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危机对贵州省铜仁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吴仲珍 刘智勇 +3 位作者 龙文虎 李育生 杨燕 李凌翔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47-249,共3页
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铜仁地区农业产业受到了冲击。中晚籼稻为主的农产品价格下降了5.6%,农民工提前返乡达10.4%,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困难等。面对危机影响,应正确判断形势,增强应对信心,抓住机遇,夯实农村经济发展基础... 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铜仁地区农业产业受到了冲击。中晚籼稻为主的农产品价格下降了5.6%,农民工提前返乡达10.4%,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困难等。面对危机影响,应正确判断形势,增强应对信心,抓住机遇,夯实农村经济发展基础。针对铜仁地区的具体情况,应统筹安排返乡农民工培训与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增强培训对就业的促进作用;运用多种政策措施,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以改善民生为切入点,着力办好一批民生产业,才能确保农业产业化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农业产业化 影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仁地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思考
2
作者 杨文 龙成学 《耕作与栽培》 1999年第3期58-60,共3页
测算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有助于我们从总体上把握农业科技进步水平和科技进步潜力,对农业行政及技术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也是国际间和地区间进行比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 测算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有助于我们从总体上把握农业科技进步水平和科技进步潜力,对农业行政及技术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也是国际间和地区间进行比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提出:到本世纪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科技进步 贡献率 测算 铜仁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仁地区生态名茶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2
3
作者 杨胜敖 吴仲珍 +3 位作者 刘文朝 顾昌华 江明 田景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2-44,61,共4页
简述了铜仁地区生态名茶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抓好茶业规划落实、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名茶品牌、引导农民土地流转、借助旅游业带动茶业、建立完善营销网络、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大力发展有机名茶等应对策略。
关键词 铜仁地区 名茶产业 发展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铜仁地区有机茶生产现状与发展策略 被引量:5
4
作者 范宝磊 吴仲珍 《现代园艺》 2009年第10期3-4,51,共3页
贵州是中国茶叶的四大原产地之一,是国内唯一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兼具的茶区。铜仁地区是贵州茶叶的主要产地之一,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园主要分布在高山丘陵地带,常年云雾缭绕,茶叶生产环境污染小,有高山云雾孕好茶得天独厚的... 贵州是中国茶叶的四大原产地之一,是国内唯一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兼具的茶区。铜仁地区是贵州茶叶的主要产地之一,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园主要分布在高山丘陵地带,常年云雾缭绕,茶叶生产环境污染小,有高山云雾孕好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茶叶自然品质优良,具有香高馥郁、鲜爽醇厚的独特品质,茶叶已成为区内分布最广的经济作物和农业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铜仁地区 有机茶 生产现状 中国茶叶 品质优良 自然环境 生产历史 丘陵地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仁地区生态名茶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
5
作者 杨胜敖 刘文朝 +3 位作者 吴仲珍 顾昌华 江明 田景涛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0年第1期63-67,共5页
简述了铜仁地区生态名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实落实茶业规划工作,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名茶品牌,引导农民土地流转,借旅游业带动茶业,建立、完善营销网络,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大力发展有机名茶等对策。
关键词 名茶产业 发展现状 对策 铜仁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仁地区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措施 被引量:8
6
作者 吴仲珍 龙文虎 +1 位作者 陈玮 刘慧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1期145-146,共2页
关键词 青州 铜仁 茶叶 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铜仁地区花生平衡施肥试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尹迪信 李裕荣 +2 位作者 朱青 周正蓉 陈来弟 《土壤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23,共3页
