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川市旱地小麦新品种展示报告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新宏 梁增虎 《种子科技》 2014年第9期28-29,共2页
2012—2013年,铜川市种子管理站先后引进12个小麦新品种,并在市内不同生态区域安排了3个点进行比较试验。在连续两年试验的基础上筛选出8个品种,2013年秋播时节在铜川市王益区村安排旱地小麦新品种展示,为大田推广提供依据。
关键词 旱地小麦 新品种 展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铜川耀州区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结果及保护利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赵艳妮 焦燕舞 +1 位作者 古江涛 吕红梅 《中国种业》 2022年第1期42-45,共4页
1949年以来,按照国家农业部(农业农村部)的安排部署,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共进行了3次。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分别于1956年、1981年、2019年对全县(区)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专题调查和普查。通过对耀州区(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 1949年以来,按照国家农业部(农业农村部)的安排部署,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征集共进行了3次。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分别于1956年、1981年、2019年对全县(区)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专题调查和普查。通过对耀州区(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结果的科学分析、研判,指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全区具有优异潜质的农作物品种资源提出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种质资源 普查 保护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互作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冯璞阳 赵艳妮 +3 位作者 陈卫锋 梁建强 张含 秦涛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7期159-162,167,共5页
土壤是药用植物生存之本。植物根际作为根系与土壤之间的微环境,是植物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主要场所,对药材道地性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根系分泌物能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是根际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根际微生... 土壤是药用植物生存之本。植物根际作为根系与土壤之间的微环境,是植物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主要场所,对药材道地性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根系分泌物能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是根际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根际微生物通过产生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抗生素等,直接或间接影响药材生长、发育、性状、代谢、化学成分等。通过综述药用植物与根系分泌物、药用植物与根际微生物、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以期为研究药用植物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的互作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根系分泌物 根际微生物 相互作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种小麦双亲株高差异对制种母本结实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曹彬 王长春 +1 位作者 王可田 陈玉玲 《陕西农业科学》 2000年第11期1-3,共3页
在不同年份、不同父母本行比条件下研究了杂种小麦双亲花期高差对母本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双亲花期高差的增大 ,母本结实率显著增加 ,结实率行间变异幅度显著降低 ;在双亲高差较小时 ,父母本行比、花期贯风对母本结实率有较大... 在不同年份、不同父母本行比条件下研究了杂种小麦双亲花期高差对母本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双亲花期高差的增大 ,母本结实率显著增加 ,结实率行间变异幅度显著降低 ;在双亲高差较小时 ,父母本行比、花期贯风对母本结实率有较大影响。讨论了适宜大田制种要求的父母本高差、行比及相应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小麦 株高差异 结实率 制种 母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防效比较试验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玲 《种子科技》 2008年第5期46-47,共2页
三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存在明显差异:63%福、克、戊干粉种衣剂和80%福克干粉种衣剂配套2%戊唑醇干粉种衣剂防治效果理想,防效分别达到83.80%~96.39%、62.20%~93.37%;20.2%吡、福、戊唑悬浮种衣剂和10.6... 三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衣剂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存在明显差异:63%福、克、戊干粉种衣剂和80%福克干粉种衣剂配套2%戊唑醇干粉种衣剂防治效果理想,防效分别达到83.80%~96.39%、62.20%~93.37%;20.2%吡、福、戊唑悬浮种衣剂和10.6%福、戊、唑悬浮种衣剂防效也较好,分别达到67.60%~90.96%、63.50%~89.16%;25%福、克、萎悬浮种衣剂(黑盖)和15%黑戈种衣剂防效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衣荆 玉米 种子 丝黑穗病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良种更新换代 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新宏 梁增虎 《种子科技》 2012年第11期18-19,共2页
