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锦江河大眼鳜和斑鳜肌肉营养成分及氨基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
9
1
作者
冉辉
姚俊杰
+3 位作者
梁正其
禹真
米小其
王艳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3072-3075,共4页
对锦江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大眼鳜(Siniperca kneri)和斑鳜(S.scherzeri)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了2种鱼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斑鳜肌肉鲜样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分别为78.12%、18.54%、1.70%;大眼鳜肌肉...
对锦江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大眼鳜(Siniperca kneri)和斑鳜(S.scherzeri)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了2种鱼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斑鳜肌肉鲜样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分别为78.12%、18.54%、1.70%;大眼鳜肌肉鲜样分别为78.66%、17.77%、1.71%。在两种鳜肌肉中,含量最高的5种氨基酸依次为Glu、Asp、Lys、Leu、Ala,占总氨基酸含量的50%以上,其中大眼鳜占51.63%、斑鳜占51.47%;含量最低的5种氨基酸依次为Tau、His、Met、Pro、Tyr,不足总氨基酸含量的15%,其中大眼鳜为14.62%、斑鳜为14.67%;两种鳜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和半胱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每克大眼鳜肌肉和斑鳜肌肉干样的氨基酸总量分别为827.57 mg和844.20 mg,必需氨基酸总量为337.53 mg和344.08 mg,4种呈味氨基酸总量为308.87 mg和315.14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江河
大眼鳜(Siniperca
kneri)
斑鳜(S.scherzeri)
肌肉营养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锦江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鳜类资源调查
被引量:
7
2
作者
禹真
冉辉
+1 位作者
樊均德
梅杰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6-148,151,共4页
为锦江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鳜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锦江河及其支流采集的171尾鳜类标本进行了分类鉴定和统计。结果表明:锦江河现有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中国少鳞鳜(Coreoperca whiteheadi)和大眼鳜(Siniper...
为锦江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鳜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锦江河及其支流采集的171尾鳜类标本进行了分类鉴定和统计。结果表明:锦江河现有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中国少鳞鳜(Coreoperca whiteheadi)和大眼鳜(Siniperca kneri)3种野生鳜类,出现频率分别为100%、66.67%、50%,均为锦江河的常见种,斑鳜是锦江河野生鳜类的优势种类。3种鳜类在锦江河的捕捞量都不大,捕获的个体普遍偏小,成熟个体很少。与2006年的资源调查(在锦江河仅采集到中国少鳞鳜和斑鳜2种)相比,2009年建立锦江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后,鳜类资源在本地区有所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江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鳜类资源
铜仁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贵州省佛顶山自然保护区蛇类新纪录及佛顶山与梵净山蛇类动物区系比较
被引量:
4
3
作者
冉辉
梅杰
+2 位作者
禹真
张雷
梁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9期5240-5242,共3页
2011年7月16~22日,在贵州省佛顶山自然保护区进行蛇类动物资源调查时,共采集到12条标本,经鉴定为8种,隶属游蛇科的8个属。其中,龙胜小头蛇(Oligodon lungshenensis)和山溪后棱蛇(Opisthotropis latouchii)为佛顶山蛇类新纪录。结合以...
