组(腹腔镜组) 384例和常规开腹胃癌根治术组(开腹组) 369例。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情况。采用SPSS 19. 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大于开腹组[(275. 16±32. 59) vs (208. 72±27. 37) min,P <0. 001],但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患者出血量降低[(151. 62±28. 43) vs (319. 34±98. 15) ml,P <0. 001],切口长度减小[(6. 35±1. 47) vs (17. 53±1. 78) cm,P <0. 001],住院时间缩短[(9. 17±3. 24) vs (15. 64±5. 37) d,P=0. 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总清扫淋巴结9984枚,每例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15~41(25. 86±5. 47)枚;开腹组总清扫淋巴结9372枚,每例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15~46(26. 47±6. 12)枚。2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总数及每例患者清扫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者在相同的区域、肿瘤胃壁浸润深度、手术方式、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间,淋巴结清除数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各种临床病理特征相似的条件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淋巴结清扫效果与常规开腹胃癌根治术无明显差异,但前者整体手术效果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腹腔镜 开腹手术 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内镜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尚冰 邢彦峰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6期800-802,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内镜治疗对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5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于入院48h内行ERCP/EST/ENBD治疗。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分别检测TNF-α、IL-6、IL-8... 目的探讨早期内镜治疗对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5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于入院48h内行ERCP/EST/ENBD治疗。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分别检测TNF-α、IL-6、IL-8水平,作APACHE Ⅱ评分并统计并发症。结果对照组治疗后TNF-α、IL-8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IL-8均显著下降(P〈0.01),且较对照组幅度大。APACHE II评分观察组治疗1周后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1周后虽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出现腹腔感染1例,对照组出现MODS1例,休克1例,胰腺假性囊肿1例,腹腔感染3例,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采用内镜治疗,可有效减缓疾病进展并减少后期并发症的发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源性胰腺炎 老年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旁路术对2型糖尿病合并胃癌患者的治疗作用
4
作者 邢彦峰 尚冰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8期1206-1207,共2页
1978年Mason等对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者进行胃肠手术减重后发现糖尿病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为糖尿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治疗作用 胃癌患者 胃旁路术 代谢综合征 胃肠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