推广优良的农作物新品种,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途径,是农作物良种适时应用于生产实践,把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新品种得以传播和辐射的重要条件。近年来,铜川市各级农业种子部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 推广优良的农作物新品种,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途径,是农作物良种适时应用于生产实践,把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新品种得以传播和辐射的重要条件。近年来,铜川市各级农业种子部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利用各种渠道不断培育、引进推广农作物优良新品种,加速了全市农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步伐,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 换代 良种 科技成果转化 农产品产量 农作物 农民增收 引进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渭北旱塬油菜生产的技术措施
7
作者 李玲 《种子科技》 2010年第4期43-44,共2页
渭北旱塬是我省重要的油菜产区之一.常年种植油菜六七十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35%左右,具有亩产200kg以上的生产潜力,但实际产量却低而不稳。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占渭北油菜总面积70%的白菜型油菜虽然耐寒,但不... 渭北旱塬是我省重要的油菜产区之一.常年种植油菜六七十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35%左右,具有亩产200kg以上的生产潜力,但实际产量却低而不稳。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占渭北油菜总面积70%的白菜型油菜虽然耐寒,但不抗病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生产 渭北旱塬 技术 白菜型油菜 生产潜力 抗病虫 面积 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新麦153的选育
8
作者 刘新江 唐正平 +2 位作者 张爱芳 刘娇 姜辉 《中国种业》 2016年第10期58-59,共2页
陕西关中麦区属黄河冬麦区南片,是陕西的主要小麦产区和商品粮基地。该地区气候温和,雨量较多,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浇地面积大。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农民生产经验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交通便利,20世纪80年代就是农业部确定的优质小麦适生... 陕西关中麦区属黄河冬麦区南片,是陕西的主要小麦产区和商品粮基地。该地区气候温和,雨量较多,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浇地面积大。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农民生产经验丰富,经济基础较好,交通便利,20世纪80年代就是农业部确定的优质小麦适生区。耕作制度以小麦和玉米轮作为主,小麦生产受春季干旱和倒春寒及灌浆后期干热风的严重影响。主要病害包括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浆后期 冬麦区 干热风 玉米轮作 陕西关中 农耕地 春季干旱 生产经验 适生区 商品粮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水溶肥料在春玉米上应用效果试验研究
9
作者 李玲 唐正平 《种子科技》 2016年第7期122-123,共2页
2015年,针对陕西省富县华农工贸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有机水溶肥料在春玉米上的应用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喷施该有机水溶肥料后玉米根系发达、果实成熟充分、抗旱性及抗逆性增强、成熟期有所延长、产量高、品质好,可以在铜川市春玉米... 2015年,针对陕西省富县华农工贸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有机水溶肥料在春玉米上的应用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喷施该有机水溶肥料后玉米根系发达、果实成熟充分、抗旱性及抗逆性增强、成熟期有所延长、产量高、品质好,可以在铜川市春玉米上以喷施或灌根等形式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有机水溶肥料 试验研究 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耀州黄芩配套栽培技术
10
作者 赵艳妮 张向阳 《西北园艺(综合)》 2021年第5期36-38,共3页
陕西耀州黄芩人工栽培已有1300年,是耀州道地药材,2015年7月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耀州黄芩在唐宋时期起即久负盛名,在唐代为御用贡品,唐太宗令耀州种植黄芩并赐予“药王千金黄芩”的称号。2015年耀州黄芩... 陕西耀州黄芩人工栽培已有1300年,是耀州道地药材,2015年7月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耀州黄芩在唐宋时期起即久负盛名,在唐代为御用贡品,唐太宗令耀州种植黄芩并赐予“药王千金黄芩”的称号。2015年耀州黄芩种植面积1660以上,年产量3734.5 t左右,销售收入1.04亿元;2020年,耀州黄芩面积1815.3 hm^(2),产量(干重)6807.5 t,产值2.03亿元。种植区域分布在耀州区锦阳路街道办、天宝街道办、董家河镇、石柱镇、关庄镇、小丘镇、庙湾镇、照金镇、瑶曲镇、孙塬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地药材 登记证书 黄芩 销售收入 耀州 种植区域 人工栽培 街道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耀州区旱地小麦新品种筛选展示分析
11
作者 寇蕴华 焦燕舞 陈雨航 《种子科技》 2022年第20期19-21,63,共4页
对近年来耀州区引进新审定的12个小麦品种进行小麦新品种田间展示试验,集成配套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筛选出适宜耀州区旱地种植的优良小麦新品种。
关键词 旱地小麦 新品种 筛选展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耀州区青贮玉米增产种植技术研究
12
作者 焦艳宁 焦燕舞 张向阳 《种子科技》 2021年第22期31-32,共2页
玉米又名苞谷,原产于南美洲,是全世界公认的“黄金作物”。为了加快耀州区草食畜牧业发展,提高青贮玉米生物产量,经过4年试验、示范,通过优选良种、配方施肥、科学播种、生长期管理等技术,达到增产、增收。
关键词 玉米 增产 种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