贵州省铜仁地区的花生平衡施肥试验证明 ,花生的合理施肥有极显著的增产增收效益。其中施氮 ( N) 2 8kg/ hm2 可增产花生 4 0 .7%~ 4 2 .3% ,施磷 ( P2 O5) 12 0 kg/ hm2 可增产花生34 .7%~ 61.5% ,施钾 ( K2 O) 75kg/ hm2可增产花生 ... 贵州省铜仁地区的花生平衡施肥试验证明 ,花生的合理施肥有极显著的增产增收效益。其中施氮 ( N) 2 8kg/ hm2 可增产花生 4 0 .7%~ 4 2 .3% ,施磷 ( P2 O5) 12 0 kg/ hm2 可增产花生34 .7%~ 61.5% ,施钾 ( K2 O) 75kg/ hm2可增产花生 2 3.0 %~ 2 3.2 %。施微肥 (硼、锌、钼、铜、铁 )可增产花生 7.0 7%~ 15.2 %。平均每投入一元氮磷钾微肥可分别增收 2 8.6~ 2 9.6,15.6~2 2 .3,9.1~ 9.5,3.8~ 7.4元。建议花生的 N∶ P2 O5∶K2 O配比为 10 0∶ 4 30∶ 2 60并添加微肥适量。平衡施肥在贵州的增产潜力很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平衡施肥 产量构成因素 经济效益 铜仁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仁地区杂交水稻制种田稻粒黑粉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3
8
作者 田儒高 张涛 +1 位作者 陶小林 代泽屏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3-114,116,共3页
稻粒黑粉病是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后期的一种重要病害,不仅造成大幅度的减产,还会严重影响种子的质量及其商品品质。铜仁地区从事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已有20多年历程是贵州省的主要水稻种子生产基地之一,同时也是稻粒黑粉病的重发病区。多年... 稻粒黑粉病是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后期的一种重要病害,不仅造成大幅度的减产,还会严重影响种子的质量及其商品品质。铜仁地区从事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已有20多年历程是贵州省的主要水稻种子生产基地之一,同时也是稻粒黑粉病的重发病区。多年的田间调查资料显示,稻粒黑粉病的发病率都在9.61%以上,严重的高达50%以上。平均每年因稻粒黑粉病损失的制种产量在20%以上。为了有效控制这一病害,我们从2004年开始对黑粉病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观察研究,初步搞清了稻粒黑粉病的发生特点,并总结提出了其农业综合防治技术措施。通过2006-2007年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防效十分明显,治理区发病率控制5%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稻制种田 稻粒黑粉病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仁地区茶产业发展经验及展望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志来 刘志荣 王开元 《中国茶叶》 2006年第4期35-36,共2页
一、茶叶生产发展现状 贵州省铜仁地区有着悠久的栽茶历史,茶叶一直是该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上世纪90年代以前,铜仁地区茶树种植较为零星分散,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低。自上世纪90年代初,铜仁地委、行署提出绿色产业发展战略后,茶叶... 一、茶叶生产发展现状 贵州省铜仁地区有着悠久的栽茶历史,茶叶一直是该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上世纪90年代以前,铜仁地区茶树种植较为零星分散,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低。自上世纪90年代初,铜仁地委、行署提出绿色产业发展战略后,茶叶被作为绿色朝阳产业重点开发,先后投入近亿元资金,新开垦茶园2.5万亩,在石阡、印江、沿河、松桃四县成立四大茶叶公司,组建了贵州武陵山绿茶出口基地,通过走产业化经营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仁地区 茶产业 发展经验 产业化经营 生产发展 经济作物 茶树种植 发展战略 绿色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仁地区甘薯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文 夏可容 《耕作与栽培》 2008年第5期4-5,8,共3页
本文通过对铜仁地区甘薯产业的市场潜力、生产现状、资源状况、科技水平以及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铜仁地区甘薯产业发展的市场定位、总体思路、目标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甘薯 产业 发展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仁地区发展“双低”优质油菜生产的策略与措施 被引量:1
11
作者 易燕 《耕作与栽培》 1998年第3期8-9,共2页
关键词 油菜 双低优质油菜 生产策略 措施 铜仁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仁地区培育桃苗适宜的移砧与嫁接时间
12
作者 黄义君 卢峰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铜仁地区 育苗 砧木 嫁接 移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仁地区桑瘿蚊危害特点及措施
13
作者 毛亚勋 刘志荣 李家发 《耕作与栽培》 2005年第4期55-55,共1页
桑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其主要为害桑树.通过近年来对田间大面积调查,桑瘿蚊已是铜仁地区桑园主要害虫之一,并呈严重趋势,在各地桑园为害率达100%,桑树株受害率为100%,芽被害率为80%左右,止芯率达50%左右.由于桑瘿蚊的严重为为害,造成... 桑瘿蚊属双翅目、瘿蚊科,其主要为害桑树.通过近年来对田间大面积调查,桑瘿蚊已是铜仁地区桑园主要害虫之一,并呈严重趋势,在各地桑园为害率达100%,桑树株受害率为100%,芽被害率为80%左右,止芯率达50%左右.由于桑瘿蚊的严重为为害,造成夏、秋桑叶锐减,严重威胁铜仁地区夏、秋蚕饲养.为了有效防治桑瘿蚊,对铜仁市和松桃县桑瘿蚊的发生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调查,提出了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仁地区 桑瘿蚊 桑树 防治措施 危害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仁地区梨锈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14