2011年7月16~22日,在贵州省佛顶山自然保护区进行蛇类动物资源调查时,共采集到12条标本,经鉴定为8种,隶属游蛇科的8个属。其中,龙胜小头蛇(Oligodon lungshenensis)和山溪后棱蛇(Opisthotropis latouchii)为佛顶山蛇类新纪录。结合以往文献记载,现已发现佛顶山蛇类共29种,隶属3科、20属。佛顶山自然保护区蛇类比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少4种,这2个保护区蛇类动物区系具有明显的东洋界特色,佛顶山蛇类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华南区物种(占种数的17.24%)以及华中区和华南区共有种(占种数的58.62%)为主,而梵净山蛇类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华中区物种(占种数的18.18%)以及华中区和华南区共有种(占种数的57.58%)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溪后棱蛇
新纪录
佛顶山
区系成分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锦江河大眼鳜和斑鳜肌肉营养成分及氨基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
9
1
作者
冉辉
姚俊杰
梁正其
禹真
米小其
王艳艳
机构
铜仁
学院
生物科学与化学系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
学院
水产科学系
铜仁学院地理教研室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3072-3075,共4页
基金
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黔教科2010081)
文摘
对锦江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大眼鳜(Siniperca kneri)和斑鳜(S.scherzeri)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了2种鱼的营养价值。结果表明,斑鳜肌肉鲜样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分别为78.12%、18.54%、1.70%;大眼鳜肌肉鲜样分别为78.66%、17.77%、1.71%。在两种鳜肌肉中,含量最高的5种氨基酸依次为Glu、Asp、Lys、Leu、Ala,占总氨基酸含量的50%以上,其中大眼鳜占51.63%、斑鳜占51.47%;含量最低的5种氨基酸依次为Tau、His、Met、Pro、Tyr,不足总氨基酸含量的15%,其中大眼鳜为14.62%、斑鳜为14.67%;两种鳜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和半胱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均为缬氨酸。每克大眼鳜肌肉和斑鳜肌肉干样的氨基酸总量分别为827.57 mg和844.20 mg,必需氨基酸总量为337.53 mg和344.08 mg,4种呈味氨基酸总量为308.87 mg和315.14 mg。
关键词
锦江河
大眼鳜(Siniperca
kneri)
斑鳜(S.scherzeri)
肌肉营养
氨基酸
Keywords
Jinjiang River
Siniperca kneri
S. scherzeri
muscular dystrophy
amino acid
分类号
TS201.4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Q959.4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锦江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鳜类资源调查
被引量:
7
2
作者
禹真
冉辉
樊均德
梅杰
机构
铜仁学院地理教研室
铜仁
学院
生物科学与化学系
出处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6-148,151,共4页
基金
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梵净山及邻近地区鳜亚科鱼类资源研究"(黔教科2010081)
贵州省高等学校重点支持学科项目"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黔教合重点支持学科字(2011)232]
贵州省教育厅特色实验室建设项目"梵净山特色动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黔教合KY(2011)232]
文摘
为锦江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鳜类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锦江河及其支流采集的171尾鳜类标本进行了分类鉴定和统计。结果表明:锦江河现有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中国少鳞鳜(Coreoperca whiteheadi)和大眼鳜(Siniperca kneri)3种野生鳜类,出现频率分别为100%、66.67%、50%,均为锦江河的常见种,斑鳜是锦江河野生鳜类的优势种类。3种鳜类在锦江河的捕捞量都不大,捕获的个体普遍偏小,成熟个体很少。与2006年的资源调查(在锦江河仅采集到中国少鳞鳜和斑鳜2种)相比,2009年建立锦江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后,鳜类资源在本地区有所恢复。
关键词
锦江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鳜类资源
铜仁
贵州
Keywords
National Endemic Fishe Resources Protection Area in Jinjiang River
sinipercine resources
Tongren
Guizhou
分类号
S932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贵州省佛顶山自然保护区蛇类新纪录及佛顶山与梵净山蛇类动物区系比较
被引量:
4
3
作者
冉辉
梅杰
禹真
张雷
梁琍
机构
铜仁
学院
生物科学与化学系
铜仁学院地理教研室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9期5240-5242,共3页
文摘
2011年7月16~22日,在贵州省佛顶山自然保护区进行蛇类动物资源调查时,共采集到12条标本,经鉴定为8种,隶属游蛇科的8个属。其中,龙胜小头蛇(Oligodon lungshenensis)和山溪后棱蛇(Opisthotropis latouchii)为佛顶山蛇类新纪录。结合以往文献记载,现已发现佛顶山蛇类共29种,隶属3科、20属。佛顶山自然保护区蛇类比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少4种,这2个保护区蛇类动物区系具有明显的东洋界特色,佛顶山蛇类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华南区物种(占种数的17.24%)以及华中区和华南区共有种(占种数的58.62%)为主,而梵净山蛇类动物区系组成以东洋界华中区物种(占种数的18.18%)以及华中区和华南区共有种(占种数的57.58%)为主。
关键词
山溪后棱蛇
新纪录
佛顶山
区系成分
贵州省
Keywords
Opisthotropis latouchii
New record
Foding Mountain
Fauna
Guizhou Province
分类号
S862 [农业科学—野生动物驯养]
Q959.6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锦江河大眼鳜和斑鳜肌肉营养成分及氨基酸组成分析
冉辉
姚俊杰
梁正其
禹真
米小其
王艳艳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锦江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鳜类资源调查
禹真
冉辉
樊均德
梅杰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贵州省佛顶山自然保护区蛇类新纪录及佛顶山与梵净山蛇类动物区系比较
冉辉
梅杰
禹真
张雷
梁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