作者 张熙 《植物医生》 2008年第3期27-27,共1页
梨锈病是梨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又名赤星病,俗称"羊胡子"。它不仅对树枝造成危害,而且还严重影响梨的产量和质量,同时还危害柏树、山楂、海棠等,其发生与梨树长势和温度及周围柏树种植密切相关。
关键词 梨锈病 发生规律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仁地区马铃薯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15
作者 邓川 高玉宇 《农技服务》 2008年第8期138-139,共2页
立足铜仁地区马铃薯资源优势,提出了加快铜仁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 马铃薯 产业化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仁低山丘陵区博落回植物的生态环境调查 被引量:8
16
作者 邹序安 龙正权 +3 位作者 郁建生 杨政水 温顺位 黄光荣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2-184,I0002,共4页
对铜仁丘陵山区博落回分布的海拔高度、地形部位、土壤类型、土壤理化性质等环境因子和博落回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博落回的适生性强,在本区范围内各种质地类型土壤及pH4.86~8.50的土壤上均能生长,以土壤pH中性以上,通... 对铜仁丘陵山区博落回分布的海拔高度、地形部位、土壤类型、土壤理化性质等环境因子和博落回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博落回的适生性强,在本区范围内各种质地类型土壤及pH4.86~8.50的土壤上均能生长,以土壤pH中性以上,通透性好,土层深厚,杂草稀少,光照充足的肥沃土壤为宜,植株最大高度4.32m,最大茎径4.23cm;种子的生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落回 生态环境 低山丘陵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效唑在杂交油菜上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0
17
作者 袁德奎 杨政水 +1 位作者 罗静 陈玉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4期49-51,共3页
试验结果表明 :在幼苗三叶期施用多效唑 2 0 0mg/kg可显著提高油菜幼苗素质 ;在初花期施用 1次和在三叶期、初花期各施用多效唑 1次对油菜有明显的抗倒防病增产效应 ,其中以 2 0 0mg/kg处理效果最佳 ;在三叶期、初花期各施用多效唑 1次... 试验结果表明 :在幼苗三叶期施用多效唑 2 0 0mg/kg可显著提高油菜幼苗素质 ;在初花期施用 1次和在三叶期、初花期各施用多效唑 1次对油菜有明显的抗倒防病增产效应 ,其中以 2 0 0mg/kg处理效果最佳 ;在三叶期、初花期各施用多效唑 1次优于仅初花期施用 1次的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效唑 杂交 油菜 品种 浓度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对稻谷干燥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松海 孙永利 +1 位作者 贾绍义 吴自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66-169,共4页
针对稻谷的传统干燥过程存在能量消耗大,发芽率低和爆腰率高等缺点,把磁场引入稻谷干燥过程中,能快速而经济地降低稻谷的水分并保持其良好品质。采用永磁场强化稻谷的干燥过程,比较干燥时间、发芽率和爆腰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相同功... 针对稻谷的传统干燥过程存在能量消耗大,发芽率低和爆腰率高等缺点,把磁场引入稻谷干燥过程中,能快速而经济地降低稻谷的水分并保持其良好品质。采用永磁场强化稻谷的干燥过程,比较干燥时间、发芽率和爆腰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相同功率下稻谷在磁场中干燥时间比无磁场时缩短5%,平均失水速率加大,稻谷的发芽率有所升高、爆腰率下降;随着干燥功率的增加,磁场对稻谷的发芽率和爆腰率的影响加大。在试验基础上探讨了磁场对稻谷干燥过程的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稻谷 干燥 发芽率 爆腰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区园林绿地害虫普查与无公害防治对策 被引量:5
19
作者 袁德奎 莫怡琴 陈玉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96-1197,共2页
据调查,铜仁地区有园林害虫146种,其中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有叶甲、天牛、毒蛾、刺蛾、蚧壳虫、白蚁、蚜虫、地老虎及螨类;根据城区景观生态规划的要求,提出了无公害防治对策。
关键词 园林绿地 害虫防治 无公害 绿化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彭忠华 吴盛黎 +2 位作者 何帮金 邹天申 刘胜志 《贵州农业科学》 CAS 1998年第4期28-31,共4页
研究表明: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是,喷施宝、植宝素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复合稀土增产素、多效唑增产达到显著水平;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是,调节生育进程,使水稻出苗至抽穗期延长1~6d,抽穗至成熟期缩短1~12... 研究表明: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是,喷施宝、植宝素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复合稀土增产素、多效唑增产达到显著水平;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是,调节生育进程,使水稻出苗至抽穗期延长1~6d,抽穗至成熟期缩短1~12d,整个生育过程提早0~7d;能促进根系生长,器官干物质积累增加,叶片寿命延长,光合叶面积增大,经济性状变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调节剂 水稻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